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无须城的中央街道,不知何时立起来一座木台,木台上摆放着一块小型磨盘,一根两米长,拳头粗的圆木,木台旁边是平常施粥的棚子,

棚子里的大锅冒着热气,一个大汉光着膀子扛起麻袋,将里面的粮食倒进锅中,另一人握着木铲不停搅动,这是今日要发下的食物,

锅里的食物才刚刚下锅,就已经有三三两两的百姓结伴而来,渐渐的,粥棚前排起了长队,

这时,一队身着甲衣,手持着长枪的侍卫分开人群,队伍中间簇拥着一位眉目俊朗的年轻男子,登上了粥棚旁的木台,

“让一让!主君来了!”

“闲杂人避让……”

人群骚动了起来,他们都听说主君来到了无须城,但他们都是社会底层的百姓,从没亲眼见过主君,

“是我们的主君!”

“是主君!”

“主君要亲自视察派粥吗?”

……

侍卫们维持着秩序,很快,人群安静了下来,

江度面对着木台下的百姓,抬手指着木台上的小型石磨高声宣布:“能举起这块磨盘者!赏银五十两!”

五十两啊!江度心里在出血,本就空瘪的钱包更是雪上加霜,

这块磨盘不大,一个小孩都能推动,所以要想举起来并不难,

人群中有几人跃跃欲试,但都被同伴拉住,哪有这么好的事,举块石头就能得五十两银子?

嗡嗡的议论声不断,但无人上前尝试。

江度面上笑嘻嘻,不紧不慢的加价:“赏百两银!”

啊!他的银子!

一百两!这可以让三口之家无忧无虑生活十几年了!

在百两白银的诱惑下,终于有人坐不住了,一个身材壮硕的男人挤开看热闹的群众,来到了木台上,对着江度跪地叩首:“草民愿意一试!”

跪拜完后,他起身来到磨盘前,双手拔住两侧,

“喝!”

只见他大喝一声,腰腹用力,慢慢将磨盘举起,他微微侧身,对着台下的人群展示了一下,随后砰的一声,将磨盘放回原处,

木台是临时搭建的,不是很结实,被砸的木板出现了一道裂痕,证明砸它的是个真货,

人群中一片寂静,大家都屏住呼吸,想要看看这位年轻的主君会不会实现他的诺言,

只见江度展袖挥手,道:“赏!”

一个小厮捧着一个托盘,来到汉子面前,托盘上面整整齐齐堆着百两白银,因为百两银子比较重,小斯托的十分吃力,胳膊都有些微微颤抖,

那汉子激动的张红面孔,简直不敢相信世上还真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跪伏在地上连连告谢,随后捧着他的赏银,欢天喜地的下去了,

人群中犹如凉水入油锅,哄的炸了起来,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不断,

觉得自己也能抬起石磨的懊悔不已,

得到赏银的汉子家人满脸兴奋,当然也有嫉妒的,每人脸上的表情丰富多彩,

江度等人群安静下来后,清了清嗓子,又指着地上的拳头粗的圆木:“扛起这根木头,绕城一周者,赏银百两!”

他的话音刚落,人群中顿时便有数十人应声想要参加,最后一个机灵的少年最先跑到木台上,得到了任务,

扛着木头绕城走上一圈看似很难,但木头只有拳头粗细,长度只有两米并不长,所以少年的步伐极为轻松,

人群跟随着扛木头的少年一同绕城走了一圈,路人都被这奇景惊讶住了,纷纷拉人询问,被询问的人立刻滔滔不绝的为其解释,一圈走下来,基本全城人都知道到底发生何事了,

待到少年绕城回来,人群不但没少,反而还多了不少。

江度爽快的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同样赏了这名少年一百两白银,

少年领着赏银,回到了人群中,将银子交到了一位老妇人手里面,老妇人摸着手里的银子,热泪盈眶,抱着少年的脑袋痛哭,

江度见热度差不多,示意了身旁的宣读官,

宣读官接到暗示,唰的展开手里的文书,大声对着台下的百姓宣读起来:“摊丁授田制!!”

两个小厮也拿出一张摘抄的文书张贴在告示板上,宣读官讲到哪句他们就用小细棍指哪句,

随着宣读官的讲解,人群中偶尔会蹦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摊丁授田制?第一年响应可得半斤麦种?”

“每家都按人头分田?”

“以后没有公田了吗?”

“交完税后剩下的无论多少都是自己的了?”

“太好了不用种公田了!”

“这是真的假的?”

“肯定是真的!主君一言九鼎,还能骗咱们不成?”

……

城外,少年背着身上的老母亲,怀里抱着赏银,一路狂奔,连汗水流进眼里了都不舍得停下来擦一下,

他推开一座简陋茅屋的房门:“阿爹!阿爹!我跟阿娘回来了!咱们有钱了!我买好多好多药回来!”

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瘦弱的男子从床上坐起身:“咳——咳!是生儿回来了吗?”

少年成儿将母亲放下,走到父亲床前:“是我,我买药回来了,今天我还见到了主君,得到了赏银,咱家以后再也不缺钱了,阿爹你也可以抓更好的药喝,”

“赏银?”

“对,我搬着圆木绕城走了一周,这是主君给我的赏银,足足一百两呢,啊还有,从今天开始,新政就开始实施了,我们家以后有地种了!”

阿爹:“新政?是那什么授田制吗?今日城里已经来人宣读了,还挨家挨户的讲解呢,咱们家有你和我两个男丁,再加上你娘,能分到五块田呢,我一琢磨,当即就响应了,诺,发的麦种就在桌子上,不只是我,村里所有人都响应了,大家都很期待新政啊,”

生儿:“您……您都知道了啊,”

阿爹看生儿的眼神透露着得意,仿佛再说:你消息也太落后了吧,

生儿尴尬的笑了笑,但转念一想:“阿爹,咱们都有一百两银子了,还种地干嘛?为啥不进城开个店,做点小买卖?”

还不等阿爹训他,他娘就先给了他一拳头:“傻小子,经商哪有读书强?银子迟早有花完的一天,那银子啊,我们一个子都不碰,全留着供你上念书,,只有读书才能与有出息,到时候让夫子给你取个姓,我们全家就都能跟你姓了,”

生儿挠了挠脑袋,哪有老子跟儿子姓的道理?但他明智的没说出来,免得再挨打。

阿爹已经跟着阿娘开始谋划:“无须城没有给平民上的私塾,我们得搬到文风胜一些的地方去,听人说元鼎城就不错,私塾开的多,也收平民学子,咱们搬到那里去,送生读书。”

“那好啊,我们立刻就搬!生儿读书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