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南明开始一统天下 > 第16章 武昌物流中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事情议完了,到了管饭的时间了。

要知道,这些大臣们几乎都是三四点就起床了,肚子正饿着呢。以前南京作为留都,基本上在这的六部大臣都是被京城政坛排挤过来的,也没有皇帝在南京住着,从来也没有个上早朝的说法。

因此这帮原本在南京的大臣,心理上都是懒懒散散,反正老子都是政坛失意了,没事就去秦淮河吟诗作对,喝酒听曲,时不时来一首《咏鹅》,岂不快哉?

又可以说南京皇宫除了留守的太监宫女,要么就是有节日时开放一下举行点仪式,其他时间谁也不去,附近都没有大臣置业,因此重新成为首都,这些个大臣的家离皇宫都远,谁能想到要上早朝?

所以,京城逃过来的那些旧京官们反而讨了巧,不少人直接在皇宫附近置业,离上班的六部近,房子也算是便宜,但这帮子人也不算多。

如今恢复早朝,大家伙儿都有点不适应,快的人还吃了点东西垫垫肚子,慢的是紧赶慢赶才能踩点到达。

在这朝殿里站了一上午,听这个那个的絮絮叨叨说事儿,终于要散朝了,大家都是又累又饿、头昏脑涨,有些低血糖的快要躺倒了。

这时候体现出懿安皇太后的人性化了,梁兴扬要求开大朝会之时,她就细心准备了“廊下食”,当然,是要以皇帝的名义赐食。

散了早朝后,大小官员们都可以在宫殿的走廊下坐地吃点东西,因此叫做“廊下食”。

虽然没啥山珍海味,但也有些点心热汤什么的,也有点荤腥,几乎每天都有肉食的,平均下来一人能分一块肉。菜谱还基本上可以做到经常更换,有时候是甜米粥就肉饼,有时候是煎饼跟菜汤,有时候黏糕等等。每天一个主食,外加一份水果,有桃子、梨、苹果等,一人一份。

这算是额外福利了,不然没得吃不也一样得干活儿吗?

大家虽然是席地而坐,而且也没食堂坐着吃,环境不行,更何况说实话吃得也不算好,但大家都觉得很光荣,毕竟是天子眼前、御赐食物,都按照官职按顺序坐好,一起叩谢皇恩。

第一次吃上廊下食,很多老臣都热泪盈眶,还是皇恩浩荡啊,感谢皇太后,感谢朝廷,体恤下臣,温暖人心啊。

有人赋诗一首:

万千瑞气满宫楼,珍兽龙凤四周稠。

廊下谢恩御赐食,金吾挺立未放休。

当然了,几位大学士们不跟大家伙儿一起坐在廊下吃,他们有小灶。

散了朝,皇太后和公主先行起驾,大学士们随着离开,御膳房开始送来廊下食,大家开始吃起来,这时候就有另一支队伍送餐去内阁值庐。

当年在京城,崇祯皇帝刚登基,去内阁值庐,正好撞见当时的首辅黄立极看“黄”书《金某梅词话(插图版)》,还传出一句话:“爱看黄书黄首辅,挑灯夜读不能寐。”

现在可没这种情况了。

跟京城一样,南京的内阁值庐也不大,除了其他杂役、后勤用房,大学士办公的地方一共也就三间,东厢房稍微隔开,首辅孙承宗和次辅史可法在此办公,中间是个小厅,小厅里面有个桌子,也不算大,旁边是两排沙发,有需要排队禀报事情的在此候着,西边是其他几位大学士以及办公人员共用的,一人不过一个书案。

刚下早朝,几位大学士一起走到值庐,孙承宗拉着梁兴扬道:“梁侯爷,今儿好不容易得空在京,就一起在内阁用点吃食?”

梁兴扬笑着道:“老爷子邀请,我岂有不答应的?”便不转向军情司的地方,也一起去了内阁。

毕竟梁兴扬直接不在内阁办公,自己在军情司专门有一间办公室,正常也就不参加内阁这边的开小灶。

几位进了小厅,有侍从将大衣都接了过去,大家伙儿也松快松快。

有御膳房的杂役禀报:“列位老爷,皇上赐食到了。”

大家都朝北谢恩。

内阁办事人员开始布置食案、坐席,有杂役抬水来伺候各位大老爷洗手,御膳房杂役将一道道菜肴和餐具抬进来在食案上放妥。

孙承宗道:“请了。”

大学士们便依次坐下,举筷开餐,边吃边聊。

这里的吃食当然是比“廊下食”精致得多,环境也好得多,气氛也融洽得多。

孙承宗虽然很多事情都交给了次辅史可法去办,但对于这个内阁聚餐,还是很讲究的,有不少的规矩:首先,其他办事人员只能站着,不可上桌,没有陪餐,上桌吃饭的只能是大学士,即使他的儿子孙镐有内阁行走的名头,也只能在一旁帮着布菜;其次,不能随便退席,席上的大学士要出去议事,其他人都停筷等着,直到人全了再继续吃。

今天是梁兴扬第一次参加内阁辅臣的早餐会。

大家一起聊了起来。

钱谦益此人知识渊博,谈起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倒是头头是道,几位大人都参与进去。

闲聊了一会儿,钱谦益道:“前段时间,咱们内阁收了个条呈,是武昌那边传过来的,湖广总督何腾蛟来信,弹劾总兵左良玉非法招兵买马,所辖军马已经远远超出一镇所辖,并且骄横跋扈,把持湖广军政、民政、财政大权于一身,还打造军船,似乎有图谋不轨的迹象。”

“哦?这个条呈几时收到的?”梁兴扬来了兴趣。

“侯爷那时候还在日本,尚未归来,这条呈并非正式公文,已经进给了孙阁老和史阁部,原礼部左侍郎侯恂得知消息还要求彻查不能冤枉好人。”钱谦益道。

“奇哉怪也,湖广总督的条呈不走正式公文,而且如今赋闲的侯侍郎怎么得知消息?”梁兴扬很是奇怪,不过他知道侯恂是左良玉的表舅。

“这就不清楚了,或许侯侍郎有特殊渠道,我建议这件事情不能耽搁,湖广十分重要,文武不和甚是不美,应该尽快查清。”钱谦益道。

梁兴扬点头道:“确实,若是左良玉反叛,直接威胁南京。湖广乃交通要冲,若是文武单纯不和,也是不好。”

他心里想的是,左良玉听调不听宣,早就要收拾了,湖广号称九省通衢,还是拿在手里,建立军民两用的物流中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