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姥姥家里,她如一只小老鼠般悄悄地观察,小心翼翼地做事,尽可能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降低最小程度,避免别人的厌恶。这样的小心经验不断地积累,她就越来越听话。姥姥虽然还是整天说她结巴之类,但她慢慢长大,姥姥偶尔也会夸她一下了。这种“偶尔”越来越多。她觉得挺成功。在某些瞬间还觉得自己活着还有点价值。

姥姥看着她乖乖地洗衣服扫地,喂鸡喂羊喂猪,给菜地浇水,割草拾柴,一刻也不闲着,姥姥有点心疼地说,大妮,闺女来,你比您娘强多了,谁娶了你日子都不会孬……

小宁不好意思地笑笑。她其实挺自豪的。一瞬间,她似乎真的不怕没人要了。

姥姥看着她,却又嘟囔了一句:那么好的闺女,咋就是个结巴呢?

她的心一下又暗了下去。谁愿意娶个哑巴一样的结巴子呢?女孩结巴的很少,为啥就我是个结巴呢?

她其实很清楚。那是她一生最惨痛的记忆,每一个细节不知在她一千亿个脑细胞里盘旋了多少遍。

小时候,大概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她和附近几个女孩男孩一起玩,大家年龄都差不多,真正的男孩和女孩,不像多少年以后,一说女孩,可能是三十岁了。这群孩子中有一个男孩结巴得挺厉害,一开口就要很重地说,那、那个谁,然后再吭哧吭哧地说想说的话,同时还拼命地撇嘴挤眼,真是结巴得声情并茂。让大家觉得有一个结巴在身边真有意思。

有一个男孩很调皮,故意学他结巴。然后另一个女孩也调皮,也跟着学。再然后,像传染病一样,大家都跟着学起来。她很努力地练了一个上午,终于说话结巴了。她还很得意,她结巴得比男孩子还有花样。中断、难发、拖音、拐弯、加音她居然全“创造”出来了。

她很得意地回到家,看到大大在院子里洗锯条,他把木锯固定在一个木橛子上,钢锯条的锯齿朝上,用钢锉一个齿一个齿地打磨,发出一声又一声极其刺耳的声音,比用铁铲刮铁锅的声音还刺耳十倍。她走过去,站在他面前说:大、大大,你、你在干啥?

她以为大大会很开心,没想到大大抬起头凶狠地看着她,对她吼道:你个没成色的东西,你学结巴了?你看后面大孩结巴,三十好几了都找不到媳妇!到哪都让人看不起,做啥啥不行,一说媳妇人家一打听,见都不想见!你也想一辈子打女光棍吗?

她吓坏了,说:我、我、我……

大大勃然大怒:还敢再学!伸手一巴掌打过来。她耳朵嗡地一声,眼前一黑,倒在地上打了两个滚,趴在地上起不来。

大大继续怒气冲冲地磨锯条。她在刺耳的钢锉和锯条摩擦的声音中清醒过来,慢慢地走进屋里,站在门后偷偷地哭。

娘担着水桶从外面回来,看她在哭,问她怎么了。大大哼了一声,不说话。继续使劲地制造响彻云霄的剐擦声。

娘又问她怎么回事,她小声说:我、我、我学结巴……大、大、大大、打我。眼泪很委屈地叭嗒叭嗒地掉在地上。

谁知娘一听,不但不安慰她,还大声说:真该打!学啥不好,偏学这个!下回再学我也揍你!你看哪有女孩结巴的,长大了婆家都没有!

她又吓了一大跳。她似乎才明白自己犯了个大错。

多少年以后,小宁经常苦笑着回忆这一幕。那时的她根本不明白犯的这个错到底有多大。她娘和大大同样都不明白他们要为此负多大的责任。

那时的小宁记住了娘和大大的警告。她一天都在念叨:我不结巴,我不结巴,我不结巴……

娘做好了饭,让她去喊大大吃饭。她应了声,看到大大蹲在地上收拾刨子,想起上午大大的凶狠,左半脸还肿着。她心惊胆战地走过去,心里提醒自己:不要结巴,不要结巴,不要结巴……

走到大大面前,她突然发现自己说不出话来。她憋得脸通红,就是说不出来。大大突然担起头,厌恶地看她一眼。她吓得浑身一抖,更说不出话来。

这时,娘在锅屋里说:喊了吗?

娘和大大从她记事起关系就没好过,整天骂架打架。吃饭也不想说话,该吃饭了娘都不喊大大,心情好的时候让她去喊,心情不好只管自己吃。大大也整天把碗筷摔得叭叭响。

她听到娘的声音,更紧张了。看着大大,拼命想说:大大,吃饭了。但就是说不出来。以前是多简单的事情,不用说不费吹灰之力,吹灰都比说这几个字多用几倍的力气。但她就是说不出来。她想哭, 但她不敢。

大大又看了她一眼。她颤抖着,我要说出来,我要说出来……心里几千遍转着那几个字,但是,她几千次的失败。她觉得她要完了。天地一片黑暗,梧桐树变低了,叶子变得老大老大,每一个叶子上都一张恶毒的脸,伸着舌头,斜着眼睛,还流着暗红色的东西。

谁来帮我说这几个字,谁来帮我……她心里绝望地叫着。

娘又说了声,大妮,你做啥呢!喊了没!

小宁浑身抖着,同样抖着的手垂在腿边,她把手无意识地掐着自己。怎么办……

时间似乎停止了。鸟叫声清晰地传来。鸟能帮我叫吗,鸟儿真的在叫了,大大吃饭,大大,吃饭,大大,吃饭了,大大,快来吃饭,大大,娘叫你吃饭,大大,饭摆桌上了……梧桐树的叶子清绿地在风中摇摆,发出巨大的哗哗声,大大,吃饭了,大大,吃饭,大大,饭好了……是不是能像鸟儿一样飞走,带着那几个字?能变成梧桐树也行,就不用说那几个字了。遥远的水塘边,几个小孩在开心地玩,自己在和他们一起学结巴,多开心。突然天黑了,一片乌云飘过来,哗哗啦啦下了一通雨,小孩全成了落汤鸡……原来真的下雨了。要吃饭了。大大,吃饭,大大,饭好了……雨都会叫,就是不帮我叫一声。

眼前真的一黑。太阳没有了?她定了定神,原来是大大站起来,拍拍了腿,一定蹲麻了,她知道这种感觉,她经常蹲着吃饭,家里没有板凳坐,有也是大大和娘坐,她都蹲着。一般吃完饭腿就木得没感觉了。蹲着就不用喊大大吃饭了。她好像蹲在案板前吃饭,面前是一大碗糊涂和一盘黑咸菜,还有发面锅饼,灰色的,还是挺好吃的。里面掺了不少好面,甜丝丝的。

突然一个可怕的声音传来,你干啥来!

她猛一哆嗦,原来她还没喊大大吃饭。她还站在院子里等那张卡壳的嘴说那几个字出来。看着大大凶狠的眼光,她吓得猛一抖,拇指和食指指甲使劲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狠命地说:大、大!吃、饭了!

她把上下嘴唇死死地屏住,使了很大劲才说出来。

危险解除了。她一下子轻松下来。

她又活了过来,声音慢慢包围过来。

走到锅屋吃饭。锅屋又矮又暗。她蹲在桌边吃饭。那时还没有妹妹。二妮还没出生。

大大对她很少有笑脸。不是吼就是骂,咒骂娘生了个赔钱货,还会一不高兴就一巴掌扇过来。大大坐在小板凳上吃饭。她蹲着。像条小狗。农村的狗待遇并不高。但她常觉得狗都比她好。

下面的记忆越来越阴暗了。她结巴得越来越厉害,每天都挨打,每次都挨打。不管当着多少人的面,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她结巴,大大就大吼一声滚蛋,丢你娘的脸!然后一巴掌打得她眼冒金星翻倒在地。人越多的地方大大的火气越大。娘也气得整天骂她,最多的就是:你个没用的东西,话都说不出来,就当女光棍吧!您娘这辈子的脸都让你丢完了!然后是她大哭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经常有种冲动,是不是死了就好了?

后来妹妹出生了,大大和娘吵架更多,也更少管她。她越来越是个多余的东西。

她的话越来越少了。作为一个人类,最基本的交流能力她都没有了。当年几个一起学结巴的孩子大部分都没如愿以偿地成为结巴,只有一个男孩成了结巴,不过不严重,有一点点。就她一个女孩成了说一个字都要结巴的大结巴。

她越来越胆小,几乎再也不敢正眼看人,看到人就低着头走开。却时时会听到几个残酷的字飘来,她结巴!

多少年以后,小宁回忆这段影响她一生的往事,她明白父母的责骂是形成严重口吃的罪魁祸首。而那个男孩的父母则不太因为结巴训斥他,所以程度很轻,偶尔有一点。很可能她大大对她的打骂和她的严重程度让那男孩的父母有了某种警觉。

大大有了更多打她的理由。每次和娘吵完架打完架,看到她,大大都要让她去骂娘是婊子。她不骂,大大就打她一巴掌,骂她是没人要的女结巴子。她就干脆什么都不说。打和骂都不说。

娘也不再让她叫大大吃饭,看到她也没好脸色。大大和娘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后来娘经常不回家。人家说是跟着野男人跑了。大大就疯了一样带着人到处找她。她被找回来就要被大大痛打一顿,在床躺上几天才能起来。娘还是一次又一次消失。最后一次娘离开,是妹妹死去,之后她就再也没回来。娘消失之后,大大看到她就烦,给奶奶说他不想再管这个没人要的结巴子,那个臭婊子的种!奶奶也不想要她。奶奶一直想要孙子,却一直没有。

她每天倦缩在角落里等着被处置。最后,她像一只没人要的小狗被甩到了姥姥家。

于是,她在姥姥家像只小老鼠一样小心地活着。姥姥家没人打她,姥姥只是经常嘲笑她。她很感激。难过的时候她就偷偷地哭。哭完了继续干活,继续沉默。书上的寄人篱下的感觉,她体会到了。她又觉得把寄人篱下这个词用在姥姥身上很对不住姥姥,因为姥姥对她挺好,舅舅对她其实也不坏,舅舅不高兴的时候就是说说她,从不动她一指头。她上学的钱大多数还是舅舅和姥姥一起凑起来的。

为啥活着?她都不敢想这个问题。她抱着黑狸花猫在地里玩的时候,经常会哭上好半天。黑狸花偎着她,陪着她不说话。

她常想:

我要是猫就好了,自己活自己的,谁也不要管,谁也不用说话。

各位看官,千冢说,每当讲到小宁的少女时代,千冢我都不忍心开任何玩笑。小宁这样悲惨的孩子实际不在少数,家暴存在于中国30%以上的家庭,每年家暴死亡人数实际在十万以上,被曝光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家庭内部的虐待行为更多,多数指向女性和孩子。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家庭的不幸导致一生的痛苦。对于小宁来说,痛苦也不是没有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最不幸的后来却成为她的大幸。精神上的极度痛苦,反而给她带来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抗争的勇气。

千冢再强调,此为一本成长之书。成长是人类存在的共同之路。成长是不断地积累经验以实现自我——不论是古典的自我还是现代的自我都是要面对人的价值问题。这本成长与其他成长有所不同,而且大大不同。它是关于口吃者的——俗称就是结巴。这个应该是精神疾病范畴,人类顽疾之一,却一直被当成生理缺陷。当然严格来说精神疾病也算是生理缺陷,我是指人们经常把口吃当成盲聋哑残这样的身体残疾,而不明白其精神主导,它实际是一种心理障碍,它的形成和其他精神问题的形成一样,八成在于父母。基因和家庭环境都非常重要。就像多少年以后,主人公成为985大学的教授,她自己就遇到过近百名精神有问题的学生,他们无一例外都有一个有问题的父亲或母亲。重点是,这些父亲和母亲们似乎从来没意识到孩子的不正常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对于口吃,还有一个极其不乐观的现实是,全中国约有1千万到1亿人患有此病——数据很难统计,只能是个上下限差距巨大的约数,只因为当前全世界医学界对此病既无广泛的调查也无深入的研究,因此也无有效的治疗和疏导方法。全球很可能有几亿或轻或重或隐或明的口吃者在黑暗中挣扎。它可以被称为语言抑郁症。

我们的主人公小宁就是这样的一个口吃的孩子。她变成一个结巴的经历和之后的遭遇对于口吃者都非常典型。愿以此为诫。

愿天下的父母以此为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