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荣耀 > 第一百四十五章 立恶法于天下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五章 立恶法于天下者

什么叫皇子,能把皇帝哄好才叫好儿子,上个月,圣人亲临李泰在延康坊的府邸,并因此特别赦免了雍州及长安死罪以下的罪犯。

又免去了延康坊的百姓一年的租赋,还赏了魏王府的官员以及同住一坊的老人很多东西。不仅如此,还将大名鼎鼎“居地三十顷,周回十七里”的芙蓉园赐给了他。

至于老二要是去弹劾,那就是去好了,李泰根本就不怕。因为在他搬进这座府邸前,特意让岑文本就盛修府邸一事上本进谏,试探一下圣人的态度。

而圣人照旧是对岑文本的上疏夸奖赏赐了一番,却唯独不见对李泰的行为有任何的不乐与制止。

要知道在那个时间段,太子的腿受伤还不旧,李世民就有这样的态度,足以说明,他老人家已经有了易储之心,所以李泰才如何的有恃无恐,什么都不怕。

可李宽的脾气偏偏是宁折不弯,正所谓“季布一诺,千金不易”,吃了百姓的饭,他就得为这些争一片青天。

是以,回府衙后,李宽便派人去京兆府大牢把刘二提出来,一家兄妹三人都接到百骑卫。

随即,提笔写下奏本:长安是大唐的帝都,每天都有无数人从各州县到此谋生,因为人们相信,天子脚下,皇权威威,可以庇护他们及子孙生存下去。

京兆尹楚恒,历仕两朝,辅佐三位天子,久经宦海,为天子牧守一方,自当轻刑罚,宽百姓,促礼教,兴农桑,上报天子恩遇,下报百姓供奉。

然,此公为图虚表,谄媚惑主,以求非凡荣宠,擅自整顿长安坊市,建立坊市队,操纵长安商业。

然各坊市队,欺行霸市,擅自敛财,专以迫害良民为乐,制造冤狱,惹得市井怨声载道,人人敢怒而不敢言。

......

长此以往,必使百姓与朝廷离心离德;适时朝廷声威何在,陛下颜面何在?

臣一介武夫,又为宗王之尊,本不该过问政务;然臣昔受百姓之恩颇重,知恩而不报者,岂不为禽兽焉?

臣以为,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

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京兆府颁之坊市令,坊市队的所作所为,皆属立恶法于天下者。此等之吏非贪官、非污吏,乃蛀蚀国家根基之蠹虫也。

楚恒等酷吏不除,则长安百姓无宁日;长安百姓无宁日,则大唐无宁日;臣切以为,关乎民心向背之事,乃当今地方庶务之紧要。

......

李宽的奏本,没有经过弘文殿转呈,是经万宣道的手与捷报夹在一起,直接递到御前的。

送上来时,李世民正在与房玄龄讨论河南道的庶务。

接过本章,扫了两眼,李世民便按下本章:“朕听说,你跟着楚王,去了一趟菜坊,又去了魏王府?”

得,什么都瞒不了皇帝。万宣道也是只能硬着头皮称是,至于楚王都干了些什么,为人臣者,还是莫要置喙的好。

李世民也没有为难他,只是挥手让他退下。然后长长叹了口气,见弹劾本递给房玄龄:“玄龄啊,这俩又对上了!”

皇帝对李泰,不是一般的宠爱,从允许他效仿秦王府,建立文学馆就看得出来,他自己也毫不掩饰的承认这种偏爱。

对李世民来说,李泰愿意与他亲近,丝毫不因为帝王之尊,便同李承乾、李恪等兄弟一般,对他毕恭毕敬,更不会像李宽那样与他时刻保持距离。

所以,那怕是李泰办错了事,李世民也总是能很快的原谅他,对于臣工们弹劾,或谏言有关李泰的事,他也总是打个哈哈便过去了。

可这次不一样,弹劾李泰的也是他的儿子,而且是诸皇子中,最为执拗的一个。他了解李宽,那是个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人,这次不管怎么打哈哈,都别想插过去。

而房玄龄合上本章,却岔了一句话:“老臣曾听楚王吟过一句诗,是说他手下将军的。将军未挂封侯印,腰下常悬带血刀。”

“这诗的意思简言骇意,武人之所以在战场上舍生忘死,不过是为了封妻荫子。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私!这要真是圣贤,还真就没法用了。”

楚恒这个人,虽说是中人之资,这辈子没干过什么大事。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做官的无非是图一个稳字,而楚恒就是稳中求胜的佼佼者。

按照楚恒的行事作风,他是绝对不会下这种急于求成的政令的,楚王也正是看透了这一点,真奔主题,胖揍了魏王一顿。

而楚王上的这本,也写的很明白,他要杀鸡儆猴,要斩断楚恒这条魏王府的臂膀,既要震慑魏王,更要那些别有用心之徒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点,虽然让他们兄弟之间产生了嫌隙,但对稳定东宫的局势,稳住这汹涌的暗流,绝对是有积极作用的。

再者说,皇帝让楚王回来,不就是想让他稳住东宫的局势吗?现在,楚王做了,些许小波澜,也在可控的范围内,总体来说还算是好事。

“好事?”

“玄龄啊,捂住耳朵,闭上眼睛,就可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吗?”

是,如此却有掩耳盗铃之嫌,可不聋不哑又能如何?不是房玄龄向着太子和楚王这两个学生,实在是当下正值文治天下的关键时期。

圣人欲建立超越开皇年间的盛世,要与五姓的明争暗斗中争取上风,巩固皇权是第一位的。东宫绝对不能出事,这是大局。

李世民听后,沉默了片刻,他必须承认房玄龄的话是老成谋国之言。纵然他心里有些想法,也不得不服从于大局,他不想毁了自己呕心沥血开创的天下。

抿了一口茶,李世民沉声道:“明日早朝,你来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