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韦齐与史昭率兵追击那伙不明来历的人,直至捕鱼儿海,两军在此大战,韦齐大败敌军,活捉敌军一百户,通过逼问得知这伙人是正是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居然叛变了?”这让韦齐有些不敢相信,大明对他们可不薄,给他们最好地盘,每年还有大量犒赏,可如今他们却背叛了大明。

韦齐没有再继续南追,朵颜三卫如今并不可怕,知道是他们就够了。

韦齐归队后,向甘武汇报了朵颜三卫叛变的事。

甘武听后点了点头,也没有表现的多么惊讶。因为朝廷对其管理本就处于放养状态,他们的叛变虽不是必然但也离不开大明对其放任的态度。

永乐七年十二月二十二,甘武押着阿鲁台等鞑靼贵族回到南京。

此时的南京真是热闹非凡,北边和南边都在往南京运俘虏。交趾平定后,张辅命指挥朱荣押送陈季扩及其部下进京。

南京的百姓纷纷涌上街头,口中呼喊着明军威武,一边拿杂瓜烂菜砸向这些叛军俘虏,发泄着心中的怒气。

奉天殿上,陈季扩与阿鲁台这两位从未谋面却都因叛乱兵败而成为阶下囚的叛军首领齐齐跪在大殿之中,周围大臣们冷冷的目光似乎都能把他们给吃了。

他们抬头颤颤的看了一眼朱棣,这个可以和大明洪武大帝相媲美的皇帝是那么的威严、挺拔。他深邃的眼眸背后藏着英明神武的无上智慧。

陈季扩与阿鲁台被深深震撼到了,此刻的他们后悔之前没有见过朱棣,否则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与大明为敌。

他们伏倒在地,虔诚的向朱棣忏悔,希望朱棣能给自己一个改过的机会。

朱棣对这些番邦小国之流一向秉承着教化的为主的宗旨,在二人痛哭流涕的忏悔之后,朱棣选择宽恕了他们。

当然并不是因为他们感动了朱棣,而是因为鞑靼和交趾地理位置,民风,以及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需要。

朱棣封陈季扩为交趾布政使,代理大明管理交趾,是为以夷制夷。朱棣也是充分分析了这次交趾叛乱的原因后做出的这个决定,只要他们不闹事就行,朝廷的制度可以慢慢推行。命张辅为交趾总兵官,镇守交趾。

接着朱棣又封阿鲁台为和宁王,让他回去告诉鞑靼各部不要再与明朝为敌。

陈季扩和阿鲁台俩人受封之后,对朱棣感激涕零,他们没想到朱棣不但没有降罪于他们,还给了他们这么大的优待。

在送别他们离开时,朱棣再次敲打敲打了这俩人,朱棣对他们说:“来此的路上你们都应该见到了吧!如果你们日后再敢作乱,就算我想宽恕你们,南京城一百三十五万百姓也不会答应,你们自己好好掂量掂量。”

甘武私下跟朱棣汇报了朵颜三卫暗地叛变的事,朱棣问甘武对此有何看法。

甘武认为朵颜三卫之所以会倒戈本雅失里,原因有三。

其一,我大明对朵颜三卫管理松懈,没有将他们纳入正规的卫所军队中,使他们与朝廷处于若即若离状态。

其二,朵颜三卫身为蒙古人后裔,其与鞑靼部本就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再加上本雅失里在东蒙古的影响日渐扩大,朵颜三卫为了在草原上的长久发展,想找一个靠山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其三,本雅失里的“重金收买”加上丘福的作战失利是把他们推向鞑靼人一边的最大助力。

这次北伐,朱棣在甘武身上看到了一些以前没发现过的东西。比如甘武在作战地图上的一些独创的标识,以及一些军事用语。

朱棣好奇甘武所学都是从哪里习来的,甘武称是自己这几年闲来无事时瞎琢磨出来的。

“原来如此”朱棣肯定的点了点头又道:“武弟,你不在军中任职实在可惜了,要不……”

“不,皇上,臣实在有些厌倦军营生活了,还是让臣留在南京吧!”

“这是你的真心话?”

“是的,陛下。”

朱棣若有所思的朝前走去,甘武静静的跟在后面走着……

战后论功行赏,甘武赐升特进光禄大夫,增加食禄两百石,外加赏白银五千两,至此甘武的在朝廷之中的地位再一次达到鼎盛。

头顶着“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太傅、锦衣卫指挥、柱国公头衔和职务的甘武,作为靖难第一批国公中仅存的一位国公,此时的甘武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加上其百战而无一败的战绩,使甘武在百姓中的威望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此次北伐,甘武追着阿鲁台一直打过了狼居胥山,这也使的甘武一夜之间成了大明所有士兵的榜样,自从西汉的霍去病封狼居胥后,打过狼居胥山就成了后来所有武将的梦想。甘武作为大明第一个达到此目标的人,一时崇拜者无数。

论功行赏后第十日,靖安侯王忠家属给朝廷报丧,说王忠在家饮酒过度引发旧疾,于昨晚突然卒亡。又过七日,安平侯李远长子李安从宣府来京报丧,说安平侯李远在巡查军营时不幸被雷电击中,于八日前卒亡。

没想到两位得力战将竟会如此意外卒亡,朱棣心痛不已,为了表彰他们为大明立下的汗马功劳,朱棣追封李远为莒国公,追封王忠为荆国公。

一切似乎都是天意,历史的年轮好似转换了,但其又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一切拉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