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杀胡 > 第12章 想的太远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2、想的太远了

只是住了两天后,雷大毛还是决定下山回家,这次的盐吃完了,而且近一个月没吃上米面总吃肉实在是有些腻了,况且这里的野猪不给力,也不知道是学精了还是自己运气不好,两天半才捉到一只,不过兔子倒是套住5只,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收拾好家当下山,正遇见聂鲁达牵着两匹膘肥体壮的高头大马回来。

“这是谁家的马啊?怎么牵俺这儿来了...”雷大毛一脸雾水,在聂鲁达身后喊道。

“咦?你是...大毛哥?!哎呦!你咋成这样了?”聂鲁达转身看到雷大毛着实吓了一跳,身上破破烂烂,头发像鸡窝,脸上的络腮胡子也乱糟糟的,整个人像极了镇子上的乞丐,说这是李家坡的首富,任谁也不会相信。

待看清竟然是自家的两匹宝马时,雷大毛忍不住大呼小叫起来:“哎呦喂!聂鲁达!小聂!聂老大!你小子太厉害了,一个月居然能把小黄小黑养到这么壮实,来!把这兔子拎走,这个咱富余!”

把聂鲁达赶走后,将两匹宝马牵到柴房,烧点水洗了个澡,刮了胡子,在头上包了个头巾压瘪头发,然后就是呼呼大睡。

要说这家里还是和山里不大一样,除了吃喝顺手,就是睡觉时安心的很,不用总是提防野兽出没。

雷大毛觉得自己刚躺下不久,就听到外面有人拍门喊他,于是很不高兴地披上衣服去开门,见是村长乔叔,忙看看太阳揉揉眼睛道:“乔叔啊,这么早啊,有事咱能不能等等,俺这才回来刚躺下。”

乔叔一瞪眼道:“你昨天下午回来的,到现在都睡一天了,还早...这都快晚上啦。”

哎呦!雷大毛仔细一看发现确实是,这太阳都快落山了。

乔叔带来了3两银子,这个月赚了20两银子,雷大毛的一成半抽成就是3两,村里参加盘炕盘壁炉的都高兴地不行,每人都分得了一两多银子,这在以前是真不敢想啊;

乔叔已经将队伍发展为五个队,将大半个村男劳力都集合起来外出盘火炕壁炉。

只是家里依旧没坐的地方,两人只能坐在小院闲聊。

乔叔说了今后的打算,雷大毛听了会儿道:“乔叔,俺觉得你们几个比俺强多了,这些您就和常叔他们几个一起定吧,对了,刚才您说大家伙远的都住外面,这风餐露宿的吃不好睡不好的,不如弄几顶帐篷,也可以挡个风雨啥的,要是有空地,还可以搭建的木屋竹屋的,俺这次出去,就学了搭建木屋竹屋的手艺,您找人来,咱们现教现卖。”

乔叔想了想道:“好啊,这下外出找活可就不怕风雨了,帐篷好弄,扯一匹结实的粗布四周一拉就成了,倒是这木屋竹屋到了秋冬正好用上,你等着,俺去找几个人来学学,要多少时间?这太阳可快下山了。”

“半个多时辰吧,很快的。”

于是乔叔在附近转了一圈,连着常叔找来了七八个人,手里还都带着家伙,不但有刀子锯子斧头,还有铁锹镐头的,连扁担都扛了三根,弄的雷大毛哭笑不得。

人多好办事,将几人分成几组,砍树的砍竹子的挖地基的找树叶的活泥巴的,很快材料就全了。

盖在哪里呢?

二毛嘀咕了一句,雷大毛立刻指着角落道:“就盖在俺家这里吧,这里拆掉,这里划出来一个长方形,这里是门,里面这是火炕,对了,你们不用火炕...”

常叔忙道:“要啊,秋冬有了火炕暖和多了,不过咱可以弄一个方便拆走的。”

几个人嘁哩喀喳就搭起了一座小木屋,里面不但有灶台有火炕,还钉上了一个简易的置物架,侧面还打开了一个小窗户,看起来比雷大毛现在住的草房子好上一百倍。

下面的竹屋就简单多了,房顶铺上竹片还很防雨,乔叔很高兴,叫去平山县城的那队人认真学学,今年雨季时落在外面也不怕了。

竹屋搭好几人就都回去了,雷大毛吃过晚饭就开始烧火打造自己的刀,眼看明年就要去北疆戍边了,自己的刀还没准备呢。

打刀要铁矿,好点的铁矿出铁多,且打起来省力。

现成的三毛倒是有不少,可都是那一界的东西,拿出来怕是要露馅,还是尽量自己打造好了。

打造一般的铁器烧木柴还能将就,想要打的好一些,就要去买南方挖出来的黑煤来烧了。

正好家里还有一些,算算应该够。

先烧木柴,等最后再烧那些黑煤,可以省下来点煤。

按照二毛加上三毛的记忆,先做了一个模具,二毛是按照后世绣春刀给的样子,雷大毛不满意,觉得太轻;三毛说那就加厚加宽,于是雷大毛做出了一个很像鬼头刀的大砍刀,二毛灵机一动道:“那你就打上两个套环,等需要长刀时装上一只长棍子就是长刀了,可以在马上使用。”

还要做一个模具,二毛说叫钉头锤,比胡人狼牙棒还好用,是对付重骑兵的利器,打在胸口上,一下一个窟窿,敲到脑袋上,一敲一个包。

此时交战时的重骑兵和重步兵都喜欢穿着锁子甲或者板甲,头上带着铁盔,刀剑砍上去几乎没什么用,除非一些重武器才有效果,不然就是挠痒痒。

雷大毛眨巴了下大眼睛,觉得打一把刀好了,剩下的还是打那钉头锤,箭头也要多打上一些,可别几轮箭后,自己射没了,那就丢人了。

按照二毛的讲解又做了一个钉头锤的模具,看看柴火已经使不上劲儿了,换上黑煤,然后开始拉起了风箱。

黄伯带着小黄回家了,小黄听到风箱响,高兴地冲着雷大毛叫,还使劲地摇着尾巴。

这天大毛做了把厚背的斩马刀,足有五十多斤,赶上人家的大斧头了;还有箭头、弩箭、钉头锤、指虎、扳指,和野外使用的小铁锅,还配上了铁锅盖,这锅盖是平的,可以当铁板来烤肉。

第二天早上,赶着马车去了趟镇子上,买了两袋米面,再来上一麻袋盐,多?回去抽出来两袋,剩下的就放洞天里,二毛嘱咐道:“有什么花椒大料桂皮辣椒什么的也多买些,备用。”所有调料带足了,再买上两袋黑煤。

然后休息两天,将刀和箭头弩箭都细细打磨好,箭头装上箭杆和羽毛试了试,效果还行,弩箭也一只只试了一下,这些保命的东西,一点马虎不得。

给了聂鲁达下月工钱,告诉聂鲁达:“有事没事别找俺,俺忙着呢...对了,忘记和乔叔说发大水的事呢”....最近这脑子又多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雷大毛的大脑袋都有些转不动了。

这样的大事自己居然现在才想起来,雷大毛觉得心里发虚。

出门到乔叔家,乔大婶带着两个儿子在家,于是雷大毛告诉了三人,叫乔叔回来派人去上游查看一番,怕上游来大洪水冲垮湖围堰,千万千万,三人一听心里也发毛,连忙答应下来。

乔叔回来后一听吓得魂飞魄散,这要是上游下场暴雨,没准真的发大水,这李家坡地势低洼,一场洪水必定毛都不剩,连忙召集大家伙商议,最后派出会水的三人循着河水向上游探去,七天后,三人回来了,带回来一个坏消息:大毛说的是真的,那湖水拦住了上游来水 但不稳定,来一场大暴雨指定大水会冲下来。

此时几户人家已经在准备建砖瓦房了,有了富裕盼头的乡亲们对土地和自己小家的热爱强烈无比 一听到这消息都来村长家,几家妇人站在门口都是满脸泪痕,低声哭泣起来。

乔叔叫妇人们都闭上嘴老实待着,出了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哭有毛用。

看看人太多,就召集全村老少都放下手里的活儿,来村口大槐树下开会。

乔叔将情况详细说了一遍,几家老人宁死也不搬,说是祖宗的家业,死也要守着。

老人的儿女不敢在外面劝说这些老顽固,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最后乔叔和常叔几个商议了下决定李家坡集体搬迁,正好也重新划分住的地方,这次将村里好好规划下。

很快方案出来了:一家三分地,一分盖房一分做院子,剩下一分地当菜地,而且不论家里人多少,没分家就算一家。

这下家里人多的不干了,尤其是那几个老顽固,开始吵闹起来。

乔叔起身道:“你们几位老叔,不是不打算搬家么?这新家的大小和几位又有啥关系?”

几个老顽固强词夺理,说是乔叔不地道,应该先说新家的大小。

看来只要利益足够大,人类搬到月亮上也是可以实现的。

常叔站起来慢悠悠地说道:“听从分配的,家里的男劳力都可以去盘炕队,不听的就都别去了,爱干嘛干嘛。”

“啥?不是应该鼓励分家,然后家里的男劳力都去盘炕队么?怎么分家了,反倒不能去了,你这不对!”一个老头站起来开始吹胡子瞪眼。

“这时候分家的,无非是想多吃多占,也不想想一家三口能吃的了一分地的菜么,以前咱是不富裕,吃不起肉,现在你见谁家缺了肉,还要那么多地荒着不种粮食,老天爷都看不顺眼。”常叔起身反驳道。

看见众人都不说话了,乔叔总结道:“那就这么定了,时间不等人,明天咱一队的随俺去周围看看哪里合适,这次找个地势高点的。大毛说了,最好是易守难攻的,防止将来咱们村子都富裕了,引来贼人。最好再设上岗哨养几条大狗,能有个石墙才好,进出也只有一个门。”

“啥?那进来出去的不是太不方便了...”

“就是,那还不如不搬呢。”

乔叔无奈一笑,常叔脸色一变,正要开口骂人,乔叔拉了他一把,这才作罢。

……

等这个月回来时,聂鲁达告诉雷大毛村里要搬迁了,每家都是三分地,原本乔叔和常叔都建议是盖成一般大小的,也省的家长里短地攀比。

结果有人说家里人多人少不同,那就索性自家院子,爱盖多大盖多大。

新地方就在后山的两个相连的山坡上,这里地势高,远离河道,就是取水远了些,不过眼见村里都富裕了,过了年,家家都养上大牲口,这取水的活也就不那么难了。

想要住的安全,就得有取舍,世上哪儿有两全其美的好事。

聂鲁达还带着雷大毛来山坡上看新房子的位置,给雷大毛分得是靠近后山位置的,这也方便雷大毛经常进山。

雷大毛四处走来走去,随后有些吃惊地问道:“这院子这么大啊,这菜地留的太多了,足有一亩地了吧?”

聂鲁达笑道:“大毛哥没种过地吧,这就是一分地,每家都一样多。”

“人多人少这菜地也一样?”

“是啊,都是按一家一户分得,少了的就去左邻右舍求点,谁家也不在乎那点菜,乔叔常叔还说了,今后猪肉鸡蛋足了,这菜吃的就少了,相互匀一下就够了,庄稼人还是多种点粮食才是正经。”

“哦...乔叔还说别看你家现在就你一个,等娶了媳妇再有了几个儿子,再有了孙子娶了孙媳妇,你家准兴旺...”

“啊...这...有点远啊,俺这媳妇都还没准呢,还孙媳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