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5章 大明急需金坷垃

这个时候,徐妙锦倒是从一旁的花瓶中,真的是拿来了一株棉花,递到了她父亲的面前。

一副真的想要让徐达尝尝的样子。

不过,妙云倒是马上喝止了她。

“妙锦,不许这样!”

“这些棉花是不能吃的,两个看起来一样,但是根本就不是一样东西。”

妙云解释道。

但徐达又吃了一口,他依然还是觉得,这东西就是棉花。

接着,他马上又是急切地问道。

“妙云,这棉花到底是怎么种出来的?”

“如果是普及到了大明,那大明的百姓就会有新的粮食了啊。”

‘这种东西,或许也可以缓解大明的饥荒了。’

徐达开始是认真地想到了这个问道。

毕竟这种东西,似乎是不需要其他方面的处理,可以直接吃的。

他的话,更是惹得妙云妙锦大笑起来了。

“爹,这东西真的不是棉花,它只是长得像棉花,所以才会叫。”

“这东西要想做出来,其实是相当复杂的。”

“如果要普及成救济饥荒的粮食,其实是得不偿失。”

妙云又是马上给徐达解释起来。

“那到底是怎么制成的?”

“这分明就是棉花嘛!”

徐达依然还是不太明白。

因为这种丝状的食物,他是真的不会相信有人可以做得出来的。

看到如此,徐妙云知道自己也是说不清楚了。

于是,她便是领着父亲几人都来到了厨房。

只有让徐达亲眼看看制造的过程,才能让徐达相信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让您看看,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吧。”

“也好。”

徐达点点头,又问。

“这的制法,是妙云你自己想出来的?”

“当然不是,我可没有这么聪明的脑子。“

“这的制法,包括之前黄花蒿的挑选,都是出自一位京城高人!”

妙云回答道。

“那这高人,实在是太厉害了!”

“有机会,我一定也要找到他亲自拜谢。”

……

御极殿。

“陛下,水师都督马和已经到达福建,他们只用一天的时间,就选好了造船的地址。”

“如今造船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

“甚好!甚好!”

得到了这个消息后,朱元璋自然是龙颜大悦。

他没有想到,马和竟然会有如此之效率。

差不多一个月之后的时间,就应该有大船造出了。

到时,倒是真的可以实现自己的宏图霸业。

不过他心中依然还是有另外一个问题。

那天然的化肥,对于大明是迫切的。

如今大明的很多地方又是到了施肥的时候。

这一旦拖上一两个月的时间,那他所期待的大丰收,可以就会又要再等上一年了。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啊。

所以朱元璋还是更加迫切地需要去拿到那些鸟居山上面的天然肥料。

如此的话,大明也能收成更好了。

“李善长,以你的预计,大明若是相要用上那鸟居山的肥料,需要等到什么时候?!”

朱元璋便是先试探的问道。

“陛下,以臣的推算,少则三个月,多则六个月,大明便可以拿下倭国的鸟居山。”

“并且把上面的肥料运送到大明来。”

“到时,正好赶上下一季的施肥。”

李善长倒是相当得意地说道。

他以为,这个速度应该是很快的了,所以陛下也一定会很满意。

可是,朱元璋听闻之后,龙颜顿时是拉了下来,本来就长的下巴显得更长了。

“少则三个月?”

“是啊,陛下!”

“朕等得了这么长的时间吗?大明的粮食,每得了这么长的时间吗?”

朱元璋倒是突然话锋一转,冷眼喝道。

而台下的大臣们,顿时全部都被吓到了。

他们也没有想到,陛下这翻脸比翻书还快。

而是这时间比较长,也不是他们的问题啊。

客观原因就摆在大家的面前嘛。

“陛下,三个月,确实是比较快的时间了。”

“毕竟这造船还需要一定时间,还需要练兵,之后封锁倭国,倭国怕是也会撑上一段时间的。”

兵部尚书倒是也出面来解释说道。

“但大明的粮食等不了这么长,你们再给朕想一个办法。”

“这……”

大臣们又是面面相觑。

他们确实是都拿不出来什么主意。

不过,刘伯温倒是看出了陛下的意思了。

看得出来,陛下是想要先通过外交,让倭国把那里鸟居山的粪肥先交上来一些。

所以,他马上是拱手说道。

“陛下,臣倒是有一计。”

“说。”

“陛下,这鸟居山虽然是宝藏之山,但是在倭国人眼中,简直就是和废土无异。”

“所以大明只需要派出一个使者,给当地的柳田氏一些小赏赐,然后让他们把鸟居山的土供上来一些。”

“大明自然是可以暂时来获得施肥的肥料了。”

刘伯温直接把计策给说出来。

朱元璋倒是连连点头。

这正中他的心思,他也需要让大臣们把这个建议给提出来。

而其他大臣们听到之后,也觉得有道理。

但是马上就有另外一个疑问出现在了他们的心中。

应该派谁去呢?

去那种蛮夷之地,本身就是遭罪啊。

且不说可能倭寇嚣张一些,把大明的使者给杀了。

就路上那种危险的环境,就有很大的可能直接是死在了路上了。

所以刘伯温在提出之后,便也没有大臣们敢附和。

他们都害怕陛下直接点名他们过去。

看到这些大臣们支支吾吾的样子,朱元璋也是明白了。

这些人不是想不出来这种办法,而是他们不敢说出来。

因为一旦说出,他们就得面临被点名过去的风险了。

“刘伯温之策,倒是值得考虑。”

“李善长,你来说说吧,此计是否可行,若是可行,应该派谁去?”

朱元璋干脆是直接点名说道。

顿时,李善长心中一震。

“陛下,臣觉得这件事太过于冒险。”

“如今在倭国,小国林立,他们互相征伐,太过于危险。”

“若是大明派过去,要是有什么闪失,怕是会有损大明的威仪。”

他故意装作担心地说道,实则是自己不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