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4章 大明版教父

这会儿在两个人的各自的房间之中。

那张显眼的桌子上,都摆放着一个脑袋。

不是人的。

而是马的。

这两匹马,都是蓝玉和胡惟庸各自的心爱之物。

在古代的时候,一匹马就相当于现代的汽车。

当代男人对于自己的车,可是有至理名言的啊。

唯独不能借给人的,就是女人和车。

所以。

爱马的死,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李越真的是玩了好一手的大明版教父啊。

这可真的是让胡惟庸和蓝玉,吓破了胆子了。

要说这胡惟庸和蓝玉的府上,那一般人可真的是进不去的啊,更别提做出这样的操作了。

而当这样的操作做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随时可以让他们二人脑袋搬家的节奏啊。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之后。

两个人之间也迅速的取得了联系。

他们甚至于没有去和其他人去联系。

之所以两个人会心里明镜一样的去寻找对方,那是因为他们才是两个派别的魁首啊。

这样的事情要是让更多的人知道。

反而是很丢面子的。

真的是不宜声张的。

两个人约定,是最好不过的了。

中午时分,在一家酒楼之中的包房里,外面是全副武装的保护,两个人直接说出了自己找对方的来意。

此时的蓝玉道:“有人在咱的家里,杀了咱的爱马,然后把脑袋摆在了咱睡榻前的桌子上,这实在是太放肆了啊……”

听着蓝玉说完了之后。

胡惟庸喃喃道:“你的遭遇竟然是和我一致的,这就麻烦了啊。”

听胡惟庸说到了他的遭遇也是一样的,麻烦不麻烦的蓝玉不管。

蓝玉现在只想要知道,这到底是谁做的。

他赶忙的道:“这是不是刘伯温干的?这老小子根本不是什么好人,装着清廉的模样,人畜无害,但实际上他的肚子里的坏水最多了,他也是个……”

蓝玉想要说刘伯温是个阴险的小人。

但胡惟庸却制止了他,然后随意的指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蓝玉错误的理解,以为他的脑袋要搬家那。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吗,他们碰到了硬茬子,可胡惟庸的意思,是他没有脑子,凡事都要动动脑子啊。

胡惟庸道:“别这么激动,你也不想想,刘伯温要是有这实力,还能被咱们欺负的毫无招架之力吗?”

“你只看到过刘伯温谏言这个,谏言那个的,看上去云淡风轻的样子,但是你哪里见得过刘伯温用这样狠辣的手段?”

“不是刘伯温?那还能有谁?咱们最近也没有得罪谁吧?再说了,谁敢这个样子?”

“难道是上位?”

“这不可能吧?”

胡惟庸给蓝玉画出了道道。

可蓝玉就是不走啊,依然执迷不悟的按照自己的单细胞的思维在继续着。

这可真的是气得胡惟庸恼怒了。

自己到底是在和什么人在合作啊?

这样的人,要不是现在的这个关头,时间紧任务重,胡惟庸都觉得蓝玉不配,和自己来成为一伙人。

“动动脑子,上位要是真的这样做了,还需要这么暗中吗?直接杀了你我二人,我们也得忍着,到九泉之下也得乖乖喝孟婆汤。”

胡惟庸开始给蓝玉解释了起来。

“不是上位,也不是刘伯温?那是谁?李越吗?”

这个时候的蓝玉似乎真的是上道了啊。

胡惟庸连忙道:“对了,这一次对了,不是李越,怎么可能会是其他人那?”

“李越?可李越现在人在倭国啊?”

蓝玉倒是没有怀疑李越有这样的能力。

可李越是怎么办到的那?

他明明就人在倭国,不说是这边的消息传递过去,再传递回来,该有多么的漫长吧。

就说李越现在哪里还有人,在应天府啊?

“难道?”

蓝玉的脑袋开窍了之后,一些问题的理解就简单的许多了。

他追问道:“难道李越在应天府是有眼线的?”

胡惟庸直接点头。

他心想,别说是应天府了,就是整个大明王朝,李越怕是到处都有眼线的。

要不然,上一次的朱棣造反的事情,朱元璋尚且都没有估算到,研究出一个正确的时间做好准备。

可李越为什么就那么的及时,去从倭国回来,阻止了朱棣那?

显然。

李越的能量,是比想象的还要大的,而他手下的那些眼线,甚至于要超过了朱元璋手下的锦衣卫了。

这个时候的问题,似乎就非常的难以处理了。

蓝玉真的是被李越给吓坏了啊,要是胡惟庸估算的没错的话,那以后他们还要去阻止李越的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吗?

想此之下。

蓝玉喃喃道:“我们还能做点儿什么那?要继续我们的计划吗?”

一听到了蓝玉询问是不是要继续他们的计划。

胡惟庸便是道:“还继续个屁啊,再继续,摆在桌子上的脑袋就是你我二人的了。”

“我们还是先蛰伏起来吧,千万不要触怒了李越,其他的事情再去从长计议吧。”

胡惟庸做了决定,他不会和自己的生命过不去。

听此。

蓝玉道:“好了,我懂了,其他人那边我会去告诉消息的。”

胡惟庸直接制止了他道:“不必了,让他们继续去作死吧,你我只要知道,我们该怎么做,就好了……”

胡惟庸显然还是非常的不甘心的。

因此他并没有让蓝玉去把消息给散出去。

而从这一天开始之后,反正蓝玉和胡惟庸在早朝的时候,是再也没有提起来大航海的这件事了。

这真的是让他们队伍里的那些人,也是无比的诧异的啊。

两个领头的现在都开始避嫌了。

他们怎么也不会傻到继续去冒失吧?

这更加的诧异的还不是他们。

而是朱元璋和刘伯温了。

刘伯温自然不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可以让那些人退却。

而朱元璋则是也没有想明白,蓝玉和胡惟庸等人,为什么直接就什么都不去谏言了。

这开始的快,结束的也这么的潦草吗?

这真的是让朱元璋开始怀疑,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猫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