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中医何志华 >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医的先进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医的先进性

何志华无奈的开口说道:“什么一统江湖,没有那么容易的,你以为西医会让中医如此轻易的崛起吗?不可能的,接下来我们会面临很多的挑战,即便是我们攻克了癌症,也只是有了立足之地而已!”

岳瑶却是微微一笑道:“院长,不要太过于担心,只要我们发挥出中医的先进性,即便是西医也需要服首!从生命观上来看,我们中医更具有先进性。”

“毕竟西医是从微观出发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这本身就具有片面性,即便是现在加上有基因工程的加持,也难以超过我们中医,毕竟我们中医是站在宏观维度认识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再加上中医的生命观追求平和中正、和谐相处,即所谓《黄帝内经》中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我们中医的治疗重点不是对抗消灭,而是夯实本源、调和阴阳,从而达到阴阳协调平衡的状态,即脏腑的协调、形神的协调、人与社会以及自然的协调。”

何志华听着岳瑶的侃侃而谈,忍不住微微点头,岳瑶所说的正是目前中医的优点所在,但是中医的缺点也比较明显,那就是一位合格的医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培养,这就会导致中医在数量上是不足的。

除此之外,中医的诊断全靠自身,而这也就让中医每天可以诊疗的数量基本上是固定的,这也制约着中医的发展。

而中医要想改变这些,就必须要要有更完善更系统的培养方法,而这在目前依旧没有任何的头绪,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现状。

岳瑶见何志华认同了自己观点,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心里也是十分的开心。

不过何志华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开始思考如何让中医的医生可以更好更快的成长起来。

毕竟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本质上都还是依赖于医生,医生才是一切的根本。

岳瑶见何志华陷入了沉思,顿时闭口不言,但是目光却是依旧时不时的瞄向何志华。

许久之后,何志华才对岳瑶开口问道:“你觉得中医的普通医生应该如何培养,才能让他们更好更快的成长起来?”

岳瑶略微沉吟后开口说道:“我们中医的理论是来自于几千年来诸多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临床疗效是检验中医理论的唯一标准,所以培养我们自己的医生,首先要让他们熟读各种经典典籍,毕竟所有的经典中记载的案例都是来自于临床,是写在书上的临床处方,属于最真实的研究。”

“读经典,勤于背诵,扎实的中医基本功非常重要,要多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着作,业精于勤,要多背诵经典条文、方剂歌诀与中药功效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学中医的基础,地基牢固了才能建高楼。”

“而且得益于几千年来的临床实践以及经验积累,中医有极为丰富的治疗理论、技术以及临床案例,对于功能性、慢性、复杂性疾病有更多的治疗手段与经验,而这些都需要医生自己去掌握和熟悉,从而获得大量的临床经验,这是最为关键的部分!”

“其次,我们中医的价值观也要进行学习,毕竟目前医生的价值观普遍都是救死扶伤,但是我们中医“大医精诚”价值观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中医不仅要求学者“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学成精湛的医术,更要求医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养成诚心治病救人的仁术。”

“第三点就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思维方法。我们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司外揣内、见微知着、以常衡变、因发知受,基本原则是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这些都是整体观念在诊断疾病上具体的应用。”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大的特点,辨治以病机为核心,做到病证结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都是在辨证论治原则下产生的治疗理论。中医讲“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又讲“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些都是中医辨治思维灵活性的体现。”

“第四点就是中医要保持以老带新的光荣传统,毕竟每一位名老中医都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是宝贵的财富,以老带新可以让中医的精华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毕竟言传身教从古至今都是学习中医非常重要的方式。”

“我们的中医学虽然博大精深,但是理论却是比较抽象和深奥,没有老师的指点很难成大才,所以以老带新非常关键,“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特别是切脉、辨证以及配伍组方等技术都极其需要老师指点才能“开窍”。”

“第五点就是要让中医的医生们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毕竟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中医的核心也在临床,故曰“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通过理论不断联系临床实践,同时实践也在不断的检验理论。”

“在临床中学习理论,在学习理论中临床经验。孙思邈先生曾说:“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临床实践是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最好的途径。临床愈多,经验越丰富,疗效就有可能越好。要想学好中医必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岳瑶滔滔不绝的说到这里后,忍不住羞涩的一笑,因为她发现何志华正在目光炯炯的看着她。

“说得很好啊,看来还是要多听你们年轻医生的意见,了解你们年轻医生们的想法,这样才能制定出更好的学习方案!”何志华忍不住笑着开口说道。

“院长,你也不老啊,怎么现在说起话来老气横秋的,这可不像之前的你!”岳瑶苦笑着摇头说道。

何志华忍不住哑然失笑道:“此一时彼一时,屁股决定脑袋,我坐在这个位置上,自然要谨言慎行,毕竟稍不留神就会被人过分的解读!”

岳瑶此刻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开车的李元明通过后视镜看着何志华和岳瑶的表情,忍不住内心微微一动,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何志华如此的开心了。

何志华略微思索后,对李元明开口说道:“回去后下一个通知,让所有的医生就年轻医生应该如何培养每人写一份报告,到时候我们根据大家的想法,建立合适的医生培养制度!”

“对于我们研究院来说,年轻医生才是未来,我们必须要将其重视起来!”

李元明毫不犹豫的答应道:“我明白,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

何志华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我们中医的很多技术都已经消失在世人面前,我们研究院要做的就是将中医种类繁多的各种技术进行研究和传承,比如针灸之法、推拿之法、拔罐刮痧、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这类外治疗法不仅取材方便、方法简单、费用低廉、安全有效。这些都是绝对不能放弃的传承!”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将这些简、便、廉、验的技术发扬光大,通过培训等方法让医生们都掌握起来,从而后给患者提供实用的医疗服务。除此之外中医的养生保健技术也需要大家掌握,如药膳食疗、传统运动功法等,这对于人们的生活有重要的意义,都需要我们中医对其来进行研究和传播!”

李元明微微一笑道:“院长,如此说来,我们中医的任务很重啊!”

何志华微微一笑道:“当然,我准备将我们安康中医院研究院打造成中医的传承基地,如此一来,就可以培养更多的中医,让中医逐渐的发展和兴盛起来!”

李元明此刻也忍不住兴奋了起来,他很清楚中医目前的处境,可以说是到了最艰难的阶段,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在苦难中求存,虽然现在有政府的支持,但是在这个西医把持了医疗界的时代,中医也在逐渐的没落和同化。

而何志华的出现,算是让很多中医人看到了一丝希望,不过也仅仅只是一丝希望罢了。

不得不说,何志华肩上的担子太重了,他承载了中医发展的希望,也承担了相应的苦难。

中医药学虽然包含着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人们一代代的伟大创造和古代科学的瑰宝,但是近代以来,中医被冠上了封建迷信的帽子,被无数崇尚科学的人所抵制,这也让中医药学经历了最黑暗最艰难的时期,也导致了现在的没落。

回到研究院后,岳瑶告辞离开,而何志华和李元明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开始商量接下来年轻医生培养的事宜。

“院长,我觉得我们不宜操之过急,毕竟现在我们医院的年轻医生太多了,根本顾不过来!”李元明对何志华开口建议道。

何志华却是摇了摇头说道:“马上就到了毕业季,这对于我们研究院来说,是一个机会,我们不仅需要科研型的人才,更是需要年轻的医生,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我们就需要再等一年,所以我们要尽可以制定吸引中医人才的计划,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

“至于说资金各方面的问题,并不需要太过于担心,我会跟高总商量,尽快给出一份预算方案!”

李元明见何志华如此的坚决,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明白了,我会尽力而为的。”

“我们的目光要放长远一些,一旦我们培养出了一批可以独立诊疗癌症患者的医生,我们就可以在国内其他的地方设立分院,从而增强我们中医的影响力。”何志华认真的开口说道。

李元明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何志华一直强调年轻中医的培养,原来是在为设立分院做准备,而一旦分院设立,对于安康中医药研究院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李元明深吸一口气道:“我明白了,我会尽一切努力,尽可能的招聘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何志华站起身来,看着窗外的景色开口说道:“中医积弊已久,我们必须要点亮一盏盏灯火,为致力于中医发展的人一线希望,只有这样中医才有希望冲破重重迷雾,突破重围!”

李元明微微一笑道:“院长,放心吧,中医肯定是可以重新辉煌起来的,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何志华微微点头,却是没有多说什么,从整体而言,中医有着很大的底蕴,但是西医更具现代医学思维以及前沿的研究理念,因此西医现在发展的更快,也牢牢占据了医疗界的主流思想,中医要想发展和创新,必然要从疗效上超过西医才有可能。

就目前而言,中西医研究的对象虽然都是人类,都是研究人体的生命问题、健康问题、疾病问题,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两种医学的哲学基础、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以及技术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医要做的就是发挥自己的优势,从疗效上,从治本方面全面的完成超越,才能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发挥出来,从而使得中医成为患者的首选对象。

而要想做到这些,医生是关键,孙思邈先生曾经说过:“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由于中医的理论有时讳莫如深,需不断加深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理解,方有可能悟透中医的“医源”,做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这也是何志华一直强调医生为本的主要原因,毕竟中医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发扬光大的,而是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到中医的行列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医的影响力逐渐变大,从而被患者和患者家属所接受。

而何志华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年轻中医而努力,毕竟年轻中医才是中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