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章 群臣辩论

不过,朱厚照目光一亮,扫了一眼一脸茫然的文武百官,说道:“刘先生所说,正是渡寒之法的症结所在。”

“可刘大师却忘了,在大明帝国,气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差别很大。”

“举个例子,最寒冷的地方,就是北部,南部次之,而东部的一些地方,气温也是最高的,即便是立国之后,最寒冷的冬天,南部和东方也会受到一些影响,但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才刚刚入冬,就已经寒冷到无法忍受的地步。”

“这就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首先是北部,然后是南部,然后是东部沿海的一些地方。”

当朱厚照说出气温变化,以及如何应对时,百官们都是一惊,目光齐刷刷的落在朱厚照身上。

为什么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

根据不同的温度,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

实在不行,他也可以让人提前准备好木柴,烧上一段时间,等木柴送来,就可以用土灶加热。

满朝文武有些吃惊,对着朱厚照行了一礼,说道:“殿下真是天纵奇才。”

朱厚照讪讪一笑:“诸位都是心浮气躁,等你们静下心来,迟早会明白的。”

这是何等的卑微。

这让文武百官对他的印象都不错。

这也难怪,他们在京城生活了这么长时间,早就适应了京城里的春夏秋冬,有些人根本就没有去过南边,哪里会注意到其他地方的气温变化?

“煤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那么,殿下可有什么办法?”刘大夏一脸希冀地说道。

从昨天晚上开始,他就觉得这个朱厚照很不一般。

果然,他的直觉是对的。

“食物很简单。”

朱厚照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道:“通知各郡的官员,立刻去查看粮仓,如果有什么不足,就让商人去收购,不要惊动平民,让他们去卖粮!”

“我觉得,有了民间储备的粮食,再加上朝廷储备的粮食,应该能撑过这个冬天。”

“在此期间,还请两个兵部严加监督,若有不忠不义之臣,立即将其抓起来,交给三位大师处置,没收其家产,以备不时之需!”

“自然是要惩罚的。”

“这一次,如果渡寒的表现出色,我们会对他进行提拔和调动,并且会得到银子奖励。”

“是,殿下。”文武百官齐声道。

这时,首辅刘健也动了,他越众而出,对着朱厚照躬身行礼,说道:“殿下,我并没有反对殿下的意思,只是想要知道,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

“太子殿下带领文武百官,大肆挥洒钱财,再加上各地囤积的粮草,熬过这个冬天没有任何问题,但冬天一过,田地里的庄稼就没了,又要面对新一波的饥荒。”

“没有了粮食,民不聊生,必然会引起明朝的内乱,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会发生什么?”

百官面色阴沉,为何他们会被大学士刘健说成是挥金如土之辈?

我们也是被他所迫,首相不能诬陷别人。

百人看向刘健的目光充满了嫉妒,心中暗骂,但也没有反驳刘健,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

“这个好办。”

朱厚照胸有成竹的说道:“我自有办法,请刘大师放心。”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你们团结起来,度过这次难关,不然的话,还怎么说未来?”

事实上,朱厚照也没有什么头绪。

难道,他要眼睁睁的看着,在这寒冷的冬天,大量人民活活的死去么?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既然要充钱通关,那就充钱通关吧。

“臣遵命。”大学士刘健点了点头。

刘健决定先去找弘治陛下,以备不时之需。

即便是为了解决冬天的问题,花了大价钱,但是,他也看出来了,这位太子爷,是真的想要玩一玩。

朱厚照哈欠连天,说道:“诸位大臣,你们有什么异议吗?”

“不敢。”

“好了,没有别的事了,我也有些困了。”

朱厚照昏昏欲睡地从椅子上起身,戴义看到这一幕,立刻将他扶了起来,然后将朱厚照带走。

大臣们纷纷行礼,带着各自的心情,离开了大殿。

只剩下马文升和刘健两人,他们要见弘治,将事情说清楚。

而朱厚照一回来,便没有再去吃饭,而是倒在了床上,沉沉地睡了过去。

马文升和刘健根本没见到弘治,半夜里,有骏马风驰电掣的出京,以最快的速度向各州进发。

随着朱厚照的三条命令下达,整个大明国都像是一架高速运行的机械,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太阳升起,朱厚照端着一碗肉汤,神清气爽,一副心情大好的样子。

“很重要,你去准备一下,准备西山之行。”

“刘瑾,你去一趟兵部,见一见刘大夏,看看他准备好了没有,若是准备好了,便出发,前往西山门头沟。”吃过一口肉汤后,朱厚照放下了手里的肉汤,对着一旁的谷大用和刘瑾下达了命令。

已经将一日一夜的事情交给了内阁与六部,接下来便是西山上的事情,将煤矿开采的事情做完。

由于煤矿的开采困难,再加上古代人对煤矿的利用,还没有彻底的挖掘,这些煤矿,都是一些小规模的煤矿。

大多数都是用于锻造,也有少数人使用,用于加热,烧开水,做饭。

可因为没有好好利用,很多人都被毒死了,所以大多数人,都对煤有一种深深的恐惧。

现在有了朱厚照的指点,他们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这些木炭就会被普通民众所认可,变成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不过,比起木柴来,还是差了一些。

“是,殿下。”刘瑾带着谷大用离开了。

朱厚照站了起来,将早餐之前绘制的草图取了出来,揣进了的衣兜里,这才大摇大摆的离开了大厅,环顾四周。

朱厚照看到贴身护卫走了进来,当即就对着其中一个贴身护卫挥了挥手:“你来,我有点事情要和你说。”

一名禁军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属下给殿下请安。”

“起来。”朱厚照伸手在那些穿着盔甲的东宫护卫身上轻轻一拍,“几位几点才回来,是不是军中已经把围墙都给拆了?”

“殿下。”一名禁军,毕恭毕敬的回答道:“属下昨晚才赶过来,围墙不但被推倒了,而且,几乎已经建好了,现在正在收拾残局。”

朱厚照诧异道:“等等,我不是说了,破了城墙后,立刻回太子府的么?为什么昨天晚上就回去了?”

“原本,城墙和围墙都是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被拆除的,但是,兵部尚书熊绣看到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所以,就让我们来维持一下。”

“他给我们买了点肉,所以迟到了,还望殿下见谅。”

话音刚落,那名东宫的禁卫军便急匆匆的半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