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3章 五谷轮回

李渊很认真的说着。

李世民等人也慢慢收敛了自己不以为然的心。

细细想想,李渊说的并没有错。

道家是大唐三大教之一,尤其是李渊把老子李耳认作自己老李家的祖宗之后,李家的人对于道家的态度是亲近的,而对于有老子传承的道观更是多有赏赐,毕竟这些道观尊崇的是他们李家的老祖宗。

所以,道家的理论在大唐王朝是很有市场的,现在听着李渊的话,众人也突然意识到了,土地种出庄稼给人吃,人吃了有了五谷轮回之物,而此物在回到田地里,岂不正好又是一个轮回。

“所以,人也可以?”李世民虽然不在承认,可是他还是捏着鼻子承认了。

“自然!”

李渊点头道。

“你们也不用心里有什么负担,你们吃的是粮食,又不是金汁,而且……这金汁在田地里只是促进田地肥沃,田地也会把金汁给分解干净的,到最后长出来的庄稼还是干干净净的庄稼!”

“就比如现在,那几个老农在犁地,就是想让金汁能够更好的和土地接触,然后让土地把它们分解掉!”

“是这样啊…”

众人看着一头牛三个人正架着一架犁在耕地,纷纷点头说道。

李承乾见状,眼眸转动,立刻有了主意。

“皇祖父,父皇,这耕地也太慢了些!这么多地,等他们都耕完了,那得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李承乾装作不知道的嫌弃道。

“殿下,这速度已经很快了,他们现在有耕牛帮忙,要知道,很多地方是没有耕牛的,只能靠着人在前面拉犁,那才是最辛苦的!”

李孝恭闻言,赶紧解释了一句,他这是怕李承乾这种话引起李世民的不悦。

李承乾自然明白他这位王叔的好意,冲着李孝恭露出一个笑脸。

“哼!不学无术!”

李世民却是不满意的冷哼了一声。

“民间多疾苦,就是和平年代没有战乱,单单是每年的春耕秋种便已经压垮了老百姓的腰,你身为太子更要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要学会爱惜民力,千万不能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混账话!”

李世民教训道。

“是!儿臣受教!”

李承乾躬身说道。

“父皇,儿臣知道咱们大唐的百姓都是最勤劳本分的百姓,可是这耕地速度不但费时费力,可是效果也不是很好,您看这犁地的情况……吃力太深伤根本,吃力太浅又不能把这些金汁覆盖,说起来还是这直辕梨不行啊!”

李世民不卑不亢的说着,并没有因为李世民的训斥而退缩。

李渊听到这话哪里还不明白李承乾的打算,看来他是想在这田间地头推广自己的曲辕犁了。

也罢!

好孙儿有这种打算,他自然要帮上一把。

“延寿!”

李渊冲着站在远处的延寿喊道。

“去!把这附近耕地的百姓都喊过来,就说太子嫌弃他们不会耕地!”

李渊大声的说道。

“啊?”

李承乾闻言愣住了,眼睛眨眨的盯着李渊,仿佛在问,皇祖父,您这是在坑我啊!

李孝恭等人也没有想到,李渊会突然来这么一下子,这若是传扬出去,那太子的名声可就麻烦了。

“伯父,您看着……太子殿下并不是说农户不会耕地,而是怜惜他们太过辛苦……”

“还等什么!快去!”

李渊仿佛没有听到一样,催促道。

“是!”

延寿答应一声,冲着不远处的百姓们跑去。

“父皇是想教育承乾吧?”李世民终于开口了,“朕觉得父皇做的对,既然太子说百姓耕地慢,那就让他自己问问百姓,也好让咱们的太子殿下能够清醒的认识民间,朕可不想在大唐出个晋惠帝。”

有了李世民的话,其他人都沉默不语了,这种事情是国事也是家事,如今太上皇、皇上和太子在这,他们这些臣子自然少说话。

很快!

延寿领着几十个百姓跑了过来。

呼啦啦的站在了李渊对面,纷纷跪下行礼。

“草民给圣人磕头!”

“草民拜见圣人!”

听着这此起彼伏的声音,虽然他们的声音不如朝廷百官那般整齐,可是大家都能够看出来,这些百姓对李渊那是发自内心的跪拜,仿佛跪拜李渊是他们最大的荣耀一样。

“都起来吧!”

李渊笑着说道。

“都不是外人了!”

李渊看着其中几个人的熟悉面孔,笑着说道。

“小虎那孩子可是个读书的苗子,我听说他上个月考了第二名!”

“老王头,你们王家是要出秀才了啊!”

李渊拍着其中一个年龄大的老翁,笑吟吟的说道。

听着李渊的话,那黑黝黝的老汉咧嘴笑了。

“嘿嘿!都是皇爷您的恩典,那孩子打小就聪明,只是天天调皮捣蛋,可让老汉和他阿耶没少揍他,没想到他去了学院像换了个人似的,竟然知道主动学习主动干活咧!”

“嗯!小虎是个好孩子,说不定以后还能给你们王家挣个功名回来呢!”

“对了,他们不是放假了吗?怎么没见他来地里干活?”

李渊问道。

“老王头,你可不能太娇惯他们了,学院给他们放中秋节,可不是让他们回家当少爷公子的,是让他们回家给家人干活的,这人首先学的就是德,是农!只有对农有清楚的认识,这往后当了官才不会是个糊涂官!”

“没有,没有!”

听着李渊这么说,老王头赶紧解释着。

“瓜娃子在庄子上帮忙呢,听说是什么排水不好,正和人一起挖沟呢!”

“咋回事?”李渊问道。

延寿站了出来,把事情来源给讲了一遍。

原来是这段时间下雨后,庄子里总是有些存水,虽然现在铺了水泥路,大家出行都方便了,可是有些地势洼的地方还是存水,好多天流不出去。

而从学院回来的王小虎几个人就突然找到了他,说应该在水泥路两旁挖一条小型引水渠,让家家户户的雨水都排到引水渠里,而后在通过引水渠排到大河里面去。

听着延寿的话,李渊瞬间想到了那个时空的北方农家院,他们会在大门处修一条小水沟,每当下大雨的时候,院子里的水就会通过小水沟引导到外面去。

“嗯!这个办法挺好!”

李渊赞赏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