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晚唐:朕 > 第159章 成都改制(必看,不然后面不明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9章 成都改制(必看,不然后面不明白)

第159章 成都改制(必看,不然后面不明白)

李晔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强军?怎么去打造一支强军。

冷兵器的拼杀,比热兵器更加考验军队的韧性和耐力。

比对方多坚持一秒不溃散,那就是胜利。

那怎么去提高军队的韧性和耐力呢?

“陛下,臣闻朱温所言有四靠,一靠军纪,军纪不明,则士卒涣散,不能战。

二靠主将,兵将同心,其力断金。

三靠抚恤,抚恤重,则兵无后顾之忧,必舍身忘死,以效君命。

四靠实战,百战之兵,犹为不怠,沙场对阵,不惧不馁。”

李晔点点头,道:“此法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呢!”

次日全军举行大祭,皇帝陛下亲自为,左虎威军、左羽林军,骑兵八军战死者设祭,在成都的文武百官皆拜。

江山处处埋忠骨,在哪战死在哪埋。

合葬陵墓规制按郡王制,一对石马,一对石虎,一对石象,一对石狮,中间设功德碑,记述战斗的起因、经过、结果,将士为大唐,为苍生,忘却生死,奋勇拼杀。

每个战死的将士,姓名籍贯,功绩,均刻在功德碑之上。

墓碑前四百多灵牌,黑压压的一片。

“这些灵牌都要被请回长安,供奉在忠烈祠的,四时祭奠不缺。”

“啊!陛下对将士甚厚。”

“可不止这些?”

“还有什么?”

“战死将士的家眷将收到‘忠烈之家’的铜牌,凭此牌,家眷三年不需纳田税,朝廷每年节客,亦有赏赐,不曾断绝。”

“陛下言,宁愿克扣活人,也不能让烈士流血又流泪。”

在场的各镇藩兵哪个不羡慕,在各镇当兵,死了,拿个十贯钱抚恤,若是主将克扣,大部分还拿不到这么多钱,更不用说立碑着说,流于后世了。

皇帝陛下的套路还不止如此。

此次首开军功奖。

设大唐皇家军功章,分为三等,大唐皇家甲等军功章,金质,乙等军功章,银质,丙等军功章,铜质。

军功章设集体军功章,和个人军功章,集体军功章为一尺大小(约30cm)的金牌,重二十六两八钱,上面篆刻皇帝手书,大唐功勋xx,附战功龙旗。龙旗上书“冲锋陷阵”,“坚不可摧”等语。

个人军功章,则为一寸半(约5cm)大小,下拖缨带。

这些奖章还没制作出来,到了长安之后做好了再发,现在也只是一个木质的模型。

至于怎么授予?

比如此次朱珍部接阵的左虎威军三厢四都,便获得“坚不可摧”的龙旗,大唐皇家乙等银质军功章。

与王建主力对战时,列队在最前面,担任前锋的左林军三都将校,获得“冲锋陷阵”的龙旗,大唐皇帝乙等军功章。

骑兵六军中朱耶子奴左骁军也获得乙等军功集体章。

至于个人的奖章,那更多了。

而犒赏,除了阳光普照奖,个个都有的,李晔犒赏众军,从来赏赐不是平均分配。

担任进攻主力的军队,或者防守主力的军队,肯定比非主力的部队赏赐要高,担任进攻主力的军队中,冲锋在最前面队形的,肯定比在后面队形的要高很多。

这么一算下来,最高的能拿到三十贯的赏赐,而最低的仅拿到两三贯的赏赐。

即便如此不均,也没有人不服。

想拿赏钱多,可以啊,拿着刀上前拼杀就可以,斩了一个敌兵就能获得铜章丙等功,赏两贯钱,去挡敌军的马阵,只要挡下来不死,就是金质甲等功,二十贯钱不谈,军功还能三转。一转兵饷可以抬两成,三转兵饷可以抬六成,这可是月月发的,只要你当兵当下去,就一直有。

新的军制,兵卒这块也与以前不同,刚进来的,九等兵,月饷四百钱,三个月后,训练合格的,升为八等兵,月饷五百钱,两年后,考核合格的,那就是老兵了,升为七等兵,月饷六百钱。

到了七等兵,再想往上就不能凭资格老了,要么在战场上立功,要么在全军大比武中获奖,铜章丙等功可以升一转,金章甲等功可以升三转。

获奖的,还有优先提队正,校指挥使的机会。

皇帝陛下亲自打开了军中的上升通道,只要你敢拼,那就有无限的机会,而且军功亦不再是主将一个人说的算,兵部派人协同,统计完成之后,还要公示,全军没有异议才颁发。

对每个兵卒而言,这次赏赐与以前也不同,以前都是实物,该发多少钱,该发多少绢,当场点验签字,领完就算完了,后面运输要么全军统筹,要么自己想办法。

而这次又多了选择。

“这是大唐皇家兑票,陛下的产业,拿这个票,可以在长安直接兑钱,大唐将士用此票,连费用都不要,方便的很。”

“会不会是真的啊,真的能兑到钱?”

“陛下的金口,还能墨了你的钱?”

有人暗暗摇头,感觉不靠谱,也有人忐忑不安的拿下兑票,最后统计下来,也就两成的人选择用兑票,而八成的人还是选择拿钱和绢布。

这样的结果也在李晔的意料之中,历次西逃,李克用、黄巢劫掠长安的痕迹还在,皇家的公信力还不够啊!

为战死者设祭,为有功者设赏,还有一事办完,便可率军平东川。

那就是为新成立的两军授旗。

两军军号定为,左镇武军,右镇武军。

左镇武军,军指挥使为原威戎军节度使杨晟,全军辖十都,每都十校,每校十队,每队十一人,辖辎重队两千人,直辖马队三百人,共计一万三千三百人。

右镇武军,军指挥使为华洪,编制同左镇武军。

两军各都将校,从左神威军,左虎威军,左羽林军三军之中选拔,兵源从成都、龙剑、绵州、左右汉中军中挑选。

总共十五万多人马当中,选两三万人,可供选择的兵源还是很多的。

士卒太多了。

那些没上过战场的农夫,直接就让他们回去耕地了,而原王建军中甄别出上万曾经劫掠乡里,手上有人命的,大多被皇帝陛下在脸上刺上字,发到山里挖矿去。

诸事稍定,皇帝陛下等不急了,现在已经到了深秋,刚过了霜降,天气也渐渐寒冷,将士们冬衣还没有准备齐全。

皇帝陛一令杜让能、张承业尽快将冬衣运到蜀地,又令崔安潜在东川,加紧赶制。

大治元年九月戊己,宜出征。

李晔率左虎威军,骑兵六军开拔,令汉中运过来的军粮,直接在绵州囤积。

朝廷大军出动,而东川则风雨飘摇。

蔡叔向领一万军狼狈回到东川。

顾彦朗见到蔡叔向脸上血痕,又闻汉州军没了,他的弟弟顾彦晖被皇扣押,一口老血差点就喷出来,当天就卧床不起。

次日,在榻上召蔡叔向。

“时事惟艰,一着不慎,恐有塌天大祸,叔向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啊?”

蔡叔向三道血痕,现在还隐隐作痛,他也不知道说些什么,这几天他闭门不出,回想起那天的一幕幕,犹为战栗。

“本帅向皇帝请罪,欲以东川相让,已保家小,叔向以为怎么样?”

蔡叔向看向顾彦朗,不知道顾彦朗是真心还是假意。

“节帅何不等成都消息。王建桀骜,与朝廷必有一战,若王建胜了,必定要倚重东川之力,到那个时候,节帅好有什么担忧的呢?”

又过了数日,当蔡叔向再次看到顾彦朗之时,节帅仿佛一夜白了头发,脸色的褶皱显的无比苍老。

说话都是气喘吁吁。

“王建败了!”

虽然早有预料,但蔡叔向还是很惊愕。

“败了!”

“真的败了!”

“六万大军野战,触碰即溃,成都四万守军亦不战而降。”

“这!”

“陛下如何处置王建等人?”

“缢死后枭首,传首四方!”

“额…………”

两人皆生兔死狐悲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