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郑1652 > 第七章 参谋总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7章 参谋总部

郑成功在福清留了一日,整顿好城防之后,便领着大军继续北上了,随行的除了冯澄世,甘辉,黄山,还有参谋部的众参谋长,以及万礼,郭廷,赫文兴等营官,福清城当前只留下了一个千总部的驻军和参谋长黄梧统管大局。

虽然福清到方山只有八十多里的路程,也没有清军偷袭埋伏,但因为大半都是山路,郑军花了两天时间才走完,并最后在方山东麓,闽江以南的一块平坦高埠上安营扎寨。

当然,除了大军的行动之外,明郑还有一支十几人的秘密部队正趁着这个时机,在附近绘制地图,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明郑漳州学堂最新培养出来的高级技术人员,可以使用简单的几何数学知识,以及基础测量工具,大致测算出山岭的高度和大小,然后绘制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这种地图的精准度虽然和后世的没法比,但已经比清军的要先进太多,只要再标注上河流,农田,道路,城镇村庄,便是可用于制定详细军事计划的高级专用地图。

与此同时,周鹤芝也已经领着福建水师进抵方山北面的闽江,并特地在长乐城下耀武扬威了一番,不过城中的清军早就被强势的郑军吓得心胆坠地,面对郑军水师的挑衅,根本不敢有任何反击,就好像是怕激怒了郑军,郑军便真的会来攻城一样。

要知道,周鹤芝在归顺郑成功之前,便是以平潭,以及平潭周围的镇东,福清,平海等地区为基地抗清的,对这些地方的情况十分熟悉,还有不少熟人可以联络。

如今,他领着大批水师前来,还是明郑的水师提督,地方自然有不少人暗中呼应。这些,长乐城内的清廷守军,满汉将领,多少是听到一些风声的。

不过,巧合的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周鹤芝是在一年之前追随郑成功突袭福清,长乐两城,并一度攻下了长乐松下等地,只是后来清军势大,他只能转战平潭,最终力战而亡。

但现在一切都已经改变,这一次周鹤芝和郑成功一样,都是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了方山。郑成功当初让他担任福建水师的提督,其实也是想到了这一天——这个海盗出身,但却比许多人更有骨气的抗清英雄,以胜利者的姿态驻守在他起兵抗清的平潭。

这也算是知道另外一段历史的郑成功,对英雄的一种致敬。

而福建水师的新基地——平潭,如今有了福清,镇东的庇护,又有金门镇的一镇水师营兵驻守,可谓是固若金汤,已经完全不用担心水师尽丧的福建清军。

换言之,现在只有周鹤芝在海上出击清军的份,闽北的清军只能被动挨打。

大军休整两日之后,也就是郑成功领兵来到方山的第三日,明郑水陆两部大军随即展开了联合行动,前后只用一个时辰便拿下福州府城以南的江中沙洲,并在上面架设火炮,准备轰击福州城。

郑成功和一众心腹大将立马闽江江畔,身后是严阵以待的数千强军,旌旗招展,身前则是千舟竞流,浩浩荡荡,一个个都颇为意气风发。

两年前,他们还只有孤悬海外的金厦二岛,海上虽然无敌,但陆战却屡屡失利,难以和清军主力对抗。如今却是雄兵数万,军威赫赫,接连攻下了粤东二府,闽南三府,还威逼到了福州府城,今后兴复整个福建,也根本就是指日可待。

而曾经的一个个大头兵,绿林好汉,谋士幕僚,甚至是绿营军官,在这风云变幻的八年间,特别是局势迅速逆转的近两年,都已经成为了东南抗清的中流砥柱,肩负起了恢复河山,驱除鞑虏的历史重任。

“甘辉,八年前在南澳岛投身到本藩麾下的时候,本藩问你为何参军,你说过要杀鞑子为乡亲们报仇,想不到这一天会来得那么快吧?”郑成功从北面的福州城南门城楼收回目光,看向了身侧的甘辉,欢声笑道。

“当时,大老爷被清军挟持的消息一传来,郑府内外的老人,还愿意跟在本藩身边的,只有洪旭和冯澄世,若不是那艘满载白银和裱物,刚刚从日本贸易回来的船,本藩甚至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手下这几百号人的吃饭问题。”

“藩主乃是天之骄子,行事当然有如天助,若不是有幸追随藩主,我甘辉此时恐怕还不知道在那里流浪讨饭呢,或许早就死在了兵灾之中,哪里能和现在一样,手下管着上万强军,连鞑子听了咱的名字都得颤三颤。”甘辉转身朝向郑成功,拱手抱拳道

这倒不是他在奉承郑成功,而是心里就真的是这么认为。甘辉之所以忠心且积极努力,除了性格颇为耿直,不擅长偷奸耍滑之外,便是因为他真的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而不是在人前的假意谦让。所以,他不会和其他人一样,因为一点小小的功绩,就目中无人。

而看着郑成功回忆起八年前的事情,一脸感慨,冯澄世也当即笑着说道:

“甘提督说得不错,当初藩主不过几百人马,士兵们的兵器甲胄也皆是东拼西凑而来,一开始甚至因为兵马太少,无法独立领军作战。那时候郑家四分五裂,如同藩主这般,只有几百兵马的,数不胜数,可如今能走到这一步的,除了藩主,又还有谁?

至于那些个仗着资历和年纪,蔑视藩主,但却胸无谋略,屡战屡败,甚至不敢和清军一战的,就算是一开始便占据了中作所和金门所,拥有大多数商船,日进斗金,又能如何,最终还不是被藩主略施小计,便一举拿下了?

到了如今,谁能镇得住这片汪洋大海的风浪,谁能接手郑家的家业,谁又能反清复明,恢复河山,抗击鞑清,已经是再明显不过了。这天下,唯有藩主能担此重任!”

冯澄世的好话还是一如既往地贴近实际,这些全都是郑成功做过的事情,只不过难处在某些地方被放大了,而郑成功的优势却没有说出来,给人一种国姓爷是从无到有,成就了不可一世之伟业的感觉。

郑成功听了他的夸赞,心中不由得感慨,看来这套说一半,不说一半的话术,极有可能是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

而其他人还是一如既往,在冯澄世开了口之后,纷纷开始回忆起了往昔的峥嵘岁月。毕竟,这个时候,他们实际上都成了“万户侯”。只不过,不是土地和人丁上的而已,至于会不会成为粪土,那便是另外一回事了。

.

郑成功看着四门超过了两千斤的红夷大炮往福州城城头轰了整整三十六炮,祭奠了三十六年来为抗清献身的将士们之后,才领着大军分批撤离,而福州城城内的清军最高统帅陈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明郑大军浩浩荡荡而来,又浩浩荡荡地离开。

他并不敢派兵出城偷袭,毕竟郑成功如此诡计多端,很难说没有埋伏等着他。而对方居然在五日之内攻下了福清,现在带来示威的,又不足万人,这实在是太可疑了!

陈泰和手下的满汉将领,城中的巡抚提督们一番商议和脑补之后,都得出了一个近乎统一的结论——郑成功的兵马绝不可能那么少,这绝对是故意的,就为了骗他们出去偷袭。

而有了这个堪称明智的解释之后,包括陈泰在内,所有人都有了台阶下。如果最后真的发现了郑军埋伏有兵马,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没有发现,那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军报还不会写吗?科举考试那么多年都考出来了,假账贪污那么多年都混过去了,区区军报,还不是想怎么写怎么写?

不过,他们这就是瞎操心了,郑成功一个这么靠谱认真的人,怎么会没想到要虚张声势?明郑大军往回撤之后,便在路上散开了不少兵马,假装成了伏击的大军。

隔着一条大江,距离又那么远,方山周边山高林密,城头上的清军就算有远镜,也根本看不清明郑到底埋伏了多少兵马。这么好的机会,郑成功怎么可能不把握好?

而趁着大军在外面虚张声势,各部兵马还需要比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撤回的时机,郑成功也在方山大营的中军大帐之内召开了一个简单的军议。一方面是确定福清未来一段时间的部署,另一方面,则是参谋部要试点建立分支的问题。

“福清有两条通路过山,可以随时袭扰长乐,永福两地,海路则能从平潭出发,袭扰闽北诸府,陈泰不可能坐视不管,清军也必然会有所行动。因此,郭廷你大多数时候,或许都要坐镇福清,指挥大军应对,并适时反击。

漳州距离福清毕竟还是有几百里的距离,若是事事需要汇报向五军署,参谋部请示,必然会贻误军机。所以,本藩想要在福清也设一个隶属于亲军营的参谋部,协助伱指挥大军作战,拟定应急作战方案。

福清到时候会划归兴化,届时兴化的大军,两个千总部及以下的兵马调动,只需要你和参谋长两人同意,便可先行动,后上报。若是平时本藩的军令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分歧,则以你这个营官为准。”

郑成功需要给参谋部更多历练和发挥的机会,而他也早就想将这个专门的指挥和决策机构安排到营一级了,之前接受冯澄世意见,新增一个架子营归郭廷指挥,然后将郭廷留在福清的时候,其实他就已经有这方面的考虑了。郭廷的性格和能力,相比起万礼,也更合适与人合作。

“末将自知天资愚钝,能力有限,藩主若不派人来协助末将,末将还真的不敢一个人对付诡计多端的陈泰,否则,恐怕就是疲于奔命,末将也难以应对,甚至是误了藩主的大事。”郭廷不仅没有任何意见,还主动出声应和起来,甚至还暗戳戳提了自己的意见。

“就是......不知道黄总长打算如何安排,若是在亲军营中设置参谋部,是轮换的,还是常驻的,又或者是两者相结合,是否一次要多派几个参谋,借着前线的机会多积累一些实战推演的经验。”

“自然是常驻的,而且是固定的,派到亲军营的参谋长若是想要调离,必须要有参谋总部的调令。参谋部在这次泉兴大战,福清大战中发挥的作用,大伙是有目共睹的,藩主的这一天才设计极大提高了我军的战略战术水平,重创了清军。正是鉴于此,本官向藩主提议了增设参谋部的提议。”

黄山顿了顿,然后又接着说道:“如今局势已经不同以往,咱们的地盘越来越大,需要处理的军务也越来越多,各方向都可能遇到清军的进攻,参谋部若是只设在五军署之下,便难以兼顾到局部的战场。

但是,接下来一年,漳北汀州,延平邵武,福清平潭,还有惠州等地都有可能爆发战斗。局部的小战斗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咱们和清军主要的作战形式。参谋部也必须适应这样的方式,设置到各个战区,帮助各战区主将完善战略战术的制定。

不过,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事情自然也得一点一点做,这急不得。福清的局势最为紧急,所以下官向藩主提议,率先在亲军营设置参谋部,若是参谋部的设立确实能增强大军的战略战术水平,应对陈泰的进攻和各种突发局势,便再在全军推广。”

这些自然是郑成功和黄山反复商议之后得出的决定,而将一开始隶属于“五军署”的参谋部,升级为参谋总部,黄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的参谋总长,各军,甚至在重要战区的营一级,也设立参谋部,进而提升全军的战略战术水平,也是郑成功一开始便已经有的计划。

当然,作为全军大脑的参谋总部,也同样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虽然这个时代的军事技术还没有非常先进,但参谋总部必须进行职能的进一步细分,而不是一个总长带着几个参谋,几个参谋再带着几个助理参谋这样的原始形式。

要知道,工坊里面专业的分工可以提升生产力,参谋部里面的专业分工同样也可以提升参谋们的业务水平。郑成功当然也不是靠着自己的想象,凭空设计出了这么个制度,而是参考于历史上在两百年后震撼了世界数次的欧罗巴某军事强国。

所以,他的参谋部升级为参谋总部之后,也同样会根据明郑当前的实际情况,做出一部分调整,毕竟,军需军务,明郑的体系里面早就有了专业的职能部门负责。

“参谋部升级为参谋总部之后,本藩打算在参谋总部内设立四个相互独立的事务处。

一个是战略战术处,负责的就是当前参谋部的工作,推演局势,研究战例,提升战略战术水平,并负责制定每一次大战的作战具体战略战术和全军发展的整体战略;

一个是火炮战术处,负责的是研究各类型火炮的使用和炮兵的组织,炮兵,骑兵,战兵的配合作战。火枪也是归属其中。火器将在未来战场中占据主导权,战术的进步和武器的改良是相铺相成的,本藩希望参谋部能超前一步。

一个是沙盘作战演习处,负责是地图的测绘,沙盘作战推演的研究,以及另外一些铺助大军作战和参谋部前两个事务处运行的基本工具性事务。

最后一个则是参谋教务处,负责的是参谋的培养,同时对接讲武堂,发掘优秀的参谋人才,并组织起各种教材的编写。黄总长同时也是讲武堂的教务总长,这是两部门对接的有利之处。”

郑成功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参谋总部升级计划,虽然只是简单的分了四个处,但因为这个时代的军事科技还没到对应的水平,参谋部的组织架构其实并没必要太过超前。毕竟,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当然,郑成功虽然也要看一看诸将的反应,但并不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正如黄山刚刚所说的——参谋部在近两次大战中发挥的作用,就是最好的,毋庸辩驳的理由。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准备和谋划,此战之后,随着“漳州学堂”各个学科的逐渐完善,“讲武堂”的开办,“参谋部”的升级,郑成功将能在军中真正实现流水线式的高效培养军官和高素质士兵。

他治下的人口如今超过了一百五十万,常备野战军超过三万,包括农兵,卫戍军,军队总数在五万以上。在这个时代,就算是放到军事科技更加发达的欧洲,这样的硬实力也已经不容小觑,甚至能影响到大陆上的局势。

郑成功有这个自信,随着《军官手册》,《士兵训练组织手册》,《火器研究指南》等书籍被编撰出来,运用到实践之中,他将会在某些方面,获得比西方各国更快的进步。

这片土地上的人从来不缺智慧和拼搏,只要打破枷锁,便能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而庞大的人口基数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将会使得他们一旦赶上,便傲视全球。

家中有些事情,耽误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