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贞观交换生 > 第176章 给吴王的启蒙教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6章 给吴王的启蒙教育

画面一转,来到李虚这边。

与吴王殿下喝了几杯酒后,李虚发现这位吴王的情绪并不是很好,便笑问道:

“殿下可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无事,来,李兄,与本王再饮一杯。”

李恪摇了摇头,似乎并不想说,转移话题道:“这酒喝着,甚是无趣。远不及李兄那面馆的酒啊。”

“待几日后本王去了齐州,怕是再难喝到了。”

李虚笑道:“殿下去了齐州若是想喝酒,可书信一封回长安,我给你安排便是。”

“我跟程兄他家合伙弄了个酿酒坊,别人要不一定要,殿下是肯定可以供应的。”

哪知李恪摇头道:“还是算了吧,本王听闻这酒,一壶便是三贯,一斤十二贯。”

“本王囊中羞涩,怕是负担不起这般消耗。”

李虚听到这话,神色一顿,很是惊讶道:“殿下,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你可是大唐皇子诶!还是有封地的皇子。又任职都督七州,为上州刺史,还会缺钱?”

或许是有些喝多了的缘故,又或者李恪性情所致,他并没有因为李虚的无礼而生气,而是朝房内的几个烟花女子挥手,示意她们出去。

待房门关上,李恪才缓缓说道:“说出来也不怕李兄笑话。本王的确是囊中羞涩。”

“本王虽是皇子,可因为不是嫡出,加之年纪与太子相差不大。因此……并不受父皇待见。”

“封地食邑不过八百户,几年前因为狩猎无意间踩踏了封地百姓的庄稼,被御史弹劾,又减去三百户,如今只剩下五百户。”

“本王自十岁那年起,便被父皇封为蜀王,授益州大都督之要职,虽因年幼未赴任,但却也时常前往益州等地视察民情。”

“从小饱读诗书,在母妃的悉心教导下,深知民间百姓疾苦,不忍去鱼肉祸害百姓,征加封地赋税。更不愿参与朝堂上的纷争,去争权夺利。”

“以至于也并无其余生财之道。府上余粮也不多啊。”

“两年前,母妃身体有恙,本王被授秦州刺史,未赴任。去年才赴任,结果又赶上蝗灾,百姓颗粒无收。”

“……”

李虚就坐在吴王的对面,静静的听着这位大唐皇子的叙述。

其实他也在史料中看到过关于这位皇子的资料。

虽然被封吴王的时间上有些偏差,但大致的事迹确实能对得上。

本来李虚还对刚刚他说囊中羞涩这词时抱有怀疑的态度。

但听完这位皇子的叙说才明白过来。或许事情还真是这样。

他一边感叹,这大唐的皇帝穷,皇子更穷啊!

“殿下,我记得皇子一旦到了一定岁数,都必须前往封地的吧?”

“为什么与你年纪相差不多的魏王,却能一直留在京中?”

李恪笑道:“李兄,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嘛。魏王的生母是何人,莫非李兄不清楚啊?”

“不单单是皇子间的差别,公主的差别也同样很大。”

“李兄可知长乐公主?”

李虚点头,他当然知道那位李丽质。

吴王强颜欢笑道:“食邑三千户啊,历朝历代闻所未闻。”

“本王这般说倒不是嫉妒,就是给李兄你解释原由。”

“……”

随着两人的越聊越深,李虚发现李恪这人似乎还不错,性格直爽,却又有皇室王爷的谈吐。

仔细一想,发现他还有股独特的人格魅力。

难怪能跟程处默交好,又是打马球又是逛青楼的。

虽身为皇子,但却平易近人,脾气也很好。

温文儒雅的气质,加上又学识渊博,抛开身份不论的话,倒也是个非常值得一交的朋友。

也不知是不是平日里他不像其他人那般,需要外出劳作或是到处惹是生非,他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读书。

以至于,他的知识层面非常宽。天文地理,诗词算术,虽赶不上那些专精的学士,倒却也远超同龄之人。

李虚回想起历史记载,几年后太子造反被废,李世民立太子时,本来可以考虑这位吴王的,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李治。

他一身的污点,史料上记载的,就只有他狩猎无意间踩踏农户庄稼,由此可见这位皇子的品行。

在确定他无心权势之后。李虚想着既然他要上任齐州,也就是后世的山东,那倒是可以替他想想办法搞钱。

山东那地方一边内陆气候适宜,又不像陕西这边缺水,更适合粮食蔬菜等种植,还有丰富的矿产和石油,李虚记得,胜利油田似乎就在那边。

至于另一边的威海等地靠海,海岸线还极长。

抛开那些海里那丰富的海鲜不说,海带可以搞味精,这方法比起小麦等水解发酵要简单得多。进而还可以加工鸡精。还有海盐,生蚝等,单单就调料这块儿的加工,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了。

盐铁是专攻,可若是一个无意争皇位的皇子去搞盐送给陛下,进而普及百姓,没毛病啊!

盐作为身体必须物质,至少在大唐应该彻底放开才是。

总之说白了,山东那块儿就目前而言,是个宝地。

全是资源啊!

不利用起来不纯纯浪费嘛。

想到这,李虚笑着问道:“殿下,你既然要去齐州赴任,可有了解过齐州?”

“有没有想过,去了齐州之后如何发展?该做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

听到李虚这话,齐王也是一愣。他没想到李虚会问这样的问题。

“本王对齐州之地并不熟,至于去了如何发展,这自然是要去了才知晓的。”

想到这位吴王也才十四五岁,不知道也这正常,李虚释然笑道:“殿下,我有几个建议,不知殿下可愿听一听?”

李恪笑了笑,随口敷衍道:“李兄但说无妨。”

虽然李虚也看出来他似乎不是很重视,但李虚还是缓缓说道:“齐州之地土地较京兆府,要肥沃得多,殿下可鼓励百姓多种植粮食蔬菜。再则齐州周边的州府矿产石油等天然资源极为丰富,可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而往东靠海的登州等地,乃是靠海吃饭,海中资源无数,也应想办法取之才是。”

李恪听到他这话,不解道:“李兄,这鼓励百姓多种植粮食蔬菜等,自是不消多说。”

“海中的资源是丰富,可如何取是难题。”

“至于你说的让本王发展矿石,是要让本王挖矿、冶炼吗?”

“没有父皇的授命,私自挖矿冶炼,你知道这是何罪名吗?你这不是让本王往火坑中跳?”

李虚当然知道这很难,可问题是不挖矿,工业是无论如何的发展不起来的,后世华国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十年快速发展,炼钢那段经历可以说是奠定了基础工业的基础。

“殿下,没有授命,你可以向陛下请命。但扩大矿产资源开采是必须要做的。”

李恪摇头道:“不可,此举极易引得御史弹劾,甚至给本王扣上一个意图谋反的罪名。”

“本王何必冒险做此等出力不讨好的事。”

见他决绝得这么果断,李虚心想:看来不让他自己认识到工业的重要性,是没办法说服他的啊。

今天必须好好给这位吴王上一课,给他来个启蒙教育才行。

沉默片刻,李虚笑着说道:“殿下饱读诗书,学识不凡,我问殿下几个问题如何?”

“李兄请问。”

李虚笑道:“殿下可知,为何树上的苹果会往底下掉吗?”

“如何让一艘铁船在水中游行?”

“烧水的茶壶,在水开时,为何能将茶壶盖给撑起?”

“一根树枝和一块巨石,同时从十丈高的地方往下掉,为什么会同时着地?”

“你能算出一块石头从百丈高的地方落地,需要多少息吗?”

“为何孔明灯能飞上天?”

“又如何在大夏天得到一块冰块。”

“......”

一连串的物理化学问题从李虚的口中问出,听得李恪是眼睛越瞪越大。

“咚咚~”

还没等李恪他问出为何,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李公子,我家少爷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