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0章 争议

按照常理来讲,水益海的做法还是有所欠妥。毕竟技改项目是金州化工负责,部里可以因为各种原因否决或者打回,断然不能替金州化工做出相关的决定。

其主要原因:

一是,部里无法掌握金州化工真实的生产能力,以及技术团队的能力水平;

二是,长期从事理论、研究、行政工作,对工厂生产工作缺乏一定的认知;

三是,一旦引进技术超过了工厂现有的承接能力,又无法完成预期的目标。

这是坐办公室的短板,也是部里不敢贸然决断的顾虑。大家都是普通人,知识、人才的更新迭代需要时间。

再者,金州化工要技改,相关的筹备工作都是刘总工在负责。现在水益海越俎代庖,没有征得金州化工的意见,匆忙展开技术论证会议,则置金州化工与何地。

道理如此清晰明了,任何一个具备独立思考的个人都能想清楚其中的关窍。奈何水益海还是这样做了,就不得不考虑其中的内情。

照以往的工作经历而言,水益海是一个热衷于事权,而又算计很深的老狐狸。在众目睽睽之下,断然不可能无中生有,影响个人的前途。

既然已经组织专家展开了激烈的论证,也充分说明了水益海有一定的把握,同时也得到了部里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

这一点,基本算是摆在了明面上,也是毋庸置疑的。否则以水益海现有的影响力,根本无力在部里组织相关的技术论证会。

这几年,随着开放的力度,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好,大化工、大化肥的战略得以顺利落地执行,化肥厂、化工厂的引进成为了重中之重。

为了解决数十亿人民的吃穿问题,相关的领导也是下来大力气来改变现状,包括但限于大化工、大化肥的战略任务。

比如,目前正在洽谈的汽车项目,就是为了解决衣食住行中的“行”的问题!而住的问题,这个国内就可以解决,像金州化工的住建科就在负责这个问题的落实。

现在,好不容易国际大环境趋于好转,必然有一部分想解决问题的领导站在了前面。而相对于刘总工的保守,两拨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水益海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大力运作国际前沿技术的引进,从而抛弃了刘总工负责的FRc技术。

况且,全国那么多化工厂,以金州化工为试点,也不失为一种革新。

如果引进前沿技术失败,也只是影响金州化工一个车间(分厂)的产能。这相对于全国的产能,影响也很有限。

而要是技术革新成功,则不只是产能的增加,还有技术的提升,真至还会倒逼其它国营化工厂迅速跟进新技术的引进,这无疑有着重大的示范作用。

孰轻孰重,相关的领导还是看得清楚的。再加上水益海对金州化工的了解,想必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部里的论证会议刚刚结束,费厂就从部里得到了准确的消息。都没顾得上发火,匆匆将刘总工叫到了办公室,说道:“老刘,部里已经传来了消息,老水可是一点都不留情。”

“已经组织了部里的专家就前沿技术张开了讨论,我估计长则半个月,短则八九天就会有明确的结论。”

上次部里考察之后,刘总工就意识到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心中多有不甘,也对水益海的搅局充满了不信任,说道:“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们也无力阻止,看来还是得去部里据理力争。”

“老费,这事不能迟疑,厂里必须尽快得到部里明确的说法才行。要是让老水这样继续瞎搞,FRc技术的引进怕是会成为空中楼阁。”

费厂也是这个考虑,考虑了一会儿,才下了最终的决定,说道:“老刘,你先准备一下资料,明天一早我们就去部里,可不能让老水继续瞎胡闹。”

两人的在乎的东西不一样,但是目标是一致的,也算是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默契,属于殊途同归。

从费厂的角度而言,他只是想阻断水益海对金州化工的影响。毕竟水益海在金州化工有一大堆拥趸(拥护者),很有阻断的必要。

而在刘总工而言,则是不同理念的争议。刘总工私心杂念不多,主要是出发点不同。相对而言显得有点保守,有那么一种保一争二的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保证国外技术的顺利引进,同时增加产能。而不是单纯的选用国外前沿技术,而忽视了金州化工现有的技术实力。

两种不同的理念,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也发生了相互之间的争议。

当然,虽然有诸多方面的争议,但是刘总工对发起者宋运辉并不是很排斥,只是对宋运辉的选择有那么一种不信任。

究竟是技术的选择,还是对水益海的选择,刘总工一时无法搞清楚罢了。而对宋运辉下放车间,也是这种因素在起作用。

得到了费厂明确的决定,刘总工也算是放心了,说道:“行,我这就回去准备。”

次日,费厂和刘总工乘坐火车赶到部里汇报工作,争取拿回技改的主动权,否定水益海背后的操作,免得FRc技术夭折。

技术方面的事情,韩坤了解的不多。他是做后勤工作的,本身也没想过参与到技改的争议中,这事最终的拍板权还是在部里和技改小组。

甚至于,吴国斌也是如此,能做的就是为技改做好后勤服务的工作,保证技改的顺利进行。至于说设备的选型,既不懂技术,又没有人才,吴国斌也很难说得上话。

与此同时,宋运辉在一车间(分厂)也待了一个多月了,对设备的生产运行和工艺流程也了解的差不多了。

只是宋运辉一向负责认真,在登记设备的运行状况的时候,经常提交报修单。一次两次的,工段维修班也就忍了。但是时间长了,工段维修班就有点嫌烦。

以工段维修班班长熊耳朵为首,七八人将宋运辉堵在了车间,一副怒气冲天的样子。

熊耳朵厉声训斥着宋运辉,骂骂咧咧的说道:“宋运辉,你别给脸不要脸,保修保上瘾了是吧。一天几十张保修单,还要不要我们活了。”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管道管线老化的问题,宋运辉都逐一找了出来,并上报到了工段维修班处理。

有报修单,还有工段领导的批复,维修班根本没法回避这个责任。时间一长,维修班直接找上门来了。

这事宋运辉处理的没问题,只是维修班不想这么辛苦罢了。

面对维修班的胡搅蛮缠,宋运辉也是据理力争,说道:“管线老化,跑冒滴漏的情况一直存在。这可不是找你们麻烦,而是事实存在的问题,需要维修班进行维护。”

这种说法熊耳朵听多了,并不是很在意,说道:“金州化工戳这儿十几年了,也没见跑冒滴漏影响生产!”

“就你事多,要不是看在韩处的面上,信不信我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