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遥遥不接茬,继续,“真的不解释一下?”

刘西洋只好拉着媳妇进了房间,轻啄了一口才道,

“遥遥,你知道我眼光很高的,高到除了你谁都看不见。”

情话总是让人信服,

周遥遥也没有真想质问他,互相信任是夫妻的基本素养。

两人在房间收拾了一下就下楼了,正巧遇上刚出门的方刚。

三人就一同出发往昆仑三街去,

跟肥皂大王签合同约的时间是上午十点。

自然是不能空手去的,几人去供销社买了点水果,两份合同也一并带着去了。

去之前周遥遥对这个肥皂大王肖兵进行了简单的了解。

现在南方供销社比较常见的浪花牌肥皂,就是这位肖兵的杰作。

肖兵的父亲肖振华是三几年的爱国华侨,

三几年兵乱的时候,肖振华多次生产军用产品无偿捐献给华国,还向前线输送药品。

后来肖振华所在的肥皂厂被樱花国炸毁,他就带着儿孙返回了老家,也就是现在的羊城。

肖振华没有因此颓废,在羊城开办学堂,招收学徒工。

从一个小作坊又干了起来。

后来厂子因为时代的关系公有化了,也就是如今的羊城浪花肥皂厂。

他儿子肖兵因为掌握核心技术,成了如今浪花肥皂厂的厂长。

肖兵也是能干的人,把浪花肥皂厂的肥皂做成了畅销南方的第一大肥皂厂。

在整个华国,北有京都的熊猫牌,东有沪市的蜂花牌,中部还有山城的三峡牌。

也就是这几家几乎占领了整个华国的日化日常。

要问这些知识是哪儿来的,

供销社转一圈,那里面的服务员都能把畅销的东西给你掰扯明白了。

而且肖兵在羊城的名声还不小。

几人到达三街的时候,肖兵已经等在了小洋楼门口,见人过来,连忙迎上前去,

“不好意思,想不到一时偷懒居然还闹出了这么大的误会。”

刘西洋笑着握住肖兵的手,“是张主任的问题。”

肖兵连忙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屋里看看,我这楼房还是我爸那一代传下来的,家里孩子要结婚,所以才想着翻修一下。”

三人跟着肖兵的屁股后面就进了小洋楼。

肖兵一边走一边介绍,“这楼还是我爸回来时候建的,现在已经过去快40来年了,我们二楼三楼的木地板已经开始蛀虫,再有就是两层楼的门窗。还有三楼,我儿媳妇想搭一个乘凉的篷子。”房子确实够老的,还带了一点民国风,很有艺术特色。

周遥遥仿佛走在历史的长廊里。

看着看着,她就有点技痒了,要说前世卖房子学到最大的技能是什么,那就是有那么点室内装修的审美。

加之来了这个世界后,系统又赋予了她美术功底。

这就等于打通了她的任督二脉,能把所想都完美地复制出来。

想到这里,周遥遥不禁有些激动,眼前这个项目不就能很好地练手吗?

合同本来就是拟定好的,签字很快,接下来就是等方刚测量房子的进深。

忙活完,三人婉拒了肖兵的留饭,

找了一个饭店边吃边聊,

方刚点好菜,眼神热切地看着两人,

“弟妹,上次你们家那个店铺是你画的图,这回你有什么意见没?”

周遥遥夹了一块红烧肉,勾起唇角,

“我还真有点想法,三楼跟二楼的木地板可以换成时下流行的花阶砖,至于三楼的凉亭,咱们可以用木质的,那些换掉的门窗也可以做成摆件放在房间里。”

说着,她也顾不上吃饭,把饭店的菜单反过来,用随身带的钢笔就哗哗地画了起来,

先是三楼的凉亭,再到家里整体的布局,最后是一些小物件的改造。

经过她的手这么一画,一幅大气有格调的室内装修图就跃然纸上了。

方刚跟刘西洋两人都凑过来,都异口同声道,

“好看!”

周遥遥画完,又简单地添了几笔,“虽然房主要求改动的东西不多,但我想我们可以给他出一个整体布局改动图,如果他们愿意,我也可以免费帮他们设计。”

方刚跟刘西洋都使劲儿地点头,

这顿饭吃完,大致就确定了房屋的改造方向。

这种旧改难度还挺难的,只有方刚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刘西洋让方刚把之前那两个给自己装修店铺的小伙伴也召唤来了,这次还加上了铁柱。

从湘南省起程到羊城,只需一天的火车。

铁柱接到电报,第二天就开了介绍信坐上了羊城的火车。

周遥遥当天回去后,又把在饭店设计的图纸详细地勾勒了一遍,屋子的整体结构没变,主要是把碎片化的空间利用得更合理了。

主要表现在,一楼的客厅,二楼的阳台,三楼的凉亭。

她建议把一楼的窗户做成落地式的,整个采光通透很多。

因为肖兵的儿子要结婚,将来肯定会有孩子,她建议将屋内的碎片家具,都换成了整体圆角的一体木家具,这样空间大,还能有更多的收纳。

当然,这块的费用是不包含在翻新费用里面的。

把这些调整的细节跟肖兵那边一沟通,他表示很满意,又追加到2000块钱。

钱虽然不多,但这个数目放在七十年代,确确实实能修一栋红砖房子了。

确定好方案,

方刚就带着人如火如荼地干了起来。

周遥遥在考察了羊城一圈后跟刘西洋坐上了回京都的火车。

没办法,学习要紧!

现在已经是七月上旬了,她连坐火车的时间都不放过,能用来背书就用来背书,有小桌板算题就拿来算题。

车上的人都十分惊讶。

年轻人这么努力,是不是今年恢复高考的风声是真的了?

所有人都在猜测,只有笃定的周遥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着参加高考。

在她回到京都的第三天。

京都十八中迎来了高二年级的毕业考试。

周遥遥马不停蹄的又从南边的翻译小能手变成了上考场的大龄女中学生。

七月八号,

太阳已经是一年中最毒辣辣的时候。

周遥遥跨着书包走进了考场,才进来就遇到了丁毅,

“周遥遥,我把你当成对手,这次的期末考试我会全力以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