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 第145章 花费的代价实在是太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5章 花费的代价实在是太大

“姐夫,这样可以么?难道朝中的文武百官,都肯为你卖命?”

周成道:“皇上已经动怒了,这些文武百官,还不是想要讨好皇上,尽心尽力?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如果你能好好表现,甚至有可能进入内阁,你觉得你愿意吗?”

“……””朱标。

或许,这才是周成提议贿赂他,让他从腐败的罪名中解脱出来的主要目的。

周成见朱标还是一头雾水,便微笑着说道:“那是人之常情!”

朱标讪讪一笑,说道:“我明白了。不过,益州的救灾,你真的不准备把银子交给官城吗?”

“你什么时候见过我对朝廷视而不见了?我当然要出钱,可就凭我这点身家,怎么可能凑得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朝廷里的官员们都明白这一点,那么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许多。”

朱标目瞪口呆!

他这姐夫,果然是一个心机深沉的人。

如果是用阴谋诡计,江尘有一百种办法可以让对手吃瘪,但更多的办法,却是让对手措手不及。

周成一把揽住朱标的肩头,“走,我们一起进宫面圣,商讨一下救灾事宜。”

朱标赶紧给周成让开位置,让他先上。

朱标如今对周成是越发的尊敬了。

他还打算,等自己将来登上皇位,坐上皇位之后,一定要将周成当成自己的心腹。

在周成的帮助下,就像是刘邦得到了张良的帮助,而父亲得到了刘基的帮助。

朝中的文武官员,在散会之后,纷纷三五成群的汇聚到了玄武门前。

而此时,以王博为首的几位大臣,则是六部以及所有的官员,此时正聚集在一起,讨论着皇帝与周成在朝中所要讨论的事情。

“你说,这两位,会不会另有深意?指的是我们吗?”

“或许吧!如果有人能在这种情况下替你分担压力,那么他就一定会被选入内阁。”

“此次益州救灾,我等作为朝中重臣,岂能袖手旁观?我们这些做了多年臣子的人,总要向陛下证明一下自己的诚意。”

“可不是吗?随便给他一点钱,也足够让他对自己另眼相看了。我可是知道,这一次的地震,死伤惨重。”

“此事非同小可,若是处理不好,皇帝一怒,整个内阁都会被灭门。”

“最关键的是,现在国师与皇帝之间已经产生了隔阂,那我们是否还有争夺国师之位的可能?”

八个朝臣,除周成以外,全部都是一脸懵逼。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前途一片光明!

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再加把劲,或许也能让他们飞黄腾达呢。

一念及此,满朝文武纷纷带着各自的目的,开始着手救灾工作。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官员们,也都认为,这是他们的机会。

如果他们能够在救灾工作上有所建树,将来未必没有机会入朝为官的机会。

到了那一天,不但可以让自己的家族变得更加辉煌,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在朝中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而自己等人,只要稍稍做些贡献,便可获得这份殊荣!

一念及此,群臣便开始商议救灾事宜。

周成和老朱在朝廷上闹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争执,倒是因为救灾一事,起到了很好的团结作用。

而那些官员们,却被老朱和周成骗得团团转,浑然不知,他们不过是在演戏罢了。

其用意非常的明显,就是希望朝中的文武百官能够出一把力气,出一把力气。

如此一来,益州城地动之事,便可被官城及时化解,稳定益州的人心。

大殿内。

老朱哈哈大笑了起来。

“呵呵呵呵,老板,你觉得我们会和周成撕破脸皮吗?”

朱标一副心虚的样子,说道:“我还以为姐夫和你吵了一架,所以你才会这么生气。”

老朱呵呵一笑:“这点小事,我们还能跟周成计较?你对我还不够了解。”

一国之主,又岂是那么容易被人理解的?朱标心中暗暗叫苦。

老朱扭头看向周成,有些担心地问道:“周成,咱们的表演,能不能打动这些官员,让他们参与到救灾中来?”

“很有可能。人不就是有前途的吗?”

“如果咱们两个撕破脸,那么其他朝臣就有可能坐上宰相之位了。”

“而没有入朝的官员,则认为这是一个契机。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谁不想努力?”

老朱脸上的笑意顿时一滞,随即嘿嘿一笑,说道:“你这家伙,还真是阴险啊!太可恶了!”

周成正是抓住了人心的贪心,即便是再渺小的机遇,但他们心中有渴望,有贪心,他们也要拼尽全力去争取。

周成微笑道:“我不管什么主意,对皇上有帮助,就是好主意。”

老朱冷笑一声:“原来你之前跟我说,对贪污的罪名从轻处理,就是为了这个?”

周成一摊手,“是呀!陛下可是皇帝,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他怎么可能对你忠心耿耿?”

“总要给下面的官员一个交代不是吗?没有前途,他们还怎么干活?”

“最起码,我们要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愿景,让他们羡慕,让他们有更大的动力!”

老朱和朱标听得心惊肉跳,额头上的汗珠都冒了出来。

周成太了解人心了!

不愧是商业天才。

他的经商头脑,可不是一般的生意人能比的。

简单来说,周成从一个时代,穿越到了一个古老的时代,这就等于是被人给碾压了。

他有着最顶尖的经商头脑,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生意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就算是做了皇帝,他也能让所有的文武百官俯首称臣。

毕竟,在现代,这个位置就像是一个上司。

在现代,这些官员都是上司的下属。

怎样才能对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怎样经营好一家公司?

周成在前世,也是很擅长这种理论和理论的。

再加上他所读的都是关于如何控制和控制人类的书,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他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归根结底,就是以周成现在所拥有的思想,以及他那广博的社交经验为基础。

比起老朱的时候,足足差了六百多年!

老朱叹了一声,道:“若是我们拿到了足够的钱,该怎么做?这次地震非同小可。”

周成面色平静,说道:“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这片区域内的居民,全部转移到别的地区。”

老朱、朱标等人都是一愣。

震区?

这是怎么回事?

两人正纳闷间,周成已经将老朱朱标两人引到了那张大明地图之前。

他拿着一支钢笔,在这张地图上,划出一道道的地震区。

“按照我对未来世界的了解,这里是最有可能出现地震的区域。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将平民的死伤降到最低。”

老朱、朱标两人立刻将目光投向了那几个被标记出来的位置,发现大部分都是靠近大山的位置。

周成也不给他们讲什么地动山摇的道理,直接说出一些危险区,也好提前做好准备。

老朱却是摇了摇头,“周成,这迁移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那些子民,怕是已经在这片土地上住了一辈子,对他们而言,这片土地就像是他们出生和成长的土地。”

周成道:“并非他们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乡,只是怕迁移之后,无法得到适当的补偿罢了。若是能得到足够的补偿,为什么还没有迁出这种险恶之地?”

老朱眉头一挑,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这片区域的房子,都是危险的,必须要推倒重建!我准备在益州城建一座宅院,建造一座民宅,让那些平民有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

“盖房子?原来你打的是这个主意?”

“我们会补偿这些人,让他们搬到益州去,这岂不是说,我们只需要在益州建立一片田地,这些钱就能拿到手?”

老朱恍然大悟。

他脸上露出一丝诧异之色:“你们是打算用购买和出售房子的方式,来缓解这片区域的人口流失?”

周成点了点头,道:“只是,这些房子的建设,除了要投资之外,还得考虑到我们脚下的地皮,所以我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老朱也在考虑,该如何应对,如果让他们生活在穷乡僻壤,就算他们人数再多,他也不可能将税收给他们。

但如果能将山谷中的人都迁移到益州,他们就能将赋税全部收回。

大明的库房,也不至于经常出现亏空的情况。

“周成,如果你认为可以,那要花多少钱才能办到?”

周成语气平淡,“五千万两银子。现在,银行放款的三十万两银子,能不能凑齐二十万两银子,还得靠朝廷里的人?”

老朱一想起自己如今的私藏,还没有一百两银子,心中就一阵烦躁。

但是现在看来,差距还是很大的!

朱标道:“姐夫,你的建议是好的,不过,这不是违背了大明的赋税制度吗?哪怕百姓回归益州,官城也不可能将赋税全部收入囊中吧?”

周成笑眯眯的说道:“这地皮的事情要处理,归根结底还是得处理好税收的事情。你说得很对,现在最好的赋税,就是平分土地。”

随后,周成便将种田的要点,给老朱和朱标讲解了一遍。

老朱和朱标听得目瞪口呆!

竟然可以这样征税?

这种新颖的税收方式,他们还是头一次听说,彻底将地皮问题给解决掉。

老朱目瞪口呆道:“现在的社会,都是这样处理的?”

“税收搞定,地皮问题就好办了。”

老朱喘着粗气,兴奋地叫道:“有人吗?我要写一份诏书!”

放款银行。

周成没有料到事情会这么好办,老朱一口就同意了田地划分的赋税,这让他有些意外。

摊丁到田地,相当于取消了以前的重典,让一部分的劳力得到了释放。

同时,也为大明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为大明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这种做法能让普通民众卸下身上的包袱,同时也能让那些贪官污吏彻底绝种。

或许正是这个好处,让老朱一口答应下来,二话不说就要付诸实施。

对周成来说,老朱是真的把人民群众的心给办好了。

毕竟,他只是一个平民出身的帝王。他很清楚这些人身上背负的责任有多重。

老朱甚至还让朱标去了一趟银号,借了二百多万两银子,借给了王冲。

两百多万两银子,足够应付益州那边的地震,但用来开发益州那边的产业,却是九牛一毛。

周成很明白,单凭自己一己之力,很难从根源上从益州城的灾民身上解决问题。

所以他和老朱商量了一下,想出了一个办法,让朝中的文武百官都出了不少钱。

朱标给老朱签了字,这才对周成说道:“姐夫,你确定你能说服朝廷里的大臣们把自己的私人财产捐出来救济受灾群众吗?”

“我也是在赌博,可要是真能成功怎么办?如果我们能凑齐这笔钱,就能拯救更多的人,为什么不能呢?”

朱标点了点头,对于周成这种行为,他其实是默认了。

与天下苍生相比,这些大臣的个人利益实在是微不足道。

“姐夫,你这一招真是高明啊!这就是后来的税收方式?”

周成笑眯眯地说道:“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东西,我可以给你讲讲未来的税收,让你开开眼界。”

周成见朱标签好了合同,便让钱庄的账房拿出一叠银子递给了朱标。

朱标说道:“行!“日后我要多听听你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一些启发。”

“殿下,您快拿着这张钱,回家向皇上复命。”

“姐夫,这你就不懂了。不过,我也没有时间和你说这些。”

周成眉头微蹙。

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能让老朱、朱标两兄弟如此震惊?

朱标拿着手中的银票,感叹了一句:“近日,父亲查到,全国各地的银行,都有大量的假货。很多钱庄都被假冒伪劣的银票赔了个精光,人们对这类货币的不信任度也就更高了。”

“可是,没有了银子,以大明现在的产出,根本不可能发行新的银子。而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银子就会变得更加充裕,只有不断地发行新的银子,才能保证市面上的均衡。”

“这正是我担心的地方。虽然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禁令,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增加白银的生产,以后的货币流通将会更加艰难。”

听到朱标的话,周成的脸色微微一变。

这年头,还有人伪造货币?

银票,在远古时代,就相当于一种现金的形式。这可不是单纯的交易,而是一种可兑换的交易。

而且这种伪钞并不是用来兑换现金的,只是用来兑换现金。

这也是造成大量银票流和钱庄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如果钞票是用来兑换的,而不是用来兑换的,那就不会有人管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赚不到钱了,也会渐渐的销声匿迹。

因为制作一张假钞票,所花费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一张假钞票,只能用来兑换,不能用来兑换,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制作假钞票呢?

再说了,假钞的制作费用太高,即使制作出来,也不过是有一定的市场价格而已,根本赚不到什么钱,为什么还要制作这种假钞?

所以,周成才会想出一个办法,从根源上,将这些假钱给处理掉。

周成笑眯眯地说:“这个简单。告诉他,这件事情你就别操心了。到那时,我们只要把这些现金全部收回,再徐徐地把钞票印出来就可以了,钞票只能用来流通,不能从银行里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