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 被母虎喂养的斗子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斗子文,又名斗谷於菟,是楚国楚成王时代着名的贤相良臣。他出任令尹之前,楚国正处于十余年的内乱之中。

前任相国狂追王后,举止荒唐。贵族之间争权夺利,致使朝纲败坏,经济垮到边缘,国力大大衰退。

在斗子文策划下,一举粉碎了前任相国子元狂追王后而不择手段的流氓集团。

在众臣百官的强烈要求下,斗子文被楚成王聘为相国。他果然不负众望,很快结束动乱。楚国因此得以拨乱反正,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斗子文,这位治国安邦之雄才,有着文韬武略之奇谋。在他上台伊始,便治理整顿,抓纲治国,坚持采用了法家路线。

有个故事,对斗子文这一时期的作为作了充分的说明。斗子文有个族弟,横行于街市,欺负于乡里,被抓捕时,还敢口出狂言,大骂司法机关有眼不识泰山。司法当局得知他是当今相国之弟,立马变脸,改绳之以法为即刻放人。

斗子文得知,严厉批评了司法机关网开一面的做法,告诫如此运用法典,必将使国家法律崩坏,正义难以得到伸张。亲自抓捕族弟,其母跪求,竟毫不动容。

楚成王得知,大感惭愧,见斗子文来访,顾不上穿鞋,赤脚相迎。沉痛检讨自己用人不当,撤了徇私舞弊者的职务,暂由令尹代任。

斗子文大义灭亲之举,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一时间楚国大乱达到大治。鉴于前任相国子元不理国政,一味吃喝玩乐,楚国奢靡之风盛行,使民怨沸腾,造成国家库府枯竭的状况。子文认为国家之不幸,皆因君弱臣强,他采用的第二个重大举措,即要求凡朝中大臣应以一半收入归还国库。他率先垂范,使其父及祖上积累的财富锐减,甚至一度寡贫。

楚国众大臣莫不敢不从,从而加强了王室的权威。如《会笺》记载:\"时楚国府库空竭,子文,财巨室,积财不少,故自减少家产,以纾其难也。\"

《左传·庄公三十年》记载:\"斗谷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因此在子文主政期间,堂堂南方大国、春秋五霸之一的相国,常常是家无隔夜之粮。

大老婆破衣烂衫,爱美的小老婆连涂口红也被当成奢侈取消。楚成王听说相国如此窘迫,每逢朝觐时,便会预备一束干肉,一筐干粮,用来送给斗子文。

这个对相国的举措,成为后世国君对待令尹的常例。每当楚成王要增加斗子文的俸禄时,他一定要逃避。有人不明白,便问子文:人活着不就是求个功名富贵吗?你却要逃避它,这是为什么呢?他回答:当政者是要为人民服务的,如今老百姓的财物空了,而我独享其富贵。这就是使我利用人民的疾苦来增加自己的财富,如此就是离死亡不远了。

我不是在逃避富贵,而是在逃避死亡。由于措施得力,楚国迅速度过了难关。斗子文从稳定楚国政局,到解决国计民生问题,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处于楚国之北的郑国,地处中原腹地,是楚人问鼎中原的必经之途。而郑国对于齐国来说,是抑制和抗击楚国的重要堡垒,故郑国是齐楚争夺的焦点。

自公元前666年前任相国子元伐郑无功而返后,楚成王、斗子文又于公元前659年、658年、657年连续三年攻郑。郑文公像棵墙头草,在楚国如此凌厉的攻势下,便想纳贡求和。齐桓公密切注视楚伐郑,了解到南蛮的狼子野心后,为救郑防楚,多次会盟中原各国诸侯,使得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楚成王与斗子文高瞻远瞩,制定了利国利民的韬晦之计,采取了尊周天子亲近诸侯的政策,使他们一时无法为难于楚。于是,周天子赐胙(古时祭祀供的肉),《史记·楚世家》记载:\"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

\"楚国这一策略,不仅取得了与中原各国抗衡的合法地位,而且还可以以奉周天子之命为由,大力攻伐周边不肯称臣纳贡的小国,楚成王开拓疆土灭亡的小国比楚武、文两王时代还要多。于是楚地千里。斗子文辅佐楚成王,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不仅把楚国从内乱衰败的险境中解脱出来,还继承楚武、文王宏伟大志,北图南伐,东拓西展,霸绩辉煌,使楚国真正称霸于诸侯各国。斗子文在仕途宦海中,留有许多佳话,成为今天的民间传说以及典故成语。在他任相国的二十七年中,\"三仕三己\",开良臣贤相之先河,成为中华民族士大夫的典范。

战国时期,两位伟大的私生子--孔子和子文,也许是他们心意相通,孔子对斗子文作了很高的评价,《论语·公治长》记载:\"子张问曰:'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己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

子文无比浪漫的出生传说

若敖氏家族是楚国的大士族,斗、成两姓的权势可与楚王并驾齐驱。令尹斗子文乃若敖氏子孙,其父斗伯比是楚武、文王时代的重臣。斗子文的出生与郧国有关。

郧国为姬姓国,《括地志》及《元和郡县志》记载今湖北安陆一带为古郧国所在。

安陆至今有郧乡、郧亭、郧公庙、郧城等遗迹。郧国应属于\"武王之穆\"的诸侯国周初所封。

汉川的文化名人王老黑先生(已于2005年9月6日凌晨,走完辉煌的生命旅程),王老黑先生曾给后辈们讲述汉川城的历史典故,特别提起过城西山坡,曾称楚王嶝,令尹嘴,山上还有子文祠、子文碑。

子文之父,年轻时的斗伯比,随母去郧国姑母家做客。姑母乃郧国王后。在这里,斗伯比结识了年轻漂亮的表妹。或者在一次节日中,或者在郊游时(总之古人有意制造未婚男女约会的节日很多),两人一时性起,便发生了关系,致使表妹有了身孕。姑母得知,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未婚先孕,对于贵族之家,还是不甚光彩。遂将女儿闭关于静室,待公主生子后,其母将出生的婴儿遗弃于荒郊泽地。

这一遮羞举动成就了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野合事件。郧国国君正好围猎于此,见一母虎蹲于前,一阵箭雨射去,哪知母虎纹丝不动。

绕前细视,见母虎正喂乳一个婴孩。带回婴儿,交与夫人,告知奇事,才知原本是自己的外孙。郧国之主满心欢喜,可以预料被母虎喂养过的孩子必有一番大作为,便偷喂养于宫中。

待下一年度,公主嫁与斗伯比时,儿随母行。遂取名\"斗谷於菟\",用楚国方言意为\"乳于虎\"。待慢慢长大,斗子文的文韬武略,经国济世之才慢慢显露出来。当前任令尹子元,胁迫文夫人于后宫之中,文夫人密求于人的第一对象,就是这位足智多谋的斗谷於菟。子文便紧急密奏楚成王,并研究对策,一举颠覆了子元不择手段狂追王后的流氓集团。子元灭亡,楚王欲起用三朝元老斗廉。斗廉推荐了子文。他认为方今天下与楚为敌者,齐国也。齐有管仲国富兵强。

如与中原抗衡,非斗谷於菟不可。关于斗伯比与表妹这次重要的野合事件,之所以成为千古佳话,是有其时代背景民风民俗等诸多原因的。

战国时代,儒家思想尚未到束缚于人的地步,或者说风俗也与中原地区迥异。比如与楚成王同时代的齐桓公,年轻时的公子小白,在东夷的土地上,裸着身子坐在车上,在光天化日之下,顺手提个顺眼的逛街女子,褪掉女子的衣裙,就地行起好事来。

这种玩酷,在齐国都城必成一道亮丽的风景而非有伤风化。对于野合,史家有两种看法,一是\"野合\"与宗教礼俗活动有关;另外一种观点,古人认为通过\"野合\",可以促进农事的播种和丰收。关于野合作为礼俗的记载,见于《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闻一多先生考据,奔,朋也,风也;会,即合也。

另《后汉书·鲜卑传》记载:\"春季大会,洗乐水上,饮宴毕,然后婚配。\"可见野合之风沿袭甚久。

东汉末年的僻远之地仍有\"野妇觅夫\"的习俗,如\"曰南有野女,群行觅丈夫……裸袒无衣服\"。野合还与\"社祭\"有关。

在许多上古的岩画、雕刻中有多幅\"野合图\"。河南洛阳发现墓门壁画绘有\"一裸体女子,横卧树下,形象绘制得既逼真又颇生动\"。

在四川成都发现的东汉墓中壁画上,一女子将衣挂于树上,弃筐于一旁,男女裸体在树下野合,甚至有几个男子在一旁排队等候。所以,我们见到《左传·宣公四年》记载斗子文出生就不足为怪了:\"初,若敖娶于郐(即郧),生斗伯比。若敖卒,以其母畜于郐,淫于郐子之女,生子文焉。郐夫人使弃诸梦中(杨伯峻《春秋左氏传》注:梦即楚之云梦泽,在江北)。虎乳之。郐子田,见之,惧而归。夫人以告,遂使收之。

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故命之曰斗谷於菟。以其女妻伯比。实为令尹子文。\"可以说,野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野合在现代人这里被解读为有伤风化。可是,我们尽管不刻意地去·开历史,这类浪漫事件却仍比比皆是。我们甚至不得不承认,野合对于中华民族有着非凡的作用和无与伦比的独特意义,甚至影响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程。

夏朝开国之君--夏启,大禹之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就是他在四千余年前建立的。夏启之父绘制九州图,确立中华民族的雏形,夏启铸九鼎为天下盟。所谓\"一言九鼎\",确立了华夏王权的信义和威严。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态势,无论商、周王朝开国,还是秦汉的兴起,以及隋唐的开国皇帝都是以夏王朝定的九州作为一统天下的标志。历代王朝都以\"夏铸九鼎\"作为国家王权的象征,楚王多次言称\"问鼎中原\"就是想继承夏王朝的权柄,\"问鼎大小\"就是想铸夏鼎以示正统。

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开国之君启,乃大禹在涂山\"台桑\"的桑林里与一女子野合而怀。《吕氏春秋》记载大禹先通而后婚,四天便离家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氏为他怀启时,追寻大禹至嵩山脚下见一大熊,惊恐之下化成石头。哪知大熊原是大禹化成,他情急下冲着石头大喊:\"还我儿子!\"

石头向北裂开,启跳出娘胎。

汉代曾有\"台桑之会\"的石刻,大禹作饿虎欲扑状,尘根雄起,成一触即发之势;那女子仰面披发于后,张臂屈腿以待。画面清晰可见,类似一幅十足的春宫画。

楚国大夫屈原,在他《天问》里还问个不休:\"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

屈大夫是不是问,像个老农的大禹,见到美女急不可奈地把她做了?

与斗子文同时代的孔圣人,对斗子文有过点评。《史记》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邱,得孔子。\"司马迁发现这一点,特别作了说明:\"余读孔子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敬徊,留之不能去。\"他敬重孔圣人,便希望了解他的成长经历,才知他是非婚生子。《史记索隐》已经注意到了:\"野合,不合礼仪。\"特别是之于儒家,孔圣人更是\"野者,不合礼也\"。为修补圣人的这种不合礼仪的形象,晋之儒生王肃,伪造故事:\"叔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无子。有一妾,生男曰孟皮,病足,为废人。乃求婚于颜氏。颜氏姬姓,与孔氏家同在陬邑尼丘山麓,相距近,素相知。颜氏季女名征在,许配叔梁纥,生孔子。\"

他牵强附会地把娶小妾生子,称之野合。历史的真相不是几个儒生能够掩饰的。事实真相于是出现了,孔父叔梁纥在社日集会中,适与邻里少女颜氏征在尼山之丘\"野合\"而孕生子。当孔子三岁时,孔父去世;孔子十七岁时,其母去世。年少的孔子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他之所以要复辟周礼,不难想象他对自己的出身不明有一定的刺激。当他得知父亲的身份时,血气方刚的孔子掘开了父亲的墓,让母亲与父亲合葬。

孔子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父,有人认为孔子对中华民族有几大贡献。

第一是确立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和法统,使我们有一种凝聚力。

第二是整理文献,大家都知道《诗》、《书》、《礼》、《易》、《春秋》,使中华民族找到自我认同感,用周敦颐的评价:\"夫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并为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立了一个总纲。

第三,孔子还是私立教育的奠基者,告诫弟子运用\"仁义礼智信\"处世为人,使之成为共同理念。这对中国的大一统思想,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第四,孔子以他的政治理念,\"仁\"为核心,\"礼\"为体系,构建了封建的理性社会。如果没有这次野合,中华民族的历史必将如\"万古之长夜\"了。

历史上还有一些重要的野合事件。比如传说刘邦之母突然走到大沼泽堤昏睡,与龙野合。人类的发展史首推应从野合开始。所以,《诗经·郑风·野有蔓草》就是这样描写和歌颂野合的:\"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藏。\"

浪漫吗?

美吗?

这就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组建一个\"二奶\"生子的军团,一定不是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