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6章 都督府

仅用了几天时间,临安朝野上下就达成了统一的舆论:局势至此,必须要师臣领兵出征,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这场舆论漩涡迅速的将所有人卷了进来,贾似道的亲信、党羽、爪牙也无法抵挡。

全太后抱着小皇帝,接连召集群臣集会,在临安的大小臣工都参与其中。职位高的在朝中议事,职位低的在宫城外聚集等候。

朝议纷纷,都请求师臣领兵,北击鞑虏。贾似道对朝议不屑一顾,根不就不去参加。依然稳坐在西湖北岸的葛岭私第中。

这时候,三学的学生开始变得不受控制。这帮学生本来最是热血,之前被贾似道软硬兼施,不敢再妄言政事,怕葬送了前程。

如今眼见鞑子都要打到首都了,国都亡了,还有什么前程可以葬送?

所以三学学生数百人,冲破阻挠,聚集到了葛岭相府的门外。高声呼喊,要求师臣督兵出征。

“太师,学生们在外面喊了半日了,情绪越来越激动。太师还是出去见见吧,否则要酿成大乱子了。”翁应龙劝道。

“不见。让禁军把人赶走。”贾似道怎么可能愿意被舆论裹挟。

“禁军都离得远远的,维持秩序还行,让他们抓人赶人,都没人听啊。”

“韩震是废物吗?怎么管的兵。黄冠英呢,你去领着相府的护卫把人赶走。”

“太师,朝野上下全都寄希望于太师,学生们也是一片赤诚。如果现在与学生发生冲突,恐怕动摇根基。太师,还是出去见见他们吧。”

贾似道缓缓的转过头,紧紧盯着黄冠英,眼神里一片阴鸷。黄冠英低着头,眼睛看着脚尖,并不与他对视。

就这样看了半晌,贾似道叹了口气,瘫坐在椅子上,彷佛像老了十岁一般。

“大势已去。”

他脑子里蹦出了这四个字。

权力这个东西,表面上看来源于上。理宗皇帝任命了他,他任命了各个党羽、心腹,每一级的官员才有了权力,可以作威作福,狼狈为奸。

同时,他也是这个群体共同利益的代表。跟着他,可以提升官位、攫取财富。

但是,实际上权力的根基来源于下。下面的这帮人觉得跟着他能捞好处,才会听他的话,他的意志能够得到贯彻。这也是度宗皇帝和全太后母子必须依赖他的原因。

当他做出的行为,与手下这群人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他们就会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甚至公然反抗。

目前两淮制置司、沿江制置司、临安禁军领兵的都是贾似道的亲信,这给贾似道带来了无上的权力,也在此刻反噬了他。

按照这种局面,当前除了贾似道亲自督兵出战以外,没有任何人能够协调指挥这帮骄兵悍将。

如果贾似道不督兵出战,这些军队各自为战,肯定会被蒙元各个击破。到时候,蒙古人打到临安,所有人的人身安全和核心利益都会受损。

所以,贾似道督兵出战,才是符合所有人共同利益的选择,包括他的心腹、党羽、爪牙。

贾似道并没有信心面对如狼似虎的元军,尤其是刘整还在对面军中。

蒙元的领军丞相伯颜,今年不满四十,在宋朝还没有什么名气。而刘整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之前还是宋朝将军的时候,就屡立战功。

贾似道知道自己不是刘整的对手,所以他始终选择逃避,不愿出征。

现在,他看到了韩震和黄冠英的反应,才算彻底的明白了。目前的形势,已经由不得他做选择了。

贾似道站了起来,立即又变成那个权势熏天的权相模样。刚刚的颓势彷佛从来没有发生一样。他招了招手,换了朝服衣冠,迈步向府门走去。

两扇朱漆大门缓缓打开,贾似道走了出来,后方跟着翁应龙、黄冠英。

“师臣,师臣出来了!”

“请师臣督兵,北击鞑虏!”

人群纷纷涌上来。

“诸位,诸位,请听我一言。”贾似道开口了,声音充满了威严。学生们安静下来,几百双眼睛看着他。

“只要本相还活着一天,就绝不容许北虏放肆。明日,本相就上疏朝廷,督兵北上,击溃鞑虏。”

人群瞬间沸腾了,他们都在卖力的欢呼着。这一刻,所有人都寄希望于贾似道,彷佛有他出马,就真的可以战胜蒙元。

第二天,贾似道果然上疏朝廷,请求督兵出战。

全太后母子立即发出诏令,命太师、平章军国事贾似道都督天下诸路兵马,开府临安,督兵抗击蒙元。

凡是都督府所征辟的官属,都可以先行任命,然后上奏朝廷。贾似道于是任用翁应龙、黄万石等参赞军机。

从封桩库内,拨了黄金十万两,白银五十万两,关子一千万贯,充都督府公用。

临安附近的王侯邸第,全部都接到诏令,要求捐钱捐粮,襄助军饷。并核对僧道租税,收作军饷。

紧接着,就是选派军队。夏贵在安庆府还有三万兵马,印应雷在扬州有三万兵马,吴革有两万水军。殿前都指挥使韩震手下有八万禁军,拱卫临安。

沿长江各城还有守军,加起来有一两万的卫戍军队。

而韩震是贾似道的心腹,必须将他留在临安掌控局势,于是给韩震留下一万禁军,守卫临安。

命令殿前副都指挥使孙虎臣,率领七万禁军,到都督府帐前听令。

这时候已经到了咸淳十年年底,眼看就要过年了。贾似道不想在军营中过年,所以整个都督府就慢腾腾的运转。

两淮五城还在眼巴巴的盼着援军,而贾似道却总是以兵备不齐为理由,拖延进兵的时间。

到了年节,贾似道窝在葛岭私第中,与妻妾等围炉守岁。相府里还是花团锦簇,灯红酒绿,他们一家人快快活活的过了个年。

贾似道的五个儿子,轮番来给他敬酒。贾似道这才又想起来他最疼爱的小儿子贾崇年,还不知道究竟是死在谁的手里。

不由得悲从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