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沙土窝 > 第107章 翠花家的矛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章 107.翠花家的矛盾

韩思清五十来岁,也是老庄稼把式,人勤劳能干,年前被评选为红薯种植先进小组。

这也算是这个小组讨巧了,年前红薯加工粉条挣了一笔巨款,让他们小组趁势评选为先进。

大队组建果林小组,要负责果树日常维护,铲除荒草,施肥。特别是浇水,在果树还没有深入沙土扎根期,需要经常浇水。

小麦浇水施肥了,果树已经种植完了,各个养殖场照常养殖,运输队按部就班去朱村矿井拉煤,大队开始组织人手加工粉条。

大队任命韩述苦二哥韩述同为组长,带领二十余人开始加工粉条。

现在已经是夏国六十年三月中旬了,小码头大队一切产业都走向正规化,特别是养殖小组,那是生机勃勃。

鸡鸭都开始孵化鸡仔鸭仔了,肉兔繁殖像细胞分裂一样迅速,每个月韩述苦都往城里工厂送五百只成兔。

韩永远的山羊养殖场已经有羊三十六只,粪叉的猪场也有猪二十五头,且大中小斤数都有,基本上能保证持续性出栏,形成了良性循环。

就在这形势大好之际,不和谐情况出现了。

翠花婆婆赵丽娟要求她大儿子韩思春缴养老钱,赵翠花坚决不同意,并扬言想要养老钱可以,得把韩思春从小为家里拾柴火挖野菜开始算起。

这些年为家里干活所得和两个兄弟比较,要是弟兄三个干活一样多,养老钱弟兄三人平均出了。

要是韩思春为这个家出力远远大于两个兄弟,那么先让两个兄弟补齐差价再谈养老钱。

翠花又强调,特别是自己嫁过来以后,公婆对他们一家的所作所为,街坊邻居都看到眼里,要大队给评评理,这种婆婆需要给她养老吗?

赵丽娟这老妖婆也不是省油的灯,天天到大儿子家里又是哭又是骂,把翠花的两个小儿子小东、铁蛋吓的不敢出门。

翠花也不是好相与的媳妇,嘴里不带脏字与婆婆大吵大闹。

韩思春是两边作难,老娘骂他白眼狼,娶了媳妇忘了娘。

翠花骂韩思春软骨头,老婆孩子都保护不了,还是个男人吗?

韩思春内心是埋怨自家老娘的,他一直纳闷这老娘咋这么糊涂,是非不分,全凭倚老卖老,胡搅蛮缠。

这鸡飞狗跳的阵仗严重影响了小码头大队的精神文明建设,严重败坏小码头大队的良好形象。

大队干部韩永昌,韩永秀,刘兰英介入了两家的矛盾调停。

三人组很清楚翠花婆婆赵丽娟的德行,对这个老妖婆的为人十分不齿。但作为大队干部,也不能语言攻击哪个大队社员,只能坐下来摆事实讲道理。

韩永富家当时倾其所有入了三股,他家有老二韩思国一家五口,有老三韩思民一家三口,一股划仨人多点,也符合韩述苦的要求。

年前分红三股分了九十八元二角八分。工分就有点少了,一家有劳动能力的韩永富两口,老二两口,老三两口共六个成年人一年才挣了八千五百四十个工分,值钱八十五元四角。

一共分钱一百八十三元六角八分。这个钱数在这时代是一笔巨款了,足够这一家人花销了。

因为粮食都是大队按人口发的,蔬菜是自家院子里种的,若没有大项开支,这些钱根本花不完。

但这一家有点奇葩,老二两口有点娇惯,好吃懒做,老二媳妇娘家穷的吃土,要不也不会嫁到韩永富家。

老三两口子更甚,更得老妖婆赵丽娟的欢心,特别老三媳妇娘家也穷的吃土,但新媳妇模样周正,把老三韩思民吃的死死的。

老二媳妇吴巧云娘家是大米县吴疙垱的,和木匠吴老三一个村。娘家弟弟正在读高中,据说学习相当好,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

反正娘家是整天给吴巧云这个闺女灌输她弟弟肯定能考上大学,以后就是公家人了,一大家子将来还不都得指望这个在公家衙门上班的弟弟拉扯一把。

这时候的大学生铁板钉钉是国家干部,含金量最起码三个加号,跟后世“遍地不如狗”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语。

以前韩永富家里穷,作为儿媳尽管在婆婆跟前也得脸,但婆婆家里没有钱,自己就是想沾点光也没有办法呀!

这年前突然和以往不一样了,有钱了,大队一下子发了一百八十多块钱,吴巧云当即花言巧语就从婆婆赵丽娟手里骗到二十元大洋。

大年初二回娘家,一股脑全部给自己小弟弟了,还嘱咐弟弟在学校吃饱饭,好好学习,争取今年考上个好大学。

老三媳妇刘桂香在婆婆面前更得宠,同样也拿到二十块钱,在春节回娘家时给自家亲娘了。

还嘱咐亲娘买点好吃的,别仔细,闺女有钱,不够花了再说。

正月十五大队组织全村去城里逛庙会逛百货大楼,两个孝顺儿媳撺掇着婆婆在百货大楼里一人买了一件棉袄。

花面红衬里,外面还罩一件细绒布衣服,当时在小码头村妇女界引起一阵轰动,太洋气了,太好看了。

连刘兰英都眼红带羡慕,可惜是没有勇气花三十块钱买上一件。

这过个年,里里外外花去一百三十块钱,倒是挺有效果的,两个儿媳妇回娘家像元春省亲似的待遇,娘家一家老少哪个不奉承?

在小码头村妇女界,这婆媳三个就是最靓的妇女,连刘兰英刚建立起来的干部威信都打折不少。

这刚过一个月,吴巧云娘家小弟弟吴庆云给吴巧云捎信,说钱花完了,还要钱。

吴巧云听到捎信来的这个消息,很是吃惊,过年给了弟弟二十块钱呀!

这年月二十块钱能干啥?能购买一百斤白面还剩余两块,能购买粗粮二百斤。

这些粮食搭配红薯干、野菜、时令蔬菜够三口之家一年的裹腹了。

现在学生上寄宿制学校,需要自己从家里带粮食,到学校换粮票。

细粮就换细粮票,可以买大米饭,白面馍,面条之类的饭食。

从家里带粗粮到学校换粗粮票,可以买小米粥,糊涂,窝窝头之类的粗粮饭。

菜就需要学生拿钱买菜票,或者从家带咸菜之类的腌菜。

吴巧云娘家兄弟到学校用十块钱换了五十来斤细粮票,十块钱换成菜票。

这一个月天天都是大米饭荤菜,或者白面馍米汤炒菜。他和韩述苦是一届的学生,年龄上也是一茬的,正是能吃穷老子的年纪,有大姐当冤大头,天天都是猛吃海塞。

一个月就把二十块钱挥霍完了,又捎信给大姐没钱了,需要钱。

吴巧云有点作难,年里年外这婆媳仨花费九十块钱买了花棉袄灯草绒外罩,自己妯娌俩又给娘家四十块钱。

再刨除年前家里还购买了鸡鸭兔,还多买了几斤猪肉,五斤酒,还有过年的零食及年货,还有回娘家的礼物,满打满算婆婆手里还有三四十块钱。

这钱可不好再从婆婆手里要出来呀,自己能要多少,老三媳妇就能要多少。

婆婆不可能把钱都给俩儿媳妇,这一大家子还过不过了?

吴巧云思来想去没有一点法子,有几次想向婆婆开口讨要一些钱,话到嘴边又缩回去了。

她自己也知道这个口实在没有法子张,毕竟还有一大家子呢,特别是她自己小家三个子女正在上学,都需要花钱,更不好意思张口给婆婆要钱了。

无奈之下,吴巧云给婆婆灌了一阵迷魂汤,得到婆婆允许,用篮子装了十斤白面回娘家了。

把情况给娘家妈一说,娘家妈也吃惊自己这个小儿子一个月竟然花掉二十块钱。

自己一家人一年都花不了二十块钱,却被小儿子一个月就怼完了?

吴巧云她娘也有点害怕这个小儿子的大手大脚了。她们这样的家庭可是供不起这种钻过头不顾腚的败家子!

老太太与小儿子吴庆云进行了沟通,无非就是你在外边要仔细,家里也是过得艰难,可不敢大手大脚惯了。

吴庆云非常不耐烦的答应了他娘的谆谆教导,估计就没有听进去。

吴巧云嫁给韩思国,是当年她爹娘贪图韩永富的彩礼,把闺女推到火坑里了,因为小码头大队是方圆有名的沙土窝,穷窝窝。

小码头大队和吴圪垱大队尽管分属两个县,实际上距离没多远。俩村子结亲戚的人家也不少,都知道那是个沙土窝,粮食收一年绝一年的,全靠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

从旧社会到新社会,小码头村的人有一个算一个,谁没有出来要过饭?有几家没给地主家当过长工的?有多少人家没有抗过把式的?

每年这个大闺女来娘家不是吃就是拿,大弟弟吴庆雨两口都嫌弃这个姐姐,看到大姐回娘家都没有个好脸。

小儿子吴庆云从上一年级都没有蹲过班,一水上到高三了,听老师说学习很好,有可能考上大学。

这几年家里是节衣缩食供这个小儿子读书,连老大家的大闺女十一岁了都没有让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