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沙土窝 > 第231章 计划联合育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1章 233.计划联合育种

现在听这个农村青年讲,人家不但自己已经培育出新品种了,还摸索出作物生长期的管理办法,啥时候浇水,啥时候施肥,啥时候防治病虫害等等一套完整的种植经验。

“完犊子了!”这是三个人共同的心声,他们学校作物育种目前所做的工作还有啥意义?

一个系的师生还不如人家一个农村青年有本事,这让周求实他们仨脸面都挂不住了。

韩述苦说道:“各位老师,我认为研究农业生产,在教室里是搞不出来的。

无论是培育粮种,还是耕种,施肥,浇灌,都是需要常年累月待在田间地头,和庄稼朝夕相伴,才能摸透农作物的生长规律。”

周求实红着脸说道:“韩支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我们的学习、研究方法也得改变一下了,必须得重实践,不能天天研究书本上的知识,那无异于舍本逐末。”

刘青松也附和道:“周主任说的对,我们老师包括学生天天都泡在教室和图书馆里研究理论,几年来论文写了一大摞,可计划中的优良粮种没有培育出来,更别说总结农作物生长期间的系统管理要素了,还是一张白纸呢!”

“是呀!”姚致敏接着说,“看到韩支书对小麦、玉米、红薯还有棉花等等农作物种植产量这么高,还探索出一整套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办法,让我们意识到,搞农业研究还是得到田间地头,光研究细胞,繁殖,遗传,光合作用这些理论可不行。”

三人像开民主生活会似的各自进行了自我批评,好像这样做能减轻点心里压力一样。

实在是太丢人了,专业团队让人家一个农民打的全军覆没,这要是让学校同事们知道了,估计得掉一地下巴。

韩述苦心里也是发笑,自己有金手指,属于胜之不武,就没有必要继续打击他们了。

周求实他们三个从秋作物收割到小麦播种到一直跟踪观察到现在棉花全部拔花柴了,才结束了这次的农作物调查,前前后后在小码头大队待了一个多月。

面对小码头大队粮食产量高出平均亩产一倍的事实,他们也是口服心服。

周求实开门见山说:“韩支书,我和刘老师和姚老师这一段时间进行了沟通,我们一致认为,作物育种专业的师生来小码头大队,在韩支书的指导下研究,效率和效果会更好些。”

“所以,我代表山楂农业专科学校生物育种系的全体师生,想把小码头大队作为我们这个系的育种基地,常驻在此搞农作物的育种和后续管理。不知道韩支书意下如何?”

“终于来了!”韩述苦暗自感慨着。

其实他曾无数次梦想着让山楂农业专科学校的育种系搬到自己大队,因为他有空间里面的翔实资料,可以帮助夏国在粮食育种这一块提前几十年掌握高科技,能把后世四大种子公司逼到胎死腹中。

目前夏国的农业生产还是延续千年来的农耕经验,看二十四节气播种管理收割,在培育种子方面还有病虫害方面都已经落伍了。

科学种田不是口号,但是夏国真正推广应用科学种田要到九十年代了。

韩述苦空有宝藏而没法挖掘,只能在自家大队小打小闹。

他不止一次设想着到底该怎样把粮食育种以及生长期管理这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公之于众,让国家能够提前三十年进入科学种田的境界,那样的话不敢说粮食有剩余,最起码也不会像现在全国人民都为填饱肚子发愁。

可自己人微言轻,俗话说“人穷莫入众,言轻莫劝人”,自己一个农村小人物,谁能相信自己说的话?

也就隔壁村郭德云还有毛光明和自己说得来,相信自己,这两年无论是小麦还是玉蜀黍、红薯、棉花都是购买自己大队的种子,平均亩产都比其它大队高好多,快赶上小码头大队的产量了,要是肥料能像小码头大队那样舍本,产量基本上能持平。

公社翟书j也号召各个大队到小码头大队取经学习,但大队干部们都是来打秋风的,至于说种子多么优良,都是嗤之以鼻。

干部们心里想,要不是靠公社翟书j的面子贷款五千块钱,挖井购买马拉水车抗旱,能有这么高的产量吗?

至于种子,祖辈都是种地的,就不要说大话骗人了。

韩述苦也不能见谁都推荐自家的种子吧?

等见到山楂农业专科学校的几位领导、老师来大队调研后,韩述苦有了想法。

他想和山楂农业专科学校合作搞种子培育,摸索生产管理经验,间接地加快良种培育。

但人家是大学,自己是一个小农村的支书,双方地位、实力差距太大,要是搞合作,肯定会以学校为主导,听他们指挥,那就失去合作的意义了。

韩述苦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特别是等通电以后,工厂还要开起来,哪有那个功夫去和学校的师生去摸索农业生产一条龙经验?

这是个长期坚持的磨洋工的工作,韩述苦可等不起。

双方要是合作,只能是韩述苦为主,学校为副,然后韩述苦从空间里面拿出一套理论让他们照道描,这样既能出成绩,也能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韩述苦说了算,不然成天扯皮,啥都干不成。

现在韩述苦的份量还有点轻,尽管省报和上面两大喉舌都发声了,并且号召全国各地学习小码头大队,但还没有上升到政治高度,还需要董事长发话。

“对了,我把一件重要的事情忘记了!”韩述苦暗自苦恼道,“怪不得八月中旬那几天自己没抓没挠的,总觉得有啥事需要自己做,但自己就是想不起来是啥事情!”

“唉!”韩述苦心里叹息到,六十二年八月十五日,榜样同志牺牲了。

六十三年三月五日,董事长亲笔题词“向榜样同志学习”,从此,榜样成为夏国好人好事的代名词,他的名字已经升华到精神层面上了,成为一种精神文明建设的图腾。

韩述苦想到了董事长为榜样题词,从而想到了榜样已经牺牲了。

自己还计划在八月份到小品省去,找个理由接近榜样,在八月十五日让榜样离开乔大个,不让他俩一块去洗车就能避免这场灾难。

大意了,八月中旬自己竟然没有想起来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一位国家超级英雄牺牲了。

唉,默哀三分钟!

周求实三人看着这个年轻的支书一会儿满脸喜色,一会儿露出痛苦不堪的神情,一会儿又露出自责的表情,这是闹哪出呀?

不就是我们系的师生来你们大队实习吗?

至于嘛?又不是不给食宿费用。

周求实轻生喊叫:“韩支书,韩支书?”

韩述苦听到耳边有响声,脑子从放电影当中清醒过来了,看到面前的三人,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放飞思绪了。

忙整理一下思绪,说道:“周主任,两位老师,不好意思,我刚才想到了别的事情,失礼了,非常抱歉,请周主任和两位老师见谅!”

“哪里,哪里!这不是个事!”三人忙谦让道。

韩述苦也不再客套,直接问道:“周主任,您和两位老师说想把俺大队当成实验基地,不知道具体是怎样个操作?”

其实,韩述苦就是想听听他们究竟是打算怎样做的,要是师生们在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像农民那样老老实实亲自动手管理庄稼,还不如不来呢。

周求实说道:“韩支书,我们也反思了以前的教学过程,我们太专着于书本知识而轻视实践了,与韩支书交流才知道,我们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上已经落后太多了。”

“韩支书对农业生产、种子培育、庄稼管理的成熟经验,使我们意识到,成天钻进故纸堆里分析研究理论,无异于舍本逐末。我们需要到田间地头搞学问,而不是在教室里,图书馆里搞学问!”

韩述苦听到这些话,还是很欣慰的。

其实,现在的大学师生们远不像后世那样,争名夺利,抄袭论文,各种龌龊事都能出现。

现在的大学风清气正,师生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珍惜来之不易的做学问的机会。

研究农业特别是育种,在这时候还是一门比较陌生的学科,像山楂农业专科学校这种基层大学,没有资深专家教授指导,要走许多弯路才能摸索出正确的研究道路。

而韩述苦就是想充当这个先知,就是不知道人家能否给他这个机会。

周主任接着说:“韩支书,您的理论还有实践经验,包括已经培育出成功的良种,都已经证明您能胜任我们系的教授资格,我们回去请示学校档委,看能不能聘请您当我们系的专业教授,专门负责教导我们师生在农业研究这一方向的科研课题。”

周求实为了吸引人才,把“您”都用上了。

韩述苦想了想,说道:“周主任,我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您几位听听?”

“您说!您说!”“嗨”,双方这一会儿都“您”“您”的客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