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因一:对患抑郁症有强烈的病耻感。觉得罹患抑郁症是丢人的,会被人说是精神病,吃药这件事情被人发现要遭受旁人的歧视。

原因二:对于抑郁症的了解不科学、不客观。觉得抑郁症等同感冒,是简单的心情问题,既然用药后已经好了,就可以不用再吃药。

原因三:担心副反应。觉得抗抑郁治疗长期服药副作用大,影响身体健康,并且害怕药物吃久了会有依赖性,能早停就要果断地停掉。

受上述原因的影响,很多患者会“一意孤行”,早早地将药物停掉,最后,如王女士般再次回到医院。如果多次经历如此的过程,最终会将原本“容易”看的抑郁症变得“复杂化”“难治化”,结局就会药物越用越多,效果却越来越差。

为何抑郁症患者会“谈药色变”?

其实根源还是在于大家对抑郁症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科学、客观。抑郁症只是心情不好的印象在老百姓脑子里根深蒂固,大部分人群依旧没有这种强烈的意识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只是觉得抑郁症不过是单纯的心情不好而已。他们不了解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很难通过非药物治疗走出来,他们也不知道抑郁症是一个有非常高复发率的精神心理疾病。

目前研究发现,首次抑郁发作恢复后约50%的患者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出现抑郁发作,有过复发的患者,特别是3次抑郁发作者复发的概率约为90%。所以,自抑郁症发病开始,抑郁症的治疗已经不是简单地将眼光放在当下,只需控制当前的抑郁症状即可,治疗的目光也应放得更长远一些,这对于预防抑郁症复发极其重要。

为提高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性,防止复发,抑郁症的治疗指南倡导全病程治疗。通常我们会把抑郁症的治疗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急性期,目的是控制大部分的症状,一般需2个月左右的时间。第二阶段:如上一个阶段进展顺利,便进入巩固期,目的是防止原先的症状再次“复燃”。此期的治疗药物剂量和前面一致,时间一般需4-6个月。第三阶段:维持期,药物可以减少剂量,但维持时间就因人而异了。首次发作一般会建议维持服用药物6-8个月,第二次发作痊愈后建议服药2-3年,如果超过三次,考虑其复发率在9%以上,基本考虑需要终身服药。

所以,即使抑郁症症状完全控制,但我们的药物依旧不能贸然停止。相较于其他疾病,抑郁症的治疗时间虽然并不短暂,但如果将时间参照物变成人的一生,尤其针对首发的抑郁症患者,科学坚持服药的这短短1-2年将会是获益终身。

~3岁是生命周期的关键期,但如何呵护0~3岁婴幼儿这一“最柔软的群体”健康成长,实现“幼有所育”,一直是年轻夫妻普遍面临的难题。

“现在喂养不当的孩子很多,大多数是喂养过多导致营养过剩。门诊中我就碰到过六七岁孩子因为营养过剩出现了脂肪肝、肝功能异常、胰岛素异常的情况,像小涵这样营养不够的病例还是比较少见的。”王海燕表示,无论是营养不够还是营养过剩,都是养育人相关的喂养知识不足导致的。“如在孩子满6月龄添加辅食时,也要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在添加辅食时,首先引入的辅食应为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婴儿每天应吃7类辅食中的至少4类,4类中尽可能含肉类、蔬菜和谷薯类食物,辅食添加要及时、足够、安全、适当;要对孩子进行定期生长监测,保证健康生长。

在抚养孩子时,很多家长常常会问:“为啥同龄的孩子,人家会讲很多话,表达清晰,而我家的娃只会说几个词?”其实,这与在抚养过程中,有没有给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有关。“很多家长以为早期教育就是给孩子上早教课,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回应性照护就是其中一点。”

只会几个简单发音,语言能力远远落后于同龄孩子。“我们对3岁以下孩子进行语言评估时,往往从孩子对词语的理解、表达、认知玩耍和社交沟通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其中社交沟通在这四方面中占最重要的位置,“社交沟通时会表现出孩子对词语的理解、表达,也能促进孩子的认知,但现实中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对词语的理解和表达,往往忽略了后两者。”

询问小美家人对孩子的照护过程,发现小美没有绘本,“这在正常家庭中是很少见的。”她说,这能从侧面说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比较少,“所谓回应性照护,就是在对3岁以下孩子养育照护中,父母通过关注婴幼儿的表情、声音、动作和情绪等表现,理解儿童所发出的信号和表达的需求,及时给予恰当、积极的回应。”而对小美的语言评估中,医生发现她的语言理解只有18%,语言表达、认知玩耍和社交沟通只有1%。

“现在很多家长在选购玩具时,往往选择高科技类的玩具,觉得可以提升孩子的认知,其实这大可不必。”父母的高质量陪伴是很重要的,“例如跟孩子玩过家家游戏,可以在游戏中让孩子认识锅碗瓢盆,也可以让孩子知道烧饭烧菜的步骤是怎么样的,还可以和孩子建立感情,这些都是孩子认知探索中不可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脑和身体快速发育。”婴幼儿早期发展中,养育人要关注孩子在这个时期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方面是否得到全面发展,具体体现在儿童的体格、运动、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家长可以多多学习相关知识。

“0~3岁孩子的照护,和3岁以上孩子的照护不同。除了关注‘育’,还要重点关注健康、营养、安全、回应性照护和早期学习机会五个方面的养育照护策略。我们成立婴幼儿照护服务实训基地,希望将‘医’和‘育’结合,探索打造婴幼儿养育照护的岛城模式。”将儿童早期发展、儿童健康管理、科学养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专业医学知识融入托育学科,探索建立科学育儿指导体系和标准,助力提升家长对婴幼儿的照护能力、科学养育能力等。除了家庭外,该基地还对相关的社区养育指导员、儿保医生、托育机构的管教人员等也进行了相关的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