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裴瑾是先帝的幺女,可以说风萧算是看着她长大的。

风萧还记得,自从裴瑾出生后,先帝在她面前就对裴瑾多有夸赞,大有想把她立为皇太女的架势。

风萧自然也明白先帝的意思。

但以风萧的心性,从来不过问关于皇位更迭的事,她知道这是禁忌。

先帝在位时,就让风萧和裴瑾接触,风萧认为她天资聪敏,在先帝的暗示下,一直悉心教导裴瑾,而裴瑾又能提出许多不同的观点,经常会引发两人的讨论。

风萧还会教给她一些实际经验,这让逐渐长大的裴瑾甚为受用,心里对风萧充满感激。

在母皇的耳濡目染下,她也见识到了风萧的忠心与可靠。

之后,裴瑾被赐婚,娶了风萧的两个儿子,风萧就又多了一重国丈的身份。

可是当裴瑾成为皇帝后,一切好像都变了。

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起秉烛夜读,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辩论,只剩下君臣之礼。

风萧手握军权,作为皇帝的裴瑾根基未稳,自然会对她有所忌讳。

风萧也明白这是无法改变的,但她至少能保证自己的心不变。

风天逸看不下去,不时劝告裴瑾,可是裴瑾有次罕见地发了火,虽然过后裴瑾给他道了歉,但风天逸再也没提过,却像原来一直在发愁。

裴瑾虽然聪颖,但终究处世不深,难以辨别人心,再加上那些小人又善于讨皇帝欢心,裴瑾自恃聪明,就易被奸人蛊惑,甚至允许暗中调查,力求查出大司马有谋反之心的证据。

而风萧还像以前一样,忠心不贰,但总有人在小皇帝面前弹劾,她们越来越远,原本好似亲人,如今却似隔了一条天河。

风萧一直知道小皇帝的行动,只是一直忍让着,因为她视君臣之礼为信仰,断不能打破原则。

所以,风萧虽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她却是最没有谋反之心的一个。

风萧出身贫寒,参加科举的所有盘缠都是倾尽全家之力,加上东借西借凑出来的。

风萧少年时,先帝还是皇太女,皇帝昏庸无道,官员贪墨成风,致使民不聊生,所以她从小就见惯了类似“路有冻死骨”的事。

所以,她从小就立志,要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救万民于水火,开万世之太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风萧身为家中老大,自然扛起了养活全家的责任,但她边读书边干活,所以她在和其他应试者都熟读兵法的同时,又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为她以后的成名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先帝也是个爱民如子的皇帝,刚上位就推行各种利于民生的政策,使前朝的民生凋敝逐渐转为安居乐业。

就在先帝即位后的几年,风萧通过层层选拔,一举高中武状元,她的那篇军事策论也被送到了皇帝面前。

当时皇帝裴圣江就在大殿上高呼:“得此人者,必得天下!”

当时的中原格局,只有大渊和另一个国家相互对立,双方都有一统中原的野心。

而此时风萧的出现,无疑使裴圣江精神大振。

于是皇帝把她召进宫,与她彻夜探讨国家大事,还时时发出大笑和赞赏。

风萧先被封为正六品,其实裴圣江想给她封个更高的,可风萧制止了她,并说:“微臣谢陛下厚爱,但凡事都要循序渐进,急功近利只能埋下祸根。”

风萧这番话对皇帝很不敬,但裴圣江非但没有生气,还夸奖她道:“哈哈哈,不愧是武状元!说话就是硬气!好,朕听你的!”

此后,大渊北征外族,裴圣江每次都点名让风萧挂帅出征,风萧也特别争气,打了那么多次仗,没有一次输过,最终把那外族收归大渊版图。

经此一役,风萧彻底闯入了民众的眼中,当年高中武状元的事被再次提起,名声大噪,被奉为大渊战神。

此时,风萧已官至骠骑大将军。

她回来后,除了百姓的夹道相迎,皇帝也给她暗中准备了一份惊喜。

“天策上将?!这……这不好吧。”

“是啊,风将军才多年轻啊!”

“可是,风将军确实一举歼灭了那外族势力,如此功劳,配得上这天策上将!”

听着朝臣们的议论,看着裴圣江一脸欣喜的表情,风萧终于反应了过来。

“陛下,这恐怕……”她拱手道。

“恐怕有失规矩,是吧?”

裴圣江站起身,踩着台阶走下来,众臣立刻低下了头。

她在风萧身边站定,“可规矩是朕定的。”

她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小声说道:“哦,你可能又要说我任性了吧,哈哈,朕这不是任性,这是你应得的。”

她拍拍风萧的肩膀,迈步站在两列朝臣中央,大声说道:“今骠骑大将军风萧平定外族之乱,广我大渊疆土,实有立国之功,故朕特赐天策上将!”

说完,她又问了一句。

“有何不可么?”

那些朝臣们被裴圣江的压迫感吓得立即跪下,无一反对。

风萧也跪了下来,虽然很高兴,但依然有些不安,“臣叩谢陛下隆恩。”

她们明白对方心中大志,风萧针对时局,提出很多良策妙计,都被裴圣江采纳。

事实证明,风萧的治理才能也是一流的,所以裴圣江恨不得把她掰成两半,让她兼任丞相之位。

但她也明白,风萧是个有原则的人,认为自己已经获得了身为武将至高无上的荣誉,就不应该再去沾染文官。

裴圣江对她的人品和人格很是钦佩,风萧也对皇帝的治国策略颇为认同。

裴圣江视她为知己,甚至有几次彻夜论事,同床而眠。

风萧一开始认为君臣不该如此,还以为皇帝对她只是身为皇帝对臣子的厚爱而已,终有一天会消逝。

但她越来越发现,裴圣江真的把她当成了知己,甚至不害怕自己刺杀她而允许她同榻而眠。

作为一个皇帝,这样做无疑是把自己的心脏暴露在外。

从此,风萧的忠心不仅为了大渊,更是为了她的明主。

风萧为裴圣江征战四方,而裴圣江在朝堂上替她抵挡诋毁弹劾。

可是世事难料,安稳的日子终究不会长久。

那时,先帝被自己发动的肃清行动反噬,刺杀投毒防不胜防,终于,在一次祭祀大典上,身中毒箭,锦衣卫全巢出动追捕此人,最终却杳无音信。

她守在皇帝床前已经整整一夜,一直低着头不说话。

经太医全力救治,裴圣江勉强活了过来,但已经是奄奄一息。

架上的红烛彻夜明亮,映着裴圣江苍白的脸。

毒箭上的毒实在太厉害,再加上裴圣江多年征战,这次身上有很多旧伤复发,所以太医都束手无策。

她当时正在前线,却突然收到了消息,于是她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路上还累死了好几匹马。

当初她劝裴圣江不要因为疑心而进行肃清,否则将会引起官员不满。可皇帝不听,所以二人产生了分歧,最终肃清的计划得以实施。恰巧当时敌国犯边,风萧便自请出征。

裴圣江的眼皮微动,手指也微微动了一下,风萧立刻就感受到了,马上凑身上前。

“陛下?”她轻声呼唤。

裴圣江艰难地掀开眼皮,却也只是半睁着。

发现是风萧,她苍白的嘴唇努力扯出了一个笑。

“当初……我应该听你的……否则,也不会……有此下场……”

“而你……也就不会……带兵出征了……”

她的声音嘶哑,说话断断续续。

风萧锁起眉。

她当时确实不需要亲自上阵,毕竟边境那里有军队驻守,而敌国此次人数较少,边军完全有能力抵抗,可风萧还是去了,多少有点赌气的成分。

是啊,如果她不去边境,而是继续留守京城,那些人肯定会忌讳于她,不敢放肆。

“陛下,臣罪该万死。”

风萧紧紧握着裴圣江的手,强忍着泪。

“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你……”

“也是……大渊之幸……”

风萧瞳孔一震。

作为臣子,能得到皇帝如此赞誉,是一生之幸。

“陛下,臣,亦是如此。”

裴圣江笑了笑,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咳咳咳……”

风萧马上把她扶了起来,喂了些水,才勉强压住了咳嗽。

裴圣江大口喘着气,平复下来才说:“我的统一大业……还没有实现……”

她望着窗外,似乎能看到统一后的河山。

随后又垂下眼眸,眼里都是落寞和不甘心。

“风萧。”她艰难地抬起头,声音沙哑。

“臣在。”风萧立刻回答。

“你肯定也知道,我一直想……传位于老三……”

“可她还未经磨砺,我实在不放心……”

裴圣江深深叹了口气。

“陛下,臣愿当此任。”

风萧语气很坚定。

裴圣江望着她,眼神复杂。

终于开口说道:“君有大才,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说完,她的眼角默默流下了泪。

架上的红烛也留下了红泪。

裴圣江的话,让风萧久久回不过神。

“陛下,臣……”

裴圣江打断了她,“都到了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反对我了……”

风萧紧锁着眉,不让眼泪掉下来。

“我给老三留下了一道遗诏……”

“如大渊有难,大司马即为国柱。”

裴圣江用双手握住风萧的手,“还望你……一定……鼎力相助。”

“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风萧终于忍不住,眼泪掉在了手背上。

裴圣江倒在了她的怀里,双手也垂了下去。

架上的红烛也燃烧到了尽头,火光湮灭在黑暗中。

她十数年的知己,就这么去了。

风萧的眼眶通红,像是要发疯。

国丧刚举行完,风萧就亲自带领手下追捕,最终被她抓到,那人无论怎么审问,都没有供出幕后主使,但风萧一声令下,诛了那人的九族。

一时间,朝堂无人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