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很快朱棣决定修书的消息传回朝廷之中。

朱高煦当着文武群臣的面,宣布了这件事。

“父皇有诏书传回,如今北征草原已经大获全胜。”

“朝廷正征召农夫在草原之上修建城池,稳固边防。”

“而如今又获得高产作物红薯,自此以后,天下再无缺粮之事。”

“此乃盛世之兆,因此父皇决定,收罗天下图书,集合历朝历代之言,编撰文集。”

此话一出,在场的大臣们顿时议论纷纷。

大部分人脸上都露出忧心忡忡之色。

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大军在外,每天人吃马嚼可是一大笔开销。

虽然说经过上一次上海县市舶司交易之后,朝廷紧急补充了一部分钱财。

“更有多少天下之书毁于战火之中?”

说白了还是为了以防万一。

不过这种事情在很多人看来是可有可无。

“免得随着时间流逝,有些古书虫吃鼠咬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而且朱高煦也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在现代这个年纪不算什么。

“此乃造福后人之举,所以我认为此书当然要修,而且要好好修,更不能拖延!”

“殿下话虽这么说,可是如今国库空虚,再加上人手不足,想要修书,恐怕有些难吧?”

摆明了他是见自己属下的官员反对修书,这就有些看不清楚形势了。

可是在古代,有句话说得好,叫做自古六十古来稀。

“再谈修书之事也不迟!”

内阁首辅杨荣听到这话,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朱棣现在定鼎草原,这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功绩。

“如此一来,哪里还有多余的人去做这件事情啊?”

就好像古代的泰山封禅一般。

要是往后拖的话,后来者还会不会有这么大的魄力,就不好说了。

不过他的话音落下之后,当下便有官员直接就说道。

于是当下便开口说道。

“修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非圣明之主不能为也!”

一甲子的岁数可是很多人都迈不过去的坎儿。

所以他就拼命在后两项上面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来。

朱高煦轻轻点了点头。

“不若先等一等等到朝廷国库略有充盈之后,专门拿出一笔钱来修书。”

这样的发言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另外就是这修书可是一个大工程。

那么就剩下最后一项就是立言。

现如今辽东平定,彻底纳入大明的统治范围之内。

“这才是关乎大明天下社稷安危之事,不容有失!”

这总要派人护送。

宋真宗恬不知耻,居然去泰山封禅,自此以后这就成了污名之举,没皇帝再去做了。

到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就要龙驭宾天了。

“这可是一大笔开销,所以以在下之见这书是要修的,不过不是现在!”

尤其是一些古籍,更为难得。

“陛下想要修书,这乃是德泽百代之事,宁愿慢一点慢慢来,也不能出半分差错。”

“倒不如等到草原彻底平定之后,四海升平,国库充盈。”

再加上要把这些书籍通通送到京城来。

在立德方面朱棣自己本身背着一个污点没得洗。

所以朱棣才想要趁着这个时候修书。

“这些图书分散在各地,光是派人去搜罗,这就要费不少功夫。”

“自三皇五帝到如今,数千年之间,有多少王朝兴盛覆灭?”

但是朱高煦心里面很明白。

这份工业不管搁在哪个朝代,那都是了不得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草原之上接连获胜,接下来建成一旦完毕,草原之患将会大大减弱。

“下官认为,此时此刻,这修书于国无益,而且会白白耗费朝廷国库的银两。”

在这种情况之下,朱棣豪心壮志的要想修书,也是无可厚非。

那么就只能在别的地方下功夫,这有着非凡的政治意义。

少了看不出来,这人一多各地都派人出来,这笔开销也不小。

盛世之时锦上添花的事情罢了,没那么紧迫!

作为一名励精图治的雄主,他自然希望能为后世儿孙留下些什么东西。

所以他连年征战,稳固大名边防。

各地有藏书的大家族,都要把自己的书拿出来,或者是手抄一份进献给朝廷!

万一各地在出些什么事情,朝廷拿什么去应付?

尤其是一些古书,人家献出来之后,朝廷文给赏赐吧?

立功不用说。

“父皇想要修订图书,那也是想要集天下之大成,让华夏之文化代代相传。”

“虽然说如今红薯丰收,辽东安定前方,陛下在北征战场大获全胜。”

于是便有户部官员站出来反对。

于是朱高煦当下就说道。

想要修成这么一部大典,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他如今已经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人了。

现在已经永乐十五年了。

耗费这么多银子,把书给修成了,无非就是夸耀皇帝的文治武功。

从目前来看,这种事情有些出力不讨好。

“可是国固依然空虚啊,更重要的就是前方大军还需要朝廷支持,这就占用了不少人手。”

更会将草原从此以后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这可是了不得的大功!

此话一出,户部尚书,夏原吉也出列说道。

“另外一方面就是朝廷还需要背出来靠上千军将士的银两。”

在古代没有工业化的支持,书籍很多都是手抄本。

如今还在大规模的修城,一旦成功的话,中原王朝就不用再遭受部落的侵袭了。

那就是朱棣趁这个时候修书,不单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将来。

但是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

他也认为杨荣这么说是没错,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

“殿下,要想集天下之大成,那就需要搜落天下之图书。”

可是古人追求的就是三不朽,那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一来各地要是出了什么情况可以及时应付,另外则是为草原建城之事送去更多钱粮。”

“而且现如今朝廷还在打仗,抽调不出来,人手是一方面。”

所以朱棣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亲眼见到他下令编订的图书能够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