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画面继续。

【此外,这里面或许还有一个历史原因。】

【早在二百多年前,刘秀与西北狼隗嚣在陕西大战的时候,就曾经派来歙迂回绕后,夺取了略阳城,以两千大军对几万大军,坚守了几个月,等到了刘秀的大军。】

【而在二百多年后,略阳有了一个新名字——街亭。】

【故而街亭,其实是大汉的英雄之城。】

【诸葛亮或许也是想要让马谡,重演当时的英雄事迹。】

【但奈何马谡比如今的小鲜肉还要不听话,拙劣的“演技”,真就好好演了一把。】

【在出发之前,就如何防守街亭这个问题,诸葛亮做了部署,要马谡据城防守。】

【并且,千叮咛,万嘱咐,不要上山!不要上山!不要上山!】

【虽然上山可以居高临下,利用地形优势作战。】

【但是街亭这个地方比较缺水,而山上就更没有多少水了,一旦上山,被敌人切断水源,就不妙了。】

【所以只需要据城防守,拖到蜀军前线攻破祁山堡,那么支援马上就会到,一切就万事大吉了。】

【然而,历史上的马谡,却是绕开了诸葛亮给他的所有正确答案,踩着独木桥,投向了死神的怀抱。】

......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两千对几万,能守几个月,看来这街亭应该很好守,才对啊!

这个马谡到底做什么了?”

刘邦十分不解道。

有前车之鉴在,可见街亭应该是个好守的地方。

这个马谡只要借鉴前人之法,进行防守,应该不成什么问题啊!

“不听话?这......难道这蜀国都是些不听话的?”

刘邦更加疑惑了。

前面来个魏延就算了,这会又来个马谡,这后世怎么有这么多不听话的?

......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绕开了正确答案?莫非这马谡没有据城防守,还上山了?”

诸葛亮有些不可思议道。

相比于诸葛亮的不可思议,旁边的赵云,却是更加容易接受这一点。

只听他道:

“许多年轻的小将,都会出现一些有创造性的想法。

但这些创造性的想法,往往会忽略一些现实因素,所以有些不切实际。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经验的老兵出来,指出问题所在了。”

而听了赵云的话,一旁的刘备却是摇了摇头,道:

“我观马谡此人,有些心高气傲。

所以若有老兵指出问题的话,他很有可能不会听,觉得自己才是对的。

而他又是主将,执意按自己的想法做的话,其它士兵恐怕一时也违抗不了。”

......

画面继续。

【魏军来支援的大将叫张合,带着几万大军,但大军整体行进速度肯定慢。】

【张合觉得这样下去,救援肯定来不及。】

【于是在请示曹魏皇帝之后,张合分了几波部队,急行军,先行救援。】

【而马谡到达之后,惊讶地发现张合已经近在咫尺了。】

【他判断如果再按照丞相的部署,据城修筑防御体系,时间上恐怕根本就来不及。】

【于是,他才果断改变主意,抛弃了城池。】

【殊不知,这才是张合的一小波部队而已,根本不足为惧。】

【主播严重怀疑,后面罗贯中之所以虚构“空城计”,灵感来自于这。】

【只不过被唬住的不是司马懿,而是马谡。】

......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这这这......只是小波部队而已,拔掉就可以了,怎么就这么抛弃了城池?”

刘备不由瞪眼,气得连胡子都吹起来了。

“就不侦查一下,就放弃了?”

旁边的诸葛亮,也有些看不懂马谡这一波动作。

“借口,绝对是借口,他心里应该还有更为大胆的想法!”

熟悉一些小将想法的赵云,这样出声道。

一般初次掌兵的小将,见到敌军,为了军功,估计早就按捺不住杀上去了。

除非他心中,有自认为更为完美的方法,对付敌军!

而据刘备的说法,马谡很像是这样的一个人。

......

大清位面,公元1689年。

“《三国演义》的空城计虽然是虚构的,但按照书中所说的话,司马懿可没有像马谡一样傻,那么容易被唬住!”

康熙摇了摇头,这样道。

从《三国演义》后面的内容来看,司马懿在撤退过程当中,就遇到了关兴等人的埋伏。

也就是说,若是攻城的话,很可能会耽误撤退的时间。

到时候虽然拿下了诸葛亮,但很有可能自己也得搭进去。

在司马懿看来,这是不值当的,没有必要拼命。

“而且,说不好诸葛亮和司马懿演了一出好戏呢!”

康熙又是道。

由于作者的神化,《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那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谁也不是对手,唯有司马懿勉强可以抗衡。

这种情况下,司马懿若是拿下了诸葛亮,那么剩下的蜀国将不再是威胁,可以被魏国“横扫”。

这对魏国皇帝,自然是大大的利好。

但对于司马懿这样的权臣来说,可不是那么美妙。

毕竟韩信的先例就在那里摆着,若是蜀国的威胁一旦消除,那他司马懿以及整个司马家族,在魏国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

书中的诸葛亮正是看清了这一点,在紧急的情况下,大开城门,直接告诉司马懿城里无人,由他自己做选择。

事实证明,诸葛亮赌对了。

司马懿不敢拿自己的未来赌,于是以“城中有诈”为由,选择了撤退。

所以,这一切,都是诸葛亮与司马懿默契之下,演出来的戏码而已。

当然,这也只是康熙看《三国演义》时的脑补。

具体当时罗贯中在创作时,是怎么想的,那只能问他自己了。

甚至于罗贯中,也可能根本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打算直接任由读者脑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