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汉情,恨不逢时 > 第142章 收聚人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日,王静烟便一门心思地开始寻媒人挑选张罗王宇的婚事。

跟了王莽这么多年,她也明白王莽的思想与许多人不同。

在他眼中,人人平等,婚姻也不讲究门当户对,甚至就像昨晚他说的,宇儿喜欢就好。

因此,王宇最终的妻子吕焉出身一般。

当然,这整件事经历了一个月多,直到正式婚礼前王莽都没用心过问一句,他依旧在忙着自己的事。

那一夜,心中压抑不再极致,身体的本能便得以苏醒。

王莽心心念念的依旧是赵合德,这执念从未有一丝一毫减轻。但身不由心,心欲因情而终,而这具血肉凡躯的欲望终究是需要真实的发泄。

那一夜,在怀能房中,王莽重温了许久未尝的真实酣畅,属于身体的酣畅。

赵合德带着王莽的心走了,灵与肉的完美交融这一世他是无缘了。

但好在梦由心生,躯身的酣畅让心也得以松驰,那夜的梦,更沉,梦里的她的笑也更甜,更清晰了。

这何尝不是一种心灵慰籍。

第二日,王静烟出门寻媒,而他依旧步行去上早朝。

带着滋生而出的斗志,为心中的那股执念。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道理王莽前世便懂。

所以不论是底层民心还是封建统治阶层的人心,想做到真正的一言堂或者干脆当皇帝,这人心还要继续收买,仅是长安与周边的人心可不够。

这日早朝,他与百官提出了‘退休金’的政策以收买统治阶层之人心。

政策规定,全国凡相当于两千石及以上的官员,因年纪大而正常告老还乡的,退休后仍有俸禄,按其在职时俸禄的三分之一,终身给予。

另,刘欣在位的几年,长安朝堂混乱不堪,全国各处的官员又如何能安守本分?

各种盘剥那是层层不穷,想当初在新都侯国的青儿的父亲交不上赋税便也源于此因。鉴于此象,王莽决定派官吏普查哀帝刘欣在位的混乱时期中,因各种原因被迫多交赋税之人,查实退赔。

至于钱财来处,不说查没丁、傅与董家三族之巨额财富,光是一个董贤府中没收上来的财富就足够当时全国人民吃上近一年了。

另外为了将钱财用到更实用之处,他还下令停止在扩建的明光宫、三辅驰道等许多并无实际用处之工程的修造,以节流并减轻劳役。

同时又诏令天下已定罪的非重刑囚徒及非累犯不止者,只需每月出一定数额的钱财雇佣工人劳作以替服刑,便可‘保释’回家与家人团聚。这一举措使得有一定钱财实力之犯可破财消灾,却也能使得许多吃不上饭的人可以卖力赚工资以饱腹。

最后更恢复了被王莽平反的东平王刘云的王侯之位,将东平王之位还给了幸免于难的刘云之子刘开明。另又复立中山国,封原上一任东平王刘宇之孙刘成都为中山王。

一系列的举措,下至贫民,上到王公大臣与各地高层,皆受惠。最后更是又收了东平王一脉幸存及其亲族的人心,也叫皇族感受到了王莽的善意。

当然,重封中山王还有一个意图,那便是将原中山王一脉唯一的继承者刘箕子彻底摘掉中山王一脉的标签,此后他便只是成帝刘骜一脉的儿子,不许再有人拿他原来中山一脉的身份来攀亲戚。

王莽提出的这一系列改策与意见自然无人反对,也没有理由反对。他与百官详明陈述并探讨弥补了许多细节之后,一道道诏书被王政君盖上了玺印,下发而出。

随诏而至,欢呼声从长安绵延到了大汉的一百零三郡、二百四十一侯国之中,一时可谓举国欢腾。

世人皆知新皇年幼,这一系列惠及自身的举措出自素有贤名的大司马王莽之手,他的名字一时无人不知,更是争相称颂。

这是后话,此时,忙完一切,将盖了玺印的各材料交于相关人员去执办后,王莽又单独持了一份折子揣入袖中,再度回到了长乐宫中,来到了王政君的跟前。

“莽儿怎又回来了?可是还有什么遗漏?”

就在不久前,王莽领着大司徒与大司空等人共同捧折而来,今日各折子该盖玉玺的也都刚盖过,不满一个时辰时间王莽便又去而复反,王政君笑着,忍不住随口一问。

规规矩矩行了一礼,王莽从袖中掏出了纸折子,回应着:“倒不是遗漏,只是有一件事不适合公开讨论,这才在众人散去后才又折返过来打扰姑母。”

私下里的二人,称呼都是随意亲切的。

“哦?何事?可是家事?若是要讲你六叔的事就免了,他可是你仅存的叔叔啊。”

因孔光之故,王政君第一时间是敏感地想到了不久前王立搞的那一出糊涂戏码。她觉着,孔光在自己这没讨达所愿,定是寻王莽又搬出他那套道理说道去了。

“关于新皇生母卫氏的折子。”

他淡笑着回应,将手中折子递给了王政君。

卫氏?

是啊,新皇刘衎虽然从小孤苦,但却还有一个亲生母亲,无依无靠的他也就靠着亲生母亲与母族卫氏一族,才能使其在中山国之祸后还能存活并成长至今。

卫姬,那可是刘衎仅存的家人了。

思虑间,王政君接过了王莽递来的折子,展了开。

这是一封卫姬亲书的折子,其上所书内容恭敬而真切,她以极低的姿态夸了王莽的贤名,声称新皇有王莽辅佐是国之大幸,刘衎能与王莽这般贤人时常接触、被引领,胜过这天底下所有良师,身为母亲的她更是欣慰无虞。

当然,她也没忘记拍王政君的马屁,说王政君之品德贤惠,有她这个祖母在,孩子定能得到最好的教养与照顾。

但可惜,她自己却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的血肉之躯与普通人的思切之心,身为母亲的她再如何放心却也无法不思念自己的孩子。

自儿子被接离了她的身旁,远在天边的她,身为母亲的她,思念成疾,食无以下咽,夜难以安寝,整日神情恍惚间难止泪流,请求王莽念其思子心切,准地低位卑微的她进长安。

不敢奢求长驻皇宫,只愿能久居长安,十天半月地能入宫见一面自己的儿子以解相思便心满意足。

字里行间,尽是为能与子一聚的低声讨好之情真意切,看得年老的王政君动容动心。

孤儿寡母,盼相聚,人之常情,阻之失了仁德。

侧隐之心一生,王政君便忍不住脱口而出:“这只是一个思子心切的母亲再普通平常不过的请求,准了就是。莽儿何苦如此神秘地藏着掖着,还特地走了这么一趟?”

虽然不明就里,但王政君也知道,王莽如此折腾定有深意,故而最后不忘试探地一问。

(1、刘宇,其父是汉宣帝刘询,他是东平王刘云的父亲。2、刘成都,是桃乡顷侯刘宣之子,刘宣与刘云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