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汉情,恨不逢时 > 第171章 终成皇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该来的终归还是来了,当三公九卿组着团到长信宫中,恭恭敬敬地请了安后,王舜直奔目的开口索要玉玺的那一刻,王政君腾然而站起了身子。

心中一痛,她咬着牙,瞪着眼,一口气堵在胸口,半天没能说话。

瞪着身前包括刘秀在内的十几个核心官员,她将目光来回扫着,无形的威势不因年老而弱,反更积淀得厚重磅礴。

可又如何?

她的气势再如何地汹汹而出,那些官员们就只是拱手低头,等着自己交玉玺。

她最终将目光凝在了王舜的身上,切着齿,一字一句地吐着怒到发颤的言语:“王莽可知你们前来逼索玉玺一事?”

众人没有回应,只是将头低得更低了。

王舜顶着压力,鼓着一口子劲,硬着底气开口:“请太祖皇太后奉天承运!”

他没有回应王政君的问题,但王政君也已然知道了答案。

在她开口直呼王莽之名时,便已然在心中有了答案。

她只是抱着一丝或许、可能的期盼、幻想。

毕竟是久经沧桑,这么些时间,忧心忧思,她也思摸出了一丝味儿。隐隐觉着这从头到尾王莽的淡然,可不就是一种看戏似的默认。

对于自己即将当上真正皇帝的事实,他已经默认并做好了准备。对于名声这把利刃的掌控,这么多年,他一直很出色。

哈哈,是啊,他或许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真圣贤,但也只是个凡人之躯,有着一颗凡心。皇权近在咫尺,何人能永远地不动心?

刘家皇权在自己手上易主到了王莽之手,来日,九泉之下,何颜相见刘家先辈?

后世之辞,如何非议?

最终,自己的身后名将毁在了王莽的手上,成全了他。

什么叫千防万防,家贼难防?这就是!

官员们的不正面回应,何尝不是默认的肯定答案。

最后的一丝期盼消散,浓浓的悔恨与失望瞬间溢满了心胸,憋得难受,憋得老泪霎时纵横而出。

她哭着笑语:“呵呵,呵呵呵。你们既然说是奉天之应,何不叫老天干脆再降赐下一块新玺,以应改朝换新之象?或者干脆叫地上再长出一块和氏宝玉,新刻一方帝玺,彻底换新?又为何要我老婆子手上这块亡国之玺?就让这块亡国玺玉与我这汉家老寡一道葬了吧,葬了吧!”

她失望,她生气,她甚至生出了捧起玉玺自尽,以血染玺的念头。

可那又有什么用?

最终玉玺还是会落到他们手中,交给王莽。最终刘家江山还是易主,还有那过继到刘衎名下的自己名义孙子刘婴,便没人照拂以待时机了。

不行,自己必须活着!

或许还有希望见到王莽失败,汉室重归刘家的那一天。

她垂着泪,望着身前的官员们,而那些官员只管低着头,沉默着,依旧在等着自己取出玉玺。

僵持着,她的心中在挣扎,在犹豫。

人心肉长,对于王政君的垂泪之态,王舜的心中难抑地生出了同情之哀。

但同情归同情,过了片刻后,他又不得不硬着头皮打破僵持:“臣无话可说,太祖皇太后,您可以至死都不拿出玉玺。但即使是玉玺入了土,依旧可出土重现,天意昭昭,势不可阻。”

王政君知道,这是暗言威胁。想当初傅仙音带着帝太太后的印玺入了土,最后还不是被挖出来,更受‘天惩’,尸骨无着。

是啊,王莽如今的名声,真是大势所趋。

现在才回出味,为何有些原本风评不错的官员忽然间就辞职退隐了,包括两三年前连傅喜也扔了‘特进’之衔,自请回封地养老了。

朝中、各地官员,没有惑于其名声的那寥寥可数之人,也是知趣地辞官退隐,自己一个老太婆子如何阻得住?难道真要学了傅仙音,死后也不得安生?

“哈哈,好!想不到,王家出了你们这一窝子兄弟,如此恶贱,猪狗耻伍。罢了!罢了!”

她摇头失声而笑,转身朝内殿行去,沧桑老声,尽显无力。

原以为她是真的认命妥协,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王政君捧着玉玺而回,却是忽然狠狠一摔,将其摔在了群臣面前。

“拿去,做你们的开国功臣!让我瞧瞧你们能做多久!”

摔了玉玺,她头也不回地愤愤而走,又重回内殿去了。

在王政君摔出玉玺的瞬间,王舜心中一抽,眼皮一抖,赶忙便要伸手去接,却如何也接不住。

他顾不上一切地将玉玺拾起,捧在手上细细瞧着,抖着脸皮子沉着眉,直呼可惜。

那块由独一无二的和氏璧凿刻而成的传国玉玺,竟被摔缺了一角。

也幸好只是缺了一角,而不是摔成稀碎。

可即使只缺了一角,这还能是传国玉玺吗?

揣着一丝无措之意,王舜领着百官复回未央官,寻王莽复命去。

好在王莽并不以为意,玉玺毕竟还是那块玉玺,不近瞧,谁又知上面缺了一角?

“无妨,寻个巧匠,以金镶玉,温润贵气,岂不更美观独特!”

源于后世常见,王莽第一反应便是以金镶玉。

玉玺到手,再无阻碍。接下来便是安排着心腹们各自负责去准备登基所需的各项事与物。

王舜去寻巧匠以金镶玉之法修复玉玺。

刘秀负责起草受禅诏书。

这是新朝开国的受禅诏书,也等于是新王朝的政治宣言,既要说明政权更迭的必要性,又不能太过刺激大汉的忠诚拥护者,难度是相当大的,非这个善引经据古、又是刘家血脉的刘秀莫属。

甄邯与孙建负责去寻找策书上有意捏造的王兴与王盛两个人。

二人一阵忙活,在长安城附近找出了几十个名叫王兴与王盛的人,难以决择到底谁才是策书中指名道姓的王兴与王盛。

一番商量,既是天命,那干脆天命到底。

二人拉着几十个王兴与王盛,寻了有名的相师问了一卦天意,以天意定下了人选。王兴不过一个守城门的小吏,至于王盛更只是一个卖炊饼的。

再其余人,自去加紧齐心布置受禅登基大典的场合与礼仪安排,也是忙得火热朝天。

公元9年,正月朔日,王莽在未央宫前殿正式举行开国大典,国号‘新’,以示自己即将改天换地,建立一个新社会之意。年号始建国,当年为始建国元年。

同时遵依天意策书,大封十一公。

那一年,那一日,那一晨,王莽穿着那件红衣,光明正大地佩着她绣的锦囊,于高台之上,望见晨出的红霞万丈。

他意气风发地高呼平身,尔后笑望着天际,仿佛见到她鼓励自己的笑脸,一如那日的回眸一笑。

(1、传国玉玺源于始皇,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丞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召集工匠,用和氏璧雕出了留传后世的传国玉玺。上面用鸟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后来,刘邦进入秦宫之中,当时的秦王子婴将玉玺献给了刘邦。有说其是以和氏璧制成,有说不是。2、因为王政君这一摔,这独一无二的传国玉玺便自此缺了一角,以金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