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2章 藩王齐聚

“哼!”

听到宇文化及的话,杨广顿时勃然大怒,厉声喝道:“又是这该死的宋阀,处处与朕作对!”

大隋四大世家中,独孤阀身为皇亲国戚,自然不会有什么意外。

而宇文阀身为他朝中大将,更是忠心耿耿,只有那宋阀处处与他作对。

换做以前,他倒是还有兴趣,还有耐心去收服宋阀。

但现在随着大明的崛起,让他感到了一股极浓的寒意。

他必须在大明崛起之前,收服大隋内的世家门阀,将这最后的隐患彻底铲除。

否则这些隐患一直留着,只会成为日后其他各国削弱大隋的缺口。

那样的结果是他不想看到的,也绝不允许发生的。

没错,他是好大喜功,性情暴虐。但他要做的是一代名军,而非大隋的亡国君主。

“这宋阀的好日子真是过惯了!”

“天高皇帝远,已经让他们忘记了朕的威严!”

杨广双手负后,舛厉的眸光散发出冷厉的幽芒,犹如深渊一般,让人心神颤栗。

听着杨广越发森厉的话,宇文化及虽然没有抬头,但已经能够想到杨广是何等的愤怒。

此刻,他甚至隐隐有了窒息的压抑感。

此刻,他只敢紧紧低着头,小心翼翼地道:“陛下,那宋阀真是不知好歹!”

“他们只怕是忘了,这大隋究竟是谁的天下,在这大隋陛下的话便是天宪,说一不二!”

杨广顿时冷笑一声,冷厉的眸光落在宇文化及的身上,冷漠道:“不错,有些人只怕已经忘记了朕的模样,朕发怒的模样。”

“告诉宋阀,既然别人与他宋阀谈不拢,那便由朕这个皇帝亲自与他宋阀谈。”

“朕倒要看看,那宋阀究竟有多大的胃口,是何居心三番两次拒绝朕!”

他双手负后,走上高台,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凛然的霸气。

“什么天高皇帝远,什么鞭长莫及!”

“既然如此,那朕便走到那宋阀面前,让他们知道知道何谓天子一怒!”

在说这话的时候,杨广的声音逐渐高亢,言语间更是夹杂着浓浓的怒意。

这个时候,没有人敢开口说一句话,去碰杨广的霉头。

即便是身为大将军的宇文化及也是如此。

杨广是个说一不二的人,一旦开下金口,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

这个道理,早在杨广身为太子的时候他便已经知道。

此刻他只得小心翼翼的在一旁等着,等什么时候杨广气消了,才敢开口说话。

现在他已经可以想象,抗旨不尊的宋阀会是怎样惨淡的下场。

只是在他的心中却没有一点的怜悯之意。

在他看来,宋阀这样做无异于是自取灭亡,不值得丁点的怜惜。

更何况一旦宋阀破败,那也就意味着宇文阀可以吞噬宋阀,实力更进一步。

这对于他,对于整个宇文阀来而言都是好事一件。

只是就在这时,他的脑海中忽然回想起一个消息,面色顿时变得苦闷起来。

他低头瞧了瞧盛怒下的杨广,沉吟片刻,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启禀陛下,末将刚刚得到消息,那奕剑大师傅采林处在了京都附近,这个时候若是亲临宋阀,只怕……”

虽然他希望宋阀破败,宇文阀可从中渔翁得利,但相较于那些蝇头小利,他更在乎杨广的安全。

要知道他宇文阀能有今日之威势,绝对少不了杨广的支持。

若是杨广有个三长两短,那宋阀必然会遭到重大的打击。

“傅采林?”

杨广一听,冷厉一笑,死死盯着宇文化及,淡漠道:“朕身边不是有你吗?那傅采林只要敢来,必定让他有来无回!”

“陛下,这……”

宇文化及顿时一愣,他忍不住抬头,刚想要就反驳。

但刚一抬头,就迎上了杨广那冷厉的眼神。

此刻的杨广神色淡漠,居高临下,俯视着一切,浑身散发出凛然霸气。

这让他面当即变得煞白,心中一阵悸然。

这个时候他方才明白,他方才明白站在自己面前的究竟是什么人。

他是大隋的皇帝,是这大隋的主人,说一不二。

……

大秦。

咸阳宫。

“启禀陛下,据罗网的探子来报,大宋皇帝赵佶迎回了号称中神通的王重阳?!”

赵高捧着一份密信,小心翼翼的呈递给嬴政。

“中神通王重阳?”

嬴政打开密信,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大宋皇帝赵佶这个时候迎回中神通是如何?难道他也不甘寂寞,想要插手大明?

只是他大宋,他宋佶有那个实力吗?

“据大宋宰相蔡京所言,那赵佶担惊受怕,迎回中神通只是为了稳住民心!”

赵高低头瞧了一眼嬴政的面色,继续说道:“另外那蔡京向陛下示好,这个消息便是他传出的。”

“蔡京?!”

听到这个名字,嬴政眼底浮现出微薄的厌恶之意。

蔡京的名声他也是有所耳闻,本来就印象不好,而今蔡京如此两面三刀,更是让他厌恶。

不过虽是如此,他仍是挥挥手,淡淡道:“派遣使者秘密出使大宋,无论用什么方法,将大宋拉到我大秦的阵营!”

最起码这样做,要比宋国被其他人收服要强得多。

更何况宋国虽小,但终究是个国家。无论如何,最后都会派上用场的。

随着时间缓缓过去。

以着诸葛正我为首的六扇门,配合护龙山庄,在大明朝堂之上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

虽然只有几日的时间,但已经有无数的人被抓入大狱,而后又牵连出数也数不清的人。

有的人上午还在府衙里,被抓入大狱,下午他的府邸便被抄家,罪行也被公示出来。

这样的效率,简直是让人瞠目结舌。

而且与上一次血洗朝堂不同,这次主要集中在各个地方上。

所以黎民百姓对于这次的血洗行动感知更为深刻。

他们头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弥足珍贵,更知道了何谓帝王的威严。

“真是解气,那狗官终于死了!”

“可不是,他往日里没少鱼肉乡亲们,这样死了算是便宜他了。”

“看来这次皇帝陛下是来真的了,抓了不少贪官,难道我大明将迎来一代明君?”

“就冲他真敢彻查贪官,我就服他。什么昏庸无道,什么沉迷美色,分明就是那些人污蔑陛下的。”

“不错,假以时日下去,我们大家都会过上好日子。”

众人一时间议论纷纷,对于朱厚照的形象也是有了彻底的改观。

以往他的冷厉,他的霸道只局限于地方上。这次却是借着这个机会,深入人心。

不过也有一些人对此却是嗤之以鼻。

“哼,抓的都是一些小鱼小虾,就是做给我们这些人看的。”

“你们真的不会以为那狗皇帝突然改性,为国为民吧?他这样做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已!”

“虽然但是,先相信再质疑。治理天下可不是一朝一夕的,接着看吧!”

……

这些人始终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不相信这样清明的政治会持续下去。

先前腐烂不堪的大明朝廷早已深入人心,即便是朱厚照这样做一时间也难以改观。

不过相较于之前他们对大明的态度,也已经有了巨大的改观。

而朱厚照这样做,对于黎民百姓是好事,但对于另外一部人而言却是天大的祸事。

这件事他们看在眼里,十分别扭,心里极其的难受。

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奉诏入京的大明藩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