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唐这边,贞观八年(634年)颉利死,封赠归义王,葬于灞水(今陕西省渭河支流灞河)之东。

颉利被俘时,降唐的突厥群众多达10余万人。唐太宗采用中书令温彦博的建议:\\\"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将这部分突厥人安置在东起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西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之间。在原先突利可汗统治地区设置顺州、佑州、化州、长州四个都督府。分颉利可汗所属为六个州,左部设定襄都督府,右部置云中都督府。这年五月,任命突利为顺州都督。顺州,侨治营州(治所龙城县,在今辽宁朝阳市)五柳戍。投唐的突厥酋长,都被授予将军或中郎将之职,五品以上官员多达百余人,几乎占朝中同级官员总数的一半。突厥人迁居京城长安的将近1万户。

而崔菀娘已经在墨竹村待了快一年了。经常与善慧道长交谈,崔菀娘的情绪好很多了。这次程澜儿来信说萧克和谢至、白路,还有李佑安都考中了。要她带着程十娘回去看看。程十娘回不去,崔菀娘这个当娘的说什么也要回去。这才过来和善慧道长道别。

一年前崔菀娘被程咬金护送到墨竹镇的时候,崔菀娘已经完全不想说话,不想吃饭。女儿程十娘不见了,弟弟崔明仁昏迷不醒。看着唯一还剩下的儿子程处弼和弟弟崔明智难过的神情,崔菀娘甚至有些埋怨自己为何要让十娘去弘文馆上学。如果她让十娘一直待在洛阳是不是就不会有问题了。

“道长,十娘真的没事吗?龙葵那孩子如今还在自责。不应该由着十娘的性子,走回程府的。我是不是不应该让十娘出去。”崔菀娘祈求着望着善慧道长。

“十娘这孩子命运多舛。但不是早夭的命格。施主的子女宫并未异常。”善慧道长前脚接到十娘子送过来的年礼,后脚就看到伤心至极的崔菀娘,接到程十娘失踪的噩耗。

“而且,十娘这孩子善良懂事,你若将其关在家里固然可以保她平安,但以十娘的性子,是关不住的。施主这不是你的错。”善慧道长也十分伤心,但世间百态她都见过,所以还能清醒理智。

“若,施主能多多行善积德,便再好不过。”善善道长宽慰道。其实她也不能肯定程十娘是否真的无事。但观崔菀娘的面相,只能说程十娘性命暂时无忧。

这日崔菀娘又过来找善慧道长,为程十娘祈福。崔菀娘与墨竹镇的墨氏族长,就是墨奶奶合作,办了烧酒作坊,销售红薯制成的白酒——江南道烧酒,卖到大唐各地。

皇家占三层,程家一层,墨竹镇半层,商盟占两层其他的除了半层奖励工匠外,由崔菀娘以崔家名义找世家盟友参股,对世家实行打压拉拢分化瓦解,实现程十娘的共赢想法。至于程家那份钱,崔菀娘以皇家的名义,给各地捐钱建立了真正的图书馆,图书馆旁边是启蒙院。按照程十娘的设想,实现图书馆给学子借书看,借一本抄一本给图书馆,一本大概10文一天。或者选择为百姓或者任何想学字认字的人教书一天(有专人管理考核的),或者选择为百姓们念史书或者大唐唐律三天,每天一个时辰。

图书馆现在基本是在繁华的城市城郊的位置,数量还比较少,只有2个。在建的只有4个。但各地的学政,学子对此举皆是拍手叫好,双手双脚支持。甚至有学子为了能读书,背着行李走了十几天,到离家最近的图书馆,去借书读书。很多学子到了晚上快要闭馆了,才恋恋不舍的离开。第二天刚刚馆就有人在排队了,每个人都很珍惜机会。

在建的那两个城的人听说建的是图书馆,第二天工地外围了成百个农民和学子,见到开工了,什么都不说,直接跪到管事的面前,说他们都是免费过来建图书馆的,就是希望能快些建好,好让娃娃们能有书读。

这让管理这事的汉王李青雀和长乐公主哭笑不得,这干活还带强迫免费的。是的,汉王李青雀和长乐公主他们到洛阳了。因为听说姑姑等等就到洛阳,他们到洛阳顺便看看嫁给徐迟的表姐长孙倩和赖在洛阳崔家别苑不走的长孙冲。

图书馆的管事们好说歹说,劝退了一波人,声明一切按规矩来,给钱干活天经地义。图书馆要购买木头,石头,需要木匠和石匠、泥匠、瓦匠,告示刚刚贴出来,一堆人来干活。

“不收钱不让干活是吧。好,我成全你。”好家伙,那群人也是厉害,明的不来暗的来。一堆手艺人来干活,大师级别的硬是委屈自己报个小工价,在管事不在的时候帮着管事管人。管事说要表扬要奖励的时候缩头当乌龟,搞的管事的无语了直接跑出去买好吃的给这帮人加餐。结果那帮工匠更厉害了,谁还没个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

听到图书馆工地要找厨子给工匠加餐,好干活。几个嘴皮子超厉害的大婶推着自家的菜啊肉啊什么的上门。管事的当然按市价给,那些大婶也是神情,一听管事的按市价给,各个兴奋得直接说管事的,你人这么好,我们就帮你洗个菜吧,你看你们这帮郎君也不会这个不是。结果这几个婶子依靠着超高的厨艺把管事的都征服了。

“管事的,这里是想收菜是么?您看看我家的菜,水灵灵的,多好啊。这可是平安郡主给的菜种子,味道那是顶好。”王大婶蒲扇一样的手拍在阎三郎肩膀上。

“婶子,这事不归我管呐。”阎三郎最近被派到洛阳建设第五个大唐图书馆。和几个同僚还有几个管事一起过来的。他们都是李青雀手下的建筑、格致学、算学高手,只是都比较年轻。

“管事的,他们说你说话算话。”李大婶大嗓门快把阎三郎耳朵炸聋了。

“你看我家的肉,刚刚宰的羊,不贵,您按市价给就行。”李大婶继续说。

“管事的,我家的麦子刚刚打出了的。你看看多白,多美。”柳大婶抗着两麻袋麦粉过来。

“各位大婶,要不这样,大家的东西都很好,多少钱咱按市价给。”阎三郎终于知道自家大哥为啥不愿意继续出去建图书馆了。

“那我们要当帮厨!”李大婶喊道。

“行行行。有话好好说嘛。”阎三郎被众大婶挤到变形,差点快要哭了。

“哎哟,小郎君,早说嘛。姐妹们,抄家伙。”就见到带头的李大婶带着一帮大婶级人物推着板车送菜送肉到厨房。厨房里冷清得要命,派过来的本地厨子李田一见到过来的李大婶差点跪了(这是他师娘),往旁边一看。哎哟呵,全是各村红白喜事的高手。

“师娘。”本地厨子李田战战兢兢的走过来,还有一个看火的帮厨王大郎。昨天太赶就煮了一锅松菜汤和蒸几大盆蒸饼。

“还不快把东西搬进去,把菜洗好了,你阿翁那边昨晚晚上给我念叨一宿,老陈头,老林头说这你这小子做饭不好吃。太给你师父丢脸了。”李大婶一巴掌差点把本地厨子李田拍到灶台上。

“阿翁,阿翁也来了。”李田一屁股坐地上。

“别磨磨唧唧,快点叫上你师弟把菜洗好了。”李大婶大嗓门训斥道。

“师娘,您这是?”李田有点方,他这人自小喜欢蹲灶台,对其他的事不关心。有人找厨子给人做饭,价钱可以,他就过来干活了。

“你小子知道这里是建什么的吗?图书馆,那个传说中的图书馆。”李婶子压低声音。

“你是说那个~”李田再怎么孤陋寡闻,他也知道这图书馆是什么。李田的眼睛亮起来了。他们村离这里近,就是说等轮到他们村里的人去启蒙学堂,他家的几个娃娃都能来认字。

“行了,赶快去干活。记住我们就是一群择菜洗菜的帮厨。记得让人守住厨房,特别是那几个管事的。”李大婶和其他几个人汇合,准备做顿好的。

阎三郎正在和一个姓陈的木匠、一个姓陈的石匠,一个姓李的泥瓦匠讨论着什么,谈着谈着他总觉得这几个人不像是普通的工匠,但是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阎三郎没有发现,当他低头在那里算数的时候,三个老头子互相使眼色的样子。

中午最热的时候,阎三郎是要求工匠们休息的,而且绿豆汤他昨天要求那李厨子做的。

“呼呼,这才四月天,就这么热了。呼呼。”白斩鸡阎三郎今天上午先是被一群大婶挤成肉饼,然后又算数错过了午饭。早就饿的两眼冒金星了,闻着味飘到了厨房。

“阎管事,您怎么来这里了。”王大郎在外面守着,声音奇大无比。

“唉唉,小点声。我中午没吃,饿了,厨房还有什么吃的么?”阎三郎有点不好意思。

“哦,那您等等。”王大郎将阎三郎推到一个凳子上。然后就离开了。

“谁?”王大婶就是王大郎的姑妈问。

“阎管事,估计早上忙不记得吃饭了。”王大郎小声说。

“来,这边有养胃小米粥和蒸肉饼(蒸肉包子)。拿去吧。”王大婶朝外面看看,是早上那个白斩鸡管事。

“好。”王大郎点点头,拿着东西走了。

“阎管事,还剩点点粥和蒸饼,您先凑合凑合吧。”王大郎将盘子递给阎三郎。

“好香啊,看来小李师傅昨日一定是没有食材,今天的真香。”阎三郎将盘子放在凳子上,蹲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吃。

“废话,要不是你们只要帮厨,也不会是这几个祖宗出来。师父会哭的。”王大郎内心为自己的师父哭泣。

“小王师傅,那几个帮厨留下吧,人越来越多了,光你们两个忙不来。对了,那个菜钱记得找徐管事(徐迟)要。多给点,这些大婶也不容易。”阎三郎咬了口包子,感觉太好吃了。

“好的,阎管事。”王大郎点点头,脚没动。

“怎么还不去。”阎三郎喝完粥吃完包子一看,王大郎还蹲在厨房门口。

“阎管事,厨房太乱了,嗯,太乱了,您吃完我来收碗的。”王大郎刚刚进去一说,李婶子表示她知道了。

“行了,记得下午要熬锅绿豆汤,这天太热了。”阎三郎不疑有他,留下碗筷就走了。

晚上阎三郎收工回他们租的院子。

“老徐,你有没有觉得这里怪怪的。今天账目有问题吗?”阎三郎问徐迟。

“没有,不过今天的中饭晚饭很好吃。这些钱出的可以,看样子可以早日完工。”徐迟在进度表和支出记录上填写着什么。

“老阎,明天吊机要组装了,你找到负责的人了吗?怎么总是找不到大师傅,都是些小工。”孙涛有点犯愁。

“老孙,别急,我找到了几个年纪大点,但是头脑比较灵活的工匠。明天带你去看看。行的话,咱就升他们为大师傅吧。”

“老徐,你给那几个帮厨提高点工钱,感觉她们来了饭菜香了不少,一点浪费都没有。对了他们好像说明天叫家里人送送菜进来,问每天预算多少。”孙涛想起来李厨子找他说的话。

“行,只要质量好,价格合适,买哪里的菜不是买。”徐迟拍板了。

“我明日和几个管事说说,这吊机、材料怎么还没到。地基都打好了。”阎三郎说完就蒙头睡觉了。

第二天阎三郎几人和几个管事吃到香喷喷的早膳,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李厨子被叫过去吩咐了一通,重点是,菜要质量好,咱给钱要给的足,帮厨的工钱提到厨子,你升到大厨。

李厨子晕晕乎乎会厨房被自家师娘一吼,瞬间清醒了。李大婶点点头表示明白了,这帮郎君看起来挺讲规矩的,讲规矩挺好的。自此厨房外李厨子处理一切,厨房内就是娘子军的天下。工地上,一群工匠看着孙涛和徐迟拿着图纸让他们组装后,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巨大怪物。

“阎郎君,这是什么?老夫从未见过。”陈木匠问。

“我们图书馆和工部合作设计的吊机,来来来,我们操作一下。”阎三郎邀请陈木匠一起操作。

“这样,这样,这是往左,这是往右。”阎三郎检查过机器后,演示了一遍。然后发现所有工匠都跪在地上。

“这是怎么了?”阎三郎、孙涛、徐迟都是一头雾水。

“阎管事,是不是以后读了书,上了学就可以做出这种吊机出来。近几年出现的新式农具是不是也是你们弄出来的。”陈木匠站起来问道。身后的人都站起来。

“嗯,大部分是,也不全是。”徐迟摸摸脑门,怎么感觉凉飕飕的。

“好。好一个图书馆。“陈木匠眼冒精光。

”图书馆里都是现有的书籍,如果要做这种机器,得去长安城那个图书馆,考试进去才行。“徐迟补充道。

”考什么?“林石匠问道。

”算学、格致学、建筑学都有。对吧,老孙。“徐迟是特招的,不是考进去的,不太清楚。

”对,我是格致学,老阎和你都是特招的。“孙涛是考进去的,然后跟着一位秦夫子学习(对学道学院的秦夫子被李青雀挖走了)。

”你们没有人想试试吗?“阎三郎觉得这帮人不太正常。

”哦,老夫试试。“几个老头回过神来齐声回答道。

”一个一个来吧,先适应一下,明天材料到了开工。“阎三郎无语了。

就这样大师工匠和大师厨子互相打着配合,在阎三郎、孙涛、徐迟三人的”指挥“下,将洛阳城最大的图书馆给建成了。双方都觉得非常满意,一方觉得这次建房子好顺利可以好好交差,另一方觉得太棒了图书馆建好了,我儿(孙)有书读了。

圣人李世民和太子李承乾听到属下汇报,差点没把自己给笑死了。看来青雀手下那帮愣头青还是太年轻了。转头就将那几个村子的赋税找个理由减轻了一点点,算是给他们补救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