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不当道士那些年 > 第135章 仙人启示录——正一祖庭龙虎山天师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仙人启示录——正一祖庭龙虎山天师府

“师弟,你们到哪里了?”愈圆打电话问愈轩,可是似乎情况不妙:“出了点意外,跟踪小师弟,跟丢了!”

“什么,你怎么搞得,一个大活人,能让你跟丢了!还不赶紧找,找不到我拿你是问!”愈圆气急败坏的,没想到这家伙那么粗心,这么个大活人,让她看丢了。

我一边走一边跟人打听,就连我要去的地方,都还是出发前才知道的。花了足足九天时间,我终于从鹰潭市走到了贵溪市,然后又乘车到了上清古镇。

宋初三山符箓鼎立,龙虎宗两百年发展壮大而跃居其首。授箓意义“戒除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人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始登真。”

龙虎山号称道教的发源地,在龙虎山的上清镇有座天师府,这是道教历代天师的生活起居和祀神之所,也被称为道教祖庭。

道教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直到东汉末年张道陵集各种道家学说于一体创立了正一道,这时才被认为是道教正在的开始,道教一经创立便具有了浓厚的封建色彩,道教的掌门人天师就象封建帝王一样实行直系传承制度,道士可以娶妻生子世代相传,直到宋代王重阳创立了道教全真派,道教也就分裂为两大派别:全真派和正一派。

沿着上清古镇的小路一直走,就到了天师府,天师府,原建于龙虎山脚下,后被移至此,传言是张盛以及他的历代子孙,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被称为正一派的祖庭和元明两朝管理道教事务的办公机构。

龙虎山天师府,全称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名源自元世祖忽必烈,封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为“嗣汉天师”,开创道教文化发源地、道教第十五洞天三十二福地。

天师府规模宏大,占地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多平方米。天师府经历了多次破坏和重修,明代的建筑在清康熙年间遭到重大破坏,后在乾隆和同治年间大规模修复,到了天朝文革年间古建筑几乎被破坏殆尽,在85年后国家又拨款重修天师府,到了92年基本恢复了原貌。

内部建筑奢华,气势恢宏,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以道教独有的“八卦”形布局,自称“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也是中国现存封建社会“大府第”之一。我则更喜欢各色古树营造出浓荫浅绿的“仙境”。

天师府的建筑布局成“八卦”形,主要建筑有:

◎头门(府门)

天师府头门坐北朝南临江耸立,巍峨高大,气派非凡头门宽18.9米,高10.35米,开东西中三扇门头门的抱柱联曰:

“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这副对联为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于嘉靖年间所作,上联是指汉初开国军师张良的故事。张道陵是张良的第十世孙。上联,寓意麒麟殿上的重臣张良成了仙人。下联,表示历代天师的显赫地位。这副联集中体现了道教深受儒家影响,融出世与入世为一体的特征。天师府门临泸溪河,面对琵琶峰,绿树成荫就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

◎仪门、甬道

仪门,是明清两代官署大门之内的门,既取“有仪可象”之意,又表示“列仪迎送”。甬道,指庭院中居中的通道,有“官道”的意思。古代文武官员至此都要下轿、下马。张天师则根据客人的身份在此迎送。

◎千斤钟亭

这口大钟是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由第四十代天师张嗣德,在浙江省富阳县铸造的。重达9999斤,铭文称“凡用赤金九千斤”钟身周围四行篆文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大道兴行,皇图巩固。铭文为临川进士朱夏,所撰文字。则由龙虎山道士,元代着名画家方从义书写。民间传说此钟初一敲一下,可响到十五据说大钟一响,北京的金銮殿上都可以听到,是有点神奇在身上的。

◎玄坛殿

这是,天师府中三件绝世文物之一,玄坛殿的“坛”字,原意是土筑的台子《说文解字》中说:“封土为坛”这里原先是天师筑土为坛、讲经说法、祭祀天地的地方。明初改建为殿堂,几经毁建。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仍然幸存,现在的玄坛殿是1999年修复的。

正殿三间,奉祀三位财神爷赵公明、关羽、陶朱公。左配殿,为救苦殿供奉太乙救苦天尊、吕洞宾、黄大仙。右配殿为文昌殿,奉祀的神仙有文昌帝、许真君、葛仙翁。

◎法箓局

这里原来是明初兴建的,两个机构法箓局和提举署。

法箓局:正一派的符箓在此制作、盖印然后对外销售。

提举署:历代天师“永掌天下道教事”这里是办事机构。现在供奉的,是道教中地位较高的九位女神。

正殿供

斗姥元君:她是众星之母。

西王母:为太阴之精,女仙之宗。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只娘娘:道教“三清四御”中的“四御”之一。

左配殿:奉九天玄女娘娘、妈祖、魏夫人。

右配殿:“慈航殿”供奉“慈航道人”,何仙姑及碧霞元君。

◎天师府二门

二门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原为木质。1995年改为钢混仿木建筑门上方高悬“敕灵旨”三字,意为天师敕命,告戒鬼魅之意。

◎玉皇殿

玉皇殿旧址,原为天师教练弟子的“演法大厅”,1993年改建成玉皇殿,占地600余平方米正中玉帝神像高9.99米金童、玉女侍立两侧。

殿门前的“灵泉井”相传是南宋高道、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大师与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共同开凿的灵泉井又名“法水井”为历代道台阶上的“二龙戏珠”石雕称为“丹陛石”是天师府地位显赫的象征,众饮用及画符所用,另有十二天将陪祀两边。

◎玄教大宗师碑

“玄教大宗师碑”,是元代遗物由大书法家赵孟所写,迄今已680余年,是天师府三绝文物之一。碑文记载了,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的弟子上卿玄教大宗师、官一品、饶国公张留孙的生平事迹,此碑对于研究元代宗教史及赵孟的书法极有帮助,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七星古樟

七棵樟树称“七星古樟”,院内的古樟均有700余年的历史,而这七棵樟树呈“北斗七星”状排列,是天师府镇府的宝树。

◎天师殿(私第)

天师殿原名“三省堂”,改革开放后进行了修葺,改为天师殿。供奉祖天师张道陵和他的两个弟子:王长、赵升两位真人。殿堂上方悬挂着,宋徽宗赐给,三十代天师张粥先的匾额“道行高洁”,明太祖赐给,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的匾额“永掌天下道教事”,清高宗乾隆赐给,五十七代天师张存义的匾额“真灵福地”。

◎万法宗坛

万法宗坛在元朝时就已建成,明嘉靖五年(1526)重修因宋、元以来正一派符箓“三山合一”。明朝张天师“永掌天下道教事”故将茅山上清法坛、合皂山灵宝玄坛龙虎山龙虎宗坛、西山净明法坛合并为“万法宗坛”,所以,这里便是道教祖庭的象征。

◎正殿

1985年进行了第一期修复,2006年又重修,正中供奉的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又指三清天、三清境是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

◎灵芝园

顺后厅东西门而进便是灵芝园的八卦门,门上方置有“双龙戏珠”一图,工艺精巧,观者赞叹不绝。墙壁上书对联一副,文曰:“八卦涵宇宙,双龙卫乾坤”。灵芝园面不阔,乃一小院,是天师内室散步的地方,种有奇花异草,金桂银桂,四季飘香。两侧有狭小厢房,原供丫环家仆之宿,现修作图画资料展室之用。

◎敕书阁

前接灵芝园,后靠纳凉居,是整个私第建筑区的最后一座。这里原系张天师藏经纳籍的地方(今不存)。

观星台建在私第后厅西墙外的邻屋顶部,从后厅西厢房登梯穿墙而至。建筑简陋,三面窗明,乃是张天师观察南星北斗,测定天机之所。

◎百花池

私第的西后端,水面约二千米方米,池周奇花异草,夏季荷花满池怒放,水碧花香鱼摆尾,垂柳曲桥湖心亭(亭待建)。池畔南岸,古木浓荫,白鹤盘旋,百鸟歌鸣。

◎纳凉居

建于百花池岸,面阀四间,倚墙临水,门额上书“纳凉居”三字,这是张天师品茶纳凉,观花赏月之所。现已修复,供游客品茶纳凉。

◎味腴书屋

私第东部,前原建有家庙(已毁),书屋为院落式,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面阔约八百平方米,分前后二进,后为正屋有楼,中有天井两厢,门前老桂倚墙,婆娑作态。石门凿有隶书联一副,上联“泮芹蔓衍芹期来”,下联“丹栏花开栏可攀”。书屋后门远朝西华山,近临池中水,门额上书“秀接衡阳”四字。

何为“道”? “道”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它是人对一切的事、物,思维认知的代名词,它是在讲自然有的不管是被认知的还是不被人知的都是“道”

道教散文是道教文学的一大类型,在道教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道教散文以先秦道家散文为基础,尤其是庄子的散文创作对道教散文更有深刻的影响。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

我们寻找到这样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它高于一切、它涵盖一切、它包括一切,有了这个理念你就好像有了一座大山做依靠一样。比如说我们会有一种对世界的敬畏的感觉:仰望星空、远眺大海、极目高山雪峰,我们就产生了对世界敬畏的感觉,这些敬畏的东西把它综合到一块儿,加到一块儿,世界万物统统都包容进去,而且在这里边找到它的本质,找到它的规律,老子说这个就是道。

在这寂寞的大山里。我终于明白了古人“宁静致远”的真谛,如果能够身在此山,每日与清风明月相伴,静看天空云卷云舒,道似神仙一般,遇山而喜,遇树则清,遇水而不羁,那该是如何的一番洒脱的风度啊!

道教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经济、军事谋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国民性格、伦理道德、思维方式、民风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当代要论古人语汇中的黄老、道家即是道教。

斗姥是道教信奉的一大女神,名紫光夫人是一位掌人间生死罪福的天神。她共生了九个儿子(即九皇),分别是:玉皇、紫微、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

如今的天师府已经经历了十多次的修建,尽力在维持着几百年前建立出来的模样,大多数建筑已经毁在了清朝,这也更是天师府存在的更加珍惜。天师府是游龙虎山不可错过的景点,这里是一部道教正一派的百科全书,在这里或许可以找到道教的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