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幸好我儿子也教了我,我当时还觉得识字没用,没想到这么快就打脸了。”

“识字的员工应该工钱高一些,我们要庆幸自己识字。”

“我也觉得识字的员工工钱会高!你看他们做的事情非常的简单,只需要体力就好。但我们这边已经开始在考各种题目。只要能过,未来可期!”

排在对面的面试者,羡慕的看着这一边。

“看来读书还是很有用的,以后我一定要让我家儿子去书院念书。如果我可以被录用的话,我连女儿也要送去书院念书!”

身旁的人听到这位妇人说的话,也纷纷开始表态。希望说出来的话,能让他们被录用。

“如果我可以被录用,我要送我家的三个女儿,都去书院念书!让她们学知识,争取以后面试都到对面!”

“一定要多念书,念书是有用的!就像酒楼里的小二和账房,他们俩都在同一个地方,但是他们赚到的钱不一样,而且小二可比账房累多了!”

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顿时就让大家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以前接受的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可以念书,能创造出不一样的价值。

白芷荷听着人群中的谈话声,嘴角微微上扬。这也是她这一次面试增加识字,和不识字的目的。

要让大家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只有让他们认识到,才可以有机会去送家里的女孩子去念书。

不一定只有男生可以传宗接代,女生也可以,只是条件比较苛刻,没有男生的那么容易。

面试了将近一个时辰后,识字和不识字之间的的差别。

越来越明显。

渐渐的,大家也知道。

识字,在芦荟胶作坊中,每个月最低的工钱都有一两银子。

只要被录取成功,就能拥有。

但仅仅只是听着,都觉得非常的过瘾。

不识字的区域,最多只有六百文。

最低是四百文一个月的。

从工钱方面,大家更加的清晰了解识字和不识字的区别。

很多人暗暗的,在心里,也有了自己的抉择。

其中还有人问,如果以后他们识字了能不能转岗位。

只要能转岗成功,每个月也能有一两银子。

一个孩子去书院里念书,半年需要花费两三两的银子。

对于他们来说,半年有六个月,每个月有一两银子。努力攒一攒,还是能供一个孩子念书的。

当面试全部结束后,芦荟胶作坊总共录取了三千名员工,数量非常的庞大,成功率也非常的高。

其中,不识字的普通员工,招了两千八百名。

识字的员工,总共有两百名。

这两百个的数量,放在普通人中也算是庞大的。

有一些人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也就是没有去书院学习。

他们只是跟着自己的孩子识字,学会了很多的字,在面试的时候表现了自己,从而导致自己成功的。

被录用以后每个月都有一二两银子。

如此高的成功率,有一些家庭,两三个人都成功的进入了芦荟胶作坊工作。

家里的每一个小孩,基本都能送去书院。

白芷荷特意跟他们说,如果以后有招聘名额,

可以让芦荟胶作坊里的员工,相互举荐自己的亲人。

只要是面试合格的,都可以直接录用。

平日里,就不会对外招聘,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有机会举荐自己的亲人。

举荐成功的话,是有相应的福利奖励的。

但福利高的同时,也伴随着要求的高,在芦荟胶作坊,就跟宜兰村的一样。

每个人都必须要清理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如果没有清理好的话,会进行相应的罚款。

第二天,芦荟胶作坊总共招聘了三千人的消息。

在整个镇,隔壁府城都已经传开了。

在所有人的认知里,从来没有一个作坊能够招这么多的人。

他们对此表示非常的好奇,千里迢迢的从其他的地方赶过来。

本想着看一下芦荟胶作坊的规模,谁知道却被这里的房屋所吸引。

来到这里的人,手里带够钱的,都已经租房了。

没几天,一千四百七十个房间,全部都租了出去。

在家里坐着的白芷荷,实现了出租房屋的愿望。

一千四百七十个房间,每一天都能收租。

虽然不是她本人亲自去收,但是,下属会把钱,收回来,交到她的手上。

只要钱到手,她也觉得非常的开心。

另外的一百亩地,也渐渐的修建着新的一千四百七十间房间。

但修建房屋的整个过程,需要将近四个月的时间。

从九月开始,大概需要等到过年前,全部修建完成。

后面陆陆续续慕名而来的人,听到已经没有房屋出租,还感觉有一些惋惜。

可看到修建的房屋时,都忍不住的期待。

更有甚者,不想轻易的离开,直接就在附近住了起来。

只要打听到有人不住了,他们立马就搬进去,感受到不一样的租房魅力。

住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更加的不想离开。

那些搬走了的人,基本都是手里不够钱的人。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农家乐里的田地也渐渐的种上了许多的作物。

如今已经是秋冬季节,菜地里的菜依然长着。

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会这样。

凑近一看,才发现。

白芷荷采用了棉布盖顶,也就是大棚种植的方式。

宜兰村这边并没有塑料薄膜,她也不能从现代把塑料薄膜带过来,实在是不好解释。

所以她退而求其次,用了比较轻薄的棉布,尝试过后,发现效果可以,总比在秋冬季节无法种植的好。

她用的都是比较透一点的白色布匹,白天的时候可以直接照过阳光透镜里面,晚上也能给各种作物们保暖。

一天天的过去,凡是经过了农家乐场地的人,都会好奇棉布里面的作物,都种植的怎么样了。

这样的成就,也吸引了衙门的人。在他们研究了一番后,就把此举呈报上去。

自此,黎家人的地位,在衙门官差的心里,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