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媛乖乖点头。

俩人抓紧时间也赶紧往上爬,秦奶奶有点儿爬山的经验,她都是爬对角线的,就跟赵媛以前语文课本上学到的一课里挑夫挑着东西上山就是这样的。

这样比较省力,对膝盖也比较友好。

秦奶奶重新唤醒了赵媛关于这一课的记忆。

赵媛从上山开始就是跟在她后面以防老人家腿软摔倒,这样好歹有人接着。

渐渐的赵媛也琢磨出点儿技巧来,也没那么累。

一边走,秦奶奶一边跟赵媛说,这山上求点儿啥都特别灵验。

秦奶奶这些都是在和周围邻居闲聊的时候听的,就是这些也给赵媛听的一愣一愣的。

主要是秦奶奶说的实在是太有感染力了,深情并茂的。

赵媛作为一个捧哏还是很到位的,给秦奶奶整的说话欲望十分旺盛。

一路上俩人一前一后,边走边聊感觉时间过的很快。爬山也没有那么累人了。

路上每隔一段还会遇上卖东西的小摊贩。

会有小孩子围在周围买点儿东西。

这段时间阳市天气很热,一点儿雨水都没有。

但是一进了山,就能感受到凉爽了,到处都是高大的树木,树冠巨大,完全遮住了头顶的烈日。

爬到半山腰的时候,赵媛喊住秦奶奶坐下休息会儿。

秦奶奶嫌弃脸,觉得赵媛这身体实在是有些差,比她年轻这么多,不应该活力满满吗,这才哪儿到哪儿啊就不行了。

赵媛:……

这和身体好不好完全没有关系,爬山很累人的,赵媛觉得这比跑八百米还累。

八百米她还能一鼓作气跑下来,爬山可不一样,累的半死还看不到尽头。

再说,她这不是自己累好吗,完全是担心秦奶奶的身体。

赵媛拿出背在身侧的两只水壶,打开其中一个递给秦奶奶。

水壶里装的是一种黑豆泡的水。

这种黑豆泡水很适合夏天喝,还很方便。

赵媛自己也打开另一只咕嘟咕嘟喝了半壶。

俩人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有习习凉风吹过来,非常的舒服。

赵媛都有些不想走了,最好原地有张床让她躺下。

在第三波人从他们面前经过,而赵媛还屁股很沉的坐在原地的时候,秦奶奶终于有些耐不住了。

站起身来,朝着赵媛伸出手:“走吧,再迟符都被人求完了,你要是走不动就拉着我的手。”

赵媛自觉地起来,她还不至于要拉老太太,别到时候俩人一起摔个大马趴。

她自觉身体皮实,摔一下,痛一会儿也就恢复了,老太太可就不一样了。

这摔一下老太太受罪不说,她也没办法把人带下去,回去之后肯定还得挨训。

作为中不溜的成年人,和小孩儿出门,小孩儿磕着碰着挨训的是她,和老年人出门,老人一旦有个不舒服,挨训的还得是她,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这山虽然不是很高,但爬起来也用了差不多1个小时。

越往山上走,人就越来越多,一直到山顶的时候,已经到处都是人了,到处都是吵吵嚷嚷的声音。

香烛的味道顺着风的方向传的四处都是。

山顶风大,赵媛感觉有点儿冷,但是山顶的其他人可是一点儿都没有冷的感觉。

好好的寺庙,给大家伙儿逛成了大集,热热闹闹的。

庙里正中摆放一尊鼎,鼎的中央插着一根已经燃烧过半的香,这香约莫有幼儿手腕粗,赵媛心里暗暗猜测,这香估计就是今天的头炷香吧,也不知道要花多久的时间才能点着。

在这香的周围还有不少很常见的黄色和红色的细香,都在簌簌的冒着细烟。

鼎的内部都是一层层细密的香灰。

秦奶奶带着赵媛拿出自己准备的香,在一旁的火盆里点燃,虔诚的拜了三拜,才把香插进去。

拜完之后,秦奶奶才有心思四处看看。

早些年的时候,这庙里是一个人都没有的,里面的佛像还有大殿都被破坏的乱七八糟。

甚至还有人在里面泼红漆,泼粪,处处都有被打砸的痕迹,总之简直就是没眼看。

这些年突然之间庙里的和尚就都回来了,秦奶奶觉得很不可思议,也不知道这些和尚以前都藏在哪里,吃什么喝什么。

反正她看着这些和尚虽然说不上白白胖胖的,但是都还挺健康的。

这寺庙市里也没有拨钱来修建,都是庙里这些和尚和周围村里的人一起动手,重新修建起来的。

先从庙里的一尊尊佛像开始,再到大殿,还有寺庙的围墙,都是他们一砖一瓦造起来的。

所以庙的门口还能看到一些村民卖香烛,庙里虽然也卖,但是会比外面村民卖的便宜一些。

一些不在乎钱的就会在庙里买图个吉利,在乎钱的就在村民手里卖,总是双方互相之间都不干扰,各有各的目标客户。

和尚们记这些村民的情谊,其实他们的香烛也是从村里自己办的香厂里购买的。

听着秦奶奶的话,赵媛想这寺庙能这么快就恢复鼎盛和这些僧人与附近村民都功不可没。

现在的庙里和前些年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不说建筑多精美,但是真的有种很质朴,很有底蕴的感觉。

墙壁是青砖建造,屋顶的青瓦铺就,庙门是这山间的樟木打造。

这庙里的每一处都和这山顶的风景十分的和谐。

赵媛留意到殿后种了各种蔬菜,想来僧人们可以自给自足。

殿前是来来往往拥挤的人潮,殿后是五谷杂粮的人间烟火。

赵媛不由得想起来几十年后寺庙里的和尚都是高学历人才这个梗,虽然这个时候的僧人们没有高学历,但是显然这时候的寺庙也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来的。

可能这就跟现在的学校老师学历没有后世高一样,取决于的是当时的教育水平。

但相同的一点是不管什么时候,需要的都是真正有能力的人。

庙里香火鼎盛,殿里的佛像也不止一个,看着个个高大肃穆,却又仿佛低眉垂目注视着芸芸众生。

让人不自觉的就安静下来,仿佛大声说话都有了犯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