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历史的齿轮终于转到了这一刻。

78年十二月份,国家召开会议后,发布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先从农村开始试行。

取消工分制,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制。

后面会接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然后就是几个经济特区的划分。

等到真正做生意的时候,差不多要到80年代。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也得一步一步走。

都等了这么久,沈昭宁也不在意这一时。

上桥大队那边现在肯定还没有收到下发的文件,沈昭宁提前给家里去了信,正好可以好好考虑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要是能在村里干出一番事业来,可一点都不比上班赚的少。

甚至,村里是最先富起来的那一批。

陆父看完沈昭宁的信后,在家里沉思了好久。

陆母问了情况,然后也思考了起来。

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一股冲劲,陆父陆母身体还算健朗。

而且干了一辈子的活,以后闲在家里也属实无聊。

问了沈昭宁的意见,沈昭宁给出了三个选择,养殖,种果树,还有就是种菜。

可以重点选择其中一项。

以后往城里跑的人会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条件上升后,手里有钱根本不怕东西卖不出去。

养殖主要就是一个卫生,养鸡养猪都可以,果树的缺点是花费的时间长,前期投入也大,起码要承包一座山头。

种菜就是赚的少,薄利多销也还可以。

陆父跟陆母商量后,决定还是种菜好。

养殖种果树两人都没那么多精力,虽然沈昭宁说可以请人,但是老人的思想还是觉得请人干那是地主家才会干的事。

还是有点担心的。

毕竟以前的种种历历在目。

种菜家里就有地,还可以租村里人的地种,陆母种了大半辈子的菜,经验满满。

沈昭宁也没有意见,还给家里寄了些种植基础方面的书,其中还有关于大棚蔬菜的技术,让陆父好好学。

看不懂的可以问问陆大哥。

陆大哥看了后也心痒痒,而且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他平时在镇上,对城里人的生活还是有点了解的。

家里有钱的买起东西来那真的是毫不手软。

蔬菜这种必需品,如果能抢占先机,赚的可比上班多了。

纠结了好几天,还是陆大嫂看出他的不对劲,问了他。

陆大哥跟她说了自己的想法,一开始陆大嫂确实是不愿意,但是她看着陆大哥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模样。

还是松了口,但不是现在,先看看爹娘干的怎么样再说。

陆大哥没有意见。

79年过了大半的时候,上桥大队就收到了上面经济改革的文件。

陆父准备了半年,就等这场东风吹来了。

在村里人都讨论的时候,二话不说就拍板决定,还掏钱跟村里那些人口少的家里租了地。

大家都惊奇不已。

去陆家打听消息也没打听到什么。

陆父也是怕村里人到时候以为是自己带的,亏了找自家麻烦就不好了,就打哈哈随便应付了几句。

但也有聪明人,知道陆家人可是在京市有关系的,说不定听到了什么风声。

手里有钱的,跟着陆父学了起来。

果然世上到处都有聪明人,养猪的,养鸡的,还真的有人承包了一座小山头,打算种果树。

陆怀康看着焦急的不行,别到时候自己都没啥可干了。

陆大嫂也被村里人的阔绰惊呆,脑子一热,主动跟陆怀康提了这事。

陆怀康见自己媳妇儿松口,激动的不行,但是现在已经不知道做什么事了。

没办法,又问到了沈昭宁那边。

沈昭宁思考了下,给了陆大哥一个比较稳妥的建议。

中间商。

要知道,现在的路可不像后世,有些偏僻的村子,去个镇上都要好几个小时,又不是谁都能去镇上租铺子。

陆怀康完全可以在村里低价收购,再高出一点利润卖给镇上,甚至县城那些开店的人。

这样一来,除了累点,时间自由,只要商量好几天一送就行。

跑的勤快就赚的多,风险也小,毕竟都是当天现结。

陆怀康收到沈昭宁的建议后,不停的感叹,果然还是跟着聪明人路好走啊。

陆大嫂也非常满意,这样自己平时在村里养点鸡,以后鸡肉和鸡蛋都可以卖。

还有陆父陆母种的菜,只要怀康这边成了,也不愁销路。

大家热火朝天的忙了起来。

京市这边,沈昭宁也在为不久后的改革做计划。

服装已经设计了好几款出来,陆怀安也打听到了几个不错的制衣厂,就等去谈了。

只是,意外总是比惊喜更先到。

还没等两人放开手脚干,沈昭宁再一次被查出怀孕。

今年的她31岁,陆怀安34岁。

预产期是明年的8月份。

两人都有点懵,平时都会注意避孕,陆怀安虽然一直想要个女儿,但是也舍不得她再受苦。

本来打算这辈子就两个儿子了。

也不知道是哪次出了意外。

“媳妇儿,这个孩子你怎么想的?”

“还能怎么想?都在肚子里了,肯定要生下来啊。”

反应过来,眼神凉凉的看向陆怀安,缓缓开口,语气冷淡,“你是不想要?”

“没有没有,媳妇儿我绝对没有这个意思,这是我们的孩子我疼爱还来不及呢。

我只是担心你,怕你不想要。”

沈昭宁哼了一声,警告的看了陆怀安几眼。

陆怀安知道沈昭宁要留下这个孩子后,心里也高兴。

“媳妇儿,说来这个孩子来的还真巧,要是再晚个一年,估计咱们就留不住了。”

国家现在人口增长太快,已经在强调计划生育,差不多82年就会强制执行,哪怕怀孕也带去医院给你打了。

结婚已经生了孩子的夫妻必须有一个去结扎或者上环。

沈昭宁作为研究员,算是公职,要是晚一会到,罚款都保不住这个孩子。

沈昭宁这点挺认同的,如果真的到了那个地步,那自己只能辞职。

反正是不可能拿肚子里的孩子去换一份工作的。

“媳妇儿,希望肚子里的这个是闺女儿,嘿嘿。”

陆怀安又开始念叨着自己的女儿。

“不知道,随缘吧,如果是儿子你可别太失望。”

“不会的,如果是儿子我也喜欢,那以后我们父子四个保护你一个。

要是个闺女儿,就我们父子三个保护你们娘俩儿。”

祺祺和小景知道妈妈怀孕后,都很高兴。

祺祺已经有经验了,和陆怀安一样,想要个妹妹。

小景倒是弟弟妹妹都可以,总算自己不是家里最小的了。

养胎的日子和以前没什么两样,该吃吃该喝喝,有时候会有点孕吐,不过时间不长也不是很严重。

“媳妇儿,这个辣条可真辣啊,你少吃点。”

“陆怀安,我就想吃这个。”

没辙,只能一边哄一边给她拿。

“媳妇儿,你这次爱吃辣的,肯定是我的闺女儿要来了。”

“那可不一定,我还喜欢吃酸梅呢。”

“啊?真的啊?咦,这什么梅子啊,酸死我了。”

陆怀安不愿意相信,拿了沈昭宁刚撕开的一包梅子,尝了一口牙齿都快酸掉了。

沈昭宁忍俊不禁,觉得这什么酸儿辣女有点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