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将军带娃:摆烂主母带系统种田 > 第130章 长乐买地,世熹上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0章 长乐买地,世熹上学。

正月后,黎长乐托胡得贤在绿水村弄了两亩地,因为住得就远,所以没要近水源那边的田地,只要了小山坡下方的两亩。

也算沙石地,但石块比较少,因为大青山下有条小溪流经小山坡,又经过这块田,所以一直有人种些大豆之类的作物。

虽收成也是差,但聊胜于无。

胡得贤放出消息说有人要买地,等了两天,就有人上门问价了。

最后那户人家以一亩一两银的价钱把两亩地卖给了黎长乐。

她站在山坡往胡得贤指给她看的那片田地望去。

两亩啊,好大一块田!

她马上就要带娃种田了!

好婆一家子过了正月,也在打包屋里东西,准备搬去小周庄。

穷家值万贯,哪怕是一根线,那都是自家攒来的财富。

小周庄那边的房舍需要打理清洗一番,毕竟久没住人,最近王大虎几兄弟和桂花两妯娌就过去收拾着了。

自顾景宴去了北定,黎世熹又开始了隔几天去王家小院教石头两个堂哥认字。

回到家给孙小宝当小夫子。

自己还要坚持练字认字。

每天完成二冷交给他的基本功作业,比如:蹲马步,围着院子跑……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这是一天都不得懈怠,没得偷懒了。

黎世熹就忙的不要不要的。

趁着王家人还在村里,黎长乐把鱼儿带到王家小院,托好婆看着,冷二守着。

回自家收拾了一份看着体体面面的礼物。

让冷一赶着马车送她和黎世熹去一趟县里。

年前黎平告诉她,县里学堂过了正月十五就开学了。

现在都二月初了,她要带黎世熹去报个名。

……

到了县里,问了街上的人,得到学堂的确切位置,马车便往城东的方向赶去。

相较于城西那边的街市,城东这片区域就比较安静了。

城东东一街就是黎县的县衙所在。

城里很多富户也都在东街后头的街巷住着。

所以,城东的治安还是很有保障的。

慕山学堂就在城东二街四巷巷尾的一处宅子里。

三人在巷子入口,就听得一阵孩童整齐的读书声,在幽静的巷道里,隐隐传到了巷子口。

朗朗书声,清脆悦耳。

黎世熹一双眼睛在那一瞬都亮极了,侧头看向自家姑姑。

黎长乐笑道:“环境不错,从今日起,世熹可能每日都要早起赶路到学堂来上课,你做好准备了吗?”

黎世熹点头,“嗯!做好准备了!”

“那我们就去见见学堂的夫子。”

马车拐入巷子,慢慢朝巷尾行去。

离学堂越近,学堂里的书声越清亮。

有围墙阻拦了所有视线,但院子里几丛绿竹的枝叶伸出了墙外来,给宅院平添了几分君子意气。

宅子大门的匾额书写着“慕山学堂”四字,书法庄重飘逸并存。

黎长乐提了礼物,领着黎世熹上前,轻扣了几下门环。

等了一会儿,便有门房老伯开了门,问清来意,就领着他们到了学堂接待外客的厅堂里。

“两位稍坐片刻,老汉去给莫夫子知会一声。”

“老伯请便。”

黎长乐把礼物放在一边,打量起屋子里的摆设。

书堂书堂,清一色的红木家具,墙上挂的画都是山水花鸟,大都是水墨画,一屋子书香卷浓的气息。

老伯出去了,没多久有个十二三的姑娘进来上茶,上完也无声退了出去。

黎世熹有些紧张,整理了下衣衫,以免衣冠不正,冒犯了夫子。

黎长乐抿了口茶,见他这样,也不由挺直了腰背。

怎么有种要见教导主任的紧迫感……

坐了会,厅堂外便有来人。

再坐着就失礼了,黎长乐站起身和黎世熹迎上前去。

这是位面目从容,气质儒雅的老夫子,离了课堂手里还攥着一本书,待走近了,鼻翼间还隐约绕着一股墨香。

“夫子好,打扰您授课了。”

两人规规矩矩向莫夫子行了礼。

“不不不,小友既是来求学的,老夫欢迎之至,又何来打扰一说?”

对方言语之间轻松随意,视线在黎世熹身上停留了片刻。

接着双方便坐下来互相沟通。

莫正德问了黎世熹几个问题,无非就是会不会认字,读了什么启蒙读物。

而黎世熹的回答令他很是满意,听说孩子还每日勤练字帖,更是抚着灰白的胡子笑得欣慰。

慕山学堂虽说是个人开办的私塾,但它是有一定名气的。

城里城外这块儿家有孩童要上学的,都是知道这家学堂的。

学堂现有20几名学生,这些学生也不完全是城里的孩子,好些是像黎世熹一样,从各个村子里去求学的。

只不过,入学第一关,莫正德自有一番考较。

但凡他来者不拒,那就不止20几名学生这么少了。

莫正德从座位上站起来,看向黎世熹,“今日就入学,可行?”

黎世熹挺了挺小胸脯,行至夫子面前,“是,夫子。”

莫正德给黎世熹理了理衣冠,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而后,他朝黎长乐温言道:“此子,老夫就收作学生了。”

黎长乐顿时心生雀跃,向莫正德行了一礼,“有劳夫子费心教导。”

夫子捻着胡子笑得和煦:“放心便是。”

黎长乐跟黎世熹简单交代了几句,说好放学时间到了,冷一就来接他,如果没来接,就别擅自离开学堂。

黎世熹应了,“我会好好听夫子讲课,姑姑和鱼儿说,我很快就回去陪她……”

“玩”字刚要说出口,意识到一旁还有夫子看着,随即改了口,“陪她画画儿。”

黎长乐憋着笑,“好,姑姑帮你转达。”

于是,黎长乐放心离开了慕山学堂。

学堂一个月的束修900文,中午能加餐一顿。

上10天学,放一天假,农忙和节假日除外。

普通农户人家一天只吃两顿,学堂是考虑到好些学生是起大早步行赶路到县里上学的,要上一天课,难免腹中饥饿,没精神听讲,所以加了一顿午饭,不另外收银钱。

县里好些学堂不管饭,束修也没少收。

当然,学堂做什么,就吃什么,没得挑。

有家境优渥的学生,住得近的,都是回自家去吃的,束修也一律900文。

……

新入学的学生要行拜师礼,莫正德见黎长乐走了,便带上还有些局促的黎世熹走出小厅堂,往上课的讲堂去。

伺候茶水的丫鬟进来收茶碗时,发现客人落座的椅子旁的边桌上放着一只提篮。

她掀开盖布看了看,忙又盖了回去。

老太太今早去了惠济寺上香还没回,她先把这些物事收去后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