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空心语 > 二、心性修行之总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这里的道,有这样几个含义:

第一,这个道,代表真理的本体,即身心内外所有一切现象以及生命的终极本体。

第二,这个道,指的是道路和方法,也就是我们要了悟大道,明悟大道,在自己的生命中去体悟体证大道所要走的一条修行之路,修行的道路和修行的方法。

第三个方面,它是指我们修行所要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其实就是指人的一生如何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出来。就是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你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生命境界?如何将自己的生命价值最大化等等。

所以说大学之道的道,它融真理的本体、以及修行的道路、方法、目标,同时还融合了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代表着人的终极追求。

《大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在儒家学子看来,在儒家的修行者看来,人生最究竟的意义、最究竟的价值、最究竟的目标是什么呢?

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明明德

前面一个明,有明白、明了、明白的了悟这样的意思。

第二个明是[明性]。所谓明性,也就是觉性,在不同的宗教语言体系中,使用了不同的名词概念去代表。在佛家的修行中,更多地称之为觉性、自性、佛性,在道家就称之为道,或者道的本体性——道性。在其他的宗教中有其他的名词,比如说神性,灵性等等。

在儒家中除了明性,还有天性,在阳明心学中——阳明心学也是整个儒家的集大成者,将整个儒家的心性学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在阳明心学中,这个明它就代表自心的本体,这个本体本自具有的性质。在整个儒家的体系中,特别注重道德属性,所有一切儒家的学说、教导整体上都偏重于道德性。在阳明心学中,这个[明],也就是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这个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有善有恶的时候,已经不是心灵的本体了,而是内心的念头的波动。知善知恶是良知,能够知道念头善恶的那个能知之性,就是良知。也就是这里的明——明性、觉性。在阳明心学中还有一句教导非常的重要,叫“此心光明”。这也是阳明先生在他临终前留给他的弟子们最后的教导。“此心光明”的这个明,就是明明德第二个明。

另外在孔子的学说体系中,[仁]是整个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那么这个[仁]也就是这里的[明]。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儒释道三家学说之异同的一篇文章,其中说到关于三家的“明”——儒家偏重于入世,以及入世做事的这种道德属性,所以说叫做“此心光明”;道家既侧重于出世,清修、清净、逍遥、自在,同时又注重道的奥妙、玄妙。所以说在道家中可以用“此心妙明”来表示;而在佛家中,对于这个明性,更准确的说法叫佛性,而在佛性中,空性和明性是一体双运的,空而明,明而空,它是一心的两面,自心本体的两面,一面就是明性、觉性,另一面就是空性。所以说可以用“此心空明”来代表。但不管是“此心空明”、“此心妙明”,还是“此心光明”,其实都是指自性本心的本体本自具足的明性之德。

明明德,这个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这个德是指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性德。什么是性德?就是它最根本的性质、本自具足的性质。所以说它是本有之性。这种本有之性体现在人的身上,就叫做本有之德。上面说的此心光明、此心空明、此心妙明,其实都是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性德。第二个层面就是自性本心的性德显化在一个修行者的生命之中,以他的身口意的言行体现出来,那么这就是德行。品德、功德、大德等,说的都是这个德。

也就是说性德一方面它是形而上的,它是自性本心的本体。而当它具体的显化到我们的生命之中的时候,显化到修行者的生命之中的时候,形而下的显现就被称为德——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性德。

除了上面说到的以外,在佛家的《心经》中,对于自性本心性德的表述更侧重于从自性本心的本体属性上去阐述。比如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对自性本心性德的描述。因为佛家的修行更侧重于从自性本心的本体去了悟它的空性,所以说它更侧重于从体的角度、体性的角度去进行观照和体悟。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自性本性的本体具有这样一些性质。比如,没有任何形象,离于任何形象,不属于任何一种生灭的现象。也就是说它本自无生无灭,它离于一切二元对立的概念。我们在认识所有一切现象的时候,通常习惯于用一种二元对立的这种逻辑性思维去认识现象,而自性本心的本体,它是超越这些二元对立的思维的。所有的生灭、来去、善恶、垢净、长短、增减、生死等等所有这些二元对立的这种认识的方法,都不能用于认识自性本心。

而如果我们一直不能放下对这种二元对立的执着,不能以一种超越性的眼光去体悟自性本心的话,那么你就很难明了、很难见到、很难悟透自性本心的真相、真性。在佛家心性智慧中,除了空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面外,明性其实同样非常重要。但是对于这个明性,在显宗里面一般没有作为一个重点进行阐述,但是在密宗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就是说心灵的明性,这个明性也就是觉性,也就是心灵本自具足的功能性。空性是说自性本心的本体离于一切现象,不在任何现象之中,不在时间之中,不在空间之中。因为所有的时间空间以及生灭的现象,都是因缘而生的现象。但是自性本心的本体,它是离于现象的。比如说你去观照自己的心的时候,根本就找不到自心的本体,找不到一个有实质的内容。但空性仅仅是这个自性本心本体属性的其中一个方面。佛家之所以特别注重这个空性,就是要用对这个空性的了悟去破除人们对于所有一切现象的执着。这个目的在这里。因为只有破除了所有的执着,最终才能达到究竟解脱、究竟自由的境界。

但另一方面,这个超越性的自性本心,它又是所有一切现象的根源。佛家对于此方面的阐述相对而言会少一点,在道家中就会特别注重这方面的修行。因为所有的一切道家的法门,特别是法术类的,都是基于对这个明性功能作用的开发。自性本心,一方面它是空性的,但另一方面它又具足一切可能性,这个一切可能性在佛经中有这样的偈语,“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所谓的法,其实就是指所有在因缘中产生的现象就叫做法。除非指向的是无为法,而无为法就是自性本心的另一个名字而已。

那么这个明性都具有哪些性质呢?自性本心的明性、觉性,具有能生一切、能显一切、能现一切、能感一切、能知一切、能觉一切的性质。所有的一切现象,能在自心中产生出来,并且能在自心中显现出来,而且能以自心的觉性感知它、觉知它,而且能够觉照它、觉悟它。这就是明性的作用。

但是如果你这种感知、觉知仅仅停留在现象的表面的话,就会产生一个错觉,这个错觉就叫做执幻为实。我们的心会把自心的能知能觉,执着为主体,而把觉知到的一切现象执着为客体。于是主客二元的对立就形成了。形成了二元对立之后,所有不同的现象,就在这个二元对立的世界中不断地分化出来了。

而佛家修行呢,就是在对各种现象的观照中,深入的去穿透现象的表面,进入到现象的深处,直到穿透所有的现象,看透所有的现象,彻底了悟这些现象其实是觉性的作用。这个时候在你的观照中就呈现为,所有一切现象皆是觉性的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又映现在你的觉性之中,于是它们就达到了合一,达到了合一之后,就没有了自心与现象的对立。这个时候一切都消融于自性本心的本体之中,只剩下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觉性光明,这个觉性光明就这样赤裸地照耀着。这个时候就叫做明。

所谓“明明德”,就是让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觉性,这个觉性本自具足的自明性、自觉性,让这种性质它的功能性发挥出来,从而最终达到自明、自觉的目的。明明德,佛家有一个更常见的说法,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其实就是明明德。

在亲民

在不同的版本中,对于这两个字有不同的说法,有的是[亲民],有的是[新民],不管是亲民还是新民,最终它都可以回归到自觉觉他这样的修行之中。明明德就是内修,亲民就是外修,明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亲民,在后面会有更具体的内容,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是属于亲民的内容,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则都是属于明明德的内容。

中国文化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就是天人合一,自他一体。所有的内修,同时也包括了外修,所有的外修,同时也包含了内修,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明明德和亲民,是修行的两面,一方面要明明德,要觉悟自己的自性本心,要使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光明性德在自己的生命中显发出来,而修行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让这些显发出来的自性本心的光明性德要化为生活中实际的妙用,要把它用出来,要把这种光明性展现出来,化为鲜活的智慧,而这种鲜活的智慧就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行为之中。

在儒家中经常有这样的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独善其身,就是指明明德,就是自觉,兼济天下,就是亲民,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的穷和达就是指不同的因缘条件。当条件不具备的时候,那你就修好自己。当条件具备了之后,就去无私的利众。这种条件既包括各种外在的环境、各种不同的因缘条件,同时更重要的还在于修行者自身的条件——你首先要能够明明德,如果明明德做不到,就无所谓亲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没有明明德为基础为前提的话,那么后面所有这些都无法达成。

亲民,用儒家的另外一种说法,其实它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在韩愈的《师说》里面,对于什么是儒家之师说得很明确。儒家之师,它就是将儒家的圣贤之道——大学之道、明明德之道、亲民之道,传授给更多的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影响更多的人融入到儒家的圣贤之道中。还有一个词叫做经世济用,其实经世经用才是“经济”这个词的本意。所谓的经世济用,就是这里说的亲民,不管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它都是经世济用在不同范围内的体现。

经,就是经营,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那种智慧的妙用。将智慧融入到具体的事情之中,去利益这个世界就叫做经世济用,也就是将自性明德化为利益世界的智慧活水,应用到各种不同的领域,去利益更多的人,就是经世济用,也就是这里说的亲民。

对于亲民,还有一个版本叫做新民。新民的新,就是革新、新鲜、鲜活之意。可能用新字呢更能够体现出专注于内修的意蕴在里面,《大学》后面的内容中也有很多内容都会讲到“新”。

对于这个[新民]的新,新鲜的新,革新的新,用禅宗里面神秀禅师的那四句偈作为注解其实是非常合适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是这个新,就是时时都是新的。你的心始终安住在自性本心的当下,不念过去,不慕未来,时时自觉,时时更新。当你这样去修行的时候,在你的生命中所发生的每一个当下,它都是鲜活的,它都是自心觉性当下的显现,从不会重复,这种显现是非常鲜活的。这个需要在每个人在观照自心的过程中,去深入地、仔细地体悟这一点。

民,对于[民],如果从外修的角度,就是指我们身外的所有一切人事物,一切与我们有缘的生命。在儒家的体系里,就是家国天下。

民,在内修中,它指向的是内心的各种现象,比如内心的念头、情绪、情感、思想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民”。而修行,就是让你生命中真正的那个君王把他解放出来,让他当家作主,而让那个“民”回归到民所应该所处的位置,所有的一切内心的念头、情绪、情感、思想,这些都是君王的辅佐,都是自性本心生起的各种智慧妙用的工具和道具,而不应让“民”成了自心的主人。

而与“民”相对的,就是“君”。什么是君呢?君就是自性本心,而所有基于自性本心在不同因缘条件下所产生的各种内心的现象就叫做民。如果你的内心中自性本心能够做主,就叫做君临天下。如果自性本心不能做主,而让那个民做了主,那么这就是迷妄,就是无明,就是苦海,就是轮回。

在止于至善

在不同的学者那里,对于大学开篇的这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有不同的解读。

有的观点将这段话总结为“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认为这个是修行的三纲,即三个最重要的纲领;而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项内容就被称为八目,然后合称为“三纲八目”。“三纲八目”就是整个大学的核心和灵魂。这是其中的一种观点。

另外一种观点,是“两纲八目”。明明德是一纲,亲民是一纲,而止于至善,其实是指不管是明明德还是亲民,都要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也就是说止于至善,是明明德和亲民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境界。所以真正的纲呢,就是明明德和亲民这两纲,而这两纲与后面八目的关系是这样的,明明德对应的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这四目,亲民对应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目。然后这两个方面八个内容的修行都达到了至善圆满的境界,就完成了大学之道的修行。

这两种观点呢各有其优势,我们可以分别去汲取他们不同的优势,吸收他们其中的对我们修行有用的东西就可以了。

[至善],如果从第一种观点三纲的角度,那么这个“至善”指向的就是自性本心本然的境界,就是自性本心本自自在本自圆满的那个境界,无增无减,不需要增加什么,也不需要减少什么。而明明德和亲民的修行,最终就是为了达到自性本心本然圆满的境界,这在道家中用“道法自然”来进行表达。

然后再说“两纲八目”,在这样的解读之下,那么止于至善这个至善,就相当于是对一种境界的形容,不管是明明德还是亲民,都要达到最完善最圆满的境界。对于这种至善的境界,在儒家中还有一个词可以来表达这种不管是明明德还是亲民这两个方面都达到了最圆满的那个境界,也就是孔子在《礼记大同篇》中所说的“大同”——天下大同,它既是指一种社会治理的境界,同时也是指一个儒家修行者内外兼修,所达到的至善境界。

大学开篇的这句话,是整个大学的灵魂所在,不管是三纲,还是两纲,都是整个大学之道修行的核心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修行,一个是内修,一个是外修。内修就是使自己本自具足的自性的光明、自性的明德显发出来。外修就是使这种自性本心的本自光明的性德,能够化为鲜活的智慧,体现在具体的言行之中,体现在具体的入世做事之中,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种经世济用之中。然后再进一步,将内修和外修这两个方面融为一体,内修之中有外修,外修之中有内修,直至达到至上圆满的境界。当一个修行者在内修和外修这两个方面都达到了至上圆满的境界,这样的修行者就成为了一个儒家所说的大人、圣人。这样的人,也就是与道合一的人,他本身就是道的载体,就是道的鲜活的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