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空心语 > 四、明明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古之],既是指古代的先辈、古代的圣贤,同时也对应着在修行大学之道当下修行的人。大学之道是一种圣贤之道,是先辈的圣贤们已经通过了自身的实践最终体证、验证了的修行的道路,通过这条道路不断地接近真理、证得真理,最后成为大人和圣贤的修身实践之道。《大学》通篇都是对于这种修身之道、实践之道的阐述,古代的圣贤先辈是这样修行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和实践大学之道,同样要遵循与古代圣贤们无二无别的修行之道,因为这是已经经过古代的圣贤们实践过、证明过的可行的道路。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这里有个词叫天下,这个天下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指修行者本身他生命时空中所有的一切就叫做天下;另外,当他将这种自性本心的光明性德应用到各种不同的领域中去的时候,这个天下也是指所有一切的领域,它并不特指某一个领域,而是指所有的领域。所以说这个天下它其实是周遍一切的意思。就像佛家经常用十方三世这样的一个词去代表一切的时间和空间。而在儒家中经常就用天下这个词来代表所有的领域。

明明德于天下,也就是说修行者已经将自己的自性本心本自光明的性德完全显发了出来,这种光明的性德不仅充满了自己生命的所有时空,而且还能够让这种光明性德化为智慧的妙用,自然地应用到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情境、一切领域。换句话说,也就是在自觉、觉他这两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圆满的境界。这样一种境界就叫做明明德于天下。

一个修行者要想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界,要先治其国。

这里的“国”,就相当于比“天下”这样的境界要低一级的境界,因为“天下”已经代表了他生命中所有的时空,而“国”就相当于还达不到这样的圆满,有一定的不足,有一定的界限,有一定的边界。如果用当今时代与时俱进的概念去看待什么是“天下”什么是“国”,那么“天下”就代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概念,它不仅仅是指国与国之间,同时也是指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世界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而同归于道,同归于大人之道,同归于圣贤之道。这样的一种境界就叫做“天下”,即“天下大同”。天下大同,其实就是圣贤之道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先治其国,这个国的范围,在古代其实是指一个城,要比现在我们说的国家的概念要小一些。将这种圣贤之道、大人之道,应用到一个城市,应用到社会,应用到国家的治理当中,就是治国。

如果从观心修行的角度而言,那么这个治国的境界就相当于在已经见到了自性本心之后,能够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但是还达不到一天24小时分分秒秒都能安住在自性本心的境界,还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就是“治国”,达到了就是“天下”。

虽然还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是基本上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应对各种情境时,也都能够以自性本心的智慧去应对。也就是虽然尚未达到自觉觉他圆满的境界,但是已经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去应用自性本心的智慧。

治国的治,是治理的意思,在大学之道中,这个治,是从人的自性上,从本性的智慧上去进行这种智慧的应用。而在治国之中,其中最关键的最重要的就是君王,就是这个君王怎么样,一国之君怎么样。而这个“君”在修身之中,其实就是指我们的心,这个君必须是明君,明君才能很好地治国,而不能是昏君。

那什么是明君呢?明君,就是明明德之君,如果尚未明明德,那么这个君就是昏昧的,无明之君就是昏君。当一个修行者见到了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光明性德之后,他的心——这个君王就从昏君变成一位明君了。而明君治理国家,治理我们的生,命,是以本心的智慧而治理,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治理,是一种道法自然的治理。它是合乎大道的治理,这种治理就是不断的深化大学之道、大人之道、圣贤之道,不断的深化明明德,不断的深化亲民。之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六治之治》,对于这个“治”有一个比较详细的分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简书中搜索一下。

以自性本心的智慧来进行修行和应对生命中的各种情境,这样的一种治理,它本身就是一种“道治”,而不是一种“人治”。同时这个“治”,以自性本心的智慧去治理,它也是一种自治。这个自治就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自然的就会去利益万物、滋养万物一样。所以说这个“治”它又含有这种自然而治的意蕴。人们形容一个比较好的时代时就称为“天下大治”。“大治”在这里就代表一种境界,即“道治”。自治本身即是一种符合大道的自然而治的这种境界。

欲治其国者,先起齐家

家,相比国来说,它的范围就更小了。基本上就是你自己身边非常亲近的人,就是你的家人。在古代这个家指的是“家族”,九族以内都可以称为“家”。但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城市里,“家族”基本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家”也就从“家族”渐渐地变成了“家人”。

家,从观心修行上来说,其实就是指你的内心,你的内心以及自己的这个身口意的行为,也叫身家性命。

齐家,就是能够将“明明德”应用于自己的家庭,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时时刻刻去观照自己的心,观照自己的心是否符合大学之道,是否符合“明明德”以及“亲民”修行的这种正念。如果说你能够基本达到这样的一种水平,那么就叫做齐家。

同样的,齐家的关键在于一家之主,一家之长。这一家之主,必须是一位“明主”,跟一国之君的“明君”其实是一样的。不管是明主,还是明君,其实都是指的我们的心已经见到了自心的真性和真相,就叫做明主,或者明君。那明主和明君有什么区别呢?主要就在于其力量的大小。你是一只小小的蜡烛,还是一个火把,还是一个火堆,还是一个更大的燃烧的光明,还是光明灿烂的太阳?不同的境界,不同的能力,虽然都是明心见性,但是它的力量和境界大小是不同的。

主明则家齐。在齐家的修行中,这个主一定要明。如果这个主不明,很快就会迷失在身心所遭遇的一切境界之中。主不明,就会被各种现象所迷。家齐,齐于什么呢?还是齐于明明德。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先修其身,修身的范围比齐家的范围就更小了。什么是修身呢?身,代表了身口意所有的言行。将所有不符合明明德的身口意的言行,都要修正为符合明明德的身口意的言行,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修身。

修身是指,在刚刚见到自性本心也即初悟之后,这个时候我们生命中的各种习气习惯还非常的重,虽然见到了自性本心,但是一遇到事情一遇到境界就忘掉了,无法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这个时候就需要不断的去修。修身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消磨习气的过程,就是不断革除旧的习惯、树立和培养新的习惯的过程,将原来不符合大学之道的言行,按照大学之道的修行规范去进行修正,复归于道,将自己慢慢地修成大学之道的载体,这就是修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这个范围就更小了。修身,要去“修正”身口意的言行,那至少要知道什么是“正”。所以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如果心不正,那就谈不到修身。

什么是正?在儒家的修行中,这个正,经常用善恶去代替。同时这个心还代表发心、愿心,人的心念、念头,所谓的“正”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已生之恶,令熄灭,未生之恶,令不生。这样的一种对心念的修就是一种正心的过程。

而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正心还不仅仅是如此,这个只是最基础的正心。它还要求你要有这种大学之道的发心,发心去修行大学之道,才叫做正心。也就是我们上一次分享的,知止而后有定,知止而后有定就是正心,因为要止住妄念,止住邪念,止住欲望,止住小我,而定于善,定于正念,定于大人之心,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这样的发心就是正心,就是正心修行的过程。

而在观心修行中,这个正心,它其实是一种正念,保持正念就是正心。那什么又是正念呢?正念就是观心的观。不管你的心中升起了什么样的念头,你都要一直的观照着它,但同时又不跟随它,不攀缘它。如果说你能够做到仅仅是观照着,而不去攀缘,这就是正念,就是正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心和意的区别在哪里呢?心,是已经形成的念头,已经在你的心中产生的具体的一个念头,这个就叫做心,即心念。而意呢,它是指动机。这个意,更多的是指意愿、意志和动机。也就是在一念之间,内心决定念头发生发展的动机,就是意。

先诚其意,所谓的诚,就是真,就是专一,就是无杂,没有任何的杂染,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就叫做诚意。先诚其意,就是说要将自己的这种动机,内心的动机,内心的心愿和心意,专注地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上。

大学之道的修行,对修行者而言,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也不是修行者生命中仅仅占用其一部分时间、一部分精力的一件事情,它不是我们去处理的某一件事,它也不是我们的工作、职业甚至事业,而是我们的生命本身。

所谓的先诚其意,就是要将大学之道的修行,将大人之道、圣贤之道的修行,作为今生唯一的信仰,作为今生唯一的方向,作为自己用全部的身心性命去做的一件事,没有第二个想法,没有任何的动摇,这就叫做“诚其意”。

在诚其意的修行中,既然是内心的意愿和动机,在工作生活之中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人们就会面临不同的抉择,这个抉择其实就是在那一念之间的选择,你选择了什么?在儒家的日常生活修行中,体现为欲与礼、情与理、公与私之间的一念选择。欲代表欲望,欲望是生命的本能,就是你不去管它自然就会产生的欲望。而礼就是对欲望的约束,使之符合礼(道德精神)的规范。也就是说要将欲望转化和升华,去除私欲,符合道德规范,就叫做礼。除了欲与礼,还有情与理。情就是情感,理,就是真理的理,理性的理。一种是感性,一种是理性。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的选择。如果说你偏于这个情,被情所惑,那么就有可能违背了天理、理性的要求。而如果能够克制住情感,理性的面对和处理,使之符合道德理性,那么就是“诚其意”。还有公与私,在公与私的利益冲突之中,这一念的选择是为公还是为私?是为个人,还是为集体?是为你自己的家庭,还是为整个社会?是为你自己的国家,还是为整个天下?这种利益的选择就在一念之间。再上升一个境界,就是道与义。义,包含着公的成分、理的成分,也包含着道德礼仪规范的那个礼的成分。但是“义”相比于“道”,它仍然是有私的,是有情的,是有执着的,是有局限的。而“道”,比“义”的境界更高更宽广,它所对应的是无私,是无欲,是天下,是无我,是无执着。在“道”与“义”的矛盾冲突之中,你的一念选择是什么?如果说在所有这些不同的情况下,你都能够守住大学之道,守住这个道,守住这个公,守住这个理,那么这就是一种“诚其意”的修行。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什么是知?知,这里指的不是知识,而是真知、真理、真性,也就是明明德。

致,就是达到的意思。达到明明德的这个境界就叫做致知。所谓的致知,就是指明心见性,见到了自心的本性、真性,见到了自心本自具足的光明的性德,达到了对真理彻底无疑的了悟。

致知在格物

致知,在格物,就是如何才能达到对自性本心的彻底的了悟?它的方法是什么呢?在格物。

格,有这样几个意思:有观照的意思,有辨察的意思,有体悟的意思。所谓的格物,就是观心悟心,最后达到明心。

物,格物的物,之前我们也分享过,物,用现象去代表是最贴切的一个词。物,对于修行者而言,就指代了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格物的物,它相当于佛教修行中所说的“法”,“色声香味触法”的“法”。佛经中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用法来代表。而在大学之道的修行中,在儒家的修行中,则把这所有的一切都叫做物。

格物,就是观察和体悟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对身心内外一切现象的观察和体悟,最终达到对这些现象其本质、其真相的最究竟最透彻的认识。而在这身心内外所有的一切现象中,对于我们内心现象的观照和体悟最为关键,所以在观心修行中,这个物就特指念头,特指我们内心中的念。这个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是你的情绪,可以是你的思想,可以是你内心的情感,也可以是你内心生起的不同的想法和念头。

明明德的修行,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对自心真相的体悟,而对自心真相的体悟,就从对我们内心中的现象的体悟为切入点,以对念头的体悟、对念头的观察、观照、体悟为修行的核心。而格物致知的“知”,在对念头的观照中,这个“知”代表觉悟之意。致知,就是达到觉悟。觉悟什么呢?觉悟到念头的真相,觉悟到自心的真相,觉悟到自性的真相,觉悟到自心本明的明德。明明德,就是觉悟的意思。儒释道三家虽然各有不同的概念表达,但其实三家修行的这个基点和核心其实都是格物致知,只不过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使用不同的语言名词去描述而已。

另外,对于格物致知,在阳明心学中有这样的教导——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所以格物它不仅有观察念头、观照念头、分辨念头、体悟念头的含义在里面,它还有去改造念头、改变念头、革除念头的意思。在一念之间,用内心的力量去改变它,从“念”的修行上、从“意”的修行上进行修行,就是儒家的格物。

为什么格物就能够致知?是因为,当我们能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这个“虑”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的过程。有了前面的止、定、静、安,用“虑”来做格物致知的工夫,这个时候我们这种“格”的力量——也就是观照的力量,观察的力量,觉察的力量,觉照的力量,体悟的力量,体会的力量,觉悟的力量,它就能够达到自明自悟的这样的一个质的变化的临界点。当它突破了这样一个临界点,就可以达到格物致知。所以说格物致知,就是以心观心,以心悟心,当这种功夫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之后,突破了内心的那个无明的障碍之后,自性本心的觉性光明本身,在那一刻朗然独照!这种本性的光明在那个刹那间赤裸地显露出来,展现在修行者的生命之中,这就是真知、真理、真性、真觉。这样一个过程,在佛家特别是禅宗的修行中就叫做明心见性。在大学中就叫做格物致知。真知产生的时候,真知呈现的时候,就是明明德的时候,就是生命本自具足的性德这种性德的光明显发出来的时候,就有了明明德这个大学之道的修行之根。

在佛家修行中,明心见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在明心见性之前,所有一切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明心见性,而明心见性之后,所有的修行都是安住在明心见性所明的那个本心之中,所见的那个本性之中。

在大学之道的修行中同样也是如此。这个真知,就是大学之道的核心。如果没有格物致知,这个知不能明的话,那么后面所有的修行就没有基础,就没有根源。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是明明德的核心,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不过是格物致知的应用,是自性本心本性智慧的应用而已。

通过格物致知的修行,最终这个知产生了,这个性德的光明显发了出来,有了这个本自光明的性德,你已经见到了他,然后一心一意的专注在这个性德上,就叫做诚意,一切身口意的言行都不离这个性德就叫做正心,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在每一个当下,都让自己身口意的言行,不离这个自性本心,不离这个性德,那么这就是修身,将这种自性本心的光明,将这种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化为我们应对各种情境的智慧,在这种智慧的妙用之中,仍然一直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然后根据不同的范围,从较小的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就是明明德于心,明明德于身,明明德于家,明明德于国,明明德于天下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