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空心语 > 十四、修身齐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就是说要使家庭、家族成为贤善之家,和谐之家,圣贤之家,则需要以修身为本。家,在古代更多的是指一个家族,而不仅仅是指一个小家庭,而是指一个大家族。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代,家更多的是指小家庭。但不管是小家庭还是大家族,要使家庭成为贤善之家,家庭成员特别是一家之长都需要“修其身”。修身,身主要代表行为,而这个行为就体现在我们的语言、行动、为人处世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上。

那么为什么要修其身?这是因为通常人们受自己的喜好或者厌恶这种情感的影响,而不能够客观、公平、公正的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大学》里这段内容就把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这种偏颇的情况列举了出来。

比如这里说,“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就是偏颇不正,就是有偏。不管是偏爱还是偏见,或者是其他的这种不正的行为,都是属于偏僻的行为,对于自己亲近和喜爱的人,我们的心里就自然的会有所偏爱,这样在处理事的时候,就会因为这种偏爱而不能公正客观的处理。“之其所贱恶而辟焉”,对于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人、感到厌恶的人,就会因厌恶而产生诸多的偏见。因为这些偏见的存在,那么在与这样的人相处的时候,就不能客观公正的去看待它,也不能客观公正的去处理与这样的人之间的关系。“之其所畏敬而辟焉”,对于自己尊敬、敬畏的人也会有所偏向。“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对于能博得自己同情和怜悯的人,也会对其有所偏向。“之其所敖情而辟焉”,对于自己看不起的人,觉得比自己差很多的人,对这样的人也会存有偏见。所以接下来说“故好而知其恶”,或者是“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好,即喜欢。特别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同时还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个人的缺点和不足,或者说特别厌恶、讨厌一个人,同时还能够清楚的看到他的优点和长处,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天下鲜矣,就是非常稀少的意思。所以说大部分的人都是被自己的好恶所左右,而不能客观公正地去看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不能正确地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所以古代就有民间流传下来的谚语说,人们很难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人们也很难看到自己地里的庄稼长得过于茁壮健硕。这是因为人们习惯性地偏爱自己的孩子,当对自己的孩子非常偏爱非常喜爱。这个时候当别人说自己的孩子不好的时候,自己本能的就会不能接受,不能客观的去面对自己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比如说很多的父母,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出现争吵打闹的情况,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就会出现护短的行为,对自己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就会遮掩,然后会强调对方孩子的过错而忽视自己孩子言行不当之处。“莫知其苗之硕”,则是说人们因为对于收成的奢望,或者说希望收成越高越好,希望庄稼长得越壮越好,那么对于自己田地里的庄稼长得过于茂盛的问题也是看不到的。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所以说,如果对于自己身边的人,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情感好恶来进行处理,那么就无法客观公正的去处理家庭、家族中的事,特别是对于古代的大家族而言,一个大家族甚至有上百人、上千人,这样的话每个人都凭着自己的好恶,对于自己亲近的人特别地袒护,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就给予不公正的对待,那么这样的家族就无法管理好,无法使整个家族和谐相处。每个人都是有优点和缺点,都有长处和不足,对于家族的管理而言,只有客观公正的看待每一个人,不论亲疏,都能够正确地评价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既能看到其优秀的一面,也能看到其不足的一面,对自己和别人都能够全面客观地看待,这样才能以一颗公正无私的心处理好家庭和家族的事务,从而形成良好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的氛围。以上是从世俗家庭生活方面进行的解读。

对于观心修行而言,家,指的就是身家性命,指的是我们整个身心,所以说修身就是修正自己身口意的行为。而且这种修身是在正心诚意的基础上进行的,先达到正心诚意,然后再进一步深化到身口意的修行。如果意不诚、心不正,就谈不上真正的修身。《大学》所说的修身,即是以大学之道的修行要求去观照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要求,对于不符合的地方就要进行修正。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比如说对于自己亲近喜爱的人是否过于偏爱、溺爱、纵容?在面对相关事情的时候,是否有这样的心理在影响着我们理性的判断?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自己是否存有主观的偏见?是否因为这种情感上的不接纳、不喜欢,最终成为一种主观的偏见和偏激的看法?对于自己敬畏的人,自己是否只是一味的尊重其权威,而缺乏一种客观冷静的认知和了解呢?对于自己同情怜悯的人同样也是如此,是否能够在同情怜悯的基础上更深入的了解一些细节和详情呢?对于比自己身份地位低的人,是否能够平等的去看待而不是以自己的优势地位过于主观地做出结论呢?这些都需要在生活中去观照自己和反省自己,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偏颇之处,然后去修正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这是在生活中修行的内容。

但是仅仅这样修行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只是一种相对较浅层面的修行,更深的层面则需要深入到自己的内心,深入到起心动念之中,去观照自己的念头,去修正自己的心。这样的修行就比上面所说的对言语和行为的观照、修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不同的情境中,在面对每一个情境的时候,都要时刻警觉和观察自己的心念,是如何起心动念的,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陷入了世俗的是非好恶之中,是否被自己的情绪情感带动而形成了偏见等等。自己的念头是不是一种偏见,在我们的觉照之中其实是清清楚楚的。要观察自己的心是否被念头带动而进入了“情”之“罗网”、“理”之“丝茧”、“法”之“森林”、“我”之“幻境”。

“情”之“罗网”:被情感所带动使自己偏离了修行的正念;

“理”之“丝茧”:被过往耳熏目染的理论、观念、思想、文化、道德、习俗等束缚而离开了生命当下的真实;

“法”之“森林”:被教法、法门、概念、名相、知见等束缚而不能回到当下之觉知;

“我”之“幻境”:被强烈的自我感、坚固的个体自我的执着所迷惑,而看不清自我的虚幻不实;

以上这些都是在观心修行中需要去破除的束缚。相对而言,情和理的这种偏颇是比较容易观照清楚的。而知见、理念、观念,以及对我的执着,特别是对个体自我的这种执着,它是非常深的一种习气,而对于教法的过度执着也是一种难以破除的障碍,都需要在观心修行中,通过对内心各种念头深入的观照,通过对习气的观照,对自心本性的深入体悟才能破除。要彻底破除情、理、法、我的束缚,就要去观照和体悟这些对象的相对性、缘起性、生灭性,以及它的究竟空性。相对性,就是指某一种事物,不管是情和理还是法和我,都具有在某一种条件下才能成立的特点,离开了相对的条件就无法成立。缘起性就是指这些对象的成立需要因缘条件的聚合,需要很多因缘条件的聚合,最后才能够形成的情、这样的理、这样的法、这样的自我,这是缘起性。生灭性就是指所有这些观照的对象,都是有生有灭的,无法永恒不变。当我们去深入观照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样的真相。当对情理法我的相对性、缘起性、生灭性观察和体悟得非常清楚的时候,那么也就清晰的见到了它们的究竟空性。只有见到了这些事物和现象的空性之后,我们才能够改变对它们的错误的看法,从而解脱对它们的执着不再被其束缚。

另外,在之前所说的关于格物致知的修行中,通过对念头的深入观照,通过对自心的空和觉这两种性质的深入观照和体悟,就能够明白自心的本性,它是离于一切现象的。而在这里,结合情理法我的观照和体悟,最终就可以清楚的观照到自心本性,本自离于情、离于理、离于法、离于自我执着的超越境界。同时当我们对自心的空和觉这两种本质体悟清楚了之后,就可以安住在自心的空寂灵明之中,去清明的观照和体悟,体悟什么?体悟自心本自离于情、离于理、离于法、离于我,体悟自心本自具足的宁静清明、离欲离相、本然自在的这种状态。

当我们安住于本心之中的时候,这个时候再去面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事物在本心中都会清清楚楚的展现出它本然的样子。这时就不会因情感好恶而影响对人事物的客观的判断、客观的关照。这时对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以及所有相关的人,在处理这些事务的时候,就可以如实的观照人事物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不会额外的去增加什么,也不会额外的去减少什么。

同时还因为我们安住在本心之中,通过这种清明的觉照使我们能够看清如何更加善巧地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时对于家庭事务的处理就会更有智慧,能更好地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所以说当修行者以这样的方式去修行,从自己内心的深处,从起心动念这样的点去切入,去修正自己的身口意,去修正自己的起心动念,去修正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不断坚持这样去修行,自然就能够使修行者自身时常安住在安宁祥和之中,同时使整个家庭也会被他的安宁祥和所感染,被他的宁静清明的智慧所带动,从而形成自然健康和谐的家庭文化氛围。这样充满温馨充满和谐充满阳光充满智慧的家庭,即是符合大学之道的贤善之家,也就是大学中所说的“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