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 第138章 苏氏兄弟的妥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赵煦的步步紧逼下,宰执们最终通过了决议。

蔡确身死,念其辅佐先帝,恢复其正议大夫之职;

张商英直言敢谏,擢为侍御史;

杨畏挑拨圣人关系,夺职,主管崇禧观;

章惇起复,出知秦州。

一道道诏令下去,朝廷的风向再次改变,启用先帝旧臣之势十分明显。

苏家的三人又在苏过的建议下开起了小会。

狐假虎威的苏过首先转达了赵煦的意见,西北将再次用兵,熙宁、元丰年间的大臣需要调回一部分。

苏辙不满道:“不可能,眼下夏人已经遣使认罪,何须再次用兵?先帝臣子皆是品行不端才被外放,怎么能又召回来?”

苏轼也道:“官家说什么你都答应,岂不是佞臣所为?”

苏过心累,先解释道:“夏国国母刚刚诛杀国相满门,下一步肯定是再次犯境,认罪不过是想麻痹朝廷,拖延时间,至于品行问题,经常攻击爹爹与叔父的那帮人就没有问题吗?”

苏辙冷笑道:“皆是边军贪功,妄起战端,一年之内数次出兵,朝廷如何支撑得了?”

“这个问题叔父不用担心,”苏过笑道:“此次还是筑城引战,并非大军出击,所以花费不多。”

打仗最麻烦的其实是民夫的征调和粮草的转运,在党项人必攻之地筑城,引其大军前来,已经是最省钱的打法了。

西北的事苏轼不关心,他更在意的是新党的人要回来了,问道:“官家打算召谁回来?”

“还没定,”苏过狡猾地试探苏仙,说道:“不如爹爹推荐几个没那么差的,免得官家将吕惠卿给召回来了。”

新党之中,苏氏兄弟最不喜欢的便是这位嘉佑二年的同榜进士。

所以苏辙立马怒道:“若是召他回来,我一定将敕令封还。”

“那爹爹和叔父推荐几人,”苏过笑道:“先帝旧臣官家是一定要召回的,若是不想官家与三省之间因此发生冲突,还不如主动选几人召回来。”

苏辙质疑道:“召回来后,我等如何自处?官家既然相信他们,自然该我们走了。”

苏过问苏仙:“爹爹觉得呢?”

“子由说得有理,”苏轼也道:“元丰旧臣贬谪已久,若重返中枢,势必挟私报复,我们哪里还能有立足之地。”

党争害人啊,苏过挠挠头,说道:“如今官家亲政,正是解决矛盾的好机会,怎么可以还用元丰和元佑来区分大臣?”

苏轼认同这点,改口道:“你就说官家是不是想重拾先帝的新政?”

真是两块硬骨头,苏过承认道:“是,但爹爹也说免役法有可取之处,难道就因为是先帝之法,就不能用了吗?”

苏辙替他哥答道:“那要看怎么个用法,全部推翻重来就是不行。”

“司马君实不就是那么干的?”苏过也有些火了,说道:“眼下官家也没说要立刻恢复新法,但如果朝中大臣们都像叔父这么抵触,根本不从百姓利益出发,为反对而反对,官家迟早会将宰执们全部换掉,到时候就是吕惠卿回来重拾新法了。”

苏轼又开始和稀泥,说道:“怎么说着说着还急了呢,这又不是在朝堂上,家里人说话不可如此。”

说着瞪了一眼苏过,苏过忙起身向苏辙道歉认错。

苏轼又道:“那你的意思是回到熙宁变法之初,大家都据理力争,而不是一言不合便一走了之?”

还是苏仙靠谱,苏过感动道:“爹爹说得太好了,就是这样,你说差役法好,我说免役法好,大家摊开说明白就是了,再不行找几个州做试点,或者让宫里和三省分别派人下去暗访,总得得出结论的。”

苏辙问道:“你确定官家会给我们这样的机会?”

“事在人为,为天下计,为长久计,”苏过诚恳说道:“官家眼下是有些怨气,但这也是近些年娘娘和朝中大臣丝毫不顾及他感受而引发的恶果,难道不应该补救下吗?”

苏轼叹道:“官家怎么说的?”

“垂帘以来,只见臀背。”苏过转述道。

御前奏对的时候,赵煦坐正位,娘娘于侧厅垂帘,大臣们纷纷都面向娘娘奏事,留给赵煦的可不就只有臀背了。

苏颂就是因为面向垂帘奏完后,又转而面向赵煦再说一遍,这才得到了赵煦的谅解。

当然,因为苏过早前的提醒,苏氏兄弟在这一点上也比较注意。

苏辙叹了口气,形势逼人,再去争论这些礼仪上的事毫无意义了,只能像苏过说的,想办法补救。

所以最后两兄弟各留下了一个名字。

苏轼提的曾布,苏辙提的李清臣。

曾布是变法初期的重要人物,后因为质疑市易法被王安石贬出朝,哲宗继位后将他召了回来,可他又拒绝配合司马光改免役法,再次被外放出朝,他是苏氏兄弟的同榜进士,散文家曾巩的弟弟。

李清臣是神宗时的国史编修官,哲宗继位后任尚书左丞,因为不赞成废除全部新法被外放;

他与苏氏兄弟之前交情不错,苏轼调任徐州知州时,苏辙陪他一起赴任,李清臣时任京东提刑使,在徐州新修一小亭,由苏轼命名为快哉亭。

不过苏仙其实并不走心,他在密州、黄州都命名过快哉亭,最有名的应该是黄州那个,因为那里有张怀民,还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有了这两人,苏过总算可以和小皇帝交个差了。

剩下的问题便是太皇太后那里,看来还是得人见人爱的苏仙出马,以他的方式来缓和两宫矛盾了。

安乐坊那边进展顺利,说是公立医院,朝廷其实并未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但凭借着神医庞安时的名气,已经有不少大夫愿意加入进来。

初具规模之后,登门的病人也多了起来,总算是止住了苏过烧钱的势头,让高俅松了口气。

隐隐有后世医院雏形的安乐坊,在这个时代足以秒杀那些代代相传的医馆,苏过并不担心没人来,反而担心人太多,被富人抢占了地方,穷人无法得到医治。

所以他将跟了自己有一阵,却一直吃闲饭的李直方派了过去,专门维持秩序。

好歹也是当过县尉的人,做个保安队长之类的应该是绰绰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