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 第162章 变法前的御前奏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闹太学的最后处理结果出来了。

领头的和有煽动嫌疑的考生,被取消了今科的考试资格;

张三手下那帮坚持声称自己就是纯属无聊,跟着起哄的闲汉,被判脊杖,就地配役一年;

供出郑雍的那波人,被判得最重,脊杖后刺配,发往边州服苦役。

至于郑雍,因为证据不足,直接外放了事,被免去尚书右丞的职务,出知池州。

这个结果大家都比较满意。

考生们只取消一届礼部试资格,算是小小的教训了;郑雍咎由自取,里外不是人;章惇没有被拖下水,也懒得计较了。

宰执的席位争夺上面,枢密副使一职最终任命了许将,同时召王存还朝,接任尚书右丞之职。

许将是嘉佑八年的状元,文武全才,但也有新党的典型问题,就是私德差一点。

元佑四年,在任命边将一事上,宫里和执政的意见不统一,许将当面支持执政,背后秘密上书指责执政用人不当。

不管他的目的是媚上还是邀名,都是道德君子所不耻的,所以许将因此被外放出朝。

至于王存,年已七旬,前几年因为和范纯仁一起反对将蔡确贬到岭南,被言官弹劾,出知蔡州,有这个前因在,所以他的任命比较顺利。

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旧党也终于学会了面对现实,而不是坚持在赵煦那里撞个头破血流了。

苏过将修订后的役法送到宫中和三省,等待进一步的处理意见。

过了几日,范杜若的女子书院开始了改建工作,苏过也接到了进宫的诏令。

涉及到变法的重新启动,皇帝和宰执们自然是全员到齐。

苏过被免了之前的职事后,身上只剩个八品通直郎的散官,这次进宫应该会接到新的任命了。

苏轼不在,苏过跟在苏辙身后一一和长辈们见礼。

新旧两党相互膈应,但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唯一的小辈苏过就惨了,大家其实没什么可以聊的,只能拿他开涮了。

好在没等一会,官家便到了,终于将苏过解救出来。

大家行过礼,赵煦首先发话道:“役法之事反反复复,差役、雇役争论不休,朕欲结合先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订役法。”

众人齐声称是。

范纯仁抢先定下基调,说道:“差役法之弊端,在于徭役繁重,影响农事。里正、衙前等役,又惩罚太过,导致百姓宁愿受穷,也不愿多事生产,担心被列入上四等之列。”

按宋初的条例,百姓分为九等,上四等都需进行不同的服役,下五等则免役,等级按时调整更新。

差役法弊端正如范纯仁所说,大家都不愿意被列入上等,所以差役法最大的问题是打压了百姓生产劳作的积极性,这种役法要求百姓自费为国家服务不说,还长期在外,耽误了自家的事。

章惇补充道:“雇役法的问题,主要出在州县官吏的执行上,包括划分民户等级和免役钱、助役钱和免役宽剩钱的征收问题。”

免役钱就是当役的民户需要上缴的费用;

助役钱就是之前不用服役的城市人口、官吏、道观寺庙和单丁、女户等家庭需要上缴的费用;

最大的问题出在免役宽剩钱上,朝廷为了预防天灾人祸,决定在免役钱的基础上加收一部分以为宽裕,中央定下的基数是两分,也就是免役钱的百分之二十,但实际地方征收往往扩大到百分之四、五十。

这让本来就在最底层的那部分百姓,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也让之前不用服役的特权阶级,对新法充满了抵触。

赵煦点点头,说道:“通直郎苏过上前,将修改后的条例与众卿解释一下。”

苏过领命上前,拿出手稿,逐条地为众人说明。

其实大体还是雇役法那一套,修改的地方主要是将民户分为五等后,征收对象去掉了末等民户和单丁、女户等家庭。

至于官吏和道观寺庙等特权阶级,苏过并不打算剔除。

新的条例主要是在实际施行上做了较大调整,首先禁止地方州县随意加征,其次是要求将民户等级的划分备案待查。

之前苏过和章惇、曾布商量过,在这些地方做了让步,监管的事可以由御史台负责。

解释完条例,苏过说道:“条例眼下尚在讨论之中,各位相公如有异议,都可以提出修改,一旦下发,各州县便不可再阳奉阴违或者私自修改。”

赵煦也适时地为他站台,强调道:“地方官吏如有建议,可以上书,但违背条例者,朕绝不姑息。”

大宋的州官不少都是宰相、学士或者台谏的高官外放的,而外放的原因又多半是因为与中央意见相左,所以可以想象这帮人到了地方上会如何行事。

苏过专门提出这一点,也是为了先礼后兵。

因为差役法的弊端实在太明显,所以即便是旧党的几人,对役法的改革也持相对宽容的态度,大家又都事先看过条例,所以并没有引起很大的争议。

宰执们针对如何督查和如何雇佣的问题,补充了一些细节,其他的基本以苏过拟定的初稿为准。

见事情比较顺利,赵煦说道:“朕打算重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亲自掌领,由通直郎苏过签书三司条例司公事,负责新法条例的拟定。”

范纯仁等人闻言愣了下,忙道:“官家不可,就算重设此司,也当置于三省之下。”

他是担心又弄出于凌驾于三省之上的衙门来。

“朕无意恢复旧制,此司也不会侵扰三省事务,”赵煦解释道:“后续的条例修改,便如今日的役法一般,会在与众卿商议之后,再行下发。”

章惇事先就知道这个安排,所以默不作声。

旧党的人有些担忧,但赵煦都这么说了,再抗议也不合适,只得同意。

大家都不反对了,苏过这才上前领命。

赵煦说道:“众卿可先下去了,这几日新的役法便会颁布下去,还得麻烦众卿做好接下来的施行和监管。”

众人齐声称是,退了下去。

苏过则是又被单独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