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七零随军:海岛生活好惬意 > 第168章 大嫂们的忧患意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交了卷就回宿舍的董晓丹,稍微收拾了一下东西,拎着包,就踏上回家的路。

知道海岛的规律,每周日都会安排车,接送有需求的军嫂们。

所以董晓丹先坐公交到百货大楼那边。

然后就去周围的几个副食品采供店逛逛,给家里添置一点日用品。

又到附近的茶楼,买了蛋糕、包子等点心。

董晓丹现在才知道,这个时候这些百年老店里已经有蛋黄酥、奶黄包子一类的精致点心。

只不过不是一般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的。

但是一周买一次,给他们尝尝,董晓丹觉得自己还是有这个能力。

而且,哥哥和陈朝阳不是要考试了么?

弄点好吃的安抚安抚他们略显焦虑、紧张的心灵吧。

快付钱的时候,董晓丹想想,又要了几个大肉包。

虽然肉包不稀奇,虽然自己也能做,但是现在一周只回来一次,既要检查他们的功课的掌握程度,还要抽时间与陈朝阳腻歪,时间宝贵着呢,哪能浪费在做包子这些小事上?

所以干脆直接买了。

军区食堂包子是不缺的,但是军区食堂的包子哪能与这百年老店的相比?

口感差远了。

逛了一圈,该买的都买得差不多了,看看时间,虽然离往日她们集合的时间还有一段距离,但董晓丹还是决定早一点到集合地。

到了那里没多久,陆陆续续就有大嫂来了。

一见到董晓丹,大家都围上来问寒问暖。

不一会,就有人担心地问:“晓丹,有人说,你哥和你爱人都在准备考试,等他们考上军校,离开海岛后,你就再也不回去了,然后也不管我们了。”

“怎么可能?我哥、我爱人即使到市里来读书,但他们还属于部队的人,怎么会离开海岛?海岛部队是他们的家啊。”董晓丹笑着说。

“嗨,我们每天钩花的时候,都在想,这是不是我们最后一批手工了?”军区大嫂不无担忧地说。

这么有忧患意识?

董晓丹想了想:“等我哥、我爱人考试结束,我再设计几款钩织的桌布、台布,茶几布、沙发巾之类的,这些可以常年钩,既可以出口,也可以在国内市场出售。”

这样的手工制品,不要说现在是七十年代了,往后五十年都还用得着。

只是越往后,会的人越少,市面很难买到了。

“那最好不过了。”这常年可以干的活最好,因为不用老是学新的东西,每次新的一批手工活出来,她们都要费心巴力地用好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不一会,董晓丹开心地发现,江平芳带着小孩子和包玉静也来了。

连忙走过去跟她们打招呼。

虽然其他大嫂们现在跟董晓丹也很熟,一个个对她很热情,但江平芳、包玉静是董晓丹来到海岛后最开始认识、熟悉的两位,看到她们,董晓丹感觉最亲切。

而她们对她的感情,也是一样的。

忍不住就欢呼抱在了一起。

回家的一路,自然是开开心心。

“去黄局长和几个工厂看过了么?”包玉静问。

“去过了,黄局长哪肯轻易放过我?”董晓丹开玩笑道。

黄局长知道她考上了N大,第一个念头就是让她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市里报到,做她的副手,自己哪怕让位都行。

董晓丹哪敢这么托大,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大学生而已。

包玉静看着董晓丹,非常高兴,虽然她只是海岛的一名军嫂,可因为年龄的缘故,也因为陈朝阳是她爱人手下的一员爱将,她看着董晓丹一天天地进步向上,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一样,很是欣慰。

“包主任,以后你们可以建议,海岛的学校要多招一些大学生老师,这样海岛的孩子们也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现在已经恢复了高考,接下来高考会越来越卷,趁现在,大家都还没反应过来,多准备一些资源。

“是有这个想法,但市里的老师哪里愿意到海岛来?”交通不方便啊,人家周末回一次家,都要辗转好久。

所以,最近在想办法,要不然就到军嫂当中招一些高中毕业的补充到学校里?

当时包玉静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董晓丹,可惜人家考上N大了。

不无惋惜地对他爱人说:“要是早一年招老师就好了,也许董晓丹做了老师,就不会想着高考了。”

她爱人想了想,摇摇头:“早一年也不可能,你别忘记,她到海岛来也才几个月。”

“是啊,只是可惜了,小董这人适合教孩子。”包玉静想着军区大嫂们原来会钩织的就没几个,现在被她教得多厉害啊!

至少现在有七成的军嫂,每个月靠钩织挣的钱,不说都超过自己爱人吧,但负担一家老小的开销是没有问题的。

这年月,谁家不是兄弟姐妹好几个?

尤其是农村来的,家庭负担更重,所以每个月男人的津贴,不只是要养他们的小家,还要多少贴补他们身后的大家。

每个月少的要寄回去十块、二十块,多的要寄回老家三十、五十不等。

所以虽说吃穿不成问题,但日子总是要算计着过。

现在大嫂们几乎也能顶起半边天了,日子就轻松了许多。

而所有这些,都得益于董晓丹的智慧付出。

除了第一次,有几位大嫂半路出逃,想了其他一些歪心事,最后被现实狠狠打了脸之外,接下来这种情况再也没发生过。

虽然也有人眼红,感觉董晓丹得到的比她们多。

可是也没人逼你跟后面干,做不做随你。

最终眼红归眼红,也不得不服气,人家就有这本事,你要不服,有本事也自己设计,自己找销路。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江平芳的孩子时间坐久了,就开始不耐烦,不肯坐江平芳腿上,拼命要往董晓丹腿上爬。

董晓丹只得接过去,然后从包里拿出一块蛋糕给他。

小孩有了好吃的,也不闹了,吧砸吧砸地开始吃东西。

不一会,蛋糕的香甜味就在车上弥漫开来。

其他的孩子也不淡定了,都在大人的腿上扭来扭去,一会说饿了,一会说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