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齐相国:抗秦,从进淄赶烤开始 > 第67章 千年大计,始于督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7章 千年大计,始于督亢

就在大秦从失利中缓过来,正在磨刀霍霍之时,齐相也在原先燕国的土地上烧起了“新官上任三把火”。

此时,阿盛率领的东路北伐军已经直抵燕都蓟城之下。不过,面对着坚城,齐军并没有展开任何行动,只是在周边扎营,控制了进出的要道,简直比当年乐毅围即墨还要宽松。百姓同样可以出来砍柴通行,齐军是秋毫无犯,仿佛就是当地的驻军一般。

在这种情形之下,很多百姓直接选择出城避难或者干脆投齐,逼得秦国守将不得不将城门紧闭,然后躺平待援。此时,田荣部杀降一事的恶果体现了出来,困守城中的秦军不敢贸然投降,齐相也不敢再轻易往城中派出使者,双方就这样展开了静坐战。

不过,阿盛等人明白,此时是胜局已定。尤其是当陈余在赵地搞出那么大动静之后,蓟城中秦军唯一的指望——关中援兵,根本不可能再越过赵军来场千里驰援。而哪怕秦军真的打穿了赵境,西路北伐军也已占据了易水一线,可以据河阻敌,给东路军争取时间。

此时秦国在燕地的残余力量都被困在了这一个孤城之中,而齐军这边早已派田震、卢绾等人率领机动部队去占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走廊等重镇,其余地方也几乎做到了传檄而定。

于是齐相的工作重点,也早早地从军事谋划转到了当地治理上。一方面,他摆出求贤姿态,对于前来投靠的燕国贤才和旧贵族是来者不拒,而且往往在一番交谈之后授予对方县尉或县丞之类的官职。于是,燕地的遗老遗少们纷纷来投,生怕来晚了就捞不到好位置。

不过,对于更为关键的县令,以及战略要地的人事任命,齐相还是交给了齐国的官员或者直接提拔稽下学子。而在具体的施政纲领上,阿盛也是忍住了直接抄刘邦“约法三章”的冲动,而是先派人去各地方考察。

这一天,从督亢地区考察回来的叔孙通就和齐相就治理措施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缺编居然如此严重?这可是秦王心心念念的督亢啊!”

看到叔孙通递交上来的考察报告,阿盛是十分惊愕。督亢号称是燕国的膏腴之地,此处水利发达,粮食收成很高,曾令秦王垂涎三尺。而荆轲前去刺秦王时,也是以督亢地图为饵,来了一出图穷匕首见。

阿盛更是知道此地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现代的雄安新区之所在。所以,他才格外重视这片风水宝地,于是派出了稽下学子中的佼佼者叔孙通去考察,力图也在这里施展一个“千年大计”!

可是,叔孙通的考察报告却显示,在这个如此重要的地方,秦吏的编制居然还缺了四成?这让从考编卷的飞起的时代穿越而来的阿盛如何能理解!

军师郦食其则在一旁解释道:“其实,这里已经相对不错了。在郦生游说过的一些地方,秦吏的缺编甚至超过了一半!所以那些官员知道自己根本掌握不了地方,这才火速归降!”

阿盛并不知道根据里耶秦简的记载,湖南的迁陵县有着103人的编制,却长期缺编49人!但他知道秦末时很多地方官想着带头造反,然后就被刘备、项梁等本土势力干掉了,可见他们确实缺乏基层的掌控力,只好转换阵营,但已经得罪了当地的实力派。

好在在这个时候,秦国仅仅是在燕地立足了一两年,也还没有上马修长城等大工程。所以当地人虽然讨厌这些秦国的空降领导,双方还没闹到剑拔弩张的地步。齐国势力的介入,反而有助于在地方上缓和矛盾。

齐相顿时觉得自己前一阵子的封官许愿也算歪打正着:燕地缺的正是基层干部,自己这里就弄出来了。而之前担任县令、县丞、县尉的秦吏虽然都遭到了降职,但他们保住了性命和编制,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不过,阿盛依然察觉到了问题,于是接着提问到:

“这燕国的人口,应该也不少吧?之前不是还凑了六十万大军去打赵国?那这么多的民众,为什么都不愿意去当官呢?”

来自现代考编第一大省的他表示很不能理解。

“有三个原因”,只见叔孙通早有准备,缓缓奏对道:

“这第一,此时的燕国户口数量已经因兵灾和随燕王喜迁往辽东等原因,大大的减少了。此外学生此行也发现了一些隐匿于山川湖泊之中,靠着渔猎为生的百姓。虽然具体的数字需要进一步的统计,但可以肯定——由于乱世的影响,燕地的人口受到了一些损失。”

阿盛点点头,但感觉这并不是主要原因。毕竟公务员占人口的比例还是太小了,而燕地又远远没像三晋或楚国那么惨,哪怕就是十户存一了,也不至于缺编到如此地步吧?

“这第二嘛,燕地人民敬仰荆轲和太子丹,因此普遍不愿意为秦国效力。”

“原来如此!”阿盛不由得在心中大喜,暗自想到:

“看来自己凭直觉打出了两人的旗号,果然是明智的!想想也是,要不是他们的事迹先在民间广泛传颂,又哪里会流芳千古,使自己这样一个后人知道?而既然两人如此得民心,杀了太子丹向秦国妥协的燕王喜怕是要被百姓唾弃,再也不可能卷土重来了哈哈哈。”

叔孙通接着说道:

“至于这第三点,要当秦吏可是有一定门槛的。学生曾研究过秦国的《置吏律》,其中对候选人的年龄、出身爵位、籍贯都有要求,还需要能读书刻字,没有犯罪前科,而有的职位还需要保举人或在指定‘学室’学习的经验...”

虽然叔孙通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可阿盛还是敏锐地抓住了重点。他怎么忘了在古代的文盲率是高的离谱的!

在现代,人们起码都接受到了九年义务教育,书写起来用起纸笔和键盘也是非常方便的。可在那个时代,光是刻竹简都能让人累个半死。

“唉,也不知道徐福那边怎么样了。我迟早要普及教育!”阿盛暗暗发誓。

至于其他的门槛,显然都是次要的。就像在现代考公门槛也经常很高,但还是阻挡不住人们报名的热情。

不过,阿盛转念一想,又不由得释然起来——虽然普及教育道阻且长,但他可以先从高等学府入手啊!直接给有一定底子的士人们一些公务员的培训,显然能起到更加立竿见影的效果。

于是乎,齐相发话道:“看来,我们要设立山河学院的督亢分院了!”

郦食其和叔孙通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也皆连连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