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令月歌:遇仙 > 第9章 临清之玉: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庆十四年,四月十六日,长安皇宫,金銮殿。

金銮殿陈设精美,布局工整,住着天下至高无上之人,虽然望之俨然,但在殿内书画的陪衬下并未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令歌走进殿中,他注意到,殿中萦绕着龙涎香的同时,空气中还飘浮着一些汤药的气味。

“令歌。”皇帝见令歌前来便欣然起身,朝着令歌走来。

黄公公等宫人知趣,不动声色地退了下去,一时间殿里只剩下皇帝和令歌。

“臣弟拜见陛下。”令歌朝着皇帝拱手,深深一鞠。

皇帝立马搀扶起令歌,和善地说道:“快免礼,只有你我兄弟二人的时候,这些规矩能免则免。”

“多谢陛下。”令歌颔首感谢着,从第一次见面开始,他便知晓皇帝是一个性情温和之人,对自己甚是上心。

“朕更愿意听你唤朕一声皇兄。”皇帝看着令歌含笑说道,皇帝生得英俊,唇边笑意更让他显得温和。

令歌微微点头,道:“皇兄。”

皇帝欣然一笑,“好,好。”

他开始上下打量着令歌,只见令歌今日身着那件兰花草广袖月牙白衣裳,尽显玉树临风之感。

皇帝赞叹道:“这身段、相貌、气韵,这世间除了你父王,便是你。”

一时间,皇帝有些出神,仿佛又回到过去临清王还在世的时候,那段悠然无虑的时光。

“朕一时高兴得都有些糊涂了,来,这边坐。”皇帝牵着令歌的手往桌案边走去,随后两人就坐下来。

“令歌,这么多年你可是都住在遇仙山?”皇帝问道。

令歌承认道:“实不相瞒,臣弟自幼在遇仙山长大,直到去年接到武林大会的邀约才下山离开。”

皇帝浅浅一笑,轻轻地拍着令歌的手,道:“令歌你不要担心,朕寻你多年,并不是要责怪遇仙山欺君之罪。”

“令歌你也千万不要怪皇兄这么多年不愿来遇仙山寻你,朕不是没有想过你还活着,还在遇仙山,只是朕担心惊扰到你,留在遇仙山本就是你父母的心愿。”

皇帝微笑着,眼底却渐渐有些红润,“如今,你回来了,朕一定护你一世周全。”

令歌闻言,只觉皇帝语气坚定,这是天底下最有权力的人对自己许下的承诺,一时间,令歌实在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微微颔首道:“多谢皇兄。”

皇帝看着令歌,满目温柔,似乎是在呵护着失而复得的珍贵宝物,守护着自己的信仰一般。

“回宫的一切事宜朕已经给你安排打点妥当,除了一些必须要学的规矩,平日里你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一样。”

“多谢皇兄好意,我会的。”令歌颔首谢道,听到皇帝这般说,心里悬着的一块大石也算落地,只要还能无拘无束,一切也不至于太糟。

皇帝听见令歌唤自己“皇兄”,脸上当即露出满意的笑容,他说道:“待会黄飞他们便会将午膳布置上来,你我兄弟二人就在这金銮殿用膳。”

“皇后娘娘呢?”令歌下意识地问道。

“你皇嫂在凤仪殿替朕批阅奏折,要不然朕也没有时间和令歌你在此畅聊了,”皇帝笑道,“你皇嫂说了,她已经遣人在含凉殿布置晚宴了,用来招待令歌你第一次正式回宫。”

“晚宴?”令歌有些担忧。

“就是寻常家宴,令歌不必担心,到时候来的也就几位皇亲国戚,本来还有朕的两位皇兄和皇姐,只是他们都不在长安,一时回不来。”

皇帝想了想,又笑道:“你放宽心,就当走亲戚混脸熟便是。”

令歌闻言不免一笑。

皇帝见令歌笑颜,心中更是满足,便对门外朗声道:“黄飞,传膳!”

“传膳!”黄公公的尖锐高亢的声音在门外传来。

皇帝转过头,又对令歌温然说道:“都是你父王生前爱吃的饭菜,同朕一起尝尝。”

“皇兄有心了。”令歌感谢道。

傍晚时,皇帝和令歌一起来到含凉殿。

含凉殿依太液池而建,四周树木青翠,环境优美。日暮时分,广阔的太液池里可谓是满湖日辉,波光粼粼,偶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儿臣拜见小皇叔,恭贺小皇叔回宫。”

令歌同皇帝一起走进含凉殿里,便见到一对年轻的璧人。

皇帝笑着对令歌介绍道:“这便是太子和太子妃。”

“见过两位殿下。”令歌有礼地拱手拜道,虽然自己的辈分在太子夫妇之上,但这是第一次见面,礼数万万不能少。

令歌看着眼前这对新婚璧人,发现太子夫妇打扮典雅不俗,太子赵景云一身玄青锦衣华服,发丝全束成绾髻,浓密的眉毛向上微扬,生得面容俊毅,身姿英挺,气宇轩昂。

太子妃杨氏身着橘红襦裙,佩戴精致发饰和首饰,面容姣好,论姿色谈不上倾国倾城却也华贵大气。

这时,太子妃又对皇帝福身说道:“恭喜父皇,多年心愿得以实现,成功寻回小皇叔。”

太子颔首,语气颇为淡然地说道:“是啊,临清王若是在天有灵,定然心生慰藉。”

皇帝含笑看着令歌,并拍了拍令歌的肩膀,像寻常人家的兄弟一样,说道:“是啊,令歌这次能够回宫,真是多亏上天庇佑。”

令歌微笑颔首,他看着皇帝的脸颊,皇帝面目温润,对他说话的声音也极为亲切。

他甚是庆幸,从午后他回宫到现在,他和皇帝相处都极为融洽,原来皇帝也可以不像小说话本里那般的威严,不近人情。

“皇后娘娘驾到!”

四人向门边看去,只见皇后已经走进殿中,今日的皇后同皇帝一样,也只是身着素净却不失典雅的缃色锦衣宫服,不过她头上的凤冠却熠熠生辉,衬着笑意盈盈的美丽面孔,不失一国之母的风范。

同时,与皇后前来的还有一个七八岁的男童和一对中年夫妇。

令歌看过去,只见男童身着锦衣,生的眉清目秀,眉眼间神似皇帝,想来正是庶出的三皇子赵景修。

再看那对夫妇,男子身着银灰色大氅,一脸坚毅,身材高大,女子雍容华贵,一身亮紫如意云纹襦裙,没猜错的话便是王大将军夫妇。

与笑脸盈盈的皇后相比,这三人倒是显得拘谨,令歌心想着。

一见到王大将军夫妇,令歌便想起王意明,不知今日王意明可会前来?若是来了,自己该如何应对?

四人走到皇帝的面前,一一行礼,随后目光皆落在令歌的身上。

“令歌,这便是王大将军和大将军夫人。”皇后介绍道。

“臣参见王爷。”王大将军和夫人一同向令歌拱手行礼,动作熟练标准,堪称模范。

令歌微微颔首,道:“王大将军,王夫人安好。”

“这便是养在本宫膝下的景修,”皇后抚着景修的肩膀,“景修,还不见过你小皇叔?”

景修懦声懦气地对令歌拱手行礼道:“儿臣拜见小皇叔,恭贺小皇叔回宫。”

“快请起。”令歌说道,虽然这是第一次见面,但他总觉得这孩子与众人格格不入,像自己一样。

皇后怡然地说道:“人也差不多齐了,陛下,不如我们上楼就坐吧。”

皇帝颔首,往四周打量一下,问道:“王炳呢?怎么不见他?”

“回皇上的话,”王大将军拱手回应道,“王炳偶染风寒,在家休养,不宜面圣。”

令歌注意到太子妃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这才想起王炳原本与太子妃杨氏曾有婚约,只是后来太子妃以王炳行为不端而退婚,要是今天王炳真来了,那场面才是尴尬。

同时,令歌注意到王大将军说这句话的时候,王夫人并无其他神色,从进殿到现在,她都是一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多一分显得虚假,少一分显得不悦。

皇帝微微颔首,说道:“那好生养着吧,只是意明也没来吗?”

王夫人正想福身开口说话,却听皇后笑道:“皇上还不了解意明那孩子吗?他操持着射声营,尽心尽责,想来是有事给耽误了,应该很快便会到的。”

皇帝欣慰点头,他一向欣赏这位能文能武的侄儿,“今日是家宴,来迟些也无妨。”

言罢,皇帝便对众人说道:“那我们都上楼就坐。”

上楼梯时,皇帝回头发现令歌紧跟着自己,见着这位年龄比自己长子景云还小的堂弟,皇帝心中甚是欢喜,他嘱咐道:“令歌跟紧朕,注意脚下楼梯。”

“多谢皇兄提醒。”令歌颔首谢道,皇帝见令歌眉眼乖巧柔和,欣然一笑,全然未注意到其他人的神色,随后只身朝前走去。

这时,令歌突然一愣,他想起那些规矩,便转过身看向皇后,只见皇后神色淡然,绝美容颜上带有浅浅笑意,令歌对她说道:“还请皇嫂上前。”

皇后笑意更深,颔首示意,并跟上皇帝往楼上走去。

“小皇叔,请。”太子说道,神色淡然,听不出丝毫情绪。

令歌点头,往前走去,太子夫妇和王大将军夫妇紧随其后。

来到含凉殿楼顶,令歌注意到殿中央已经布下一张大圆桌,宫女太监立侍左右,等待吩咐。

因为临近太液池,所以含凉殿如其名一般凉爽不已,哪怕是炎炎夏日也依旧清凉祛暑。

此时,四周门窗敞开着,可见太液池周围风光旖旎,一时间,令歌的目光被殿外风光深深地吸引着。

在殿中,令歌可以清楚闻到殿中鼎式香炉里蔓延开来的龙涎香,沁人心脾。

皇后回过头,看见令歌流连四周景色,便微笑着说道:“令歌若是喜欢这含凉殿,住在宫里,倒是可以经常过来。”

这时,太子开口说道:“本宫听闻父皇已经将令月坞赐给小皇叔,令月坞得天独厚,风景优美,一点也不输含凉殿。”

令歌想起令月坞的确是美不胜收,不输遇仙山的风景,而且还是父亲曾住过的地方,对自己的意义自然非凡。

皇帝走到圆桌主位坐下身来,挥了挥手,道:“都坐,都坐,无需拘谨。”

皇后和令歌分别坐在皇帝的左右两侧,皇后身旁则是王大将军夫妇,令歌的身旁则是太子夫妇,景修则坐在太子妃的身旁,与王夫人中间空着一个位置——留给王意明的。

随后,皇帝又看向太子,说道:“令月坞原本就是你皇爷爷赐给临清王进宫时常住的地方。”说着,皇帝又看向令歌,神态语气尽显对其宠爱,“如今朕也算是完璧归赵。”

令歌闻言,当即颔首谢道:“多谢皇兄恩赐。”

“这些日子你就先住在宫里,等王府修建好了再搬出去也不迟。”

令歌闻言,这才想起自己还有府邸一事,只是那府邸会在何处呢?

只听皇帝继续说道:“朕和皇后商议过,将从前你父亲的临清王府修缮出来,在原本的基础上扩大,之后再赐予你。”

太子妃恰好喝下一口茶水,润了润喉,开口说道:“据儿臣所知,临清王府就在城东,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府内装饰修缮更是美轮美奂,风格不像在长安,倒像在江南。”

皇帝欣然点头,那临清王府虽然已经建成多年,但这些年来皇帝一直有遣人去打扫修缮,在保留原本主要风格的基础上使其焕然一新,不至于在长安城中落伍,如今再重新修缮扩建,只怕长安城没有哪座府邸再比得上临清王府。

皇帝叹道:“先帝在世的时候,隆豫十年,长安被攻下,我们也是那时从江南迁都至长安的,皇叔想念曾经的江南风光,所以王府修建时更偏向江南的风格,一眨眼,朕已经很多年没回过江南了……”

令歌闻言,这才想起自己曾听梦珏说起过,南齐是隆豫年间才迁都至长安的,皇上还是皇子的时候便从江南来到长安。

“朕没记错,太子妃你家是江南人。”皇帝看向太子妃说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父亲升迁至京城前正是在江南杭州为官。”太子妃含笑回应道,“父亲常说江南是一块风水宝地。”

“确实是风水宝地,朕幼时曾在那里长大。”皇帝看着殿外太液池水汽氤氲,不免回忆起无忧无虑的过往云烟。

很快,皇后的声音让他从记忆中回过神来,只听皇后笑道:“说起风水宝地,臣妾先前听人说过,偌大的长安城里,风水最好的地方,除了皇宫,便是那临清王府,皇上对令歌的祝愿天地可鉴。”

“都是朕力所能及之事,”皇帝欣然一笑,“倒是令歌你安心住下,那是你父王曾经的住所,如今便是你的。”

令歌微笑颔首,目光余角恰好发现王大将军夫妇从头至尾未说一句话。

只见王大将军脸色平静,没有丝毫多余的情绪,王夫人则是一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笑容,两人典雅端庄,不失礼节,着实拘谨。

令歌猜想,王意明在皇帝的面前也会是这样吗?

这时,黄公公上楼来禀告道:“陛下,娘娘,小王将军已经在楼下了。”

“快传他上来。”皇帝欣然道,随后又对令歌说道:“待会来的便是王意明,武功卓绝,令歌你也是习武之人,你们认识一下,做个朋友,以后也可以比武切磋一番。”

令歌坦然一笑,内心却心虚不已,只希望待会王意明见到自己不要乱说话才好。

很快,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楼梯口,定睛一看,正是王意明。

今日的王意明身着宝蓝色锦服深衣,头发半束,尽显少年意气风发之感。

王意明走上前,毕恭毕敬地深深一鞠,拱手说道:“臣拜见陛下,娘娘,臣赴宴来迟,还望陛下和娘娘恕罪。”

皇帝和皇后宽和一笑,皇帝开口说道:“无妨,今日是家宴,快些免礼。”

“臣多谢陛下。”王意明直起身来,目光不偏不倚,正好落到令歌的身上。

“小白!你怎么在这?”

王意明脱口而出,神色万分惊喜。

令歌:“……”

众人纷纷看向令歌,或是含笑,或是不解。

令歌尴尬不已,正准备开口解释的时候,却听王意明恍然大悟地又说道:“原来你就是临清王世子,白令歌就是你!”

此时王清终于有了其他的神色,他厉色低声地提醒道:“意明,休得失态。”

意明闻言,这才收敛神色,对众人解释道:“我曾与令歌有一面之缘,不对,是两面……”

令歌打断意明的话语,对皇帝解释说道:“臣弟初到长安时曾在凌岚药局见过小王将军。”

皇帝闻言一笑,道:“原来是这样,你们两位年轻人倒是有缘。”

王大将军和王夫人闻言,原先的神色也终于轻松自在起来,浮现出更多充满人情味的笑意。

王意明到来之后不久,佳肴美馔便被宫女们一一端上,令歌注意到,众人的碗都是珐琅彩瓷梅兰竹菊的高足碗,碗身轻薄精巧,想来都是珍宝。

宫女太监们伺候他们净手漱口时,令歌看着对面的太子等人,开始有模有样地模仿着,从净手拭手到漱口拭嘴,令歌都一一完成。

直到宫女太监都退下后,令歌这才松了口气,他可不愿像小说话本里面的刘姥姥那般出丑。

这顿晚饭像寻常人家一样,大家吃着聊着,某种程度上令歌倒是感谢王意明,意明的到来把饭桌的话题引到其他地方,不至于都是围绕着他自己。

意明在饭桌上甚是健谈,无拘无束,时而给身旁的景修夹菜,与景修说着话,而王大将军夫妇倒像外人一般,饭不言食不语,有礼有节,堪称礼仪规矩模范夫妇,令歌看在眼里不免内心偷笑。

像往常一样,令歌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听着他人聊天,虽然这顿饭是与几位不熟悉的家人一起享用,但是饭菜美味,令歌也吃得舒坦。

皇帝亲自夹起一块虾仁放到令歌的碗里,说道:“令歌你尝尝这道龙井虾仁,是你父亲最爱吃的几道菜之一。”

虽然中午用膳时皇帝便已经给自己夹过菜,但此时当着众人的面,令歌与他人一样都不免神色一愣。

令歌微笑道谢:“多谢皇兄,这虾仁清甜可口,很是好吃。”

“好吃便多吃一些。”皇帝欣慰地笑着,并对边上的黄公公说道:“这虾仁清甜可口,黄飞你可是立了大功,赏!”

边上的黄公公闻言,笑容可掬地说道:“谢陛下,陛下和王爷喜欢这道菜便是奴才的荣幸。”

突然,黄公公话锋一转,卖了个关子,道:“只是这份功劳奴才不敢独占。”

“此话怎讲?”皇帝疑惑地思索起来。

只听黄公公解释道:“要保证虾仁清甜就需要用最新鲜的活虾,奴才是个粗人,一开始也不知道这法子,还得感谢太子妃娘娘,好几日前娘娘告诉奴才这个法子,帮奴才弄来新鲜的虾仁不说,还请来了地道的江南厨娘,这才做出这道龙井虾仁。”

“可有此事?”皇帝神色甚是满意地看着太子妃。

太子妃站起身来,微笑颔首道:“儿臣本是江南人,近日愈发想念江南的味道,家父知道儿臣好这口,便托人从江南那边一路以水养着活虾送来长安,同时请来一位上好的江南厨娘,谁知小皇叔恰好回宫,倒也派上了用场。”

“嗯,太子妃贤良淑德,做事细心,”皇帝语气赞赏地说道,“黄飞,去取隆豫太后的七彩凤钗,赐给太子妃。”

太子妃立马屈膝行礼,婉拒道:“多谢父皇,只是这礼实在是太贵重,儿臣愧不敢当。”

隆豫太后是皇帝的生母,去世多年,太子妃自然知道这七彩凤钗的分量之重。

太子放下碗筷,对皇帝说道:“儿臣想起,这七彩凤钗原本是一对,当年皇祖母赐了一支给母后,母后去世后,原先母后的那支儿臣便一直保管着,等回去儿臣便将那凤钗赠予太子妃,皇祖母的这支凤钗父皇便留着做个念想。”

令歌津津有味地正吃着虾仁,闻言这才反应过来太子口中的“母后”并非王皇后,而是在长庆二年已故的惠贤皇后李氏。

令歌不动声色地偷睨一眼皇帝身旁的王皇后,只见王皇后同自己一样,正怡然自乐地享用着饭菜,眼波一如既往地迷人,脸上并无一丝不悦。

因为一盘虾,这饭桌上的气氛变得甚是微妙,然而气氛越是微妙,令歌发现王大将军夫妇便越是色愈恭,礼愈至,倒是那王意明,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一个劲地享用佳肴美味,他身旁的景修也是一副浑然不知的模样,只是沉醉在美味佳肴之中。

恰好这时意明抬眸看向令歌,眼睛微眯,眼神意味深长,令歌见状,赶紧埋下头继续吃饭,不再看他。

意明见令歌如此,不免悄然一笑,这小王爷果真有趣。

这时,皇帝摇了摇手,语重心长地说道:“朕之所以赐太子妃七彩凤钗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朕觉得太子妃担当得起,你们无需多言,太子妃收下便是。”

太子闻言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淡然地看了一眼太子妃。

太子妃定下心神,不再多言,只是向皇帝福身谢道:“多谢父皇,儿臣日后定会恪守本分,不负父皇期许。”

皇帝点头,此事便当翻篇。

这时,皇后替皇帝盛上一碗鱼汤,说道:“陛下尝一尝这姜丝鱼汤,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季节交替时这道菜有益于强身健体,祛除风寒。”

皇帝看着鱼肉上的金黄姜丝,似是突然想起何事,便开口对意明说道:“意明,朕听闻你二叔染了风寒,这正是春夏交替时节,提醒他好生注意身体。”

意明原本还在笑着方才令歌的慌张模样,皇帝突然唤起他,他差些没有反应过来。

他瞟了一眼王清,发现王清正在向他使眼色。

意明无奈,他想起二叔王炳分明是被父亲打伤在床,如今父亲竟然说二叔是偶染风寒。

二叔王炳年纪轻轻,身强力壮,又怎会轻易染上风寒呢?

一时间,意明只好赔笑说道:“臣替二叔多谢陛下挂怀,等回去定会嘱咐他好生调养着。”

“只是,我二叔病得也突然。”王意明也学着适才黄飞话锋一转,语气意有所指地说话,同时,他瞟了一眼正在吃饭的令歌。

“那日我和二叔去了一家茶楼听书,中途二叔便说自己身体不适,书也没听完就先打道回府了。”

“所以后来我才去了凌岚药局,为我二叔抓治风寒的药,谁想竟在那里遇上了尚未回宫的小王爷。”

令歌神色一滞,而意明却是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

“那日我还问小王爷可有什么治风寒的好方法,可惜王爷到现在也没有给我答复。”

令歌看向意明,浅浅一笑,内心却暗暗叫苦求饶。

他思忖半饷,放下筷子,说道:“那日匆忙,一时未来得及答复小将军,如今我想好了,都说良药苦口,要治风寒就得搭最苦的药,这样效果才好,恢复得才快。”

意明被令歌的回答逗得一笑,就连不苟言笑的太子夫妇和王大将军夫妇都不免勾起唇角。

皇帝亦欣然而笑,他甚是同意令歌的说法,于是开口说道:“令歌所言极是,传朕旨意,赐王炳每日一碗治风寒的苦药,直到痊愈为止。”

令歌:“?”

王大将军站起身,拜谢皇帝:“臣替家弟多谢陛下,臣领旨。”

一时间,意明低下头笑个不停,却未出声,此时的他只想找个地方捧腹大笑个痛快。

待众人回过神后,太子开口问道:“不知父皇对小皇叔的封号可有了主意?听说父皇有让考生们一同想封号,最后写出来呈给父皇。”

皇帝放下筷子,神色骄傲愉悦,说道:“对,朕的确让他们想封号,不过有一名考生虽然没想出来,但他倒是给了朕一句话,让朕有了一个好想法。”

“朕按照他的话想出来一个封号,原本想着等下发册封圣旨时再昭告天下的,只是今天阖家团聚,现在告诉你们也无妨。”

令歌和在座的所有人都甚是好奇,于是纷纷放下碗筷,看着皇帝,认真地倾听。

只听皇帝笑曰:“临清之玉,不迟之归,故封号:玉迟。”

众人闻言,喃喃重复着那句“临清之玉,不迟之归。”

意明率先夸赞道:“这个封号甚好,小王爷乃临清王的珍贵玉石,如今回宫一点也不晚,当之无愧。”

他身旁的景修也连连点头附议。

“令歌可喜欢这封号?”皇帝含笑问着令歌。

令歌颔首微笑道:“臣弟很喜欢,多谢皇兄。”

家宴结束结束后,众人来到楼顶的走廊之上,看着太液池满湖月光,银光闪烁,阖宫上下一片寂静。

令歌和皇帝站在走廊上,欣赏着圆月美景,沐浴着晚风,只觉心旷神怡,沉醉其中。

“臣弟好奇,给皇兄那句话的考生是谁?”令歌开口询问道。

见令歌满脸好奇,眸如星辰般明亮,于是皇帝便笑着答复道:“正是那位才子诗人——令楷。”

令歌闻言,欣然一笑,他看向满湖月光,那明月倒映在太液池中,亦倒映在令歌的眼眸之中。

半饷,令歌说道:“那皇兄可要好好地赏赐他一番。”

一边说着,令歌一边觉得那会虾仁在口中留下的清甜之感不知不觉间便漫延到心田,让他心生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