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父亲的崮时代 > 第150章 知足常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知足常乐,就会拥有幸福。

安家母亲老王,中午接到安家寄来的国庆物品,“孩子,不是妈说你,又瞎花钱。妈这里什么都不缺,你们照顾好自己,孩子和奶奶,妈就知足了!”

老王跟安家视频连接结束,又回自己房间去祷告了。她有时候也默默跟老安说话。老安从崮乡走出,参军,结婚生子,转业,过了几天好日子。又开始经历“三线厂”军转民,北上建分厂,退休后还是闲不住,继续发挥余热。照顾外孙,又照顾孙女。

回到沂蒙,看到儿子儿媳有时吵吵闹闹,他尽力安顿安抚儿子的家庭,老两口为儿子买了房、买了车,为了儿子小心翼翼维持那个家。沂蒙那个风土人情,老人们就跟欠着儿子的,为儿子做牛做马,早晚耗尽最后一点灯油。老王自从老安去世,她有点醒悟了。

“老人要对自己好一些,要定期检查身体,别不舍得吃喝。”,安家常对母亲这样说。

女婿老智还说要给老安和老王养老,琉璃河那边房子都准备好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闺女安家离开沂蒙二十多年即将退休,计划带父母出去旅游的愿望还没有实现。结果,老安突发心梗,没有等到那一天,告别了亲人,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心的感应,还有差不多一个月,老安离开亲人就满两年了。老安的事情,老王总挂在嘴边,安家也记在心里。老王要为老安在沂蒙守三年,她要守着银雀那个家,老安梦里回来能找到家人。

老安活着的时候,更容易知足。晚辈们想着来看望,儿女给他买烟买衣服,他都笑纳。老人就是家里的菩萨和佛,老人在,家就完整。老人能让这个家更厚重和旺盛。老中青幼,才是家庭的正常传统组合。

大多数工人阶级,就是工厂和家庭,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下班。老王1965年到三线厂,见证了军工三线的鼎盛和荣衰,老王有一点好,她就管好自己眼前这点事,家里有吃有喝,她就满足了。老安毕竟是中层干部,面对三线军工搬迁出山后的困境,他一度困惑过。他首先是让儿子进入了商业系统。女儿接受过大学教育,有自己的想法,对女儿的工作,老安从没有过多干涉。

儿子成了专业设计人才,安沪有天分,设计的包装灵气十足。很多企业都愿意请他帮着设计,他点子多,愿意给企业出谋划策。老安对于设计不太了解,相反,他对外甥厚军的踏实反而很赏识。安沪也有自己的优点,虽然不能符合父亲的要求标准,好在孙女听话,老安手把手把孙女带大,就是希望孙女将来能做个栋梁之才。小孙女也懂事,除了学习对吃穿都不讲究。

“爸,要听医生的,做治疗,”老安心梗刚住进医院的时候,有点想不通,安沪和医生耐心劝导,他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手术做完,他盼着早点出院,从小到大,他哪里进过医院啊。手术做了,大家也松了一口气,盼着好好恢复,能早一些回家。可惜,他没有挺过术后恢复那一关,还是离开了。医生也表示遗憾,生死不由人。安家那时还没有退休,疫情期间各项管控严格,没有在父亲身边尽孝。

父亲生命最后像个孩子,只是他为自己做了一次主,要从急救搬到普通病房,他觉得搬到普通病房离回家的日子就近了。他住了一个月的医院,盼着能早点回家。他不想在医院里多浪费钱,这个节约了一辈子的人,在生命最后,还想着怎么节约。也许,勤俭的习惯已融入骨髓。

另外,老安的去世让安家觉得,大多数身体健康的老人觉得去医院怕麻烦,发生头晕血压的毛病,也不当回事。殊不知,不治疗等积累到一定程度,想治疗医生也无能为力了。人各有命,也许老父亲知道自己的归期,也许是自己放弃治疗,这对安家来说一直是个谜,安家曾多次让母亲带父亲去医院检查,老父亲一听说去检查,他不同意,觉得是小题大做。

安家导师的父亲成东姥爷,听医生劝,听家人劝,也住过医院,好在有惊无险,这位离休老干部都挺了过来。

人过七十,比的就是看谁能活的更长久。有时候想一想,一辈子都在比,累不累呢?当人为了一个数字而斗争,当他拥有的太多,就越怕失去了。凡事物极必反,安家觉得大可不必跟那个数字去较劲。杨绛先生很早就说过,她已准备好走了。大凡活到百岁以上的老人,乐观向上。老年人活的轻松淡然,身边人不累,自己也超然物外。

知足常乐,格局大;清心寡欲、才是大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