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骗子世家 > 第10章 局中局兄弟放白鸽(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章 局中局兄弟放白鸽(5)

相亲的事儿,挺顺利。阎家管家找了个皮肉细嫩的伙计,冒充给东家管荒的把头,坐在更夫的门房里,贾南镇领着表弟来时,管家相互介绍了几句,寒暄了一会儿,就各自散去。

双方都挺中意。

接下来开始谈婚论嫁了。在定下新娘进门时,阎家付清媒人酬金和新娘聘金各一千两银子这一款后,两家人就各自开始操办婚事了。

婚礼在阎家大院里举办。随礼的都是这一带的头面人物。酒席也丰盛,新郎的哥哥夹坐在一群体面人中间,好酒好菜,叫他有些难以招架,不免多喝了几杯。

一当婚礼的仪式完毕,新娘入了洞房,贾南镇就推说有事,离了酒席,找到阎家的管家。

管家这会儿都快忙晕了,见到贾南镇,却立时清醒过来,吩咐伙计把事先准备好的箱子抬出来,帮着贾南镇把箱子搬到大门外,装到一辆事先等在那里的马车上。

看看箱子已安放停 当,贾南镇从怀里掏出一个红纸折叠的信封,交给送他出来的伙计,嘱咐道,“这是我给新人的祈福辞,你拿回去交给你们管家,让他掌灯时再打开,打开早了,就不灵了。”说罢,跳上马车,催促车夫往西南方的官道那边驶去。

在城边官道的岔道口上,甄永信坐在另一辆马车里等着他。到了岔道口,贾南镇跳下马车,把马车上的一个箱子搬到甄永信的车上,朝箱子努了下嘴,轻声说道,“都在里面。”

说罢,望着甄永信,眼里满含留恋,伤感地说道,“哥,小 弟真的不愿离开,我老是觉着,还有太多的东西没有学来呢。”

“艺无止境,自己慢慢摸索吧,”甄永信也有些伤感,停了停,问道,“你爹妈还在贾家庄吗?”

“在,”贾南镇说道,“上次来信说,还住在庙东三间草房里。”

“回去把房子修缮一下吧,最好能搬倒复起,把房子盖得像样些,再置办些田产,也好给老人养老。”甄永信叮嘱道。

“行,等我把房子弄好了,哥一定要过去看看。”

“不,我要在你成亲的时候去。”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哥保重,我上路了。”

“去吧,”甄永信微闭上眼睛,望着贾南镇嘱咐道,“在码头等船时,当心自己的箱子。”

“知道,哥请回吧。”贾南镇重新上了马车,往大连码头去了。

下半晌,在酒席上有些过量的新娘哥哥,是被亲家安排的马车送回城里的,在夫子庙前下车时,没看见贾南镇的卦摊,新娘哥哥就相信,表哥这会儿还在阎家的酒席上,便自个儿一摇三晃地往徐二家走去。

徐二还没卸车,街门锁着,到了门前,新娘哥哥觉得两腿有些发软,依着街门,就势坐下。坐下后,觉得坐着还不舒服,索性在大门外躺下,肚子里这会儿像有一块烧红的炭火,烤灼着他浑身冒汗。

傍晚,徐二卸了车回家,没见着贾南镇,却看见一条醉汉横躺在门前,上前仔细瞅瞅,是贾南镇的表弟,猜他是婚礼上喝多了,问他几句,这醉鬼哼哼叽叽的也说不出人话,徐二便扶他回家去,放到炕头。

天黑后,还不见贾南镇回来,徐二就猜想他准是到甄永信家去了。因为贾南镇在城里没有别的亲戚,通常只到甄家去。想到这里,徐二也没理会,独自睡下。

第二天一早,还没见贾南镇回来,而里屋炕上的醉汉,却发出闷雷似的鼾声,徐二预感出了什么事,便匆匆到了城东北的甄家,看见玻璃花儿眼出来开门,开口问道,“昨天夜里,贾南镇在你家过夜吗?”

“没有啊。”玻璃花儿眼愣了一下,摇头说道。

徐二听过,不再跟玻璃花儿眼搭话,愣乎乎地闯进大门,到了堂屋,见甄永信正在穿衣服,来得及打招呼,徐二就惊觑觑地说道,“哥,你那朋友不见了。”

“噢?”甄永信脸色一惊,问道,“什么时候?”

“昨天晚上,”徐二说得相当肯定,“一 夜没回来。”

“那他表弟呢?”甄永信又问。

“喝得烂醉,正在炕上睡呢。”

甄永信听过,背依着山墙,坐在炕头上,沉思一会儿,自言自语道,“大概走了吧。”

“走了?”徐二惊问道,“去哪儿啦?”

“江湖中人,谁能说得清?”甄永信晃着头说道。

“他不是哥的朋友吗?”徐二一脸迷惑地问道。

“咳,什么朋友,在卦摊上认识的,萍水相逢,说得投缘而已。”甄永信淡然说了一句,装上一袋烟,抽了起来。

“是这么会事,”徐二叹了口气,“早知这样,我该收他的房租呢。白白让他住了这些年,只是看在哥的情分上。”

甄永信见徐二说出这种愣话,笑了笑,劝导他说,“权当做好事了,看在哥的薄面上。要不,哥替他把房钱还上?”

“你看看,哥生气了不是?”见甄永信这样说,徐二也感觉自己把话说过了头,放缓了语气说道,“小 弟只是说说而已,哥的大恩,小 弟这一辈子还不一定能报完呢。”停了停,又问道,“照哥的意思,他那个表弟,我该怎么处置才好?”

“打发走算了,他穷得叮当响,能把他怎么着?”甄永信怂恿道。

徐二回到家里,看看醉汉已醒,正要和他说话。年轻人见徐二从外面进来,惊恐不安地问道,“我表哥呢?”

“一 夜都没回来,我这一大早出去找了一圈儿,也没见个人影,我估摸着,是跑了。还欠着我几年的房费呢。”徐二一脸不悦地说道。

倏忽间,年轻人脸色变得蜡黄,额角开始冒汗,借口去找表哥,匆匆出了门,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看来上当,是确定无疑的。阎家的聘金已被那算命先生洗劫而去,只怪昨儿个多贪了几杯,没盯紧貌似恭顺温良、热心肠的算命先生。现在这年轻人唯一要做的,就是把阎家才娶过门的新娘救出。

一番思量,这小伙子来到阎家,说是自己明天就要回老家了,临走前,想见上妹妹一面。

看门老头告诉他,说新婚妇夫昨天晚上已乘火车,连夜去了黑龙江。

新娘哥哥问这对新人所去地方的具体地址,看门老头就说出了几个似是而非的地名,一会是肇远,一会儿是三江口,一会儿是齐齐哈尔。

见看门老头说话吞吞吐吐,年轻人就断定,新娘此时就在大院里。

只是无论怎么商量,看门老头就是不让他进,也不向里面通报。因为昨天夜里,掌灯时分,管家忽然想起,伙计白天曾交给他一个红信封,说是媒人临上车时给他的,嘱咐他在掌灯时拆开看。管家把信封拆开时,里面有张纸条,上面写了四句话:

“兄妹未必真,

夫妻难生根;

若要留此妇,

休教出大门。”

管家读罢,倒吸了一口冷气,赶紧安排人加强了警戒,嘱咐看门人,年轻人来时,只与周旋,决不放进。

年轻人情知被反做了,却又无可奈何,既没表现出应有的愤怒,也不向当局报案。

大约过了十天,一天夜里,年轻人翻墙跳进阎家大院,被护院的伙计就地摁住,送进衙门。

一顿拷打,说出实情,原来是吉林四平的一对小夫妻,常年以放白鸽为业。

警察本来要连同新妇,一道捉拿归案,后来阎家使了银子,就放过了新妇,只把年轻人判了刑,投进旅顺大牢。

第二年秋天,新妇竟然给阎家生了个儿子。

转过年,开了春,甄永信接到一封来信,信是从山东青州寄来的,甄永信猜想这信一定是贾南镇寄的。

拆开信封看,果然是。

信中言辞真挚而朴实,回忆了和甄永信共处的那些愉快的时光,叙述了对哥哥的思念之情。

信中说他已成了家,妻子是地方上一户望族的姑娘。家里的房子也已盖好,是五间瓦房的四合大院,剩下的钱,置办了一百亩地。

家里现在雇了三个伙计,眼下他正每天领着伙计们下田摆弄土坷垃。言语里透露出对当下日子的不满和无奈。

信的结尾,顺便邀请甄永信得空来这里住些日子。

甄永信闲来无事,平日在家里憋闷得难受,正缺少一个出门的托辞。

怕妻子阻拦,接到贾南镇的来信,就相信这封信的衷旨,全在最后一句话上,所以当玻璃花儿眼问他贾南镇在信里都说些什么事时,甄永信就把信在妻子眼前晃了晃,煞有介事地说道,“他叫我过去一趟。”

“什么事儿呀?大老远的,还得漂洋过海。”玻璃花儿眼嘟囔道。

“说不准,”甄永信面色深沉,语焉不详地嘟囔道,“他信中没说。”

“那得多长时间?”

“说不准,”甄永信放下信函,一边开始收拾行装,一边应答妻子。

第二天早晨,世义世德要上学时,甄永信洗完脸,把两个儿子喊过来,交代道,“你俩都大了,也到了当家立业的年纪,别老把自个儿当孩子。爹不在家时,要给你妈省点心;家里有什么事,也要帮你妈分担分担。”

大儿子世义听了,点了点头;老 二世德,因为昨天晚上央求爹带他一块儿去,遭到拒绝,现在正闹情绪,奴着嘴,不吭气儿。

甄永信摸了摸世德的头,安慰道,“你还小,将来有的是出门的机会。你哥腿脚不好,家里有什么事,你要帮你哥撑起来,别老让你妈往外跑。”

说着,又指了指世义,说道,“我在你这么大时,就没了爹,开始当家了。行了,赶紧上学去吧。”边说,边和孩子们一块出了门,雇了辆马车,往大连码头去了。

船在龙口靠了岸,上岸后甄永信租了辆马车,就往青州去了。两天后到了青州地界,傍晚到了贾家庄。

贾南镇对好友的突然造访,有些惊异,兴奋而慌乱,接进家门,把自己的好友一一介绍给父母和妻子。

甄永信看到好友贾南镇时,心里也觉得惊异,才分手几天?小兄弟已显得苍老了许多,往日白净书生似的面皮,在田野里雨打风吹,已变得黝黑粗糙了,握手时,贾南镇掌心粗硬的老茧,硌得甄永信手指生疼。

而他那年轻的妻子,也不像信中说的那种大家闺秀,粗手粗脚的,正系着围裙,在灶上做饭,凸起的腹部,表明她已身怀六甲。

“不是说好了吗?大喜的时候,别忘了告诉哥一声。”甄永信装作生气的样子抱怨好友。

“咳,大老远的,哪好意思惊动哥哥。”贾南镇解释道。

“尽说见外的话,”甄永信听过,显得越发生气,埋怨道,“哥在家闲着无事,出来走走也当散心了。你瞧,这不就来了吗?”

说话间,炕上桌子已经摆满了酒菜,多是自家地里产的,虽不讲究,也颇有农家风味。当着一家人的面,二人不便随意说话,无外乎相互劝酒吃菜一类的客套。吃到深夜,才散席就寝。

乡下人一日生活,随着太阳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第二天早晨,吃了早饭,贾南镇到甄永信屋里,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就领着伙计们下田去了。白天,家中就只剩下婆婆带着媳妇忙家务。甄永信也搭不上话儿,闲着无事就在村里走走。

庄户人家,到处都是牛吼羊鸣,狗蹿鸡跳的,住了几天,不免心生厌烦,甄永信就动了离去的念头。

“这是为何?”当甄永信把心里的打算说出来时,好朋友大为不解,贾南镇睁大了眼睛问道,“哥哥才来几天?就这么走了,让小 弟心里作何感想啊?莫非小弟哪处做得不好,得罪了哥哥?”

“你也不必多想。”甄永信安慰他道,“哥这次来,一来是思念兄弟,想来看看,这不就来了吗?二来是想到山东各地走走,开开眼界,散散心。老在家呆着,憋闷。”

“哥说的正是,小 弟何曾不也这样想?”贾南镇抱怨道,“小 弟也是在外面闯荡惯了,冷丁拴在家里,也烦得不行,几次动了再出去闯荡的念头,无奈爹娘听后,吓得要命,这不,你也看见了,生生硬是托人给小 弟说了这门亲事。一听说小 弟要外出,就鼻涕眼泪地哭着劝阻,小 弟实在看不过眼,才天天领着伙计们下田干活儿。”

甄永信苦笑一下,叹息道,“兄弟还是比哥幸运,还有爹娘牵挂,哥可是早就没有了这份福分了。”

“哥现在要走,是想去哪儿?”贾南镇问道。

“先到济南府去转转,而后再说吧。”甄永信摊开双手,一副浪迹天涯态度。

“这倒不错,干脆,我也随哥去转转,散散心,再呆在家里,都快憋死了。”贾南镇听甄永信说过,也活了心,和甄永信商量道。

“好倒是好,只是令尊令堂那边儿怎么说?”甄永信显得有些作难。

“好说。我就说配哥哥出去走走,也算尽地主之谊,他们总不至于阻拦吧。”

“要能这样,最好,省得我一个人孤单。”甄永信应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