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长寿连忙说:“钱家的聘礼,一共有六十八抬。第一抬进了咱们府,最后一抬还没出钱家的门儿。整个京城的人都在说,钱家大手笔。”

钱越一个人来京城的时候还可以借住在刘府,可一家子都借住在刘府就不好了。

所以钱家夫妻来京城后,就在京城买了一座三进的宅子,小是小了些,可只是用来暂住,也足够了。

钱家的聘礼就是从这个宅子里抬出来的。

文钰惊呼一声,“这么多??听我外祖母说,当初我娘出嫁的时候,嫁妆也才八十八抬而已!”

张长寿接着说:“据说钱家本来是想准备一百零八抬聘礼的,可前两年公主出嫁也才一百零八抬的嫁妆,钱家怕惹人非议,所以才将聘礼压缩成了六十八抬。据说有好事的人,往聘礼箱子里伸手,竟是插不进去。说是那些箱子都塞得满满当当的,可实诚了。”

文钰瞪大了眼睛,忙问:“那你可打听了聘礼值多少钱?”

张长寿压低了声音说:“打听了,据说这个数。”说着用两个食指交叉,比出一个十字。

文钰:“十?十万两!?不会吧!!??”

张长寿说:“是真的。据说聘礼最后一抬,一边放着银票,一边放着商铺、田地、农庄的契据。单是这一抬就价值六、七万两。”

文钰震惊的张大了嘴,比她娘的嫁妆都多!她娘可是堂堂镇国公嫡女啊!而且是唯一的嫡女!嫁妆也不过五万之数!

她家三姐这是发财了啊!

当初昌邑伯给文琪准备的聘礼,也不过万两之数,加上事先送过来的五千两,总共也超过两万两。这还是昌邑伯娶妻。

如今,这钱家下了如此重的聘礼,可见是十分重视这门亲事了。

钱家确实十分重视这门亲事,不然钱家老爷子也不会大老远的亲自从荆州府赶来京城。

钱家有诚意,文家也不遑多让。能请的亲朋好友都请了,该给的面子里子都给到了钱家,丝毫没有因为两家地位的悬殊,就看轻钱家。

最让文家人没想到的是,文家的当家人文祈年竟然会特地告假留在府中招待他们。

女眷这边,黄老太也是亲自出面招待钱家人,甚至还拉了镇国公夫人来作陪,可谓给足了钱家人体面。

下完聘礼,两家人都对对方十分满意,都觉得结了一门好亲。

只是,双方在成亲的日子上稍微有了一些分歧。

钱家自然是希望越快娶文珂进门越好。文家这边则是希望将成亲的日子定在明年。

文珂虽说今年就十六了,可这是虚岁。实际上,文珂也才将将十五岁而已。

好在,钱家也不是不懂分寸的人家,见黄老太都亲自开口说要多留孙女一年,钱家便没再强求。

***

用过晚膳,文家人欢欢喜喜的送走了钱家人和来观礼的亲戚朋友,这才各回各院准备歇息。

就在大家都劳累了一天,准备休息的时候,徐木头却火急火燎的敲响了福祉院的大门。

看门的小丫鬟,门都没开,站在院儿里问:“谁啊?老太太已经歇息了,有什么事,明儿再来回。”

徐木头压低了声音说:“我是门房的管事徐木头,有要紧事要禀报给老太太,劳烦姐姐进去通禀一下。”

徐木头也不是第一次来福祉院来了,福祉院的小丫鬟基本上都认识他。可这个小丫鬟先前接了阿棉的命令,说是无论谁来找老太太都不见。

于是,依旧回绝道:“徐管事,您还是明儿再来吧。今天钱家来下聘,老太太跟着劳累了一整天,已经传下话来,今晚谁来都不见。”

徐木头在门外来回踱步,过了半晌,他终于还是下定决心,一咬牙,朝着福祉院里大声喊道:“徐木头有要事求见老太太!请开开门!”

徐木头声音很大,吓了那看门的小丫鬟一大跳。

她透过门缝冲徐木头喊:“你小声点,小声点,别吵到老太太了!”

徐木头为的就是把黄老太招来,非但没有放低声音,反而愈发的大声喊道:“老太太,我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禀告。老太太!”

没多大功夫,福祉院的门嘎吱一声被打开了。

阿棉阴沉着脸挡在门口,语气不善的对徐木头说:“你最好是真的有要紧事禀告,否则……哼!”

说着侧身,让开路,“进来吧。”

黄老太本来已经洗漱完毕,换上寝衣,正准备上床睡觉。谁知却听到了徐木头在院外的大喊声。

自从王三牛和徐木头戳穿李氏的谋划之后,黄老太就对这两人莫名的信任。

这会儿听到徐木头说有十万火急的事,自然也不敢怠慢,忙披了件外衫,让阿棉去把人叫进来。

徐木头见到黄老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神色十分着急的说:“老太太,求您救命呐!”说着就给黄老太磕了个头。

黄老太心中一惊,连忙问:“出了什么事?谁要你的命?”

徐木头见黄老太误会,也不敢耽搁,赶忙将事情原原本本的道来。

话说,徐木头升任门房管事后,因为为人仔细,做事认真,所以当初才能和王三牛一起发现李氏的不对劲,间接的救了秦姨娘一命。

这事之后,黄老太给了他们奖赏,本来还打算给徐木头换个更有前途的位置。可徐木头说他很喜欢门房管事的差事,可以当黄老太的眼睛,时刻关注着府里进出往来的异常。

黄老太十分感动于徐木头的衷心,便没换他的差事,只是将他从三等管事,提拔成二等管事,每月涨了二两的月银。

从此,徐木头做事更是仔细,连带他手下的小厮都机警了几分。

今天钱家来下聘,文家又邀请了一些亲朋好友来观礼,所以,今天文府进进出出的人十分杂乱。

可还是有细心地小厮,发现有人趁乱用麻袋装了个人送进府。

那小厮一开始还以为是府里采买的东西,用麻袋装着,看不见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人又是跟着送菜的一起进的府。

直到那小厮事后回想,越想越觉得那麻袋里装的像个人,有头有脚的。

那小厮心里发憷,也不敢确定,可还是谨慎的报给了徐木头。

一开始,徐木头也没当回事,只当那小厮看错了。如果真是个人,怎么也没个动静?

直到后来,有个在京城里混的地痞带着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来找徐木头,说那书生的未婚妻被人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