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老祖宗她不想走剧情 > 第230章 豪横的钱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老太快步上前,抓住她的手,忧心忡忡的问:“你为何这时候回来?这是在做什么?钱越呢?是不是钱家因为文家出事,所以不要你了?我苦命的四丫头!”

黄老太一连串的问题,弄得文珂哭笑不得,她连忙出声解释道:“祖母,祖母,我没事,钱家对我也很好。我现在回来,不是被钱家休了,而是回来给家里帮忙的。”

黄老太不认同的瞪着文珂:“你没必要说谎话安祖母的心。祖母都是黄土埋到下巴的人了,什么风浪没见过?用得着你安慰?”

文珂撒娇道:“祖母,我说的都是真的。而且,您才六十岁,您啊,至少还能再活四十年呢!”

黄老太没好气的瞪了文珂一眼,追问:“别贫嘴,说说你这些是什么?你又为什么一个人回来?钱越没跟着一起?”

文珂一听就知道黄老太是真的误会,连忙笑着解释:“祖母,这些可不是我的嫁妆。是钱家爷爷让我带回来的宝贝。”

说着将一份礼单交给黄老太。

黄老太打开礼单看了一下,顿时呆愣当场。

礼单上清楚地写着几十件价值连城的古董,品类涵盖了名人字画、瓷器摆件、玉器古物等等。此外,还有二十万两银钱。其中十万两是银票,五万两是现银,五万两是黄金。

半晌,黄老太才不敢置信的看向文珂:“这,这是……?”

文珂笑着说:“钱家爷爷说,钱家帮不上文家什么忙,也就银钱多。所以,让我带着这些回来,看看咱家是否用得上。”

黄老太心里感动坏了:“这,我瞧着至少得有五十万两了吧?”

文珂摇头:“不止。现银二十万两,古董据说是价值五十万两的样子。加起来超过七十万两了。”

黄老太止不住的咋舌,这也太豪横了吧?文祈年辛辛苦苦当了二十年的官,还不如文珂嫁个好人家来的钱快?

文珂见黄老太一脸错愕震惊,又玩笑似的说:“钱家爷爷说了,有人不是说三叔贪赃枉法吗?那钱家就用钱让那些人闭嘴!”

说着又凑到黄老太耳边小声说:“钱家爷爷说了,这些古董金银,就当是送给咱家了。或是用来疏通关系,或是用来填补三叔官途上的亏空。总有它派上用场的时候。

“钱家爷爷还说,咱们是姻亲,同气相连。只有文家好了,钱家才会更好。所以,让咱家别省着银子舍不得花。救出三叔他们才是最紧要的。”

黄老太心中感动又感激,钱家这个亲家,果然没找错!

不过,“钱家就让你一个人回来?也不怕一路上不安全?”

文珂笑着说:“钱家怎么可能让我一个人回来嘛?我是和钱越一起回来的,进城那会才分开。钱越先去了他姨母那儿,我则是带着东西直接回来了。”

黄老太一惊:“钱越去了大理寺卿刘大人府上?”

这钱家,难不成不只是给文家送了一笔天大的钱财,还准备劝说刘家出面帮忙不成?

文珂点头:“钱越带着爷爷的亲笔信,不过,成不成,还得看刘大人的,钱家也不敢保证刘家就能帮忙。”

黄老太:“这就已经很好了!钱家有心了!”

黄老太本来想着,文家出了事,钱家能够护着文珂就很不错了。没曾想,人家不仅没有休了文珂,反而又是出钱又是出力的帮忙。可见,寻个好亲家是何等的重要!

而与此同时,文家的另一门姻亲,镇国公也正跪在御书房外。

镇国公自从前一阵子在大朝会上,被永安帝当朝训斥之后,就消停了一阵子。

如今三司会审的结果出来,文家被安上了诸多的罪名,只等着永安帝下旨定罪了。

若是数罪并罚,文家不是抄家就是砍头。

到了这会儿,镇国公如何还能坐得住?从几天前就开始天天来御书房外跪求了。

只是,永安帝一次也没见镇国公。

就在镇国公跪得腿脚发麻的时候,一个出人意料的人来了御书房。

来人率先打招呼道:“老国公,您何必如此自苦?圣上至今没下旨意,自有他的道理,您便是跪残了双腿,怕是也于事无补。不如还是先回去吧。”

镇国公抬头看了一眼来人,轻哼一声:“呵,乐安侯这是落井下石来了?”

来人正是顾月初的父亲,乐安侯。

镇国公会说这话也不是没道理的,乐安侯府的林太夫人有多厌恶黄老太,满京城长眼睛的都知道。

作为林太夫人的儿子,乐安侯这时候来御书房,不是来落井下石的,难不成还能是帮着文家说情来了?

可出乎镇国公意料的是,乐安侯没有辩驳,只是摇了摇头,径直进了御书房。

也不知道乐安侯跟永安帝说了些什么,没过多久,镇国公就被汪海请进了御书房。

镇国公进门就要下跪,永安帝摆摆手,“行啦,是嫌跪得还不够?”说着示意汪海,“给老国公搬张椅子。”

汪海连忙从旁边搬了一张圈椅过来,放在镇国公身后。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镇国公不敢推拒,连忙诚惶诚恐的道谢:“圣上仁厚,老臣多谢陛下赐座。”

永安帝不置可否,语气听不出好坏的问:“乐安侯府,这些年一直超脱在外,如今怎么就想起来给文家说情了?”

此话一出,镇国公立时不敢置信的看向乐安侯。居然真是来说情的?

乐安侯叹了口气,一脸愁苦的说:“陛下容禀,这要怪只能怪微臣生了个小冤孽。”

永安帝和镇国公都来了兴趣。

永安帝:“说说。”

乐安侯说:“微臣膝下育有三子一女。这儿子多了,唯一的小女儿就显得特别珍贵。微臣和微臣妻子从小就溺爱这个小女儿。这不,前一阵子也不知她何时见到了文家五公子,死活央求着家里给她二人相看。

“两家也确实相看了。这眼瞅着就要定亲了,偏文家出了事。

“这不,前两日听说文家要不好,这丫头跟疯了似的,大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就要往文家跑。

“微臣夫妻能有什么办法啊?都是自己宠出来的!只能继续宠着呗。

“让陛下见笑了。

“微臣恳请陛下,能否看在文尚书这么多年来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政绩斐然的份上,从轻判决文家众人?”

镇国公垂头敛目,心中暗叹,自己还不如个小辈儿。

瞧人家乐安侯这话说得,又逗了永安帝开心,又求了情,还把自己给摘出去了。

永安帝若是答应,自然皆大欢喜。

永安帝若是不答应,乐安侯大可推说是为了女儿才给文家说情的,跟他自己,跟乐安侯府关系都不大。永安帝也不会拿他怎么样,说不得还会夸赞他一句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