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圆觉经说什么 > 第38章 佛法不离世间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二位大士依次请世尊讲出宇宙的真相,讲出实相这个称为叫圆觉之相,圆觉之相也称为叫圆觉之性,是众生的本心,把它讲清楚让后世的众生可以了解,知道在幻相之中如何了生死,这部经首先由文殊师利菩萨开头,文殊智是根本智就是众生的本智,在整个佛法三藏十二部经典,其实佛陀在大彻大悟成佛,我们所谓的成佛的那一刹那,他已经讲明白了,后面是根据众生不同的根器,然后依照四个时期依次来讲。第一期讲阿含,第二期讲方等,第三期讲般若,第四期讲涅盘。只是刚开头佛陀就讲华严,最后结尾的法华涅盘,它是同一个法要,在华严经里面佛陀在讲述华严的时候,他讲原来所有的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就是圆觉之相,可是被无明所遮住而不能证得,本来就有是你不知道,佛法他最重要绝对不是往外求,因为众生本有,灵山在我心中,往内求的才叫做佛法,佛教它是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一个架构一个规矩这个称为叫做佛教,当然它里面是佛陀的教化,教化我们有一个本自具足的本心。

圆觉经首先由文殊菩萨来发问,文殊几乎是所有大乘经典的启问者,为什么由他来启问?因为他是大智,凡是经典面有讲这个字大,这不是世间上的所谓的大小的大,它是没有相对性,它是绝对的,用一个字叫做大,这个大为什么不是相对性的大小,相对性的大小永远没有大没有小,再大就有东西比它更大,一山又比一山高,可是这个大是无量无边普周法界,没有办法去形容的,它多大绝对的大所以叫做大,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如果要来解释这个大的话它多大不能讲,因为绝对的东西讲不出来,没有办法做形容,只能用一种比较叫做虚空,那请各位注意虚空是佛陀时常用来做比喻的,它并不是物理学上的虚空,它是我们自心本然的心,这种大也称为叫摩诃,这个是不能翻译的,因为摩诃叫做大,你翻译成大 ,众生又落入到大小的大,相对性的大所以只好不要翻译就称为叫做摩诃,摩诃就是没有办法形容的大,也不是虚空,虚空是比喻而已,摩诃的大跟物理学上讲虚空的大,如果从楞严经来说的话如果真的要比较的话它如片云点太清,虚空跟这个大不能比,这个大叫摩诃。这个大在所有众生的自心里面,所以大智也称为叫做本智。

大智称为叫本智,众生本自具足,它在每一个人都心里,这是佛法最珍贵的地方,不假外求,假外求者一律称为叫做外道,从大宝积经讲了义不了义的话,往外求者一律称为叫做不了义,唯求自心才叫做了义,如果从六祖坛经的角度,往外求的一切称为叫做邪见,往内的本心称为叫做正见,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用出来的语言文字不一样。邪见即不了义,这个邪不是我们世界上的正邪的邪,旁门左道不了义,因为往外求不了义,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见如来就是现如来,古文的见就是今天的现,因为如来众生本具,你一直往外求你的如来就被遮掩了,金刚经大家都很熟,这部金刚经当然是了义的经,是佛陀的心要,正见称为叫做了义所以才会讲邪见是世间见,世间见亦是着相的见,世间的一切都是着相的见,正见是什么?是出世间,就讲这个道理,六祖又告诉我们,正跟邪尽打却,正邪都放下,现在有正有邪,邪正尽打却,把它打却就是放下,菩提性宛然,当你入了正见的时候,当你已经入了法界,入了正见的时候,所有的世间全部都是法界,当时你就能体悟到所谓的不二,这个称为叫文殊智。

修行不要离开世间,而且在世间修行, 六祖才会讲一句话,他讲修行如果离开世间,菩提如果离开世间,就好像在兔子上寻鹿角不可得, 佛法不离世间觉这个才是真正的佛法了,很多人在修行的过程里面,因为他对人生的的一些体会,尤其年纪越大对人生的体会是苦的,难道各位不觉得人生是苦吗? 比如你看现在战争,世界不安定,这次的疫情那么样的严重,七十亿的人口里面好几亿染疫,什么时候染疫我们都不知道,你去看看世间是这样的可怕,是这么样的可悲。我们时常讲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再讲从世间上的角度,从世界上的角度对一个修行人而言很想离开世间,我现在讲所谓的修行, 对所谓的不修行而言,他想快快的结束他的生灭,甚至用一种非常的激进的手段,想自杀来结束他的生灭,可是有没有办法解决?没有。因为身心幻垢,这身体本来就生灭,你让它提早生灭,让它不是随缘在生灭,提早生灭其实也是随缘在生灭,因为他用这种缘而已,他不是用大自然的缘,用他的意识心的缘,既然用他意识心的缘,当他身体没有的时候,他意识心的缘再去找一个身体再投胎,而他厌倦这个世间,觉得世间无望,世间是苦很厌倦很讨厌,他的意识心就很讨厌,所以他以后再得到的身体,就是不殊胜的身体,身心一致,身是以心来控制,要了解这个意思,为什么世间人会这么做,因为不管修行不修行,如果修行者认为,他是修行者就很想离开这个世俗,然后提早放弃所谓世间的人生,他想再到一个阶段,可能到达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没有人见到他的地方,去那边过他的一生,可是这种人去那边没多久他一定又回来,因为他本来就是不甘寂寞的人所以他一定回来,他是暂时逃避,可是另外一个,如果他走入另外一个修行的方式,他就很想出家,希望过着离开尘世的生活来出家,有些人是为了这个而想去出家,可是各位要知道出家跟在家其实也是在家,因为他没有离开人世间,他是去过另外一个团体的生活,可是如果他不了解法界的真实义的话,他出家既久穿着袈裟常伴青灯,心里面也会不甘寂寞。那该怎么办?唯一一个方法圆觉经教我们, 我才会讲圆觉经是了义中的了义,它是顿法直接进去,讲普贤行你就会得到更大的答案,文殊智我们讲完了,当我们的本心入文殊智入不二,深观法性这个叫法界,进入了义的时候我告诉你,你所做的所谓不了义的事它也了义,所有的世界就变成了全然的法界,我们时常讲一真法界叫全然法界,如何见心呢,如何入正见呢,它不是你修行来的,它是什么?是本来你就是正见,你本来就了义,你本来就出世间,出世间不是离开世间,就是你的见地出世间,你本来就入法界,是我们今天不知道而已, 因为不知道佛菩萨的伟大在什么地方,他的慈悲在什么地方,历代祖师大德不顾一切生命到印度取经,而把这经典翻译或者把这经典作书作注,它的原因何在?原因就是让我们原有的本心,原有的全然法界的心让我们了解,了然而已这个称为叫做大修行,不是你去做什么,是告诉你真相,就像一个迷人一样,有人指出正确的方向让我们走,所以我们要报答佛恩道理是如此。

这个才叫做文殊智,当我们正邪都打却,菩提性宛然,你回归自性了解了这称为叫见性,见性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这个人修到见性,是你了解了明白了所有的经典都这么讲,我要修法,我要打手印,我要念佛持咒等等它是一个方便,它是一个达到这个方法的一个方便,可是最重点是,你要先知道目的是什么,再来做这些手段,而不是先做手段,再来回归目的,当然先有手段再回归目的也是一招,可是时间要长远,你会在这个地方绕了很久,生死轮回没有办法出期,除非有一天你因缘具足,你了解到本心,你才能够回归自性,就好像我们要去一个地方,聪明的人都知道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现在科技发达,以前没有先看地图,以前我们开车的时候没有导航,也没有什么什么来指引,边开车停下来看一下地图,这条路是走对还是走错,总是有个标的让我们去,不然你不知道你车子开出去,你要去哪里呀,你会说去总有一天会到,可是你花的时间太长,可能这辈子没有办法完成,这辈子没有办法完成,下辈子也没有办法完成,所以很多人修行修到最后,也没有什么希望了,反正下辈子再来这辈子多积一点福报就好,佛陀不是这么讲的,圆觉经不是这么讲的,我引出所有的经典,涅盘经不是这么讲的,维摩诘经不是这么讲的,金刚经不是这么讲的,我讲到这个地方,各位如果了解了义与不了义,你进入了义所有不了义全部了义,你进入到法界所有的世界全部都是法界,各位如果到这边你才知道入本心有多重要,有没有记得六祖坛经开头的一句话,六祖他得到法脉以后在猎人队十五年,他39岁才离开了猎人队,39岁对唐代而言已经到中晚年了,因为唐朝的平均寿命这个大致上是四五十岁,因为它是全部的总包含,包括战争死掉的,包括饥荒夭折的,我们 在念书的时候,如果你不读学历史的话,课文都有个作者,作者都会写。像白居易,韩愈都会写,他从什么时候活到什么时候,世寿大概几年,各位看一看能活60多岁算是长了,古代的高僧大德也大概在这种年纪,像宗密大师,宗密大师是我们讲圆觉经的主角,他也是活到大致上60多岁,永嘉大师四十几岁,还不到五十岁,当然比较长寿也有这个都是因缘所生法,在欧洲西方17世纪,要进入到启蒙时代叫科学革命时代,17世纪我举一个人 你就知道,莫扎特活到三十出头,大家都知道,可是我跟你讲17世纪欧洲总寿命的平均值三十多岁,莫扎特没有特别早死,是大家珍惜他,他是个音乐的天才,认为他早死而已,其实一般人的平均寿命,反而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医药的发达很多因缘所生法所以活的比较久,可是这个是属肉体的生命,最重要是法身慧命,在六祖坛经之前,六祖在大庄严寺,那时候的韦刺史,一个在家人韦刺史官位很大,刺史官位跟当今的州长或者像省长这样子,韦刺史率领着出家,在家以及官员等等要聆听六祖,讲心要给大家听。韦刺史一开口就讲他说六祖请你慈悲告诉我们一个法门,先用一句话的一个法门来告诉我们,我们修行的方向是什么?六祖听完以后他停顿了一段时间,六祖在思考,一段时间以后他讲出一句话,这个法门叫总清净性,各位这个是什么意思?第一个字总,总是什么?在中文里面。总,可以解释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行 住 坐 卧的全部叫做总。什么叫清净?这个清净不是世间上的肮脏跟清净的两者二元对立,是后面一个字性,就是我们的本心,那么本心为什么叫做性,就是我们的自性,本自清净的自性,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讲不出来,可是有没有那一个,当然有。那个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叫做常寂光,可以把它称为叫寂灭一心,如果从华严经的角度都一样,妄尽还源观贤首国师说这个叫自性清净圆明体,今天我们是在讲圆觉经所以称为叫圆觉,圆满觉性称为圆觉同一件事,这个是众生本具的,可是碰到缘的时候它就变成心,那为什么会变成心,因为心不自心,因境故心,这个境就是缘,因境故心这个境就是缘,碰到缘的时候,这个心到现在全部叫本心,这个本心是自性变现所以本心也是自性,变成本心的时候,大乘起信论讲一念不觉生三细,本心一出来,三个细相就随之要出现,业相就是一个波动的现象,他就出现了,如果用现在科学讲波动现象出现,一有波动就会产生能量,这个心就现了,第一个叫业相,业相就是这个心,第二个见相,见相也称为叫做转相,为什么叫转相,因为它会现出不同的相,这个都是翻译的叫做见相,这个镜面它能够反映外在的东西,然后第三个叫境界相,什么叫境界相?能生万法,它的心里面可以照遍所有缘出现的景象,在这个心全部就会呈现这个影像,我们才会时常讲一句话,什么缘照它就真实的现出什么相给你看, 古大德才会讲一句话,胡人胡现,汉人汉现,胡人来照一定是胡人,汉人来照一定是汉人,有没有可能拿一个米老鼠来照变成唐老鸭,不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很简单, 一念不觉生三细,这个是心的功能,可到这边你都不要怕,你是在随缘度日而已,可是问题是境界遇缘长六粗,你从这个出现的相里面开始起了分别,不断的在分别,然后就执取了,你想要分别的那个,所以才有智相,相续相,然后执取相,然后越来越刻入,本来它是假的,它只是一个幻相,镜中物不是幻相吗?你把幻相看得太真实了,还给他一个专有名词这叫计名字相,然后从这个名词里面,非常执着里面去执取相,然后再来业系苦相,随我意者我就高兴了一下,不随我意者就进入到极端的痛苦轮回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