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惊魂夜故事 > 第31章 老同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有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名叫李凯。由于住的很近,我们哥俩的感情非常好。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上海,而李凯则回到了家乡。此后,我们俩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

就在昨天,因为同学结婚,我回到了老家。婚宴上,我并没有见到李凯。问了其他人,都说和他很久没有联系。

第二天,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刚一接通,我就听出那是李凯的声音。他在电话里说我们二人很久没见了,想让我到他家里坐坐。

很快,我就来到了李凯家。一进门,我发现这个多年未见的老友脸色很难看。他说自己最近失眠,所以看上去有些憔悴。

我们二人相对而坐,一时间谁也没有说话。也许是多年未见的原因,我与李凯之间有了说不出的生疏。

最终,是李凯先开的口。他说我们难得一见,今天他想给我讲个故事。

我心里觉得纳闷,老同学刚一见面就要讲故事,这显得很不合理。转念一想,也许他是为了避免尴尬才这么说的。于是,我便配合的点头答应。

李凯将脸凑近了一些,徐徐地开了口······

这个故事发生在他工作的地方。

我所在的城市有一家名为“祥云”的殡仪馆,由于这里人口不多,所以祥云殡仪馆便成了唯一一家面向死人的服务机构。

殡仪馆里有两个焚尸炉,分别由张建国和李明权管理。而两人的手底下,又分别带着一个徒弟。

和大城市的殡仪馆不同,这里的工作并不繁忙,有时候一周只会接收两三具遗体。

周涛是张建国的外甥,这里的人都叫他涛子。刚一成年,涛子就跟着舅舅来殡仪馆帮忙。张建国在焚烧尸体时,周涛会在一旁协助。

与涛子不同,李凯是通过考试进入殡仪馆工作的。他毕业于正规的本科院校,留在大城市并不难。我们当时对他的选择感到很纳闷,也曾向他提出过疑问。李凯解释说这里的工作相对轻松,而且工资待遇也丰厚,在小城市里算是很不错的。

李凯进入到殡仪馆工作时,被分配到李明权那一组。李师傅就成为了他在这里的“老师”。

李凯和涛子作为殡仪馆的新人,这里的大小事情,几乎都有两人的身影。

事情就发生在李凯值班的一天晚上。

此时正值国庆假期,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愉中。可殡仪馆却不放假,这里还是照常上班。那天本应是涛子值夜班,但由于他家里临时有事,涛子便和李凯换了班。

已经在殡仪馆工作两年的李凯,对这里的一切都已熟悉。刚工作那段时间的恐惧早已消除,取而代之的是面对重复任务的“麻木”。

晚上在殡仪馆的还有门房老王头。此人年近70,在这里干了快三十年,属于殡仪馆的老人。

晚上,李凯觉得无聊,便拎了一瓶酒去了门房。此时的老王头正在津津有味地听着戏剧,见李凯进来,忙把收音机关掉。

李凯将酒瓶拿出来,老王头的脸上顿时乐开了花。他取出两个玻璃杯,用水胡乱涮了涮,便将酒灌了进去。

二人也没下酒菜,就这么干喝起来。

几杯酒水下肚后,李凯就感觉身体一阵发热。他看着老王头说道:“王大爷,您在这里一呆就是三十年。几乎把生命都奉献给了殡仪馆。你有没有想过,百年后的咱们还得在这里给烧了。活着的时候就在这,死了还是离不开,太没劲了。”这句话一出口,李凯就感到自己失言了,赶紧举杯向老王头赔罪。

可老王头却不在意,他笑嘻嘻的与李凯碰杯,然后说道:“你小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亏你还是个大学生。告诉你吧,我老王头以后要是驾鹤西去了,绝对不会在咱们这里让人摆布。要烧啊,我也得换个地方烧。”

李凯往肚子里灌了一杯酒,然后起身在柜子里翻找食物。他一边找着,一边说道:“王大爷,你就吹牛吧。谁都知道咱们自己的员工在这儿处理不仅不花钱,还给补贴,我就不信你能舍得这个待遇。再说了,哪里烧不是烧,难道还得来个异地火化不成?”

老王头见李凯翻箱倒柜的样子,是又好气又好笑。他给李凯指了指抽屉的方向,说那里有几根火腿肠。

李凯拿到肠子后,一边撕咬外包装,一边回到了座位上。

老王头又给二人分别倒了酒,然后吞了一大口后说道:“小伙子,你来殡仪馆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咱俩每星期都在一起喝酒,但从不聊正事。今天我就给你讲个故事,你要不要听啊?”

李凯听后,顿时将身体坐直。他像个学生似的准备聆听老王头的“演讲”。

见他这样,老王头笑了笑。他清了清嗓子,然后给李凯讲了一段几十年前的“往事”。

1941年,地处中原的河南开始出现旱情。那时候整个中原大地收成锐减,有些地方甚至已经“绝收”。农民们被迫开始吃草根、啃树皮。到1942年,持续一年的旱情更加严重。这时草根几乎都被挖完,树皮也被剥光,灾民开始大量死亡。死尸横七竖八,饿殍一片。

由于极度的饥饿,在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一开始人们还只是吃死尸,到后来杀食活人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1943年干旱也没有得到缓解,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这期间,受灾的情况开始外传,一些有良知的报社对灾情进行了报道。消息传来,引起了外国记者的一片哗然,其中就有人决定亲赴灾区一探虚实。

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但亲眼看到灾区的情况后,记者们还是深受震动。路旁、田野中一具具尸体随处可见,到处都是野狗在啃咬死尸。记者拍下了多幅野狗从沙土堆里扒出尸体啃咬的照片。

随后,在当地传教士的陪同下,他们又走访了更多村庄,访问了许多灾民。从灾民的口中,记者才知道吃人已不鲜见,问题只在于是吃死人还是吃活人。不少灾民都声辩自己只吃死尸,没有吃过活人。其中一个父亲被控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杀掉吃了,但这位父亲辩解说是在孩子死后才吃的。另有一个农民被控杀掉别人送给他的八岁儿童,因为在他家屋旁的大坛子里发现了小孩的骨头。这位农民也辩白说是在小孩死后才吃掉的。

在那段时期,诸如上述的残忍事件屡见不鲜,人类的兽行被表现得淋漓精致。

在灾区中,有一个名为当阳峪的村子。这里有一户人家,由于当家的死的早,如今只剩下母亲和两个孩子。这两个儿子大的叫韩雷喜,小的叫韩雷顺。

为了活命,这家人只得通过吃死人肉来果腹。即使当年还是小孩,兄弟俩也已经承担起“觅食”的重任。

一天夜里,韩雷喜和弟弟韩雷顺一起,从“万人坑”旁边的沟里背回一个饿死的人。尸体是一个年轻的男性,看样子不过十几岁。由于兄弟俩身体都很虚弱,他们只能轮换着才把尸体背回家。

到家后,二人先把尸体的头割下,用刀费力地把颅骨砍开,取出人脑。离开了头骨的“束缚”,脑子瞬间变得“很大”,用一口海碗才勉强装下。

紧接着,兄弟俩对尸体开膛破肚,取出心、肝、肺等器官。

最后,他们耐心的把四肢和躯干各个部位的肉全部剔出。这些人肉装了满满一盆。

尽管这个人是饿死的,但其皮下还是有一层薄薄的脂肪,他们又把人的瘦肉和脂肪分开。

母亲见二人已将“食材”处理好,便说道:“人的脑子很好熟。今天半夜里,我煮开半盆水,然后把生脑往开水里一倒,它便会沉下去。娘再放些盐,稍等片刻,待脑花漂起来后,就可以吃了。人的脑子极其好吃,和猪脑一样,很香。”

三人把人脑吃完后,才会去烹饪人肉。剩下的脂肪在最后会被炼成人油。

他们把这一切做的很密。为了不让其他人发现,三人会把煮熟的人肉装在一个大坛子里,把炼制的人油盛在一个小坛子里。他们的动作极为娴熟,当天夜里,兄弟俩就会在家附近偷偷挖坑,把坛子和人骨埋起来。

之后,每天夜里他们就偷偷扒开坛子上的封土,掀开盖子,取些人肉和人油,用罐子煨热吃。由于储存得当,这些人肉一直吃了很长时间。

母亲对烹食人肉很有经验,她曾告诉儿子们:“人肉不同于其它肉。虽然人皮和人肉很薄,但是用水一煮,便会很快膨胀,人皮和人肉都会变厚。所以人肉是越煮越‘多’,这也正好满足一家人的需要。”

当时的当阳峪村,除他们一家人外,还有其他一些人在偷偷吃人肉。由于这是万万不能让别人知道的,村民们也只能猜测。每个人心中虽然有数,但都心照不宣。

讲到这里,老王头停了下来。他仿佛不胜感慨似的将剩余的酒全部喝了下去。

听了老王头的故事,李凯即感到惊讶又觉得恐怖。他对那段历史没有了解,虽然在史书上见过“易子而食”的故事,但那些毕竟发生在古时。而几十年前竟然也有如此残忍之事,着实让人不寒而栗。

老王头把剩余的酒都倒了出来,然后说道:“实话告诉你,咱们这殡仪馆透着古怪。你知道在太平间里存放的那些尸体么?这些遗体除了家属暂时存放的以外,还有一些无人认领的尸体。那时候公安局把他们送来,你也跟着接收过。”

李凯点点头。

老王头继续说道:“咱们这座小城,虽然人口少,但它有个特点。作为三省交汇处,每年都会发现多名无人认领的尸体。在公安给咱们送来的尸体中,无名尸就占了几十具。小李,你还记得那些没人管的尸体都被怎么处理了么?”

李凯听了老王头的话,自信的答道:“王大爷,你是不是以为我喝多了,什么都忘了。这些尸体,我可是每年都经手的。我师父和张建国一人一半,最后都给他们火化了啊。”

老王头点了点头,他嘴角带着笑,然后用一种诡异的眼神看着李凯。李凯被看得浑身不自在,赶紧说道:“你怎么搞的?喝多了?你瞧瞧自己的样子,怪吓人的。”

老王头也没有理会他,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很快他就变了神色,正经的对李凯说:“这些尸体对其他人没用,对政府甚至是累赘。但有的人却把他们当做宝。你可知道,咱们殡仪馆就有这样的有心人?”

李凯对老王头说的这些感到莫名其妙。而他接下来的话,却更让李凯大吃一惊。

按老王头的说法,在这殡仪馆里,存在着一个不可见人的秘密。他发现,有人偷偷在那些无人认领的尸身上做文章。

这些无名尸体被发现后,公安机关会移交到殡仪馆里,然后再向外界进行公布。这个公布期大约有十五天,如果在这期间仍然没家属来认领,殡仪馆就会对尸体进行火化。

但是在火化前,有人会利用空档期,对尸体做手脚。他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尸体拖出来。然后用刀子从尸体上取出自己喜欢的部位。最后再把尸体重新缝合。

等到上面确认尸体无人认领后,这些无名尸就会被焚烧。随着尸身化为骨灰,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就再也没人知道了。

这样周而复始,人肉就变得源源不断。

说完这些,老王头不再说话。他自顾自的喝着杯子里的酒,似乎在用酒精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于刚刚听到的这一席话,李凯觉得实在是匪夷所思。他不相信这是真的。如果说真有人吃人肉,除非出现了像古代那样极度饥荒的年月。但你非说现在还有人吃,恐怕只有在恐怖电影里才能看得到。

在李凯看来,要说有人能办到这样的事情,那只会是张建国和李明权。因为只有他们才可能做到不被人发现。

但这么想又太超乎常理,师傅和张建国根本没理由这么干。

李凯不住的摇头表示不相信。他觉得今晚的老王头太奇怪了,无论是精神状态还是说出的那些话,都与往常的他完全不同。

此时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了李凯的心头。他突然觉得此地不宜久留,便决定把杯中酒喝完就马上离开。

就在他刚举起杯子的时候,在他的眼前忽然闪现出一个名字。“韩雷顺,韩雷顺……”老王头说出的这个名字怎么如此耳熟。刚刚自己听得入神,所以没有多想。但现在回忆起来,这名字简直太熟悉了。

忽然,李凯张大了嘴。他举杯的手也不自觉的颤抖起来。

他终于明白自己为何会出现那种念头,因为坐在他对面的老王头就叫作王雷顺……

还没等李凯反应,只听“砰”的一声,一块砖头砸在了他的头上。

李凯应声倒地,一股湿漉漉的东西从他的后脑流了下来。

他挣扎了几下,想要坐起身,但身体缺不听使唤。他的眼前忽然多出了一个身影。李凯模糊的看到,这个身影似乎是自己的师傅李明权。在他的手里还握着一块碎砖头。

就在李凯还想起身时,他被老王头一把按在了地上。

此时的老王头变得异场狰狞,而他的力气也变得奇大无比。

老王头讲嘴巴凑到李凯的耳朵边,轻轻的对他说:“如果你尝到过人肉的味道,那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但与死人肉比起来,鲜活的人肉会更让人着迷。小李,王大爷对不住你了。”

到此时,李凯终于把故事讲完了。他的表情还是像刚才一样,冷峻且僵硬。

我坐在他身旁,思绪还没有从故事里走出来。李凯的讲述太过生动,就像是真的发生过一样。

看着李凯的眼睛,我鼓掌道:“想不到,真的想不到。老同学,多年未见,你竟然成了科幻小说家了。这故事被你编的既生动又丰富。你是怎么做到的啊?什么老王头,李建国。起这些名字你也花了不少心思把。我说李凯,这要不是你坐在我面前,我说不定还真的相信了这个故事呢。”

我一边笑着,一边起身找卫生间。

可还没走几步,我就把笑声止住了。

我看到在里屋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张大大的遗像。而相片的主人,就是刚刚给我讲故事的老同学,李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