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非土和蒯彻都很清楚,吴广说的是实情。

但这杀身之祸,岂是轻易就能把他吓住的?

陈涉自知吴广说的有些言重了,连忙起身对王非土拱手道:“王公子,此事当从长计议,我兄弟直言,还望王公子莫怪,快请坐。”

蒯彻桀桀怪笑一声道:“你早出言不好吗?非要让你兄弟谈。”

陈涉无奈苦笑:“我实在是做不了主,还望彻兄见谅。”

“呵……”蒯彻懒得多言,和王非土对视了一眼,三人重新坐回。

位置还是那个位置,但所占据的主动权已然悄悄有了微妙的转变。

吴广抬手道:“既然大家都拿出诚意,我也实不相瞒,在这薛郡,算上郡尉的两万人马,我部足有八万之众。”

“嘶~八万!”

嬴政悄悄道:“想不到反贼如此猖獗,竟然已经渗透到了朕的秦吏当中。”

“陛下,可能他说的少了,要若论上陈涉的人马,恐怕得有十万了。”

嬴政一想,的确如此。

“那他们有如此多的人马,为何不直接将会稽郡和薛郡一并占了去,免得在此受这等鸟气?”

“会稽郡?会稽有项氏在呢,他想吃也得有那个胆量!”

“不是说,项羽只有三万人吗?八万对三万,应该有很大胜算的。”

“陛下您说错了,那三万统军之人可是项燕之后,他若打,不单单是武力上的劣势,而是会遭到各路人马的唾弃,不要忘了,他们可也是打着楚国的旗号,在项梁背后捅刀,这是属于不义之举。”

还有一点王非土没说:陈胜吴广二人之所以能有今天,也是项氏叔侄的鼎力支持才有如此多人追随。

蒯彻稳稳坐下道:“八万嘛,还可以谈谈,若是人少,这精盐必定是太过贵重,完全没有使用的必要。”

这说的倒是实话,盐是作为粮饷给部下发放的,一般青盐只有上造以上才有资格领取,而吴广带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穷苦农民出身,哪有如秦吏们的岁奉那般严格。一般都是为了奖励领军的将士,才会给他们一些青盐。

而上朝以下的徒旦、更卒、士伍,这些人只要有口饭吃,他们就会愿意为此拼命。

吴广所率领的八万人,可以说大部分都是一些没什么地位的更卒城旦,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愿意跟着他们一起造反,那些士族贵族们就是他们的领头羊,只有得到贵族的经济支持,这些人才能有一点造反的底气。

所以别说精盐了,就算是青盐,若是人口基数达不到,他们是不可能有所需求的。

没有?不吃就完了,哪还有功夫挑三拣四?

“说吧,这些精盐你想换多少粮草?”

吴广问出最关心的问题。

蒯彻哈哈一笑:“粮草,我主公有的是!”

王非土看了他一眼。

这老小子,他终于打算上我的贼船了?不过谁告诉他我不需要粮草了?张良那边招募的五万人马一天消耗下来都得一千石,马陵山所储备的十几万石库存是作为家底动不得的。

即使有邹奭这个大冤种在那顶着,可还是以盐政收入作为支出的,如此巨大的支出,试问谁看了谁不心疼?

吴广不解地看向陈涉。

陈涉也一副茫然的表情。

其实陈涉只知道张良在琅琊聚集了五万人,美其名曰团练。

也不知道是从哪弄来的名词,不过打的旗号是为了镇压叛军和维护地方治安。

在这混乱的时代,谁不想假借震乱的旗号多招募点私兵。

按说邹奭刚打了一场败仗,大部分粮草都消耗一空,关键时刻有盐顶着。但是人不能只吃盐不吃粮吧?

盐可以想办法提高产量,但粮食不行啊,一年下来就那么点收成,如果盐多粮少,只会是水涨船高。

所以说,只有粮食才是硬通货。

“不要粮,那你们想要什么?”

吴广很是不解。

“呵呵……”蒯彻冷笑。

嘴没心说,要粮才能换多少粮,刚才的道理谁都懂,关键是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盐的价格打下来了,今后这盐还怎么卖?

“我们所带之盐乃是上好的精盐,不卖,只送!”

“什么?只送?”

吴广一头雾水地看看陈涉,两人面面相觑。

“那倒好办了,既然是送,就留下来吧。”

蒯彻呵呵一笑:“不过我们有个条件。”

看看,我就知道。

“什么条件?”

蒯彻伸手一指道:“此去向东二百里,有一个海安县,只要东楚王将此地献出,这十钟盐就是你们的了。”

王非土把手抄了起来。

不愧是千门除将,一招就把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土匪打的落花流水。

“你说什么?十钟盐换一个海安县?”

顿时两个人奇怪地互看了一眼。

陈涉开口道:“王公子,您倒是说句话,真的要用十钟盐换一个海安县吗?”

王非土一笑,摊开手道:“我不太清楚,我说过,此事由彻兄全权做主,我听他的。”

“可……”

转而吴广有点结巴道:“你,你确定要换海安县?”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蒯彻十分肯定。

吴广一拍大腿:“好,一言为定!”

这大腿拍的特别响亮,就怕拍的晚了王非土反悔。

说完,吴广和陈涉相视而笑。

天下还有这样做买卖的,用十钟盐换特娘的一块盐碱沼泽地。

那地方大部分都是常年荒芜,而且紧挨东海,据说五百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呢。

鸟不拉屎的地方,占了也是白占,想要,尽管拿去。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立个契书吧?”王非土提议道。

“签,这就签!”吴广站起来招呼一声:“拿笔牍来!”

笔牍很快被送上来,由蒯彻亲自执笔,在木牍上写道:“三十七年九月戊子,东楚王吴、某等爰书:琅琊王氏公子言谒,愿奉东楚王吴十钟精盐,东楚王吴言谒,以海安县奉之……蒯彻书:”

放下笔,蒯彻又对笔迹吹了吹,然后便是呈给王非土和吴广分别签下字。

至此,这件事就算是板上钉钉,任谁也更改不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