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刚继承当太守,却被异族打 > 第64章 潼关之战(十)贾诩的谋略,渡河之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4章 潼关之战(十)贾诩的谋略,渡河之策

刘鑫让人拿来一份舆图过来,放在桌上,贾诩细细查看。

“渡河有三个位置可以选择,第一个便是从兖州官渡渡河到冀州白马。但这里的话,太守需要和冀州韩馥打交道,此人贪婪,必生事端,若他在河上搞鬼,那就麻烦了。”贾诩边说边在舆图上指指点点。

“第二个便是兖州顿丘,进入青州高唐,这里有两个危险,一是,顿丘是兖州刺史刘岱和东郡太守桥瑁的势力范围。而这两人的关系不好,会盟结束,他们俩会先打起来,我们过境,恐会卷入两人的争端中。二是高唐乃青州范围,青州黄巾肆虐,不安因素太多。”

“第三个便是从雒阳孟津,渡河到河内小平津,十几天前,河内太守王匡曾驻军小平津,被董卓渡河击之,王匡只身逃跑。”

刘鑫收到王匡战败的消息,也是大跌眼镜,这王匡驻军小平津,本意是想牵制董卓兵力,自己不打算渡河,便想着董卓也不会渡,结果董卓真把河给渡了,杀他一个措手不及。真他妈傻子一个,这么打仗焉有不败的道理?

“王匡新败,兵力不足,河内空虚,正是渡河的最佳时机,但危险是,这里太靠近雒阳,太守渡河,不宜为其他人所知,否则在雒阳就可能有新的祸端。”

“所以,我们要从孟津渡河到小平津没错,但如何从潼关去孟津,那才是问题。我们如从陆路,经函谷关和雒阳,到达孟津,这队伍太庞大,各种诸侯如今还在雒阳呢?届时必会生事端。我们最好的办法是从水路……”

说着,贾诩指点舆图中一处不标明地点的地方:“这里,弘农郡湖县,湖县在函关谷和潼关之间,有一小港口,可坐船到孟津,如此才神不知鬼不觉。属下让太守收集船只,正好可以用到。只是如今战乱,恐怕收集到的船不会太多,要往返几次,我们的军队可一分为二,先派支小部分隐藏行迹,从陆路到孟津,大部队从湖县走水路到孟津,如此可避过雒阳诸侯的耳目。只是有些东西太守需要舍弃,例如车辆或马匹。”

刘鑫原本以为贾诩让他收集船只,只为迷惑董卓,想不到还有这用途,看来贾诩真是深谋远虑。他感到有些庆幸,幸好贾诩之智为己所用。

旁边的荀攸也对贾诩之法连连点头,又补充说:“贾先生果然妙计,从孟津度过小平津仅百来丈,搭建临时的浮桥只需三天时间,而孟津到雒阳将近七八十里路,就算联军诸侯得到消息,也来不及阻拦,一旦到了小平津,诸侯就不敢追了。”

“不错,如果太守把马全弃了,甚至可以直接从湖县顺黄河而下,直接到达小平津,反倒省事。”贾诩言下之意是,建议把马放弃,就不需要搭浮桥,直接就回去了。然而这需要很大的魄力,他手里的马匹超过五千匹,按照中原的马价,值五千万钱,不是说不要就不要的。再者,没了马,过了黄河,进入冀州境内,也是危机重重。

“还有一点,我军必须在六月之前,全部渡河,因为一旦进入七月,黄河将进入汛期,水流的速度明显加快,这对于修浮桥和渡河都很不便,黄河汛期可谓波涛汹涌,临时搭建的浮桥恐难以承受,因此留给我军的时间不多。”

“汛期?”

“是的,黄河每年有两次明显的汛期,一次是春季,另一次是夏秋之间,如今正好是春汛结束、夏秋汛未到之时,我军最好在夏秋汛来临之前撤离,如果无法赶在夏秋汛来临之前撤退,恐怕会多出很多事端。”

刘鑫听了,心中开始焦急起来,他还真没想到黄河汛期的问题,好在有贾诩的提醒。如此说来,他只有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必须撤到黄河对岸去。否则会被滞留在黄河南岸,面临被各诸侯联手消灭的危险。

贾诩和荀攸两人都看着刘鑫,似乎是想他做出决断。然而此时,刘鑫却露出奇异的表情来。

贾诩有些疑惑:“太守你……怎么看?”

刘鑫扭捏了一下:“唉,实不相瞒,我还有一件事没告诉二位,可能会影响到咱们撤退。”

“哦,何事?”两人更加好奇了。

“早在来酸枣前,我通过冀州白马过河到官渡,那里本来就有浮桥,据说被黄巾乱军给破坏了,我尝试收集船过去,却不可行,后来才知韩馥的人搭了浮桥,便从浮桥上过。韩馥还派重兵把守,当时我便担心万一哪日跟韩馥闹翻,他不让我渡河,我便采取了一个措施。”

“什么措施?”

“我让人快马送信,给在青州的一名右北平将领,就是太史子义,我让他率两千步兵,趁会盟之时,伪装成黄巾军,进入河内,寻找合适的地点,并提前收集船只,日后会盟结束,我便从孟津渡河,去河内,就不用从官渡渡河。”

贾诩顿时恍然大悟,他刚才就觉得奇怪,刘鑫这么精明的人,不可能带了兵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却不安排退路。

“哈哈哈哈!我刚才就在想,太守怎么没有安排退路,原来是我低估了太守,献了丑。”

“文和别高兴得太早,现在的问题是,我让子龙派斥候在黄河岸留意了几天时间,并没有收到子义的消息,这子义行事一向稳妥,就算事情没办好,也会想办法给我传递消息。如今毫无声息,反倒奇怪。还有,我原先安排子义收集船只,只为方便军队过河,如今物资多了许多,原先的安排恐怕难以达到效果。”

“如今按照文和之计,我军撤退也是在半个月之内开始,我担心联系不上子义,或子义到了,又或他没把事情办好,届时我们得改变计划了。”

“确实如此。”贾诩想了一下:“太守让子义将军收集多少船只?”

“六百只,官渡白马黄河宽度不大,目测才一百多丈,我仔细数过韩馥的浮桥,是用五百只船并排搭建而成的。”

“确实子义将军搜集到足够的船,这计划就得变了。”贾诩顿时陷入思考,刘鑫和荀攸也开始思考起来。

片刻之后,贾诩才说:“太守,如果子义将军没到,我们就按刚才的计划进行,这点没问题。如果子义将军到了,并且弄到足够的船只,那我们就从湖县和孟津两边同时渡河。”

“哦,如何操作?”刘鑫急问。

贾诩指着舆图中另外一个地方,就在湖县斜对面。

“此前我之计策,先从湖县坐船到孟津,再过小平津,是因为我们船少,需要把马及很多东西放弃,再渡过小平津是比较稳妥的。如果船多的话,我们可以冒些险,让五千多匹马也渡河。”听说贾诩的话,刘鑫心里一喜,能保住马,他当然高兴。